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农妇-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章 人心
  
  “石头和妞儿,叫瓦给砸了,你可要帮帮大姐。”赵小花六神无主,只知道反复念叨这几句。
  赶出来的杨婵听到这话,忙推了赵远山一下,匆匆交代小草和杨平在家呆着,跟赵小花一起朝刘家村赶。
  出门走了几步,杨婵脚步一顿,“你们等我会。”
  这时候赵小花心急如焚,见杨婵还不跟着一块走,顿时心生不满,“杨姑娘就别去了,让远山跟着我一块去就行。”竟是弟妹都不叫,改成杨姑娘。
  杨婵皱眉,她只是想着村里大夫不好,万一去镇上,肯定要花费不少钱,想回去拿些银子。
  到底是因为孩子心急,杨婵不和她计较,“你先跟大姐过去,我一会就来。”转身回家拿了碎银子,想了想,又将六百两的银票带在身上。
  “石头和妞儿一向听话,怎么会被东西给砸了?”路上,赵远山问道。
  “这不是刚飘了点雨,我就去把菜种上,想着路滑,就没带两个孩子,谁能想到他们会跑出去找我,村里到处在造房子,路过的时候,被屋顶掉下来的瓦给砸了,早知道我就该带上他们一起去种菜的。”赵小花声音有些哑,想到两个孩子满脸是血的样子,身子就一阵发虚。
  孩子爹走了,她如今就剩下这两个命根子,可不能出事。
  “会没事的。”赵远山也不知该如何劝慰大姐,心里同样着急,他剩下的亲人不多,希望都能平平安安。
  杨婵拿了钱赶到刘家村时,那边已经在套牛车,果然如她所料,村里的郎中根本没办法,只能到镇上的医馆试试。
  “没事吧。”杨婵喘着气问道。
  “不太好。”赵远山抿了下唇,满脸凝重,刘家村的郎中医术不错,如今他都摇了头,怕是难了。
  “不会的,镇上大夫不行,咱们就去县里,那里的大夫一定比镇上要好。”杨婵安慰赵远山。
  古代医疗落后,两个孩子有是被砸了头,流了那么多血,怕是不好治。
  听到杨婵的话不止赵远山,还有一旁的赵小花,她的双眼一亮,不断点头道:“对对对,咱们应该去县里,那里的大夫好。”
  同村的郎中劝住她,两个孩子怕是撑不到县城,还不如现在镇上看看。
  这下,赵小花又没了希望,比之前还要绝望。
  杨婵看着难受,有心安慰,却发现说什么都没用。
  救人如救火,村里几个壮实的汉子都帮忙推着牛车,快速赶往镇上,杨婵小心看了下两个孩子,本来就消瘦的小脸,这会连半点血色都没,脸上沾着些许血渍,头上缠着白布,有些地方已经被血渗透,气若游丝,看着就不好。
  杨婵侧头问郎中,“我这有一瓶人参丸,不知道有没有用?”都说人参吊命,人参丸不知道可不可以。
  “快给我瞧瞧。”老郎中算是看着两个孩子长大,自然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长大,听到杨婵有人参丸,立马让她拿出来。
  半响,老郎中给两个孩子一人喂了一粒,道:“这是上好人参做的,勉强能用,不过若是镇上有人参,最好还是用参片。”
  赵小花目光又重新亮起来,看着杨婵,哭道:“谢谢弟妹,谢谢弟妹。”
  杨婵只点头,得!又改弟妹了。
  平常要半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只花了十分钟就到了,几人喘着气,送到镇上最大的医馆。
  “大夫,赶紧看看这两个孩子。”有了人参丸,两个孩子气色稍微好一些,但是老郎中告诉他们,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见到医馆的大夫,几人七嘴八舌的说了经过,然后让开位置让他看病。
  “你们给两个孩子用了人参?”老大夫看了许久,先给两个孩子扎了银针,瞧着呼吸平稳许多。
  “是,有问题?”赵小花小心的问道,眼神扫了杨婵一眼,像是大夫只要说有问题,就是杨婵的错。
  这下别说杨婵,就是赵远山都皱眉,大姐这是怎么了,杨婵的人参丸自己都不舍得吃,这回为了救两个孩子给拿出来,她竟然还觉得错了。
  “没,多亏了这人参,不然两个孩子怕是撑不到我来救他们。”老大夫摸了摸胡须,让人将两个孩子抬起来放到床上。
