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公,咱真不管?”
一个新来没多久,脸上还带着青涩的小太监戳在那儿发愁,忍不住又问了句。
王公公老神在在地挽袖子:“急什么,咱们娘娘的手艺好得很,别去裹乱。”
摇了摇头,他就冲着几个小的哼哼两声:“教你们一句乖,主子们想做什么,你们别瞎掺和,吃力不讨好!”
至少眼前这位娘娘用不着他们来操心。
王公公过去是在御膳房伺候的,那时他还被叫小柱子,跟着大师傅打下手,当时这位主儿就爱去厨房弄点新鲜东西,几个大师傅从来都不阻拦。
眼下人家都是娘娘了,还不能随心所欲?
许薇姝就随心所以了一回,炖出来的鸡汤,香飘三里,整个东宫都浸泡在这股子香气中。
书房内。
卢玉衡他们一闻见味,肚子就咕咕叫。
这都养成了毛病,往年在靖州也一样,娘娘准备的吃食还没端进来,刚闻个味儿,他们的五脏庙就开始翻天覆地。
方容一看,活儿大概也干不下去了。
“行了,都出去吃点儿东西,发散发散,咱们一会儿再做。”
卢玉衡几人应了声,就一出溜溜达出门。
许薇姝肯定忘不了这几个,玉荷一早准备妥当,食盒都在外面摆开,由着几个人滋溜滋溜地喝汤。
方容眼前乱七八糟的折子也收了去,许薇姝亲自给他摆盘,鸡汤,小咸菜,薄薄的油饼。
他先拿了筷子夹了两块儿鸡肉填嘴里,才慢慢喝汤。
汤味香浓,鸡肉也嫩的很,方容小口小口地吃,许薇姝也不催促,只坐在后面给他按摩。
肩背上硬的和石头差不多,就是她,也要使劲才能给按开,一寸一寸按下去,就是不说话。
方容咳嗽了两声:“娘子做得鸡汤真鲜美。”
许薇姝还是不说话。
“娘子快别按了,仔细手疼,我可心疼呢。”
许薇姝还不搭理他。
方容无奈,拉着自家娘子到怀里坐下,跟抱着孩子似的抱着她。
“我就是半夜醒了,结果睡不着,这才起来做点事情,没看玉衡他们都陪着我,我自己不累,也舍不得累到他们,放心,以后肯定注意。”
他拍了拍自家娘子的手,感叹道,“我小时候,生活在清虚观,有一日山下来了一群灾民,想上山,没想到观主命人阻路,只让他们在山下过活,不让上来,我和师兄弟们想搭个棚子施粥,观主也不让,当时我不理解,就说我愿意把自己的口粮省出来分出去,能救一人也好。”
许薇姝一怔。
她已经知道结果了。
“观主却道,他们清虚观的存粮也只勉强够弟子们不会饿死,他也知道,弟子们愿意自己少吃一口,救一救别人,但那样不行,他们只要搭起粥棚,外面的灾民也会蜂拥而至,可他们救不了多少人,这些人真来了,也不过一死而已。”
“我记得特别清楚,观主说过,救济灾民,那是朝廷的职责,朝廷该做的,他们做不来,没这个能力……那会儿我恨不得怒骂那个该死的无能朝廷。”
方容这人难得吐露一点儿心声,别说外人,就是和他相交莫逆的朋友,也很难知道他心中所思所想。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有一天我代表朝廷的时候,面对满天下的灾民,也茫然无所措,不知道自己能救多少人。”
许薇姝半晌无语,叹了口气,坐在一边,撑着下巴笑道:“有什么我能帮忙?”
能救一个是一个,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满京城的文武百官们来不及去在乎灾民,为了君王的颜面,他们还得极力压制流言,让这个国家海清河晏。
今年是大比之年。
往年都是忠王和义王各出花样,争夺这些未来的官员们,不只是争夺,当然也少不了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今年到是不大一样。
虽然好几个主考官,副主考官按照常例,都跑去和方容碰个头,暗示一下——太孙殿下您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没?
