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诺听后一颗心提了起来,咳嗽一声问道:“什么时候,都说了什么?”
“从出发来汴京的前一日小的写了一封。郎君让小的来许府的时候交代过小的。其余的事情无需专门写信,但一定要在您离开苏州时给他递个信。”七月两只手紧紧握着,关节处已经发白。好似一松开就会被许诺抛弃。
许诺一直悬着的心微微放下了些,只要七月没和方镜多交流。一切还是和过去一样美好。
“既然如此,你今日就忘了什么救命恩人的事情吧,不要再给他递消息。从现在开始,和春棠一样,老老实实做我的婢女。”许诺面上带着笑,却有些勉强。
她不能确定日后用七月时能和过去一样信任。
她不想再吃信任的亏,不想多去同情旁人。…
前世的死给她的教训已经足够了,不想因为同一个理由再死一次。
我信任你,也请你忠心。
七月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心情却和之前一样沉重,或者更重了几分,因为她没在许诺眼底看出过去的信任。
深深呼了一口气才道:“娘子,小的从过去到现在只见过方郎君一面,也之给他回过一封不到二十字的信。她是小的的恩人不错,但这些日子的相处,在小的心中,您才是更重要的那个。您如果不能和过去那样坦然地使唤小的,小的情愿去死。”
七月这番话说的绝然,眼中亦露出绝决之色。
许诺心中一惊,就看到七月猛地站起来,拿着簪子就往脸上划。
她如果在娘子的屋里死了,会有损娘子的名声,但毁容可以让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决心。
虽然得不到娘子的信任,但她至少可以做个粗使婢女,默默看着娘子。
七月心中清楚,以许诺的身手不需要她的保护,但她不想违背诺言,也不想辜负曾经获得过的信任。
就在簪子要触到脸上的时候,一颗石子打在七月的腕上。
手一松,簪子便落下。
许诺黑着脸说:“要死要活做什么,去映诚院看看春棠,让她早些过来。”
当初在苏州,她身手还不够敏捷,难以独自翻过院墙也没有辅助工具时,是这具瘦弱的身体用肩膀支撑她的体重,让她一次又一次进出许府。
正是因为这份心意,她才坦然地告诉了七月自己没有失忆的事实。
如今看来,当初的信任没有白费。
七月面上一喜,娘子肯这样与她说话,说明心中已放下芥蒂,感激道:“多谢娘子。小的现在就去。”
一盏茶的功夫,春棠和七月带着寒气进来,屋外的雪似乎更大了些。
二人先在火炉旁烤热了身子才进了内室,春棠施礼后道:“娘子,杨王妃下了帖子,请夫人去懿王府赴宴,同赏雪梅,夫人让小的过来给你准备穿用。”声音中有些许欢喜。
许诺听后脸上瞬时有些不快,大下雪天的,这位王妃做什么啊!
雅致这种东西实在是坑死人。
随即,她意识到懿王府不就是佳仁县主的家吗?