  “孩子的包扎挺好,不用拆了重新包,就是不知颅内如何,我先开两副药,让他们喝了,若是明日天亮前能醒,那便没事,若是不能醒,老夫也无能为力。”老大夫又给孩子施了几针,而后开了药方,让人去煎药。
  听到老大夫的话,众人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两个这么点大的孩子,瞧着让人揪心。
  现在家家户户都忙得很,赵远山谢过帮忙的人,让他们先回去,心里记下这些人的名字,等回去再还人情。
  约莫四五个小时后,石头最先睁开眼,赵小花激动的上前,却不敢碰他,说了没几句,妞儿也睁开了眼。
  “恩,两个孩子既然醒了,证明问题不大,我再给把把脉。”老大夫给把了脉,又看了两个孩子的眼珠,而后问了几个问题,“我给开药方,喝上一月便好。”
  赵小花听了,千恩万谢,等到了付钱之际,才想起自己根本没带银子,其实就算全部带上,也不够付医药费。
  这老大夫人不错,并没有收别的费用,只收了药钱,只是两个孩子气血大损,里头添加了几味补药,就算不添加着几味药,其中治病的一味也不算便宜。
  “需要多少银子?”赵远山走近问道。
  “要五两银子一副。”赵小花脸色雪白,她知道弟弟家修了房子又办了丧事,也不富裕,但是她还是抱着希望看着赵远山。
  赵远山想起家里仅剩的二十两银子,只够抓四副药,一人才能吃两天,那如何能行。
  “我这还有些银子,先用我的吧。”杨婵听到他们的对话,道。
  “那怎么行,这是你娘留给你弟弟读书娶妻用的。”赵远山摇头,“先买四副药,余下我来想法子。”
  “远山。”听到杨婵有钱,赵小花双眸一亮,转而听到赵远山拒绝,心下一沉,焦急叫道。
  “大姐,这是杨姑娘的娘亲留给他们姐弟的银子。”赵远山目光幽深,吓得赵小花往后一退。
  她知道,别说杨婵还没嫁入赵家,就是嫁进了赵家,不将银子借她也是有理。
  “钱财乃身外之物,哪有人来的重要。”杨婵冲赵远山摇头,又冲赵小花道:“这钱算是我借你,可是要还的。”赵小花的为人她算是看出来了,自私,自我为中心,还爱拿大,最后还得加一个,记仇不记恩,典型的小人。
  “当然,当然,本来就是借的。”赵小花点头,她原本就没想白拿,其实她也有优点,就是识时务。
  往后要靠远山的事多着呢,自然不能得罪杨婵,再说这会还需要杨婵的帮忙。
  一个月就是三十副药,两个孩子六十副,就是三百两银子,都可以买四十亩良田,绝对是一大笔银子。
  杨婵故作为难的取出银票,将那张五百两的给老大夫,找回一张二百两银票。
  赵远山在边上张了张嘴,到底没说话。
  受伤的是他两个外甥,他不能为了面子而阻挡救命药,其实他方才说的想办法,也只是将家里的首饰给卖了,实在不行就是卖地。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这会见到石头他们没事,赵远山和杨婵就起身打算回去。
  “你们赶紧回去吧,小草和平哥儿估计都饿坏了。”现在孩子没事,赵小花又恢复原来爽利模样。
  回去的路上,赵远山道:“我……”
  “不必说了,救他们不过是爱屋及乌,要不是因为是你外甥,我才不会救,要真觉着欠我,往后对我和平哥儿好些。”杨婵扫了他一眼,道。
  “自然。”随即摇头,“就算没这事,我也会对你们好的。”
  杨婵笑笑,她相信赵远山的人品,会这么说,不过是加深一下筹码,钱都已经付出去了,话自然也要说的漂亮些。
  
  ☆、第23章 惦记
  
  第二天,赵远山带着杨婵去看望两个孩子,小草和杨平则留在家里。
  虽说是砸伤,到底也吃着药,这么小的孩子过去,怕过了病气,杨婵经历过穿越重生等等玄幻事件,也开始相信这些,小心总没大错。
  赵小花已经搬回老宅,屋顶还是赵远山帮忙修补的,中间的墙也砌了一半,不过现如今两个孩子这样,都没精力弄这些,墙还扔在那,等日后再说。
  “孩子好些没?”杨婵放下篮子,里头是她让赵远山找的鸡蛋。
  水患才过没多久,许多东西都不好找,就像这鸡蛋,原来会生蛋的母鸡都死了,留下来的蛋也泡坏了,这二十个还是从城里带回来给小草和杨平吃的,现在石头和妞儿被砸成这样,也就先给了他们。
  “这是?”赵小花看了眼杨婵,满是喜意,“弟妹哪来的鸡蛋,只二十个,怕是吃不了多久,可还有?”
