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奈何这么一动弹,居然也浑身冒汗,更别说道上沙尘遍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没法看,许薇姝也洗了澡,换了一身灰扑扑的寻常衣服。
这会儿就看出薛娘子经验丰富来,带的衣服一天换上两三套也能保证够穿。
玉荷把自家主子自备的驱除虫蛇的药都给撒上,又点了香,才拿出炉子做饭。
至于外面送来的那些饭菜,看着也算不差,可别说吃,闻见那股子味,她就浑身不痛快。
玉荷去拿了点儿蘑菇,又要了一大块儿猪肉,猪肉本来不是给女官吃的,都是宫人自己的伙食,她可不管这个,谁让主子爱吃这一口儿。
许薇姝问了下,自己动手把猪肉给剁成肉馅,加上些面粉,把自己准备的十三香混进去,又点了一丁点盐,揉捏成博饼,一个个煎得外焦里嫩。
香飘三里不说,反正把万岁爷的馋虫勾搭出来。
万宝泉万大太监亲自过来,把许姑娘刚做好的肉饼一锅端走,那是一块儿都没给剩下。
到是赏了四道御膳。
许薇姝无奈,只好就着小米粥把那四份儿都飘出白油的鸡鸭荤腥给吞了几口。
一口就噎住,实在吃不进去,许薇姝可不像宫里的娘娘们,陛下赏赐的菜别管多难吃,都得认认真真地全都吃完,她好歹会动脑子。
“玉荷,你把咱们小铜锅拿过来。”
铜锅今天用过之后,玉荷就没洗,只拿布擦了擦,这会儿驻扎下来,刚才拿去不远处的小溪洗过一遍。
许姑娘却是一点儿都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所有的菜全搁进去,搁在炉子上热了热,算是一锅大乱炖,勉强也能享用,喝点米粥,吃了点儿面饼,就几口菜,勉强算是把御赐的菜都给吃完了。
今天在路上的第一天,就这么混了过去,晚上许薇姝早早睡下,也没和几个女官出去转一圈,自然更没见到那位花蕊郡主。
李敏却是远远地见了一面,第二日天不亮赶路,她就凑到许薇姝的车上一块儿接着下棋。
“我看那花蕊郡主真是傲气得紧,和咱们陛下说话也不卑不亢,没半点儿恭敬,伺候陛下的几个大太监都恼了……听说还打听李巧君李郡主来着,说上次在骑射上不小心小输一手,这次碰上了要赢回来。”
李敏皱眉,显然对花蕊郡主不是很欣赏。
“幸亏李巧君不在,要不然……”
她话没说完,可许薇姝已经听明白,她是想说,两个好显摆又争强好胜的郡主凑在一起,肯定是要闹出大乱子的。
最近大殷朝和延国的关系,本就有些紧张,实在不适合再因为小事起冲突。
许薇姝挑眉,轻轻落下一子,胜负已定。
李敏也不在意,打乱棋子重新接着开始。
她们说是下棋,也仅仅为了打发时间,谁也不用心,许薇姝还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伸出去给玉荷,让自家小宫女给修剪指甲来着。
作为女官,指甲不能留的又长又漂亮,一直都得修剪的干净整齐。
事实上一入家学,女孩子们就失去留长指甲的可能,她们除了读书识字之外,每天还要练习骑射,有一手长长的指甲可十分碍事,哪怕爱美的,也多是佩戴假指甲。
进了宫门更是如此,女官们都要做事,谁都不会和宫里的那些娘娘们似的,打扮得花枝招展。
下了几盘棋,没多久,前面就传来消息,这次圣驾会在前面一座村子里停留。
女官也松了口气。
看来陛下野营的兴趣已经得到了满足,万幸,要是连着几日露宿荒郊,恐怕连禁军那边都要疲惫不堪。
圣驾到的时候,村子那边都准备好了,老百姓一个也看不见,许薇姝她们分到的房子,不算怎么豪华,也是正正经经的大宅院,住起来应该挺舒服,
厨子们赶紧四处寻找新鲜蔬菜,准备做丰盛的晚餐填饱主子们的肚子。
路上吃喝都不方便,吃的全是简单的东西,这会儿还不赶紧想办法丰富一下大家的伙食,肯定要招人骂的。
别人骂几句就骂几句,万一没把皇上伺候好,哪天脑袋莫名其妙地掉了,都不知道该记谁的仇!
