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随着通货膨胀、人均工资每年的提升,报纸销售、发行的利润,正在逐年下降。现在,报纸销售发行暂时还能够赚800万港元。
但是,按照现在的运营成本上升趋势估计,每年经营成本会提升80万港元以上。也就是说,保持现在的发行量的话,10年之后,报纸发行销售本身,就是一项亏本生意。
那时候,《明报》需要以广告的利润,去弥补报纸发行销售亏本这一部分的窟窿!
“《明报》现在一年纯利润3000万!总开支也达到6000万港元,可是支付给作者的稿酬才是多少呢——才300万港元啊!可以说,广告收入这一块的利益,完全没有和作者分享!”
张少杰批评道:“这不行的!广告商之所以给我们广告费,那是因为明报有大量的读者。读者为什么订阅我们报纸,因为有哪些作者提供的文章,吸引他们!每年一年收入有9000万,开支6000万,利润有3000万!可是给作者支付的稿酬才300万,是利润的10%,是明报经营开支的5%!这样的稿酬支付比例、是不合理的!”
“那你说要怎样?”沈宝新、金庸都是面带微笑。
其实,稿费改革,金庸早就提过,按照原本的历史,到了几年后明报对于作者的稿酬标准不但正规化起来,而且也大幅度的提升。
在张少杰的建议下,大规模提高作者稿酬,以及制定统一的稿费标准,提拼了几年!
其一,质量平庸,勉强可以发表的,统一给予每个字。巧港元的最低标准支付稿酬。每个字0。05元,规定为明报最低稿费标准。
其二,质量比较优秀,给予每个字0。1港元的报刊连载稿酬。
第三,质量极高,以及拥有极其广的知名度的特约作家,稿酬标准按照其个人人气和稿件质量评估。名家层次,不同作家不同价。
今后,稿酬不按文章作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等等于作品本身无关的因素支付,而是按照文章的质量,以及作者的人气、对于市场的号召力而定。
至于那些有没有市场号召力、主流读者对其文章其实并不关注的教授、专家、学者、政客所投的文章,没有必要额外给予高价!
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改编价值的稿件,要及时与作者联系,买下除了报纸连载的授权之外的出版、改编、翻译等等各种的版权。
实体出版收益,可以给予作者国际上最优厚的版税分成标准—一20%版税。影视、等等改编,以及海外翻译版的收益,则是与作者五五分成为基本准则。
今后,明报的传统业务盈利所得,逐步增大版权投资领域,而不用于报纸媒体本身规模的发展!
“以后明报旗下刊物,要是涌现像我、金庸老师、亦舒、倪匡这样的人气作者!就一定要评估其文字的电影、电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等各方面的商业价值。一旦评估出该作者的文字,有任何一种改编价值!那么,就要毫不犹豫的出手,买下他的改编版权,““版权投资,就像风险投资一样,也许100部版权,只有10部能够赚钱“部超级赚钱,那么90部亏本,总体而言也归赚钱的。当然,那些90部亏本的,也能充实了我们的版权库、增加我们在版权产业的话语权。”
张少杰笑了笑道:“当然了,不在我们明报上发表文字的名家,梁羽生、李碧华等人的版权,也是我们的目标。比如,我看李碧华的小说,影视改编价值远远被低估!甚至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十有都能获得电影奖项!”
金庸点头道:“版权改编权的投资这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要循序渐进,等到彻底的搞懂了这个产业的运营,明报集团才能够进一步转型!今年不能有太大的动作,暂时将明报10%的利润,也就是300万港元,从事这块投资!以后如果彻底搞懂,并且能够切实可行的做下去,才会追加投资!”
对于金庸的决定,张少杰感觉到很是欣慰。
投入300万港元,用于版权投资。
那就意味着,今年明报投放的稿酬将会达到600万港元以上的规模,比去年发放300万港元的稿费规模已经扩大了一倍。
《明报》一年发放的稿酬达到300万港元,但是其实也仅仅占据明报开支的5%!
