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对小涛的乐于表现自己视而不见,和蛮人说着话,问起这个季节能够种些什么比较好,蛮人自然滔滔不绝的讲起种植各种作物注意的事项。
忽然小涛惊讶地叫了声:“虫子!”拾起了就往伙房里跑,估计想把它烧掉吧,小家伙润生蹒跚着也跟着跑过去。
起初杨帆不在意,以为是白蚁呢,可是小涛接连地往伙房里跑,心里一动,叫过小涛看他手里究竟是什么虫子。
一看,虫子脑袋极小,是黑色的,而浑身胖乎乎,白白嫩嫩,足有孩子的尾指大。杨帆大喜过望,连忙拉住小涛,叫他拿个碗来,一条条把虫子收起来,可是好东西呀,油炸着吃必蜂蛹更味美。
这种虫子喜欢吃木料,尤其是朽坏的松木里最多,小时候杨帆看见父亲劈材就端着一个碗儿守候在一边,等剖开了木柴,一块块地搜寻,运气好的时候一饭碗都能找到,运气不好的时候仅仅几条,虫子不会动似的,绝不担心它们会跑掉。
杨帆又劈开了材,惦念着虫子香脆的味道,更是劈的又准又快,两个孩子就在一边,拿起一片片的木柴,猫着身子极力地搜寻虫子。不一会木柴摞起一大堆,蛮人呵呵说够了,已经足够了。可是两个孩子叫着还不够,收集到的虫子才半碗。
出了一通汗,挺住手,旁晚的凉风习习,更感觉舒坦。杨帆呵呵直笑,往小涛的碗里看去,果然才半碗,可是,碗好像是海碗吧,岂不是说两饭碗都有余,被两人骗了,不过骗的好,大家都有口福了。
把收拾柴火的事交给蛮人,杨帆带着两个孩子,端起海碗就往家里跑,幸亏母亲在家,不然没有好的厨艺也不顶事。
杨母也是大声惊叹,这个是好东西呀,好些年没有吃过了。放油,油吱吱地响开,把洗净沥掉水的虫子放进锅里,赶忙盖上锅盖,噼里啪啦响动如音乐。杨帆使劲地咽着口水,实在憋不住口里流出了一缕青丝。
炸好的虫子出锅,在上面稍微地撒上一把白砂糖,香味已经袅袅升起了。杨帆迫不及待拎起一条炸好的虫子就往嘴里送,咯吱一声响,眼睛一眯美美的品味。
小涛和小家伙看呆了眼,觉得可能是美味,但是就是不敢吃。杨帆的母亲抓着一条要往孙儿小家伙嘴里塞,可是小家伙使劲闭着嘴巴,摇着头,眼神有点惊惧。
不一会儿杨帆已经吃掉好几条了,小涛才下了决心,抓了一条小的,迟疑地往嘴里送去,轻轻地咬了口,感觉好吃的不得了时,眼睛发了光,囫囵吞枣一般和杨帆抢着吃。小家伙见小涛吃的津津有味时,也尝试吃了一条,发现此中美味了,也抢着吃开了。
抓过还有小半碗的虫子,叫小涛送过去也想做事的人尝一尝,两个小孩子还不愿意呢。果然送过去的虫子,被他们哄抢一空,一直在边上的杨桂花,惊惧恶心的看着虫子,鄙视着众人的爱好。
时时都有惊喜,杨帆吃完了虫子,非但不觉的腻,反倒觉得意犹未尽,寻思着什么时候别人劈材,可不要忘记了我呀。
杨帆可不敢带着侄儿去观看杀猪的情景,生怕小家伙被惊骇住,固然他的确想过去瞧瞧的。远远听见杀猪声音,小家伙还是有点畏惧,使劲揪着杨帆的裤脚,杨帆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他有赞扬了自己一番。
好不容易杀猪声停歇下来,杨帆松开捂住小家伙耳朵的双手,领着他去看热闹。
只见杀猪佬已经割开了猪腿边上的皮,拿着一根长铁条往猪的腹部**,捅开皮与肉接触,这样开几道口,便于吹气,猪整个鼓起来,开水一淋,刮毛尤为方便。
小家伙见膨胀起来更加硕大无朋的猪,拍手大笑,眼睛不时望向杨帆,是想征求杨帆的夸奖呢。
杨帆在赵康家美美地吃了一顿,猪头味道不错,猪血灌肠更不错,吃饱喝足的他还预定十几斤排骨,一条尾巴,村里这些东西是和猪肉统一一个价格,六块钱一斤。
………【第二十三章竹子假山】………
杨帆瞧着自家大院,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尤其是天井里感觉空荡荡的,没有意趣。在天井里洗刷固然是豪迈,但是天井沟里流出的水儿的确不好看,甚至臭不可闻。有必要进行整修,加建专门的卫生间。门厅设有照壁,照壁一侧设有穿廊,到达厅堂,厅堂后则是各人的房间。目前重要的是扩建院子面积,去掉天井改成假山,假山边上种几棵小毛竹,相映成趣,岂不是更好。杨帆都被自己的想象惊呆了,什么时候会建筑园林设计了?不可思议!
