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⒆用窍碛玫摹�
能吃上朝思暮想的肉丸饺子,孩子们乐的欢声尖叫,大喊着‘翔叔叔万岁’。接下来这些泥猴在蔡老师的吩咐下乖乖的去洗脸洗手,等他们再次回到大厅的时候,饺子已经开始出锅。
肉丸饺子不大,里面只有一个肉丸,咬破饺子皮后,那油水滋的一下就冒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那扑鼻的肉香,顺着鼻孔进入体内,把心底的馋虫都勾了出来。急急的将馅汁吸入嘴中,享受了这馥郁香浓的肉汁后,再来品尝那肉丸,吃到嘴里嚼上一口,味蕾都被那股子浓香所感染。
“好吃好吃。”孩子们喜形于色,即便是大人们也是交口称赞,啜上一口烧酒,吃上一个肉丸饺子,辛辣的酒气糅杂着馥郁的肉香,怎一个妙不可言。刘大壮忍不住夸着:“这饺子,吃上一个香上一年哪。”
午饭过后,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开始在蔡老师的带领下离去,离去之际,自然没忘了向方翔礼貌的道谢。而望着那一张张神采飞扬的小脸,大家都清楚,这是孩子们长这么大、过的最愉快的一个节日。
而小胖墩树根更是没皮没脸的仰头望着方翔,可怜巴巴的道:“翔叔叔,你啥时候再请我们吃饭?”
众人哄堂大笑,柱叔没好气的在树根脑袋上敲了一个暴栗,笑骂道:“贼小子,还吃上瘾来了。”
方翔笑呵呵的摸摸树根的脑袋:“只要树根努力学习,能考班级前十名,翔叔就给你买一个特大号的蛋糕,怎么样?”
树根脑瓜聪明,就是那屁股带尖坐不住,整天逃学,不是上树摸鸟蛋就是下河抓泥鳅,所以成绩总垫底。柱叔差点把他的屁股蛋打烂了,可就是没用。
“好啊!”有了物质激励,树根两只小眼睛一亮,郑重其事的伸出小指头与方翔拉钩,做好了约定。
孩子们离去,刘大壮几个人帮着方翔收拾着锅碗瓢盆。忙活一通后,大家坐在客厅里喝茶闲聊。
“玉娃,这次真是让你破费了。”刘大壮不无感叹的道。
方翔笑着摇头:“破费什么,也没花多少钱,孩子们高兴就好。”
“人玉娃能花更能赚啊。”柱叔羡慕的很,望着屋外塑料大棚内的野鸭,啧啧道,“瞧这一大群野鸭子,那都是钱哪。玉娃,这些也快出笼了吧。”
方翔点头,“眼下来看长势良好,我准备在腊月二十出笼。金胜菜市场那边催的很急。”
年关将至,中州市野味市场需求量极大。非但各大酒店,就连超市也开始提供一些高档次的野味配菜供顾客选购,郑久急需要方翔这品质超人一等的绿头野鸭来开拓市场。而负责与方翔联系的周茂才三天两头一个电话,嘘寒问暖之余,话语中不离野鸭子的长势。
魏老头有滋有味的品着茶水,突然缓缓的道:“玉娃,你有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方翔闻言一愣,自己早有春节后扩大规模的想法,也曾跟魏老头提及过,魏老头耳聪目明,断不会健忘如斯。此刻摆明是明知故问,那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五十三章 人情换人心】………
【二更,求推荐票,小柳叩谢】
方翔不解魏老头的用意,这就照实说着:“如果这一批能顺利出货、卖上一个理想的价钱,我是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哦,这样啊。”魏老头轻描淡写的点头,嘴里念叨着,“这扩大规模嘛,势必要涉及到场地,你该不会是想把你老方家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十亩地全都改建成鸭棚吧?”