厨子们很卖力,皇帝又有了新想法,他老人家一声招呼,要那些随驾的大臣们一起去外面的山坡上吃饭。
许薇姝:“……”
那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土山坡。
紫宸殿来的几个女官一碰头,李敏就抓狂:“什么叫就吃老百姓们吃的东西,去百姓家里买点儿便是,万岁他……他……”终究还是不敢说太难听的话,“他老人家也太会为难人。”
女官们愁,跟来伺候的十几个厨子的脸都绿了,连王太监也一脸菜色。
皇帝这亲民的想法是挺好的,问题是,王太监哪里真敢给皇帝吃那些东西?
百姓们吃什么?这个村子还算富裕的,可一般老百姓吃的馍馍蒸出来都是黑色,他们当奴才的咬一口也刮嗓子,那还是好东西,轻易不肯吃,待贵客才会拿出来让人随意享用。
至于平常,有点儿野菜下肚就算好的。
女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开这个口。
要是让膳房做些唬弄万岁,万一万岁发现不对,岂不是不妥?可要是真让万岁吃那个,谁也担不起责任,就是皇帝不惩罚,回去了也得受罚。
许薇姝无语半晌,还是道:“行了,大家去村里收集些粗粮,野菜,回来多加油盐和面粉,蒸一锅馍馍,还有野菜,挑嫩的用热水炒一下,加调料调一调,你们自己调出陛下能进口的味儿,还有看谁家有腊肠,干肉,不要做得太精致,别摆盘了,粗糙些,都用农家用的碗装。”
她自己过去指挥着弄了一桌子,看了看,又让打了个蛋花汤,正好赶上有杀猪的,猪血来了一盘,至于那些下水,实在不好给万岁吃。
不过,她自己到弄了点儿排骨回去红烧。
不一会儿,做出一桌子家常菜,保证都是那位万岁爷别说吃,见也没见过的。
万宝泉尝了尝,顿时松了口气。
都用陶碗装了,准备了一大把竹筷,粗粗看去,还真像农家的饭食。
只要那位陛下别当真去吃农户家里的东西,就差不多能混过去了。
万宝泉了解自家的主子,他们这般用心,哪怕陛下察觉出不对,也会体谅奴才们关心他的心情。
陛下这些年,就看重这些细节末节。
“还是咱们许书官脑子转得快。”他刚才就想着发愁,脑子比平日里木了大半。
万宝泉暗暗警惕,这可了不得,在陛下身边伺候,他就是多长十个脑子还嫌不够用,脑袋瓜变成木头,那就是要丢掉身家性命的前兆。
皇帝有心情玩‘亲民’,一帮子人就得顺着他的心思办,很快把一片小山坡清理出来,铺上粗布,大臣们也三三两两的,高高兴兴席地而坐。
就是苦了这些禁军和侍卫,还得重新安排保卫措施,里三层外三层地重新布置,怎么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显摆
这些食物一摆到桌面上,皇帝看了眼睛就红了,再一吃那凉拌野菜,便开始垂泪,说了些百姓饥寒贫苦,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合格,愧对列祖列宗的话。
一群大臣赶紧说百姓们生活不好,那不是皇帝的错,是父母官没尽到责任云云,还有天灾频繁的缘故,全不关皇帝的事儿。
也有人痛哭流涕歌功颂德,皇帝是哪儿都好,这么惦记着百姓,百姓们一定也能领会万岁的苦心。
果然,为了印证大臣的话,本地的县官就把万民伞给送上来了,还带来三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家,三个老人家都养得壮实,牙口也极好,一个个跟皇帝说,虽然家里遭了灾,可朝廷赈灾及时,他家里老少都得以活命,这全是万岁的功绩。
三个老农,真是农家出身,手上还带着老茧,说起地理的事情,也头头是道。
一下子就把皇帝给哄高兴了,亲自把老人家让到席上,让给他加碗筷。