比如说哪个士子您比较看好?
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科举虽然号称绝对公平,万岁爷也厌恶徇私舞弊之举,毕竟这是很多寒门子弟唯一改换门楣的希望,和勋贵子弟不同,他们若是不经过科举,一辈子也别想踏入仕途。
可这个公平,也只是大体上公平。
皇太孙只要看好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就肯定是人才,哪个考官也不会在这方面阻拦,他们就算拦住了,人家太孙想让一个人做官,那对方绝对不会比正经科举出来的官员升职速度慢。
这种事儿,连万岁爷心里也清楚,就说一榜进士,前三甲,还不是由着皇帝喜欢,皇帝说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
官员选拔出来,终究是要为大殷朝卖命的。
今日主考官们却吃了闭门羹。
也不算闭门羹,而是那位太孙半点儿不在意,根本像不懂潜规则似的。
一出来便道:“诸位大人都不是第一次做考官,我就不叮嘱什么了,只一点儿,如今诸事纷杂,务实比务虚重要,还请诸位多为朝廷选拔些务实的官员出来。”
就这一句话,把人打发走。
几个主考出了皇宫,哭笑不得,互相抱一抱拳就散了去,心里都有点儿谱,这一届的考生,他们还是得选些稳重知道怎么处理庶务的,文章需得写得有实料才好,文笔华丽,歌功颂德那一套不大管用,恐怕一部分所谓的才子怕要吃点亏。
不过,太孙到是稳重。
往年义王和忠王要是争得这样的机会,那简直恨不得直接撇开考官,自己去选人,眼下这个主子,却乐得做甩手掌柜,不光不登门传话,他们都主动送上去,也没别的特殊暗示。
虽然是好事儿,几个考官还是有些别扭。
上面一句指点没有,做事就得仔细些,要不然一不小心把太孙看重的人给刷没了,太孙嘴上不说,也要失望。
那样的话,即便是他们不吃挂落,以后再当这个主考的机会,可就真比较渺茫。
有志一同,一群人都散出去,探问下太孙的亲信,朋友,故旧,亲戚什么的,有没有参加科举,哪个确实学问不错,有些名气,有能力考上进士,都要心里有数才是。
许薇姝帮自家男人干活之余,也难免听两句关于科举的内幕消息。
看卢玉衡指点徐峰,让他什么都不用担心,安安稳稳去考试,考个二甲进士应该很有希望。
她一听就笑了,怪不得人们说考科举也要看运气。
这个运气可不算虚无缥缈。
许薇姝想了想,运气来了,还是得临时抱佛脚,用用功,就替方容打发他们回去温书,别在书房呆着。
“你们考个好成绩出来,别给太孙丢人,以后升迁也容易。”
都是方容的班底,起点很高,那更不应该落人话柄,一开始就把能做的,都做到尽善尽美才是。
除了方容手底下这几个,许薇姝那帮洞箫山出身的学生里头,也好些要参加科举。
他们年龄普遍不大,像毛孩儿几个都不能参加,主要是一开始没在意,考秀才的时候给错过了,现下自然是没他们什么事儿,但洞箫山上本来就有一门心思科举,如今顺顺当当考过来,又非常顺风水顺地考中了举人。
许薇姝也高兴,干脆就就近准备了一套房子,把他们都叫到一块儿,又让方容请来名师去给他们讲课。
现在自然来不及讲什么具体的,但弄清楚考题的类型,说说科举一些关窍,对于第一次参加的士子们,也很有帮助。
方容亲自开口请,当然都是当世大儒,能得他们讲两天课,就是考不上进士也不亏。(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登科
许薇姝给学生们准备的宅院非常不错。
她如今怎么也算是宫里的大人物,她发话寻个宅院,有很多人愿意帮忙。
难得的是,万宝泉万公公竟然也亲自过问,选了选,还把自己准备养老的宅子贡献出一个来,借给她用。
一群小宫人高高兴兴给主子办差,没多会儿便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应用具也置办齐了。
到是几个小太监莫名其妙。
“你们说,万公公怎么想的,他怎么也是紫宸殿的掌印太监,万岁爷身边的亲信,何必也上赶着去巴结太孙妃?”