当杨帆开口说要动老房子,还没有托出全盘计划,杨老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拼命地摇头,手握成一个拳头只差没有敲杨帆了。
杨帆摸着鼻子笑了笑,连说不是拆房子,而是扩建院子,会保留老宅子的,这下杨老头才明白不是动他的命根子。听说要建造假山,杨老头一百个愿意,小桥流水,那更是求之不得。
杨老头也是个爱石头的人,河里的鹅卵石被他搬回一大堆,没事的时候就琢磨着怎么用,当然他最大爱好就是在石头上练习毛笔字,写的不满意,水一冲就了无痕迹,不过杨老头就是不会刻字,每每写出好的字来,不能保存玩赏,看见石头上的好字被雨打风吹去,确实让他感到遗憾。现在听说杨帆要去河里选石头构造假山,没口的答应了。
第二日一早,周教授过来叫伴杨帆一块去地里。这两天不见杨帆去地里,也没有人陪他说话洗温泉了,实在不得趣味,这不,今天一大早过来,烟,瓜子,象棋都准备好,只差没有端茶去。听说杨老头和杨帆要去河里收集石头,周教授眼睛也放了光彩,叫等着回家换一条短裤过来。
大江大河固然宽阔并且源远流长,有它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壮观,小河却也有弯弯曲曲,清澈见底极其秀丽的温婉。玉泉村的河流就是如此一条小河,虽然它也有汛期,但是绝对不至于泥沙俱下,小时候杨帆见着小河汛期时波浪滚滚,观望良久极其豪迈曰:壮哉!后来见过长江黄河、游历过大海时,就绝口不提了。汛期后的小河日夜潺潺地流动,汩汩的声音犹如少女口里哼出的明快的小曲。
村里去田里的人,看见两老一少在河里搜寻着什么,惊奇地观望一会,发现他们在找寻石头,搂抱一个个比较大的石头吃力地往河滩上走,放在地上回去提一桶水,上下左右刷干净。村人切的一声笑骂着没事吃撑了,无趣地走了。
蛮人看着就直笑,两个安享晚年的老人不好好坐着,非得跑到河里来找石头玩,不过也挺羡慕他们的,子女都成了才,福气享用不尽那,想想自己的子女还幼小的很。发了一通心思,抬起头来笑着叫道:“杨叔,周叔,你们找石头做什么呀。”
杨老头最是爱开玩笑的人,扯着喉咙大叫着:“我们在找玉石,你要不要来啊?”
杨帆和周政和呵呵直笑,找了好几块石头未能如意,只适合练习毛笔字,篆刻几个大字玩赏。
蛮人当然不是好骗的,大叫着:“那你们慢慢找吧,我就算了,听说过清朝的时候这里出了块玉的。我先去田里看看水。”羡慕的有些失落地走了。
伸了伸懒腰,杨帆忽然感觉脚下的石块特别光滑,用脚试了试它的半径,还特别宽阔的。弯下身子一看,的确光滑如大理石,水波荡漾闪着温和的光芒。杨帆把石头撬杠出来,石头四方形状,表面光滑,花纹斑驳仿佛漆上的甚是好看,量了量,最大直径达到一百多公分,厚度达到三十公分,做院子里的石桌再也恰当不过了。
杨老头和周教授围拢过来,摸着石头啧啧称奇,河里的石头都是卵形的,片状的少的可怜,并且如此大的片状几乎不可能,要么石头坚硬无比,所以没有破坏,他们两想试试石头的坚硬度,拿起一块石头去敲它的边角,想一想又算了,如果整块石头被敲碎,惋惜的很。
杨帆在一边偷笑不已,就知道他们两人舍不得。
大家休息了会儿,抽了几支烟。周教授转头对杨帆微笑着说:“杨帆啊,听你爹讲你的手艺很不错,尤其模仿能力一学就会,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啊?”
