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喊她一声“妈妈”,可是,我愿意做她的女儿。
………【第九章 请不要让左手孤单】………
朋友突然跟我说她要结婚了。听到这句话,我着实吓了一跳,觉得好突然,一个这么多年来都是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里的人怎么会一下子选择结婚呢?我看了很久,想看她是不是在说笑?但是从她一本正经的表情里我知道这次朋友是认真的,她用心了,是用心经过深思熟虑了的。我问她:“那人是谁,我跟你相处这么久,怎么一点也没发现有这样的兆头。”没有天天约会,也没有跟谁一起出去浪漫过,甚至连出去单独吃饭的次数也很少。平常吃饭都是我,她还有小A。小A是朋友的初中同学,世界都知道小A对朋友的心意,只是朋友老说因为太熟悉了,所以不可能,也排除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朋友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感情。是从大一开始交往的一个男生,只是后来那个男生因为更好的前程跟另外一个女生去了国外,在那边结婚定居了。只是即使因为这样,朋友也还总是怀念过去,她放不下,一直也不能放下,或者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让她放下的人吧。
我半开玩笑着说:“不会是小A吧,你别告诉我是小A?”朋友抬起头,很肯定地说:“是的,你说对了,就是他啦!”我一听就蒙了,我凑过去摸了下她额头,我想弄清楚,刚才是她发烧犯糊了还是我耳朵短路听错了?因为在我看来,尽管小A对朋友可谓是掏心掏肺,贴心至极,但是朋友从来没有接受过,更不会把他列入可以结婚的人选中。再就是小A确实在众多仰慕者中太不出众了,没有专长,没有长相,没有背景,没有财富……而以朋友的条件,足以找个更好的。
“不会吧,真是他呀,你不是开玩笑的吧?”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朋友走过来,在我耳旁,大吼:“是的,我,XXX,要和小A结婚了,时间定在下个月……”说完后很满足地站在我前面。
我看着她,眼睛里涌现地满满的都是幸福,我知道她这次终于是真的真的决定了,放下了。其实我该高兴才对,为她能走出过去那段伤痛,把自己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而高兴。但还是有很多疑惑在里面,于是我拉过她,“我表示接受这个决定,但是很好奇也很希望你告诉我原因,为什么是小A?”
于是朋友跟我讲起了就是前几天小A对她讲的话,“……,右手是过去,左手是未来。你把自己埋在过去太长时间了,再赤热的心也变冷了,再坚固的墙也斑驳了。你的右手已经孤单了那么久,请不要让自己的左手再孤单下去,把左手交给我,把未来交给我,让我离左手更近一点,离你的心更近一点……”朋友再次把这话复述给我听,她已成了一个泪人,而我不知什么时候眼泪也来了,是真的被感动了,被这么用心的一个人感动了……
是啊,正如一句话说的:“右手是过去,左手是未来,两手合在一起才是你自己的现在。生命就在这一开一合中存在,所以又有什么悲哀,过去的已是一面,而未来又是另一面。生命其实没有很多时间浪费在开与合之间,过去了就过去了,能不翻就不要翻,翻了反而会弄痛自己的眼睛,不如把它合上,开始新的篇章……”
所以,这一次朋友选择走出过往重新开始是很明智的,她的右手孤寂了太久,不能让左手再那么孤单下去。而能够在千千万万人之中,在时间的荒原里,恰巧碰上那个可以让左手不再孤单的人,真的不容易,所以为什么还要固执地让左手那么孤单着呢?
