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不时的有水兵在用清水清洗擦拭甲板,保养火炮,整理帆索的这条巨舰,郑芝龙不由得暗暗流出了阵阵口水。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个以海为生的统帅,懂得海洋,热爱海洋。正在海上谋生的汉子,便和在草原上的汉子喜欢骏马一样,对上好的船炮有着近乎病态的爱好。

    仔细打量着这条船舷上漆着“常胜”两字的巨舰,三层炮甲板上密密麻麻的罗列着数十个炮窗口,有经验的郑芝虎立刻便从那些探出炮窗正在被炮手们擦拭保养的火炮炮口上分辨出大炮的口径。

    “娘的!下层火炮甲板都是长管三十二磅炮,中层火炮甲板是长管二十四磅炮,上层火炮甲板是长管十二磅炮,顶层船尾还有短管十二磅炮,顶层船头还有 ;两门十二磅炮和两门六十八磅臼炮,这还不算临时罗列在顶层船甲板上的那些十二磅炮!”

    南粤军素来便是以船疾炮利而著称于海上,几次海上战斗,郑家都是对李华梅的傲梅号、张小虎的三头虎号,还有诸多南粤军的炮船深恶痛绝,打,船上装载的火炮不如人家多,一次弹丸齐射重量太小,跑,又没有人家的速度快。只能在海上以众多船只结成阵势,尽可能的发挥船上的各个炮位火力。

    想不到,今天李守汉居然要将这条算得上是南粤军水师之中的翘楚,集中了南中造船业、火炮制造等诸多技术之精华的常胜号拱手相赠,这番诚意,要远比所谓的三顾茅庐、跣足相迎来的更加真诚。

    一行人乘坐小艇登上这条常胜号,走近了观察这条船,越发的令郑芝龙兄弟们不忍离去。长大而宽阔的舰体,吃水极深的载重,还有那数百面结实巨大的风帆,都吸引了郑芝龙的眼球。

    “飞黄兄,这船如何?”守汉有些得意,虽然已经表态将这条旗舰赠送给郑芝龙,但是如果能够从这位玉蛟龙嘴里听到些夸奖的话,也是件很过瘾的事情。

    “船是好船,炮也是利炮。可惜水手不灵光。如果我当日有侄女的那条傲梅号,只怕这条船会被我送进水晶宫!”

    郑芝龙浑然不知他的这话引起了周围水师将领的怒目而视。

    “好!说得好!”

    守汉鼓掌大笑。

    “大哥,大帅!能不能让我做这条船的船长?”郑芝虎也是见猎心喜,满眼热切的看着郑芝龙和李守汉。
正文  第 411 章  分赃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才离了九重龙凤阙,来探这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崇祯十三年四月初八,厦门原福建总兵府。

    戏台上,扮演关二爷的昆曲演员正在架子花脸周仓的护持下边唱边舞,吟唱出关二哥的壮志凌云,英勇无敌。台下,南粤军的水陆两军将领,雁翅排出数十桌酒宴,正在那里不住的猜拳行令,鼓掌喝彩。

    这数十桌酒宴当中,颇有几桌气氛有些不尴不尬。

    这几桌酒宴上落座的,正是郑芝龙和他的几个弟弟,还有在厦门战役之中被俘的十几个船主。至于说郑森等人,则是和李华梅、李华宇,还有刚刚赶来的守汉的二儿子李华宝等两家的 第 411 章 ,就是分赃!

    对于在厦门战役之中所缴获的战果,南粤军水陆两军都红了眼。大家红眼的原因不是为了缴获的财物金银,而是那些士兵和武器。

    为数多达万人以上的熟练水手,如果再配合上水师学堂毕业的学生,加上从阿拉干、天竺等处雇佣来的,张小虎、左天鹏、楚天雷、李华梅等人都在憧憬着给自己的舰队配备上更多、更大的炮船,想象一下那巨大的炮舰全舰开炮时壮丽的景象,不由得令这些水师将领们为之神往。所以,四大舰队的头头们齐聚厦门,目的就是为了那一万多的水手!