更大头的开支是员工薪水、办公消耗、出版发行等等相关的成本。简单说,过去明报太过于重视经营报纸本身,而忽略了给明报投稿的作者。
随着物价高企,对于大多数香港作看来说,单纯写作,很难养家糊涂。所以,专业的作者越来越少,作家逐渐成为稀有动物,这对于香港的影视产业、漫画、动画、游戏等等各项周边产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任何创意产业,优质的文字工作者,是不可缺少的!
文学家表面上很闷骚,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群创造力惊人的群体。这群人,给各项文化、娱乐产业输入创意的源泉,甚至文学家的想象力,投放到社会中,形成了影响之后,又会刺激科技的创新。
科技和文化,相辅相成。科技的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新元素、新的改变和突破。文化产业的灵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心理,也会传导到科学家群体,进而影响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
如果非要要科技和文化割裂,那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也需要文化娱乐,文学家也会因为享受到科技成果而受到时代影响!
“无论如何,明报的这些改革!无论的长期还是短期,对于《明报》集团旗下的作者群体,都是极大利好!“张少杰默默的想到。
之所以张少杰提倡提高文字作者稿酬、扶持作者,也是为了香港文化娱乐产业的未来着想。
一切的文化产业,基础都是文字!
日本的动漫产品,一半以上都是通过日本的小说版权改编。大量拥有想象力、翔实剧情、设定的小说,无疑给动漫产业输送大量的素材。动漫产业将小说当做原材料,进行再次加工,才使得动漫产业不断推陈出新,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比如后来的《凉宫春日》系列,就通过《凉宫春日》这部小说,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凉宫春日》系列在日本拥有数千万粉丝,在全球也掀起了凉宫春日文化潮流。
在港漫行业,也同样是如此!
黄玉郎在画《天子传奇》最初几部的时候,邀请黄易给他写剧情,构思情节!黄易的想象力恢弘,不但将黄易小说中的武学设定体系融入了《天子传奇》中,而且构建出一个比《大唐》、《覆雨翻云》等等小说更庞大的设定。结果,《天子传奇》一出,能够大卖10多万册,并且获得大量死忠粉丝!
但是后来,因为漫画销售的分成,黄玉郎给黄易的分红太低,让黄易不满。两者珠联璧合的合作就结束了。
等到黄易退出了与黄玉郎合作之后,黄玉郎心道,没有你黄易,难道我还不能找别人去构思剧情?于是,黄玉郎组织了几十名编剧去构思剧情、设定人物,但是《天子传奇》的人气,还是不可避免的不断下滑,再也不复早期与黄易合作时候的气势如虹!
优秀作品和作者在文化娱乐产业的战略价值,相当于微软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产业。这个基础,如果不牢固,其他的影视、龘产业的创作潜力也会受到制约的……
第140章 少掌门
明报集团的政策转向。对于小说类的作者,明显是巨大的利好。
在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影视改编、动漫游戏改编价值的,主要是以小说为主。,小说可以是一切都娱乐资源的上游。
和平年间,科技、文化的进步,绝大多数都是为人服务的。一个国家如果解决了吃饭问题,人民会要求更好的医疗、娱乐等等资源,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相关的产业会不断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
比如,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本意是为了科技、军事、通讯、商业等等用途。但是真正促进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跳跃式发展的,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游戏、音乐、电影、交流等等娱乐需求。大众的娱乐需求,是促进计算机产业、电影产业进步的第一要素!