老人家不客气的很,该吃吃,该喝喝,都道皇帝赐的饭食,比家里吃的好吃的多。
这点儿到绝对不假,要是这些饭菜比他们家里吃的都差,让皇帝咬一口就吐掉,要不然再不小心伤了喉咙,那都是天大的罪过,现在这位陛下,可不是当初同样土地里刨食,还讨过饭的开国皇帝,人家就是最凄惨的时候,衣食住行也缺不了。
有老人家活跃气氛,席上顿时热闹起来。
大臣们举杯推盏,喝得尽兴。
有的跳起来划拳,还有人吵吵闹闹地开始吵架,都是朝廷上的那些事儿,吵得特别热闹。
甚至有人直接上演全武行。
许薇姝在一边指挥一群小宫女随时添酒添菜,瞧着这帮官员花样百出,心下也好笑的不行。
李敏偷偷摸摸拿了一碟子烤馍,又摸出几颗烤鸟蛋来,递给许薇姝让她吃点儿填填肚子。
许薇姝就端着食物就近找了个地方坐下,一抬头便看到方容,他没往陛下那边凑,到和几个禁军侍卫凑在一处喝酒,一杯连着一杯,喝了很多,脸上也不见半点儿醉意。
相反,还更容光焕发,嘴唇粉红,肤色也熠熠生辉,眼睛都显出几分柔情缱绻,虽说一直戴半截面具,似乎还有些惧光,总坐在阴影处,但他就是有吸引别人眼光的魅力。
不说别的,他在这儿浅酌慢饮,一波又一波的小宫女都凑过来围着他打转。
许薇姝甚至能从十三四岁的小宫女眼睛里看到痴迷。
“……有那么可口?”
确实挺可口,即便不算伟岸的男子,也是个有特点的病弱美男,他的病,只让人心疼他,闻见这人身上的药味,许薇姝也不觉得难闻,瞧见他的人,也有一种向往的感觉在。
身为女子,颜控那是本能,瞧见长得好的男人,谁不想多看几眼?
细嚼慢咽地吃了几口饭,李敏就过来喊了许薇姝,一块儿去巡视。
身为紫宸殿的女官,跟着陛下出来,那是什么差事都要做的。
一路细细检查,交代宫人们好好护着几个小皇子,小皇孙,谁喝醉了赶紧送上醒酒汤,也要注意,别让大臣们闹得太厉害,不要在君前失仪。
许薇姝和李敏刚一走过去,就听见皇帝那边有人声如洪雷。
“你们大殷朝当官的都不行,笨的很,连个案子都断不了,就说我们在泉州遇见的那个案子,杨老汉被杀案,闹得沸沸扬扬,连我们郡主都听说了,结果你们那知州查案查了两个多月,最后还是成了无头公案。”
说话的人出口不逊,轻蔑的味道连许薇姝她们都能听得出来。
皇帝显然也不太高兴,刚才吃饭时的兴奋一点儿都不见,脸上虽然还能不动声色,可伺候他的那些近臣,谁都看得出来,陛下的心情很糟糕。
结果那人还不知收敛,高声把案子的始末都说了一遍。
在泉州有一药师,姓杨,有一独生爱女,二人相依为命。
三个月前,杨老汉约他一朋友孙某上山采药,二人越好在一个祖孙庙里碰面。
结果他的好友去了等了许久,就是等不到杨老汉出来,连忙出了一笔银钱,让庙里的小僧去问一问。
小僧得了钱也很尽心,就赶去杨老汉家里,敲门喊道:“二姐儿,二姐儿。”
杨老汉的女儿二姐一开门,那僧人就问:“杨老丈与孙郎君约好上山,为何现在还不出门?”
二姐大吃一惊:“怎么可能?我家爹爹天不亮就出去了。”
一行人找了许久,终于在庙后面的山坡上找到了杨老汉的尸体,他是让人用重物击打头部致死的。
二姐伤心欲绝,那位孙郎君就帮着报了官,没想到官府查了许久,就是查不出来,怀疑那位孙郎君吧,可孙郎君出门带着书童,路上还和一路过的樵夫同行,有不在场证明。
案子就这么拖延下来。
本来就是个普通的凶杀案,但不知怎么回事儿,案子就是越传越广,越闹越大。
皇帝听花蕊郡主的随从言语狂妄,话里话外,对大殷朝哪儿都看不顺眼,极尽贬低之能事。
眼见皇帝的目光越来越不善,再气下去,指不定什么人要倒霉。
前阵子皇帝的心情不好,暴躁易怒,紫宸殿里当差的宫人们可受了老大的罪。
许薇姝想了想,便走到万宝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