    而陆营相比较,就简单多了。

    郑家被俘的几万士兵,遣散老弱,将不适合、不愿意在军中服役的,打发回家种田之后,余下的必须要打乱建制后送到各处重新回炉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认识了至少二三百字,能够书写简单的书信,同时熟悉了南粤军之中各项制度后,便可以打发到各处新开辟的地区,充当村自卫队,同时成为那里的新移民。

    新开辟的台湾、吕宋、暹罗,满剌加,还有爪哇等处,都是这些人最好的去处,他们在前面走,后面便会引起一个村落,一个家族的移民潮。

    在这些地区困扰南粤军的人口不足,特别是内地汉人不足的局面,会被如同潮水般的移民潮迅速扭转。

    陆营各镇将领看好的,是缴获郑军的那四百多门大口径火炮。还有那些炮手!那些从八磅到32磅的大炮,虽然令南粤军将领们有些眼馋,巴不得发给自己用了来扩充炮兵队的实力。但是同那些熟练的炮手比起来,军官们还是愿意要炮手!

    这些人同原本南粤军的炮手所差之处,不过是瞄准、计算等环节,在火炮的操作上。并不逊色多少。弄回去。同南粤军各部的炮队在一道训练几次,这些人的技战术水平便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而南粤军各部的炮火打击密度。也可以上一个大台阶!

    “这些大炮,你们就不要想了!”守汉的一句话,将众人兴冲冲的火焰一瓢凉水浇灭了。

    “不过,炮手倒是可以集中训练之后分配到各镇各旅当中!吴六奇!你这次打得不错。我会向皇上和朝廷请旨,给你请一个副将回来。另外,有八门八磅炮和四门十二磅炮拨给你,扩充你的炮队营!”

    “属下多谢主公恩典!”

    叩头之后站起身来,吴六奇有些兴奋而又带着几分得意的看着周围人包含羡慕和嫉妒的神情,他知道,同族兄弟吴标带着人马反水投了朝廷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守汉的这一句话,开始消失了。

    “我等恭喜吴将军了!”

    “给吴将军道喜!”

    各镇的统制、各个警备旅的旅长们纷纷走上前来向吴六奇贺喜。

    “主公,吴旅长有大功,自然要重赏。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那些大炮?”营务处会办王宝在众人期盼的神情之中,小心翼翼的向守汉询问他的腹案。

    “那些大炮,本伯有些用场。你们来看。”

    守汉指着海图上,满剌加以西的大片地区,上面同样的用朱砂勾勒出诸多线路。

    在隔海相望的天竺东海岸上,赫然矗立着几处插着南粤军旗号的所在。

    “这是天竺,如今我们一半以上的棉花,几乎全部的小麦都来自于此。我们的大批军火也销往此处。同时,这里还为我们提供着每年至少二百匹牡马,为我们的马场提供新鲜血液。至于说那些宝石珍玩,金银美女之类的,更是不在话下。”

    “主公的意思是,要加强这里的火炮配备?”

    “阿宝,你猜对了一半。不但是要加强这里的火炮配备,还有这里的!”守汉将手指指向了凌家卫岛和被他很有恶趣味的命名为李家坡的所在。

    将这几处建设成为要塞,南粤军就彻底的控制了满剌加海峡。从天竺、阿拉伯半岛来的红毛夷人们,便要彻底的在这两扇大门前俯首帖耳。

    “余下的十二磅炮、八磅炮、六磅炮,本伯便要用来结个善缘。将这些火炮半卖半送,交给与我们有生意往来的天竺王公贵族们,让他们用来看家护院。”

    听守汉如此一说,众人不由得轰然大笑。他们都清楚,所谓的半卖半送,无非是将这些火炮稍加翻新之后,以新品的价格卖给天竺王公,而且,结账时要么是收取棉花小麦,要么是以宝石骏马金银抵账,最差的也是要用那些天竺胡姬来充数。

    “主公又在宰这群天竺羊牯了!”

    一个旅长悄声同身旁的同僚挤眉弄眼。

    “胡说,什么天竺羊牯,没听主公每次说起来都称呼他们为三哥吗?!”那人一本正经的回应着。

    “至于说余下的那些什么大将军、虎蹲炮、小佛郎机之类的火炮,我想你们也看不上眼。索性全数拉回河静回炉,重新铸造成小炮,发给各处移民村寨用于守卫。”守汉缓缓的看了众人一眼,“眼下咱们建成了这条大龙,有的是钱粮人口,你们还怕没有火炮?”

