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女成长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生意场里摸爬滚打,其中的艰辛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老三江蓝辟,大家都知道她有一个外号叫“江湖侠女”。这个江家的小妹,一个千金小姐,却要帮二姐江蓝沁做生意。不但要打扮成一个男人,更要在码头上亲自搬货运货。为了省钱,这个江家三小姐和一群苦力同吃同住,谁也不相信一个千金小姐会这么做。这个三小姐曾经为了省下五毛钱的的车钱,一个人背着货走了好几个小时,差一点累倒在路上。当江家生意上了轨道之后,江蓝辟知道自己不是一块做生意的料,留下来只会拖累二姐江蓝沁,只会给江蓝沁惹来麻烦后,江蓝辟毅然离开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说自己去北方走走,可是这么一去就是好多年。

    江蓝沁不愧是一个“天知道”,她早就看出江家的未来。江老太太要养老,大姐江蓝若也会回到江家,三妹江蓝辟也会回来的。她要重振江家的同时,为家人赚上一笔钱,将来大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江蓝若嫁到的薛家是一户大户,但是他们的衰败已经成了必然。原来老谋深算的薛家大家长已经开始昏庸,当家的薛家二太太又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女人。江蓝若的丈夫薛兵,也就是江蓝沁的姐夫,又是一个没有亲娘在世的薛家大少爷。薛兵和二太太之间的矛盾,迟早要爆发。薛家大家长明显会偏帮自己的老婆二太太,薛兵会要求分家。薛家一旦分家,马上会坐吃山空,接下来就是走向败落。可是不管分家不分家,江蓝若都不会好过。薛家二太太视这对不是亲生的大少爷夫妻为眼中钉,不分家江蓝若就是一个“受气包”。可是分了家的话,薛兵也不会善待江蓝若。要不是整天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往家里娶小老婆。江蓝若迟早会离开薛家回到江家。

    三妹江蓝辟是一个能干的女人,但是一个再能干的女人也要成家。所以江蓝辟会回家,江蓝沁要为三妹准备好嫁妆,好将来为江蓝辟出嫁。

    至于江蓝沁她自己,江蓝沁没有想过。她没有时间想,也不愿意去想。江老太太在世,大姐江蓝若在受苦,三妹江蓝辟没有好的归宿,这一切没有安排好,江蓝沁不想想自己的事情。

    江蓝沁真的有点后悔,身上只有一张二千五百大洋的银行期票和几张面值不大的“法币”。期票的日期要在几天后,也就是说不用马上拿来用。剩下的现金不要说做生意,就是吃住都成问题。早知道就还一还价格,就算让出一两百大洋也好。

    江蓝沁不知道,她的好心并没有挽救女孩子的命运。女孩子的爸爸为了自己的利益,第二天又把女孩子卖给了一个大老板。有了本钱的女孩子爸爸,冒险和别人做非法生意,最后一无所有的他跳了黄浦江。这算不算是一种应得的报应?

    “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纸币,算是当时的一种流通货币。当时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也没有大量发行,所以“法币”还算正常。二几年的一千“法币”在乡下能买一头牛,三几年的一千“法币”能买一斗米,四几年的一千“法币”只能买最廉价的一包火柴。

    为了省钱,江蓝沁准备去火车站,找一个地方睡觉。这是当初她和她妹妹江蓝辟到上海做生意的时候经常做的事情。码头和火车站里,有许多的流浪汉和苦力长期住着,就是这里的治安不太好。

    江蓝沁没想到,在她身后不远的地方,一个老先生带着几个保镖远远地看着她。他们已经观察江蓝沁好几天了,包括他们看见江蓝沁解救女孩子。老先生对江蓝沁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丝的不满或者感动。

    江蓝沁刚到火车站,刚好一批乘客下车,江蓝沁和大家几乎是挤着进出。江蓝沁没想到一个扒手借着机会偷走了她的钱包,江蓝沁继续往里面挤,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钱包已经没有了。