  杨婵皱眉,“是托了人从城里捎回来的,二十文一个。”突然有些不想将鸡蛋给她了,还不如留着给自家两个孩子吃呢!
  “大姐!”赵远山看了赵小花一眼,以前怎么不觉得大姐这么不会说话。
  “我……这不是两个孩子遭了大罪,想着多给他们补补。”赵小花见弟弟夫妻二人不悦的模样,心里嘀咕,不就是鸡蛋,二十文一个又如何,她又不是不给银子,等日后她自家养的鸡生蛋了,定双倍还回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说不到一块去,杨婵便想回去了,赵远山看了眼赵小花家里,还算过得去,又见两个孩子没事,便打算一道走了。
  “你别怪大姐,她只是担心两个孩子。”赵远山心下叹气,他做弟弟的能怎么说,只能帮着大姐说些好话,“我一会再去让人带鸡蛋回来,平哥儿是需要补补。”
  杨婵也不推拒,只道:“小草也该补补。”
  对于小草,吃食穿衣方面,她不会偏心,这孩子乖巧懂事,她也疼的下去。
  “恩。”赵远山点头,杨婵的为人他信得过,不会亏待小草。
  此时已经九月,微风吹过,很是舒服,可惜往年硕果累累的大地如今一片荒芜,也有一些地方已经冒出一些绿芽,瞧着很是喜人。
  路过一片农田的时候,就见其中一个带着斗笠的女子抬头望来,杨婵同她的视线正好相交,便点头笑了一下,想着这个姑娘皮肤真白,虽说长得只能算清秀,但是在这乡下也算比较少见的,怪不得只出了一点太阳都要戴斗笠。
  “在看什么?”赵远山顺着杨婵看去,眼底闪过一抹暗光,“不早了,咱们要早点回去烧午饭。”
  “好。”杨婵没注意到赵远山的异样,笑着点头。
  是他?被杨婵夸赞皮肤白的姑娘目光追随着赵远山二人。
  “还不赶紧干活。”女子不远处的妇人凝眉喝了一声,顺着女子的目光望去,而后嗤笑道:“那不是赵家小子吗?当初要死要活的不嫁人家,怎么?如今人继承了大笔家产,想嫁过去了?也不瞧瞧自己如今什么样?还当自己是秀才老爷家的小姐啊!”
  “好了,别说了,都赶紧干活吧!”一个长相老实的大爷抬眼喝了声,半响,又道:“赵家小子已经有媳妇了,你别丢人现眼。”
  “是,爷爷!”想到站在赵远山边上的姑娘,女子低眸干活。
  女子正是赵远山先前订过亲的秀才之女,姓李,闺名秀琴,水患之时,她的爹娘都没熬过去,如今和小她三岁的弟弟跟着大伯过活。
  她爹是次子,因为有些读书天分,被家人寄托希望,可惜,考到四十多也没中举人,而大伯一家早因为供应他读书心生不满,现在能对他们姐弟好才怪。
  李秀琴和赵远山解除婚约后,没多久就和另一位读书之人订下婚,可惜那书生这次也没熬过水患。
  接连着没了爹娘和未婚夫,李秀琴的名声有些受损,好在她大伯母虽不喜欢她,还知道她如果嫁不出倒霉的还是她自己和她女儿,在外都帮着说话。
  但是想要和以前在家绣花看书是不可能了,必须跟着一块下田,这让原本娇生惯养的李秀琴如何接受的了。
  要不是她长得还算不错,她大伯母估计更要磨搓她,这前提,却是想将她嫁给镇上的田员外当第八房小妾,田员外的年纪比她爹都大,她如何能甘心。
  就在这时,她听闻赵远山没了父母长辈,还继承了家中四十亩上等良田,他读过书,还年轻,只要她嫁入赵家,进门就是当家主母,想着想着,就上了心,不过她也听闻赵远山带回一个姑娘,择日成婚。
  不过,李秀琴眯眼,不是还没成婚吗?
  杨婵还不知道,不过是去了趟刘家村,某人就被惦记上了。
  她现在可忙得很,不提一家子的衣服,还要绣她自己的嫁衣。
  捏着大红锦布,杨婵不禁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