那个一脸骄傲却盯着她大哥不放的人。
万幸大哥已经回了书院。
她与吕氏来汴京一个多月,一次也没跟着吕氏出去赴宴,专心跟着乔娘子学女工,没想到今日竟会让她同去。
春棠知道自家娘子对汴京城不熟,解释了两句:“懿王府的红梅向来是京中一景,昨夜下了初雪,许多人都等着去呢。”您受到邀请,应该高兴才是
…
收藏11的加更。(未完待续)
ps:推荐基友咸客的文《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林静笔下的女主,都是白莲花属性的。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妹的!再写白莲花,剁手!我与莲花二三事,这是一个我与白莲花不得不说的故事。
116 玉器
春棠嘴上说着话,手脚半刻也没闲着。
十分迅速地从衣笼找出衣物,整齐罗列在衣架上。又二话不说将许诺按在榻上坐好,摆好大大的铜镜,拿出象牙梳后立刻将许诺早晨梳好的发髻拆开,一下一下梳顺,而后手指翻飞梳了个新的样式。
一盏茶的功夫,许诺已被春棠打扮成了最标准又带着些许清新气质的贵女。
看到春棠如临大敌的模样,许诺心中暗想,春棠莫不是早早就等着给她打扮赴宴,否则不会在眨眼的功夫就选好的衣服和头饰的样式。
许诺被拉着在铜镜前转了一圈,发现今日的装扮,比她在苏州任何一次参加宴席的装扮都要隆重,也更细致,每一处都透着巧劲和心思。
额前薄薄的一层刘海梳的很整齐,可看到光洁的额头,以及额头上艳红的三叶草形的花钿。
许诺在苏州时,无论是吕氏或是李嬷嬷又或是春棠,从未有人给她额前贴过花钿。如今突然贴了这么一个东西,她有些不习惯,但不得不承认一个花钿就让她看起来更有精神。
耳上坠着两个镶金的玉葫芦,十分可爱。
发上的装饰更是巧妙,一支玉簪上绣着六朵梅花,一根根花蕊清晰可见,每一朵花样式都有不同。
另一只玉簪上刻着一只小鸟,鸟的眼睛上镶嵌着米粒大小的蓝宝石,翅膀的羽翼和爪子上的痕迹都一丝不苟地刻了出来,整只鸟活灵活现,好似展开翅膀就能飞了一般。
头顶戴着一把金梳篦,梳篦上虽然没有镶嵌宝石。但刻功十分了得。梳柄上刻的是一幅斗茶图,人物都很小,但每个人的神态都呼之欲出,让人为之惊叹。
许诺几乎是贴在镜子上在看梳篦上的刻图,突然发现斗茶的人中有一个女子和她相貌很相似,尤其是眼角也有一款痣,眼睛也是桃花眼。与她的眼一般无二。
惊讶之下。她扭头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春棠。
这些发饰她都不曾见过,到底是什么时候跑到她首饰匣子里的?若知道有这等宝贝,她早早就抱着不放了。不然就每天一股脑全戴在头上。
这样的艺术品,再多些她也愿意戴着。
春棠对自己做足了准备打扮出来的许诺很是满意,失神片刻才回答:“是大郎君为娘子刻的。”这话说的风轻云淡,显然是早都见怪不怪了。
大郎君向来手巧。刻几个女子的饰品不在话下。
许诺睁大了眼,险些将簪子和梳篦都从头上拔下来。
她大哥竟如此厉害!
突然。她想起了自己腰上坠着的白玉玉佩。
记得胡灵说这块玉是大哥问了许多人才找来的,莫不是也他刻的?可如果是他刻的,他不必如此费劲才是,再刻一个不就好了?
春棠很及时地回答:“娘子您腰间这块玉和二郎君腰间的那块。都是大郎君亲手刻的,但以前被人求走了,之后更是辗转经了许多贵人的手。但这块玉的玉质是顶尖的。大郎君决定用这块玉作为送您的生辰礼物,似乎是重新要了回来。”
这么好的玉。又被人争相强要,要回来定然是要补偿些什么回去的。
许诺眼眶有些湿润,她竟然有幸有这样一位好大哥。
许诺深深地点头,自己从衣架拿起斗篷披上,带着春棠七月二人向映诚院而去。
她今日的衣服是春棠这一个多月来新做的,上襦是件粉色的厚袄,用更深的粉线绣着淡淡折枝纹,金线溜边。茜素的六幅长裙裙子绣着荷花塘的蜻蜓点水图,画是出自她手,春棠将画中的意境全部展现在裙子上。外面套着件藕色的褙子,用极淡的绿线绣着几个莲蓬。…
穿了这么一身,她好似身处一片雨雾中的荷花塘。
到了映诚院,许诺发现吕氏穿着也比平日隆重,更有贵妇的模样。
她额前贴了茶花形的花钿,发饰虽不如许诺那般讨巧,却是十分端庄。茶色大袖上绣着满满的山茶花,一眼望去似乎进了茶园。
一切准备好后,巳正时分,五六个婢女嬷嬷簇拥着二人坐马车向宁王府而去。