………【第十章 让人羡慕的幸福】………
她是城市的白领,他是城市的扛包工人。高中毕业后,两个人划着完全不同的青春轨迹。可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恋人的关系。
白天,她在公司里喝正宗的雀巢咖啡,下班后,她吃他买来的廉价的冰棍;中午,她品味着公司里精致的饭菜,晚上,他带她去脏兮兮的饭馆吃并不正宗的兰州拉面。她认为,自己的生活大不协调。
这样的恋情,从开始的那一天,便仿佛注定了某一种结局。
他每天去接她,然后送到她所居住的白领公寓的电梯口,道一声晚安,匆匆离去。
那天她突然想撒娇,她说背我上去吧!他看了看电梯,电梯运转良好,然后他回头,说,好。他没问理由。他背着她,从一楼开始,慢慢向上爬。
爬到一半他累了,他说休息一下好不好,她突然来了兴致,娇嗔着说不行。他就真的没有休息,一直爬到她的寓所所在的13层。她问他累不累,他说累,比扛包累。她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她有了一丝感动。
但他们还是分手了。因为有时候,仅有感动,并不能够将爱情维持。
城市里并不缺少一个扛包工人,所以他回到乡下。他偶尔会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他现在种着大棚,挣了一些钱。她听着,淡淡的。那时她已经有了新的男友,门当户对的那种。
然后某一天,他又一次打来电话,说他攒够了五千元钱,这些钱,可以在乡下娶老婆了。她发现,突然间,自己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
她新交的男友也是每天接她下班,送她至电梯,很绅士地道一声晚安,然后离去。某一天她说,背我上去吧。男友说;行。那时电梯停在一楼,男友背起她,飞快地冲进电梯。她伏在男友的背上,与电梯一起爬升,心却在飞快地下沉。男友嘿嘿笑着,好像对自己这个带着幽默的小伎很是满意。
那一天,她没有接受男友照例的吻别。
她给他打电话,她问他那五千块钱花出去了没有,然后她便发现自己泪流满面。他说花出去了。她扔掉了电话,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正在失去整个世界。
几天后她在电梯门口看到他,他的手里拿着一枚戒指,很高档。他把戒指扬了扬,说,五千块。她乐了。然后她开始哭泣,哭得一塌糊涂。
她说背我上去?他说好。然后他背着她,一步步爬着楼梯。途中他累了,他说这次让不让休息,她说不行不行。他就沉默着,一直爬到了13层。
这时她想,如果一个男人,肯背着一个女人爬最漫长的楼梯,甚至可以不问理由,那么,这个女人,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她给了他一个长久热烈的吻。
………【第十一章 用爱疗伤】………
在山东枣庄市的某个村落,24岁的农民冯相刚牵出几只羊,要去赶集。路上,他碰见一个40多岁的流浪汉,正蹲在垃圾堆旁啃西瓜皮。对方说自己叫王明臣,但问他住在哪里为何流浪,他却语无伦次。
“你不怕吃了肚子疼?”“我饿。”“那你找饭店讨一口啊。”“人家不给。”
冯相刚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最能体会被人家撵出来时的凄惶。因为心疼,他竟带流浪汉回了家。妻子看到这满脸脏污的汉子,平静地拿来水盆毛巾,帮着梳洗,无半句责问。
老王原有三个弟弟,住在十多里外的邻村。老王的父母过世后,弟弟们为了争夺遗产,竟把自己的傻哥哥赶出家门。
冯相刚只好留下老王。但他神志不清,出门就和小孩子吵嘴打架,糟蹋人家的农田,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冯相刚坚持手把手地教会了老王放羊。正式上岗后,老王俨然天生就是羊倌儿,每天扛着羊鞭早出晚归放羊,半年来不仅一只羊不丢,还多了一窝小羊,每只都圆滚滚的。
老王眼里只有羊,根本没空惹事了,心情舒畅,连神志也日益清楚了。
村里却开始说闲话了:“冯相刚剥削傻子的劳动力,白白替他放羊,一分钱都不给!”“他养个傻子不就是炫耀自己吗?”
冯妻听了,心口堵得慌。冯相刚却拉着老王的手,笑眯眯地说:“今后你帮我放羊,我给你30元钱一个月。”妻子说:“村里老师的工资才20元一个月。”老王却欢呼雀跃了:“好,发了钱我买更多的羊!”
这样,老王每个月都用工资去买羊,过了几年,羊已经发展到了近百只。10年过去了,老王成了当时村里少有的万元户,各路媒体也纷至沓来,报道“傻子竟成万元户”的奇迹。
老王对着电视镜头一脸自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语一出,谁还敢说他傻?
不过几天,有三个男人找上门来,拉着老王就抹泪,要接他回家享福:“哥哥受罪了!回家让您每天吃肉喝汤!”