    老先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边的保镖马上上去抓住扒手。扒手看见这几个保镖后,马上脸色大变,乖乖地交出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旧上海,帮会实力非常大,小到一个普通的街上小贩,大到一个国际级的上海本地商号,都有帮会背景。扒手又叫小偷,他们也有自己的组织和地盘,他们并不怕街上巡逻的警察。因为他们定时定期地向警察孝敬,所以被警察抓住了只要报上自己的名号和老大的字号后,警察就会放了小偷。可是小偷最怕遇上保镖,这种人不但身后有背景,而且打起人来不留手。遇上保镖的小偷最少能全身而退,所以扒手很听话。

    老先生不理会扒手,从保镖手上一眼看见江蓝沁的钱包。老先生慢慢地打开钱包,钱包里的期票和现金老先生一点不在意。令老先生有兴趣的是一张照片,一张江家三姐妹的合照。老先生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当扒手担惊受怕地望着这个不知道是谁的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已经握着江蓝沁的钱包离开了。保镖将扒手推倒在地,并没有打他,还要其它的钱包和东西丢给扒手。扒手连声说谢谢,他没想到这么就过关了。

    老先生看了看周围混乱的环境,没有再往里走。他对一个保镖说:“去,把里面的江老板请出来。记住要客气点,不要吓唬他。”保镖马上应声离开了,这时候老先生走到了火车站对面的茶馆坐下。

    老先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他刚进茶馆,茶馆的老板马上亲自招呼老先生。老先生身边除了保镖,已经赶走了其他人。一边的茶客都在议论这个老先生的身份,看来老先生并不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大人物。

    在火车站里找地方睡觉的江蓝沁,突然被一个人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江蓝沁大惊失色地回头,看见一个在后世不亚于健美先生的保镖。

    这个保镖还算客气地说:“江老板。您的钱包掉了。”

    江蓝沁马上一摸自己的口袋,自己的钱包果然没有了。江蓝沁大急,这钱包可是自己来上海的所有财产了。要是没有钱,她怎么做生意?

    江蓝沁有点担心地问保镖:“这位先生,您捡到了我的钱包吗?”

    保镖有点无奈地说:“江老板,您的钱包是被偷了,不是丢了。”

    江蓝沁非常诚恳地说:“先生,您能帮我找回我的钱包吗?”

    保镖冷冷地说:“江老板,您的钱包已经找回来了。不过不在我手上,请您和我一起去见我的老板。”

    江蓝沁为了钱包里的钱,还有那张纪念意义巨大的照片,只好答应。

    当江蓝沁看见茶馆里的老先生的时候,她的小嘴几乎张到了最大。这个老先生江蓝沁不但认识,而且有点熟知。这种大人物怎么会知道自己?又怎么会为自己抓小偷?

    江蓝沁马上上去恭敬地说:“莫会长好。谢谢您老人家。”

    老先生笑着点了点身边的位子,江蓝沁有点受宠若惊地坐下。

    这个莫会长叫莫学,是上海商会的副会长,也是织布行业的老大。江蓝沁是做织布生意的,当然认识这个传奇级的大人物。

    说起莫学,不得不提起莫家和“莫氏三杰”。传说莫家本来默默无闻,在清乾隆年到嘉庆年的时候突然在江南异军*。从小小的一个商号短短几年里成为一个在江南有几十家分号的大商号。在咸丰年的时候,又出了一个不世之才莫醇。莫醇就是这“莫氏三杰”的老大,他六岁启蒙,十三岁中了童生,十五岁被先生破格推举为秀才。十八岁在乡、县、省*同考,分别得乡第一、县第一、省第一。中了举人后,莫醇却不想当官,应该说不想当一个平平庸庸的地方官。所以莫醇准备效仿孔子四处游学,增广见闻的同时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大。

    太平军起义后,大江南北局势日益紧张,当清政府知道洪秀全在南京立国,并没有再北上的的意思后,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昏庸的朝廷和懒散的官兵真的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莫醇找到了在家丁忧的曾国藩,极力劝说曾国藩出来主持大局。曾国藩对这个年纪不大的莫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提出了他的三点要求,只要莫醇能够帮他解决,曾国藩答应出来。第一,朝廷不相信汉人,只要朝廷相信曾国藩,给曾国藩一定的权力,曾国藩愿意帮朝廷打太平军。第二,打仗需要军队,这士兵曾国藩没有。只要有兵,曾国藩愿意和太平军一战。第三,打仗其实打的是钱,没有钱曾国藩不好带兵。只要有钱,曾国藩有信心打败太平军。