杨帆不知道周政和谈这个做什么,好像找石头不管手艺什么事情吧,于是模棱两可说:“你听我爹讲也信啊,谁不喜欢夸自己的儿子呢?”
问起这个周政和是和杨老头早就说好了的,支使杨帆学篆刻的手艺,以便他们两老人写出好字刻出来玩赏。
周政和狐疑地望了望杨帆,是不是他和杨老头打的小算盘被他发觉了,就说:“哦,你别不承认了,那天你做凳子好像也是初学吧,手艺就不错。不知道我的椅子什么时候能够做好呢?”
原来是这个,好办,杨帆笑着说:“杨叔叔你特别着急吗?等我有空闲,我就帮你是做。”
周政和说:“哦,那就好,可是我觉的一张不够,能不能来个十张八张的,你也知道,那天叔母看了你做的凳子喜欢的不得了。”
杨帆吃惊跳了起来,说:“什么啊,周叔叔你要做十张椅子?那还不要我的老命?”
周政和笑笑说道:“还不是你叔母觉得你做的好;做多一些家里放几张,给亲戚几张,十张八张还是少的。”边说边和杨老头对视了一眼,杨老头却在旁边笑。
杨帆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父亲不帮儿子帮外人实在说不过去,可是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狐疑地叫屈说道:“周叔叔啊,你看我做了凳子的,你也应该知道,不是简单的活,我顶多只能帮你做两张椅子,怎么样,你饶过我吧。”
正是要你叫苦,才好有别的转机,周政和不动神色地说:“做两张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干点别的事来顶替怎么样啊?”
杨帆心说来了,说道:“不知道做什么事啊,难不难?”
周政和心下大喜,连忙说:“不难的,只要你学会篆刻,以后帮我和你爹刻机各字就成。”
杨帆哭笑不得,心说被这两个老顽童打败了,整了一肚子心事原来是为了玩字。不过好像父亲以前常提起让我学下篆刻,可是被自己拒绝了,估计也伤了他点心吧,今天要周政和来做说客,的确迫不得已,今天也该弥补一下过去对父亲的成见。于是笑着说道:“原来是这个,以后您们写好的字我包办了,负责雕刻就是。”
这下两位老人听了大喜,尤其是杨老头激动的如小孩子一般。杨帆心说惭愧,一直忽略了父亲的感受,还好今后可以弥补以前的过错,多陪父亲谈谈心事,让他多开开心有个幸福的晚年。
………【第二十四章走亲趣闻】………
三人又在河里收获了好些石头,周教授和杨老头是见一块爱一块,恨不得把所有石头都搬回家去,杨帆见两老捧着石头爱不释手的模样,已经是麻木了,正所谓见怪不怪。
几人休息了会儿,不知不觉就说到蛮人的身上了,同情他的成分居多。
蛮人书读的不多,俗话说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父母也去世的早。由于他个性要强,许多人看他不顺眼,经常作弄排挤蛮人。蛮人做的一手好农活,但是不知道变通,就说插秧吧,他非得用线拉扯跟着线路插禾苗,稻子成熟了嫌弃打谷机打的不干净,还脱离下秕谷,于是用打谷桶手打。后来村里人成群结队去打工,可是没有人愿意和蛮人去的,无可奈何至极,蛮人只能单打独斗孤身去了大城市,卖一份苦力活砍树木,据说几年下来挣了好几万,可是几年的艰苦,四十多岁的蛮人背也驼了。蛮人生活极其简朴,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用,不过对他的儿子却很大方。
蛮人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养育了一儿一女,女儿是大的,小学毕业就不让她读书了,要她在家照料弟弟。不料,几年前刚满十五岁的女儿被谷贩子甜言蜜语拐跑了,不到一年为那家生下一个儿子,可由于那户人家看不起她,闹了离婚。有鉴于此,蛮人回到家细心照料儿子,一门心思盼望读高一的儿子能够考上大学,长大成材。
三人聊起蛮人的时候,都唏嘘不已。抽了一段时间的闷烟,才又下了河找石头。
小河里的石头种类多,每个都很大,而且质地很好,坚硬不易碎。杨帆读大学时候,在校园里看见了许多硕大的石头,主要建筑门前,广场附近,最初还以为不值钱,可是后来一问,每块石头差不多都是几十万,杨帆当场就愣住了,随处可见的石头需要那么多钱?有什么讲究吗?从家乡随便搬一块不是能够卖出几十万?当时杨帆没有好意思说,怕别人笑他见识短浅,没有文化素养。
至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