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宇宙文明的真正刻度,也是一个真正的走出了自家的行星和恒星系,拥有能够自由的开发和殖民外星系的技术和实力,在宇宙文明大家庭占据一席之地的宇宙文明所应该具有的时间观。
您的母星地球,很显然,离这个还很远很远。”
苏羽听得默默无语……
“所以,我的朋友,你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实际上在我看来,即使真的是我们的敌人追来,地球也未必就没有还手之力。你们地球人这个种族,经过观察,我必须承认,在斗争上确实是天赋异禀,短短的几千年文明史,其中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期竟然就占了大半。
每一次战争都促进了你们的文明科技的短时间内的大爆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们地球人类的文明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之上的,几千年时间就摸到了星际宇航技术的门槛,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奇迹。或许有我们的帮助,这次外来的威胁对人类文明,未必不是一个契机呢?”
“可是即使是契机,就如你所言,我们地球人类在你这样级别的可怕的敌人的打击下,也缺乏充分的成长的时间啊?”苏羽现在,似乎对母树降临地球这件事仍然搞不清到底是福是祸了。如果说是对他个人有益,这是很显然的,否则哪轮到他这种人来关心这种级别的大事。可是母树的降临却给地球人带来了敌人,这却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不,我的朋友,你应该相信,人类这种生物在每到遇到外来的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就会爆发出超乎想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她不像你想象中这么脆弱,人类归根结底还是有希望的。
宇宙如此博大,几乎每一天都演化着无数的文明诞生和毁灭的旅程,作为一个有志于星海未来的未来的宇宙种族,不经历一番刻骨铭心的威胁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怎么可能真正的打开自我的眼界,走上这条路。难道你不觉得,地球人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向外看的时间变得少了,而内斗的频率却一直在增加吗?
没有足够强度的竞争,没有外来的危险,逼着让人们把目光从内耗转向星空,什么时候人类才会真正走向未来。
我的朋友,外来的危险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危险,更多的时候,它是代表着促使人类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的机遇啊!”
被母树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之后,苏羽终于摆正了心态,能够真正直面有可能发生的来自外太空的敌人了。
不过,即使是最大的恐惧问题解决了,苏羽终究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
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做事情越来越讲究效率,内心的紧迫感时时刻刻的都在促使着他,成长,努力的成长,每一天都要变得更加强大!他或许是地球上唯一的真正关心死神星新闻动态的人,为了这个,他不仅和天网保持了密切联系,还甚至专门在公司成立了网络信息部负责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新闻。
他内心中始终是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预兆,它,那颗地球人的死神星!注定将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敌人!
第十九章 紧迫
“张哲,从今天起,你就要担任茂盛开发的总经理,公司的经营和扩张,权力全部下放给你,今后不是太要紧的事,就不用再来找我了,从今后我只负责公司的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决策。”
“另外,”他又转向余静,“我决定,你的职务被提升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公关部,战略发展部两个部门的运作。我和张总经理谈好了,下一步我们的苹果要打出优质高等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招牌,准备进军国际市场,公关部要准备加大力度投放广告,电视台,纸媒,网络媒体,都要大面积排放,这个,我想,需要你去拿出个计划来,具体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少人员物力的投入,我们好商量安排一下。”
苏羽这次回来很的明显和从前大不相同,一下子就对两人的分工做了重大的调整,总经理,副总经理,虽然张哲和余静两人的权力加大,的确是让人欢喜,但是这样的突然袭击,事先完全没有征兆的提拔还是让两人心中有些惴惴不已。
尤其是余静,担心的看着苏羽,忍不住的问出了声:
“怎么了,苏羽!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苏羽用力的一挥手,
“没事儿,就是感觉咱们公司扩张的脚步太慢了,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什么?继续加大扩张的力度,张哲和余静听到不仅面面相觑,要知道茂盛开发扩张的已经是够快了,去年年末才成立,当即就开始组织种树,今年年初这才刚刚走顺了宝县的公关的关系,就又要加紧广告排放,准备进军国际市场了!这其中哪一项不是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需要足够的资源才能支持的行动,公司能承受得了这种扩张么?
张哲和余静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又转向了苏羽:
“苏羽,之前我是和你谈过关于进军国际市场的事情,已经达成了共识。可是那毕竟是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的,现在我们刚刚打通了周边的几个地区,连本省都还没有攻占完毕。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现在就主动出击,是不是太早了些。公司的财政能够支撑得住嘛?”
“这个,你不用着急!”苏羽摆了摆手,“公司的资金我会想办法解决,现代公司的建立,哪能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发展。”
“可是,我们没有人力了啊!就现在的这些地区,我们公司的人手就已经有些不够了,和各县各市所属的代理商的谈判一直是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主要的是我们的公司还缺乏积累,没有名气,在和人谈判的时候就不得不低下头来,重要的是这些市县,传统的市场力量雄厚,在我们的人脉在没有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前,贸然进入别人的市场是会引起反弹的。”
“这个……”苏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人手,公司可以继续扩招,我可以给各部门的人事规模再增添一倍的预算,至于市场嘛——那些人最终在乎的不过还是利润吗!实在不行,我们可以给与别人更好的条件,给代理商的分成可以高一点,产品的批发价也可以继续降低,在我们提供的更高的利润面前,我就不信这些人还能不乖乖低头……”
“什么?这可不行!”张哲听了火气一冒三丈,“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是干公司呢?还是在毁公司呢。这——绝对不行!”
