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艳史-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的祭祀,这充分说明汤王是有德之人。

  他还说:周武王也有不断绝先祖祭祀的思想,虽然曾###暴君殷纣王并将殷灭掉,但其后仍寻找古代圣王的子孙,予以适当封赏。然而秦可谓是暴虐之极。灭亡了六国,却不给那些王孙封赏土地,以至于全部绝了他们的六国的祭祀,由引世人都对他不满。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百姓不满后一旦生气,后果很严重。

  面对这样高深的理论,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刘邦除了点头称赞还能做什么。

  既然大王你都点头了,郦食其也不想再浪费口舌了,开始下结论了:鉴于上面所说,大王应该努力寻找六国的王孙(以假充真也行),分封他们为诸侯,如此六国的君臣百姓无不对大王感恩戴德,甘愿做大王的臣民。这样一来,项羽岂不是孤独的很,说不定他也愿意加入分封的队伍中来呢。

  这样的话谁听了都会高兴。刘邦当随表态,高,实在是高。

  接下来郦食其就负责赶制印玺去了。

  但也就这个看似不错的好主意,其实是个坏主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张良是怎么来给你答案的吧。

  就在赶制印玺的期间,张良有一次去刘邦那里窜门,(说不定也是来商量破敌之策),当时不巧的是刘邦正在吃饭。

  都说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刘邦见了张良便要自己碗中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当时城中的粮食是有点紧),张良就算没有吃也不敢吃啊,更何况他已经吃过了。

  鉴于对张良的信任,随后刘邦把分封原六国赶制印玺的事对他说了。

  张良听完,很平静的说了一句:大王的事业,只怕到此就要结束了。

  刘邦见张良脸色难看之极,情知不妙,赶紧放在筷子,询问原因。

  这时张良拿起筷子做道具开始对郦食其的长篇大论展开反驳了。

  一场精彩的正反辨论马上上演,可惜当时正方郦食其先一因为赶制印玺并没有在场,错过了一睹张良是怎样来精彩反驳的。

  这里且把他的话主要归纳为三反问。

  反问一:从前商汤王、周武王、是分封过夏桀、商纣的后裔为诸侯的,但那是有前提的,他们当时有实力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能够照得住他们。现在大王你呢?你能做到吗?

  反问二:目前这些跟随大王的人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能得到封妻萌子。如果现在就分封了各诸侯,那大家各事其主,都回家去了,那还有谁来帮大王打天下呢?

  反问三:更何况退一万步来讲,你分封了各大诸侯,他们见楚国实在太强,还不纷纷又转投项羽那里去了。到那时,大王的事业还不结束么?

  张良就是张良,他的三个反问就把刘邦彻底征服了。

  于是刘邦马上下令消毁印玺。只不过他为了顾全郦食其的面子,还假惺惺地说道:难得你此番婵精竭虑,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掏心挖肺的献言献计,但很遗憾,最终我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不能采纳你的计。不明事宜去找张良问问吧。

  郦食其是明白人,哪时还敢去张良那里自讨苦吃,回家好好反醒去了。

  张良把郦食其的坏主意扼杀在萌芽状态后,这件事算是暂且告一个段落了。

  这个坏主意除了低毁了郦食其本人的声誉和浪费了刘邦仓库里多余的RMB外,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从此,郦食其一心去当好外交官的本职工作,不敢再来刘邦身边随便献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这件事的影响,后来郦食其居然成也外交,败也外交,居然载在对齐国的外交上,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为自己的外交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十九章:反间计
(3)反间计

  这时荥阳城外楚军就象涨水一般越来越多。刘邦已把外城的兵马调到了内城,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

  在打不嬴的情况下,坚守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此时刘邦坚守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军中已快没有粮食了。

  没有粮食意味着什么,要行军打仗总得吃饭啊。

  眼看这样坚守下去不是办法,是谋士们出彩的时候了。

  既然郦食其的馊主意不行,这个时候前不久才被逼投降到刘邦这里的“盗其嫂”的陈平出场了。

  他此番向刘邦献出的是反间计。

  他说项羽现在看似实力很雄厚,但实际他手下的人才并不很多。谋士只有一个范增。武将称得上号的只有钟离昧、龙且、季布等屈指可数的人。这时只要利用项羽多疑的弱点,用黄金做诱耳离间他们与项羽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内部自相残杀,到那时,我们便可以打败项羽了。