他们都知道太孙妃是要紧人物,以前在紫宸殿当过差,人面熟悉,和太孙感情好,还管着宫里的事儿,他们寻常也会巴结一下,可宫里的主子们多了去,说句大不敬的话,别瞧她现在风光,可这不还没走到最后,谁知道她这太孙妃的位置能坐几年?
别人不说,万宝泉这样的大太监反正不至于特意去讨好她。
没看连皇后娘娘都支使不对那位?
“哪儿那么多废话,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和一帮小太监不同,年长一点儿的都知道事儿,不该想的都不肯多想。
宅子的地址极好,正好在贡院附近,比许薇姝自己的宅院好得多,她也就没客气,大大方方受了。
万宝泉敢光明正大地巴结她,她就敢光明正大地受下,回头命人准备了温补的药膳,赏过去也算个心意。
那位平日里可没几个人敢赏,连皇后娘娘想赏一赏,也要加着小点儿心。
也就许薇姝这类紫宸殿女官出身的,在这方面没什么忌讳,两个人走得近些,在万岁爷那儿,更显得心底无私。
万宝泉这个老太监伺候那位主子那么多年,他敢做的事,必然不犯忌讳。
也幸亏有这么个本事大的老太监出力。
京城地价本来就贵,又正值大比之年,好地段的房子早就被人租赁一空,外地士子中有不少人都要寄居在庙宇,甚至是随便找个民宅挤一挤。
就这般,除了那些在京城有房产的富贵人家,他们有地方住,便算相当幸运。
像这群学生,住在贡院附近,去考试极为方便,生活一应所需,都有专人负责,他们除了每天温书复习,什么都不必操心,衣食住行都让许薇姝包了。
还有方容请来的大儒上课。
那些大儒确实有本事,别的不说,至少在科举上,他们已经算得上专家级别。
几个学生听了几堂课,本身长进不长进的再说,至少有一点儿,对科举考试完全不紧张了。
人家都把一切关于科举的细节,掰开揉碎,一点点讲解透彻,什么样的文章比较得万岁爷喜欢,什么样的文章比较犯忌讳等等,还有那些历年来的考题,也让他们慢慢做。
至于模拟考,许薇姝一早就准备过。
按照正规科举的程序,考了一次又一次,考到这帮学生完全不拿考试当回事儿为止。
于是,正经到了日子。
一共十七个赴考的学生,晃晃悠悠,不紧不慢,轻轻松松走到贡院门前,每个人都提着个竹篮,里面的东西全是检查过数次的,保证没问题。
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很单薄,可料子十分保暖,也没有穿很多层,并不累赘,出来前又都灌了参汤,浑身暖融融,面对冷风也就不算太过难受。
其他考生看这几位的架势,也不免羡慕,还有机灵的,都记下是什么人,打算考完了就去套套近乎。
先别说这几个能不能考中,能不能在将来仕途中寻一些志同道合的帮手,只看人家的气派便知,这几位都不是池中之物。
哪怕此次科举不中,总有金榜题名的一日。
漫长而艰难的科举终于结束,一群学生出来,方容就派人来接,先泡个澡,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好消化的美食,再扎扎实实地睡一天。
等起床就差不多都恢复了元气。
方容还出宫去见了这帮学生一面,回宫就对许薇姝笑道:“都活蹦乱跳,身体真好。”
其他考生考完试出来少说都要脱一层皮,甚至每次考试都有受不住半路就被送出去的。
更别说勉强考完,出了贡院大门一头栽倒,从此就起不来一命呜呼的那些倒霉鬼。
像这一群一样,完了事第二天就健健康康,精精神神,还能凑在一块儿说说笑笑,探讨问题的,确实少见。
方容叹了口气:“羡慕啊!”
许薇姝也笑:“他们底子好。”
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到了她手底下,细心调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