方翔倒是还真存着把祖屋田地改成养殖大棚的想法,正想顺口回答,只是望着魏老头那大有深意的眸子,对魏老头此次的明知故问,登时有了几分恍悟。
方翔微一思忖,为难的挠挠头,笑着道:“这个,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
“嗨,玉娃,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我看你这孩子啊,聪明是聪明,就是不懂得过日子,也不懂得算计。”柱叔开口截断了方翔的话,老气横秋的埋怨几句,继而开始苦口婆心的替方翔分析着,“你在自家地里搞养殖,那西兰花呢?不种啦?你再瞅着咱村西头这么多的荒地,你随便划一块养鸭子不就得了嘛。你这十亩祖田,来年继续留着养西兰花。这一下,是不是两不耽误?你自己算算这账,是不是这个理儿。”
方翔此刻完全明白魏老头挑起这个话头的用意,在柱叔的‘教导’下,从善如流的连连点头,“柱叔说的有理,这笔帐,我还真是算错了。”
“哎,我说什么来着?你是聪明人,这道理一点就透。”柱叔登时乐了,在他眼中,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教导’名牌大学生的,这一下喜的是笑逐颜开,自顾自的吹嘘起来,“要说你柱叔哪,当年也不是个简单人物,要不是小时候家里穷,连高小都没念完,你柱叔现在搞不好也是个吃公家饭的…”
“呦呦呦…”柱婶拖腔拉调的打断了柱叔的话,望着趾高气扬的老伴儿,一脸的戏谑,“人玉娃给你两句好话你就上脸了,也不瞅瞅自己平日里那榆木脑袋,连个酱油钱都能算错,你还吹个啥?”
“你…你…你…”柱叔脸一红,气得嘴都歪了,想反驳吧,妻管严的他底气却又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你说你个老娘们,大老爷们在一块研究个正事儿,你跟着瞎掺和个啥,去去去,哪凉快哪呆着去,恁烦人。”
柱婶这一插科打诨,大伙儿都乐了,魏老头一拍大腿,朝着柱叔翘起大拇哥,赞不绝口:“柱子,别说,你这脑袋瓜,有时候也蛮中用的。”
魏老头这一夸赞,柱叔就好似三九天气喝了一杯温热的奶茶、从头爽到脚,笑得见牙不见眼,忙也假模三刀的客套着:“魏大叔,您老过奖啦,我这也是那个灵光,嘿嘿,灵光一动嘛。”
魏老头呵呵笑着,不急不缓的喝了口茶,望着沉吟不语的刘大壮,慢吞吞的道:“咋样,大壮?柱子给玉娃支了个好招,你的看法呢?”
刘大壮思忖好半晌,道:“招是好招,不过外面这块荒地,是咱们宁远村集体所有,这事儿啊,光咱们几个说了不好使,得村民都同意,才能让玉娃承包。”
“承包?承什么包?这地荒着也是荒着,咋了?咱玉娃赚钱了,村委就瞅着人家兜里那点钱啦。”柱叔不爽的嚷着,语调开始拔高,“做人要向前看。人玉娃日后要是发展好了,咱村里不也就跟着好看了?赵家村当年跟咱们一样吃糠咽菜,后来全村人咬牙供出一个赵博城,咋样?现在全村都跟着沾光。”
柱叔对刘大壮的不痛快显得很是有些痛心疾首,魏老头忙开口道:“柱子,我觉得嘛,大壮说的也对,承包费不能不收。不过,玉娃刚创业不容易,再者说了,老方家也对咱们全村有恩,你们村委班子研究研究,定个公道价。当然了,为免得有人说闲话,正规程序也要走走,最好搞个民意投票什么的。”
魏老头这一开口,柱叔不再发表异议,痛痛快快的一拍大腿,吵吵着:“行咧,听魏大叔的。我这就去跟乡亲们唠唠这事儿,大壮,老伴,你们也一起来吧。”
在柱叔的吆喝下,刘大壮等人尾随着他走出方家祖屋,屋内就剩下方翔跟魏老头。
方翔望着魏老头,连连叹服:“魏爷爷,我真是服你了,其实先前我也考虑过承包荒地的事,只不过觉得不好张口,毕竟我跟大壮叔关系太近,承包费给的多了少了,有心人在背后一撺掇,绝对会传出一些不好的传言,不利我在宁远村的发展。你今儿个三言两语,却让柱叔先开了这个口,倒是让我置身事外,这一招,真高。”
“我也是趁着今儿个喜庆,试了一试,没想到真个成功。”魏老头抚须轻笑,眉宇间也略有些得意,和声道,“要说柱子这个人,有着一双巧手,泥瓦活木工活,样样是拾得起放得下,大家有事都爱用他,在村里挺受欢迎的。不过这个人喜欢拍大官的马屁,比如柳寒山。日子久了,大家就觉得他是柳寒山那一伙儿的。其实这是冤枉他了,柱子压根不指望着柳寒山给他什么好处,他这个人,就是有个喜欢沾点官气的毛病。”
魏老头顿了一顿,笑着道:“你跟你柱叔关系一般,有你柱叔主动替你开口张罗这件事,再加上刚才这一群人作证,保你能顺利承包荒地,而且不会传出半点不利的传言。”