  陈平在项羽手下时并没有出彩的时候,但此时到了刘邦手下却生龙活虎的想出这么好的计谋来,看来刘邦在用人方面的确比项羽强很多啊。

  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刘邦此时象抓住了根救命稻草般,捧出一箱当枕头睡了多年的金银财宝狠狠心塞给陈平,说这事就交给你去办法了,我视金钱如粪土,只要能成功,花再多的钱都无所谓(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说完这话时心有多痛)。

  随后,陈平首先利用RMB效应在楚军中散发谣言,说钟离昧有造反之心。

  这个时候项羽充分发挥了其最原始最低能的智商,什么?连钟离昧都想造反,丫的真是狗胆包天,活腻了吧。(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此时是谁在帮他破坏刘邦的粮道。)

  于是他先停下来攻城,马上派人去调查钟离昧谋反一事,这本来就是空穴来风的事,因此调查来调查去,最后调查的结果是一无所获,根本就找不到钟离昧谋反的证据。

  可惜那时还没有发明“莫须有”的罪名,要不然就可以明正言顺的把钟离昧送上断头台。

  没有确切证据,总不能直接给他治罪吧。项羽在这种情况下,想出的绝妙办法就是,两个字——“疏远”。

  疏远这两个字很容易理解,就是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试想想,如果你在一个工厂打工,原本老板很器重你,什么事都交给你去做,现在突然什么都不交你做了,仿佛你在他那里已经是多余的了,你说这种感觉会好受吗?

  离间了一个钟离昧还不行,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直接把钟离昧送上断头台),陈平没有气馁,他重抖精神调整心态,把下一个离间的目标瞄准了范增。

  要离间范增就不能再依葫芦画瓢,除了再加大RMB的投资力度,还得花大力气,下狠招才行啊。

  这个时候他就向刘邦献出了求和这条妙计。

  连傻子都知道,此时他们所在的荥阳已陷入人家左三层右三层的包围圈了,想求和恐怕是痴人说梦。

  但痴人说梦试一下总行吧,哪怕这个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试总比不试要好吧。

  于是,他明明知道行不通,还是以刘邦的名义,给项羽写了一封信。他说我们以荥阳作为楚汉的分界线,言和不打了吧。

  不打了,痴人说梦。项羽的反应果然和陈平预料的差不多。

  别看项羽平常做事粗鲁,讲究的是一个“暴”字,路过不平就以拳头来解决问题,但你只要跟他说好的,他也并不是全不讲道理的。

  这不,此次议和他明明就不同意呗,但他还是很礼貌的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的内容大致是:你的好意我心领,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还是拿下荥阳,咱们再来谈议和的事吧。(拿下了荥阳刘邦还有命么)

  依这封信的水准,看来只读过三年书的项羽比读过十年书的刘邦的文采高的还不是N倍那么简单。

  如果这封信直接交给刘邦的使者,那么议和的事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告一个段落了事。万分之一的机会将付之东流,陈平的计划将彻底失败,。

  但陈平是何等人物,他在项羽手下也不是白干的,项羽的脾气和性格他又岂能不知道。

  议和在别人眼里万分之一的机会,但在他的眼里却是百分之百的机会。

  因为他算定议和能不能成功,项羽都会中自己的计。

  果然,回信写好后,项羽说话了:来而无往非礼也。

  既然你亲自派人送信给我,我当然要亲自派人送回信给你了。于是送信的美差就交给了他一个心腹校将去办。

  当然,别看项羽平日里做事五大三粗,但此番却粗中有细,他这样煞费苦心的派人去送回信是有目的。

  目的简单明确:送信是假,探荥阳城中虚实是真。

  应该说项羽的脑子此时还是蛮开窍的,在送信里还能做出学问来。四个字:走召弓虽。(超强)

  我们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废话不说,接下来,三国演义中蒋干到东吴那一幕情喜剧开始提前上演了。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蒋干仗着和周瑜是老同学关系,想去做说服的工作,最后偷鸡不成反蚀米,回来时陪上了蔡瑁、张允两颗水军都督的人头了事。

  而项羽这次派人送信陪上的却是范增范大先生的人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