    莫醇一下子为曾国藩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首先曾国藩上奏朝廷,向朝廷表明决心的同时,说明曾国藩不要朝廷派兵和任何军饷。现在朝廷没有能打仗的兵,也没有银子发军饷。只要曾国藩这么上报,朝廷一定会给予曾国藩前线指挥大权,并会很相信曾国藩。第二关于士兵的问题,很好解决。由于战乱,大量的南方人北上,一些战乱区的老百姓也朝不保夕。曾国藩只要打出保家为民的旗号,招募乡勇兵丁,组成一支民军就能抵抗太平军。太平军是南方人,不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也不懂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太平军受限制,民军为家拼命,这样一来绝对能打败太平军。第三,军饷的事情也很简单。清政府因为没有伤及自己的元气和根本,所以不想大规模开战。可是北上的南方富户,还有当地的地主不这么想。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为了夺回自己的财产,他们会答应出钱出力。军饷的问题一部分靠富户的捐助,大部分要从太平军手上抢过来。莫醇给曾国藩出了一个主意,民军打败太平军,所得财物三成上交朝廷,五成用作军费,两成归打赢的民军自由调配。这样朝廷有钱拿,民军的军费也解决了,士兵们更加会拼命。

    曾国藩听了莫醇的建议,觉得这笔生意不但好做,而且绝对是本小利大。他就一边安排莫醇住下,一边上奏朝廷。朝廷大喜,不但委以曾国藩重任,而且大大表彰曾国藩的忠勇。

    曾国藩力请莫醇留在军营,并下令莫醇在军中就是曾国藩的代表。军中将士不但要尊敬莫醇,更要把莫醇称为先生。莫醇回了一次老家,江老家的两个弟弟一起带到了军营。

    经过多年的随军作战,莫醇不但成为了民军的军师,更是养大了两个弟弟。二弟莫凯精通算数,不但写了一手好字,而且心算本事举世无双。三弟莫学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已经能果断地分析出得失利害。

    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后,被朝廷封为侯爷,大家称曾国藩为曾侯。莫醇多次谢绝朝廷的封赏,但是还是被朝廷请去当了三年的帝师。莫凯后来当上了海关署的官员,成为中国海关的一名任期最长的官员。莫学因为年纪小,莫醇要他出国学习西方技术。莫学成为第一批官派出国的留学生,在英国学习先进科技。莫学就在英国学会了纺织印染和机器*作。

    回国后的莫学和大哥莫醇,二哥莫凯合称为“莫氏三杰”。那一年莫学成了亲,出任清政府工部官员。当时莫鸿章已经是洋务大臣,他极力推荐莫学到洋务局工作。莫醇这个莫鸿章名义上的老师却婉言拒绝了。面对和自己大哥年纪相仿的师侄莫鸿章,莫学真的有点心动。可是大哥莫醇的一段话,令莫学如梦方醒。“现在的大清已经是积重难返,唯一的办法就是实业救国。我和二哥已经老了,又在官场树立了政敌。三弟,你要跳出官场,凭借你的智慧和实力打出一片天地。”

    在大哥莫醇的安排下,莫学暗中在上海附近买下了一块土地,办起了一家棉纺厂。一边莫学向工部递上了辞呈,等待官府的批复。批复下来后,莫学就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去了上海。

    几年后大哥莫醇病危,三兄弟再次聚首。这时候莫学虽然已经成家,但是还是没有孩子。莫醇担心三弟的子嗣,就将自己的四儿子过继给三弟莫学。这是三兄弟最后一次见面,不久之后一代不世之才莫醇过世了。没几年*莫凯由于政敌诬告,被下了冤狱,不久之后死于天津大牢。

    这时候的莫学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他的振兴棉纺厂已经是国内知名企业。*时期,他的棉纺厂更是江南这里最大的棉纺厂,他的一举一动左右着江南,甚至于全国的织布行业。他本人更是因为雄厚的实力,成为上海五大亨之一,全国二十大富商之一。

    不过莫学也有遗憾的事情,首先是家里不太平,其次就是几个不孝子孙,再就是家族产业后继无人。莫学的原配因为不能生育,所以莫学的大哥莫醇将自己的四儿子莫宝申过继给莫学。莫学总想自己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先后又娶了四个小老婆。这四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