方翔笑着点头,末了却也颇有些感慨:“我真是想不到柱叔会这么热情。”
魏老头嘿嘿笑了起来,眼睛眯起来,活像是一只老狐狸:“柱子最看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我琢磨着,这大概也是他起初不太待见你的原因。不过这一次,他好不容易聪明一回,当然要好好发挥一下啦。当然了,这也跟你平日里的慷慨分不开,以人情换人心,这在咱们村里,行得通。”
……
在柱叔的卖力吆喝下,村委会当天晚上就把方翔承包荒地的事情提上议程。
方翔平日里在村里的所作所为乡亲们都瞧在眼里,都说老方家的玉娃是个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人,而且跟他祖上一样古道热肠,那些孤寡老人跟体弱多病的乡亲,哪个没受过他的好处?所以柱叔这一吆喝,大家都表示没有异议,说那些荒地闲着也是闲着,真不如租点给玉娃,让他多做点实事。
宁远村的荒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照着法律上讲,需要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所以这最后拍板定案的是柳寒山领导的村委会。
村民本以为这事到了柳寒山手上会有些麻烦,毕竟这柳大书记是出了名的雁过拔毛的主儿。不曾料,柳寒山这一次答应的却是异常痛快。最终村委会一致通过,将毗邻方家祖宅的三十亩荒地划给方翔,租期为十五年,租金每亩20元,三年一付。
其实柳寒山有自己的小九九,开春后,镇上的领导班子会来下辖的各个村了解情况、考核各村书记的业绩。虽只是走一个形势,可也不能怠慢了。而宁远村常年一穷二白,镇领导每来一次,就摇头叹息一次。给领导心里添堵,柳寒山是惴惴不安。如果明年开春,领导一来见到方翔的民办养殖场,想必心里头能乐呵,他柳寒山面上也有光。至于养殖场的效益,柳寒山却懒得理会,他心头盼望的是大奇山的开山,这种数亿的大项目大投资,方翔这点小来来,他连过问的兴趣都欠奉。
【人情换人心,小柳的长辈常念叨的一句话,其实就是人心换人心的意思。此外荒地的承包价格,小柳没找到确切的资料,只是听内蒙古的同事说,他们那的荒地一亩年租金只要三五块,不知道真假。有知道的大大,还望给小柳说叨说叨,万分感谢。】
………【第五十四章 再向中州行】………
腊月十九,天降瑞雪。
大雪伴随着轻风而来,飘飘洒洒落地无声,真有几分‘风吹雪片似花落’的动人韵味。
雪是异样的洁白,厚厚的覆在房屋上,宁远村这些个原本破败的民居,被皑皑白雪妆扮的有如水晶宫似的漂亮,杨树的虬枝也被大雪包裹起来,远远的望去,好像是巨大的白珊瑚。
翌日清晨,方翔起了个大早。一天一宿的功夫,大雪屯门足有尺厚,方翔费力的推开房门,站在门口轻轻吸了一口气。雪后清新的空气带着几分提神的劲头,方翔打了一个冷颤,精神为之一振。
今天是四千只野鸭出笼的好日子。
一切照旧,方翔与铃铛做饭,刘大壮率着乡亲们来帮忙。有了上一次出笼的经验,这一次忙活起来,大家也是驾轻就熟。
方翔留下近两百只野鸭,而这两百只,正是没有喂养血果的那批。方翔认真比对过,没有喂养血果的绿头野鸭,个头、羽毛成色尤其是口感,相较喂养血果的野鸭,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辞别帮忙的乡亲,拖拉机发动起来,缓缓上路。
这一次,方翔亲自开着拖拉机,随行的是柱叔跟他的连襟铁牛。柱叔脑瓜灵活为人精干,铁牛膀大腰圆性情憨厚,都是方翔信得过的长辈。而刘大壮的儿子栓柱昨晚就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估摸着今天就能回来,刘大壮要在家里等儿子儿媳,一家团圆,所以就不能陪着方翔进城。
拖拉机一路哼哧哼哧,像是老黄牛在唱着一曲蹩脚的欢乐歌曲。
雪中行驶,方翔开的异常谨慎,十点多钟才抵达市郊。
周茂才早已在约定好的地点等待,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周茂才不顾寒冷的在路旁来回踱着,极目远眺,时不时唉声叹气几下,那副望眼欲穿的架势,真好似慈祥的老母亲等待着行将归家的游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