一个多月后便要过年,各家的主母都忙着年事,鲜少出门会客参宴,这些日子多是男子互相走动。
但今日不同,宁王府的红梅早开了半个月,而且是在这年第一场雪后开的。
白雪压红梅,别有一番意味。
被宁王府邀请的人家的主母们纷纷前来应约。
当然宁王府请的都是在汴京城有头有面的大户人家,对普通的官话人家来说,能来这里也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肯定。
故此,吕氏和许诺到宁王府时,马车距离大门近百米,前面都是密密麻麻各色各样的马车。
两盏茶的时间过后她们的马车才行到了正门,来引她们进去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婢女,透露着王府婢女应有的骄傲。
“许二夫人,许六娘子,请随我来。”
婢女自称时不称小的,而是我,倒是让许诺吃了一惊。
就算是皇宫里的婢女,遇到从五品官员的夫人,也不会做出如此不知身份的事。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许谷诚如今的工部郎中只是暂时的职位,工部侍郎的位置是为他留着的,工部尚书对他来说也就是五年内的事情。
吕氏一如常态,目不斜视地随着婢女而行,许诺更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情绪,只在心中转了两圈。
婢女见状,眼珠子转了两圈,默默记下二人的反应,便开始引路。
穿过长长的游廊,终于到了会客的厅子。
远远地,许诺就听到了女子畅怀的笑声,豪爽却不失端庄。
婢女打气帘子,许诺跟在吕氏身后入内,差点被各种金饰闪花了眼,不过她定力向来很好,两个眨眼间就适应了。
定睛一看,厅内大概有十几位妇人,十来个少女。从衣饰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身份颇高的女子。
如此看来,今早春棠和吕氏的重视是有理由的。
吕氏站定后屈膝施礼:“妾身见过刘修仪,见过宁王妃,见过乐姜县主,见过佳仁县主。”她声音不大不小,却透着尊敬。
………
今天又查了一下赵元偓这个时期的称号应该是宁王,不是镇恭懿王,很抱歉给姐妹们的阅读带来不便。
今天的第二更在十二点前几分钟。晚上回来的晚,又查资料……你们懂得,算是借口了吧。(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karlking送的和氏璧和粉红,感谢大寒尖送的平安符,感谢yliu投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江南西贝今天的留言和提醒,我昨天修改的时候把113章改错了,和112章重复了。现在修好了,如果昨天看的是重复章节的姐妹可以去看下。推荐好友风解我的文《深宅旺妻》:重生了,她发誓不再只为一人而活。保护她想保护的,对付她想对付的!顺便找棵大树好乘凉。只是,那个她一直最恨的人,怎么跟前世不一样了?
117 刘修仪(karlking和氏璧加更)
吕氏和许诺一进屋,许多双眼就看了过来。
或是直视,或是借着饮茶偷看,或是用余光是不是瞟一眼,只是多数目光是停在许诺身上。
许家六娘当年失踪的事,在汴京闹得很厉害,只要不是小娘子,都对这件事芋深刻。
更何况许谷诚如今携家带口回了京城,却将这个唯一的嫡女藏在家中,一个多月来从未在正式场合中出现,让许多人眼急。
当然,不少人听说了乔娘子的事情,认为许诺是因为在学最初等的女工,羞于见人才不敢出门。
故此厅中有一半的人等着稍后问许诺两句,看看这个野养长大,只调教了两年的闺秀如今是怎样的程度,会出怎样的丑。
毕竟吕氏未出阁时是京城有名的闺秀,才貌礼仪都没得挑。她的一手琴当年不知吸引了多少优秀的男子,那些男子就算不曾见过她的相貌,也因为她的琴音对她十分钦慕。
吕十七娘教出的女儿今日如果失了礼,也太对不起吕氏当年的名声了。
当然,这种场面会很精彩,值得期待。
在坐的夫人中有好几人当年很赞赏作为年轻俊杰的许谷诚,被他的才学和相貌吸引过,却因为他的身份不曾起过定亲的想法。
这些人自从得知许谷诚与吕氏的亲事后都等着看吕氏的笑话。
嫁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