来认亲的正是老王的弟弟。老王搂着弟弟哭了,同意回家。
冯相刚不能挽留,除给现金,还给一张6000元的欠条,说:“今后每年我还你1000元,你就当生活费!”
老王走了,有乡亲就把自己智障的亲人,送到冯相刚家里。有时出外,看到可怜的智障者,冯相刚也会带回家来。
就这样过了23年,冯相刚收养过16个智障者,最小的才12岁。老王后来被弟弟们再度赶出家门,冯相刚抹着眼泪马上把他接了回来,发誓再也不让他离开这个家。
冯相刚教会他们扫地,养羊,后来自己饲养奶牛,就教他们养牛,清理牛场,给牛打针,挤牛奶。每个人做事情都有板有眼。
在冯相刚眼里,他们根本不傻,而且重情重义。有的能一眼看出牛生病了,有的几天不见冯相刚,一见他回来就欢天喜地。还有一个叫王彬的,跟着他养牛6年,后来被一家养牛场高薪聘走。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王彬买了件白衬衫,送给冯相刚。那件白衬衫冯相刚可不舍得穿,常常拿出来晒晒,见人就夸耀一番。
他总是强调:“他们不是傻子,就是缺乏关爱!我们多一点关爱,他们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时下,16个人有几个找到了工作,有几个娶了媳妇。年近七十的老王曾消失一天,回来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告诉冯相刚:“我找三个弟弟拿回了6000元的欠条。你帮我管着,任由你处置。”
冯相刚有些惊异地笑了,老王早已不是那个被遗弃的傻子,而是被爱治愈的正常人。
太阳晴好,冯相刚带着一群老小,坐在院子里的大圆桌旁吃饭,给这个夹菜,为那个盛饭。远处是欣欣向荣的奶牛场,近处是和和睦睦的一大家…他们笑得那样单纯幸福,仿佛生命从不曾经历过阴霾。
原来,爱,能治愈灵魂最深的伤口,缔造人间最大的传奇。
………【第十二章 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汶川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我说,要去看孩子们,该带些什么礼物呢?邀请方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快被各式各样的慰问物品埋起来了。您只要带上问候和心理帮助就成了。
这后两样东西当然是要带的,可是,我还是坚持认为一定要带上礼物。
于是,我和先生跑遍了北京的商场。我们的孩子早已*,这些年来,我们再没有瞄过一眼玩具市场,如今像两个老顽童,在玩具柜台拥来挤去,指手画脚地让人家拿了这个拿那个,挑拣不停。
太大的玩具,病房里耍起来,医生会埋怨的。太复杂的玩具,失去了手脚的孩子恐怕摆弄不了,便心生沮丧。太需用力量的玩具,他们羸弱的身体难以承受。太没个性的玩具,又怕孩子们了无兴趣……唉,难啊。
我们快马加鞭地把自己修炼成了玩具专家。沙里淘金,终于找到了一款又安全又有趣又个性化又有丰富变化的玩具。
它们是绒布做成的动物。摸上去,有一种绵软的绒毛感,亲近安稳。想这些孩子,曾在如山的砖瓦水泥砸压下苦等待援,一定怕极了冰冷坚硬。这种茸茸质感,该是他们的喜欢。
玩偶的背后有一道拉锁,打开之后有一电池箱和电路板。好在这些机关通常是看不到的,都藏在玩偶们憨态可掬的肚子里。这组“设备”的功劳就是让毛绒玩具有了会说话的本领。
你只要轻轻按一下玩偶们的左手,就开始录音了,时间大约一分钟,说得快些可录下三四句话。然后就是滴滴的警报声,录音终止。录好音后,你捏捏玩偶的右手,机关被触发,玩偶就把刚才录下的声音复播出来,好像一只忠实的鹦鹉。
5月28日,我早早赶到了医院,我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手上,以防自己一紧张说错了。躲到医院的会议室里,*偶从精心买的礼品袋里取出来,一一为它们录音。
对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玩偶,我说:“×××小朋友!你好!我也是从四川来的,从此咱们是好朋友!六一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