    “那,主公,凌家卫和李家坡等几处要塞的炮台,是不是也参照郑家在厦门修建的炮台一样形式来重新修筑一番?”炮司的统制黄雷挺,知道这一次大捷之后,他的炮队将会是得到最大扩充的那部分。在巡视了郑家炮台的修筑和实际效果之后,他准备把几处要塞的炮台也如此修建一番。

    郑家的炮台之中,很少有尸体和伤者,就算有几个倒霉蛋,大多数也是被流弹击中而死。“如果不是大少帅带人拼死突击,只怕我们用炮弹轰一年,也未必能够把炮台里的炮手全数干掉!”这是炮司众人在观察了那厚度几乎达到一米的炮台胸墙之后众口一词的结论。

    “炮台是要修。但是部队的战斗意志。敢战之心更要有。我军攻克的几处炮台,哪个不是步兵冲上去一排火铳齐射,然后刺刀突击,敌军便垮了?”

    守汉安抚了水陆两军。顺带着就下一步的发展给大家统一了意见。转过头来便是要对付另外一批人了。

    这些人。便是来自于闽粤官场的官员们。

    厦门战役,给广东和福建官场的震动不亚于十级地震加十二级台风。在他们看来。素来以船坚炮利而著称的郑芝龙,凭借着自己的火炮船只精锐水师,配合着花费了数百万银子建造而成的厦门港炮台群,无论如何也会坚持到这场冲突惊动了朝廷。朝廷下旨出来调停为止。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位纵横海上多年的郑一官,海战先败,而后退保厦门,厦门更是在发起攻势后一日便告易手。更是一夜之间郑家便烟消云散。

    这样的战果,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如何不令闽粤官场众人刮目相看?

    更何况。如果前往祝捷时,宁远伯爷能够将缴获的财货分赏些给大家,便是更好了!

    有的官员已经在袖子里准备好了本地因为兵火之灾而受到的损失数字,被灾百姓多少。烧毁房屋多少,损失财物多少,人口损失多少。一一开列明细,准备请伯爷拨下钱粮来赈济一番。

    有着这样想法的,福建的漳州、泉州、福州,厦门等处自不必说,便是远在福建与广东交界的潮州府也有官员准备在宁远伯面前效仿一下申包胥,大肆的哭穷一番,申请下抚恤、重建、赈济的钱粮来,也好上下其手一番。

    当福建巡抚张肯堂领着布政使、按察使等福建大小官员依次按照官员品级所属地域向守汉行礼问好祝捷等一系列的拜年话层出不穷的讲述一番后,这些福建各处州府的官员便向守汉开始哭诉。

    “本来敝处便是山多田少,地狭人稠,全仗着出海贸易为生。此番伯爷整肃军纪,原本我等不该为此等小事麻烦伯爷。奈何敝处小民有船只不得出海,更是遭受池鱼之殃,玉石昆冈之祸。恳请伯爷开恩,发下赈济钱粮以苏民困才是。属下等谨代一番百姓,含泪泣拜!”

    明代的官员与清代不同,虽然是已经处于王朝的末世,但是大多数官员都是科甲正途出身,不像清朝大把的捐班官员。所谓捐班,就是花钱从朝廷手里买来的官衔,然后再花钱补上一个缺。这样的人物,为官的能力水平便可想而知了。比较起来,这些福建、广东的官员都是水平颇高,说出一番话来,哀而动人,似有灾民嗷嗷待哺之意。

    “闽粤之民,皆我属下赤子,只要是遵守法度,断无不赈济之理。”果然,守汉在帅位上这番话正中下怀。听得官员们一个个心花怒放,发财的机会来了!

    不过,很快,他们就从王母娘娘的瑶池掉到了阎罗王的寒冰地狱。

    “本伯原本准备了一月军粮,不想我军儿郎如此英雄,只一日便攻破厦门。如此便将这些军粮发往各处受战火影响的州府乡村,作为灾民口粮发放,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福建多山少田,正如这位同僚所言,地狭人稠,谋生不易。本伯妾以为,发放军粮救灾,也只是治标之术,不能治本。本伯提出两个计较,请张抚台指教。”

    听得守汉说的如此客套,更见一下子便拿出大笔军粮来救济各处灾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