而体现在文学层面——诗歌、散文等等题材,原本的用途是表达个人感情、艺术、思想等等目的,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杂文、报告文学之类的,也都是为了思想性,或者是揭露社会某一事件、历史等等。也并非是主流大众所喜。
只有小说,诞生之初主要的用就是为了娱乐。
在西方国家出版业没有普及之前,是贵族资助一些小说家,写故事,满足贵族阶级对于看小说听故事的精神文化需求。
到了中国的印刷术,在西方国家普及。报纸、出版等等行业出现,西方的小说家,才开始逐渐摆脱了贵族资助圈养的地位,而是投稿在报纸上连载,或者走出版实体赚钱。这时候,西方主流小说的才回归了大众娱乐需求。
而中国的小说出现,是以民间故事、评等等方式,最初就是满足民间百姓的娱乐需求。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作为评编写出来的。因此本身就就包含了可贵的“娱乐大众“这种朴素品质,而是不高高在上的彰显品味和艺术,所以,《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哪怕到了现如今,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相当有市场的。
在《明报》集团转型之后。
旗下的《武侠与历史》杂志,就迅速购买了旗下一些有价值的连载小说的各种改编版权。比如“三十二变”的《萌娘三国演义》、“太湖霸主”的《青城剑仙》。
他们的小说就在张少杰的建议下,由明报集团出资,购买了他们的影视、游戏、动漫等等各方面的版权。
笔名“三十二变”的作者,看着手中明报支付给他旧万块版权转让费,既是欣喜又是嚎啕大哭:“要是以后改编电影游戏大卖了怎么办,我可是选择了一次性卖掉所有改编权的呀?”
当然了,这都是幸福的烦恼了!
之前“三十二变”虽然有专栏在连载,但是每年写三十万字,稿酬才占万元,他只能郁闷的天天和老婆打架泄愤,但是他老婆比他武力值高,只能被他老婆殴打。
现在居然拿到十万块巨款,“三十二变”豪气顿生:“我终于扬眉吐气了,今晚回家打老婆庆祝一下!”
太湖霸主的小伙子,才不过二十五六岁,因为听闻倪匡、古龙、金庸,等等各大名家都赞民国时期的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写的气势磅礴,至今无人能超越。
于是便买了一套500多万字的《蜀山》用了半年时间才看完,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因为还珠楼主的《蜀山》写到500多万字居然太监了
太湖霸主决定自己写一本蜀山世界中的故事。还珠楼主早就死了几十年,版权不受保护,所以他写的蜀山题材,也能够在《武侠与历史》上连载,甚至获得不俗的稿费。太湖霸主,本来想到一年四五万稿酬,在明报已经不算少的了。没有想到,这一次明报居然给他15万港元,买他《青城剑客》的改编影视、动漫版权。
太湖霸主傲然道:“还珠楼主大大,偶太崇拜你了!写了蜀山的同人,不但不会侵权,甚至还能卖出影视、动漫、游戏版权!哎,可惜您生不逢时!要走出生在二战之后的港台地区,华人作家稿酬最高的,恐怕就不是那个臭屁的张少杰,而是您了!论文字,《蜀山》比《大唐》好,论想象力,《蜀山》是千古以来最雄奇!不过,您放心,既然我模仿您的《蜀山》就一定要争口气,总有一点,要用您构思的设定,打败那个张少杰!”
明报旗下,众多的小说作者,以为这是金庸大发善心,完全不知道这是张少杰的决定。如果他们知道,张少杰不但现在已经拥有了,弥的明报集团股份,更是被金庸选定为下一任的明报集团掌门人,会不会惊的掉一地眼镜?
这个时代,港台的长篇小说出版。
一般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报刊连载、实体出版。
报纸连载门槛一般比实体出版更低一些,一般的长篇小说作者,想要获得读者认同,通常是投稿给报社、杂志,如果获得了报纸发表的机会,一般也仅仅是售出小说的报纸连载权,而不走出售实体出版,以其他的改编版权。
报纸上连载,如果没有获得反响,或者是被腰斩,或者是草草一个结剧。
而报刊上连载中开始走红、引起市场反响的作品,一般都会有出版公司前来与作者签约出版。而实体出版的收盖,通常是比报纸、杂志上连载的稿酬更优厚。
而现在,《明报》这样高价收购旗下作者的各方面的版权——实体出版、影视改编版权、动漫游戏、翻译版权等等,一切的版权都是明报的目标。
“这是《明报》集团的新政策,手快者能钱赚,手慢者只能眼红别的作者赚钱!“明报的某个编辑,向扑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