“做任何事情,那都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儿,踏踏实实的才能成功。尤其是咱们干的这个农业产业,那更是全靠夯实了自己个儿的根基才能干成的事情。市场的扩张,总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你八字还没一撇儿呢就盲目的扩张,那不是哭着喊着要让别人来吞并咱们的节奏吗?
公司现在辛辛苦苦的干了几个月才刚刚是将公司的根基扎在了宝县,要是都像你这么一弄,那今后充气泡沫一样扩张起来,那可是需要如今几倍几十倍的资金来维持呢?什么样的产业也没有这么大的利润。
更何况你还敢改变和各地代理商的谈判,你知不知道,如今的这些代理商,各个的都是吸血鬼出身,做他们的上游,就是要卡住他们的喉咙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做事,你给他们这么好的条件,这不是我们拿住了他们了,这分明是让他们拿住你,对你漫天要价的节奏啊!
我们的品牌还要不要维持,我们的标准还要不要建立实施,今后和代理商产生了矛盾,公司该怎么样做事,难道就要这样一直让步下去嘛?
不,绝不,苏羽我告诉你,你这根本就不像是做事的样子,你这完全是违背了市场规律,你对商业管理经营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张哲突然间的发飙,将苏羽和余静都有些吓住了,愣在那里好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还嘴,张哲也好像是破罐子破摔一样,继续的滔滔不绝:
“你知不知道,苏羽,这几个月来的日子老子是怎么过来的,到处去跟人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才做了这么点事儿,我容易吗我。你这家伙,整天不干人事,自己个儿窝在自己的那个穷山沟里,只顾自己的那些树种,你知不知道那些可都是老子跑了多少地儿才给你弄过来的优良树种。
nn的,说实话你开的这个公司的经理,真不是tm的人干的事儿,要不是是你,我跟你说,老子早就辞职不干了。”
“是啊,苏羽!”余静连忙帮着劝张哲,她毕竟也有干过生意的,深知这其中的规律,虽然她很想赞同苏羽,可是在这个时候,也要为大家的事业着想。她说:
“苏羽,咱们的公司注定走的是高端路线,打造一个高端的品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品牌的扩张最讲究循序渐进,一旦和代理商之间的关系搞不定,未来公司的品牌信誉一定会被那些黑心的代理商们给弄完蛋的,这可绝对是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事情。你要一定要慎重啊!”
两个人一个扮黑脸,一个拌红脸的,在办公室里和苏羽轮番大战,却也没有说服他,此刻他心中更在乎的是,母树所说的,关乎地球未来命运的事情。
“好了,别说了,张哲,这个公司,到底是你的,还是我的!具体该怎么做,我不用你管!你要你怎么做,你跟着怎么做就是了。”他霍然一声站起身来,眼睛瞪视着张哲,血粼粼的提醒着自己的朋友这个真正的事实。不管是张哲和苏羽的个人关系到底怎么样,他毕竟是苏羽的下属,在公司经营的事情上,苏羽才是真正一言九鼎的人。
然后,苏羽看到张哲在瞬间变得惨白的脸色,心中有些不忍,他又低下声音,凑到张哲的耳边,“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帮我,要相信我,我有我一定要这样做的理由。”他以自己最郑重的态度对张哲说。
“资金的事,我这里还有一批苹果,一百万公斤!你卖出去,应该就够你先撑几个月了。”
然后他扭过身来,“至于你,余静!这几天你要跟我出去一趟,我有一个考察项目,需要你和我一起去。”
“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后悔的。”
第二十章 硅
地球,公元二十一世纪,是金融经济危机频发,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颠覆性的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酝酿着某种新的更加强大的变革的时期。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间,发生的一系列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的经济危机,重创了整个世界金融界的脊梁,让发达国家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各国纷纷在新能源领域开发上加重筹码,英国的风能发电,法国的核能发电,美国的页岩油页岩气新型开发技术,世界各国都看准了这个时代是必将发生产业变革的时代,纷纷投入巨额赌注希图在下一次能源革命时代中占取先机。
华夏国,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国家,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它投入了重注在太阳能开发的相关领域上,大量的投资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潮水般涌入其中。截止2010年止,举国体制的华夏国太阳能产业后来居上,很快成了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新增光伏发电规模以gw级的级别迅速递增。
随着华夏国资本在国内国外能源材料领域的大举扩张,世界上原本的传统的稳步增长的态势很快的被这一大潮所吞噬,华夏资本所惯有的市场策略在这一新领域仍然是到处横行,靠着低廉的人力成本和低端技术优势,华夏国生产出巨量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出口,像海潮一样迅速吞没了原本各国资本占有的该领域内的市场。让原有的国外资本在这一领域内的生存很快变得举步维艰。
这很显然是和华夏国中央的蚕食政策是相符的,受国家政策的优惠性政策引导,一方面是释放国内多余的扩张性资本,一方面也是看出了未来硅能源领域技术即将出现的爆发性增长的苗头,所作出的整个国家性的战略投资。
近十年的拼搏下来,华夏国产业力量在低端市场已经很快的夯实了根基,扩大了生产规模,以低廉的价格几乎将同质性的竞争排除在外,按照他们一贯的风格,接下来就是很快的顺着产业链向着上方攀登,一步步蚕食现在国外企业掌控着主导权的中端市场,甚至高端领域。就像曾经的摩托车,汽车,以及家电生产领域中华夏国资本所做过的那样。
如果说在传统的摩托车汽车家电等领域华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