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鼎1617-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钻床比光使用人力进步不少,但还是很累,改进成水力后,便如虎添翼了。

    “奴才们每每思之,以水力推动,较之人力,效率提高数倍不说,且用力匀称,不存在人力之疲惫。且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此为试制之款型,如果使用效果良好,奴才们定当加以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眼下工效如何?”黄太吉眼睛里闪动着欣喜的火苗,不管怎么说,要是这些奴才们能够将火铳铳管的问题解决,那么编练汉军旗火铳兵的事情便成功了一半。

    看着这庞大的水力钻床,多尔衮也是赞叹不己,他脑海中不停闪动着自己统领火铳兵洗荡大明各处的憧憬画面。他问道:“丁大人、马大人,用这钻床钻取铳管,几日可钻取一根铳管?”

    作为清国铸造火器的技术主管,丁启明略略沉吟估计了一下,道:“回睿亲王,往日用人力钻取铳管,需要近月时日,且废品尚多。多有管壁厚薄不一,不复堪用之物。而用这种水力钻床,五日之内,便可钻取铳管一根!且堪用之物提高至少五成!”

    水力钻床作为人力钻床的升级改进版。有了稳定的动力来源。钻膛速度自然飞快地提高,而且可以日夜进行。五天一根。这样的效率,较之人力钻取铳管,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了。

    听了丁启明的话,不由得黄太吉、多尔衮二人也是吃了一惊:“五天一根?”

    他在这水力钻床的周边走了几个来回。就这简单的机械,可以五天钻取铳管一根?

    “回皇上,回睿亲王,此物也是有毛病的。欠缺之处便是成本较高,操作时需要经常更换钻头。且钻头必须是上等好钢,否则便无法钻透。”

    见丁启明得了彩头,马光远未免有些吃味。急忙跳出来指出这水力钻床的缺点。

    这样的做法,若是放在了大明官场,少不得会成为那些官吏上下其手,或是从中牟利。或是将此事下马的理由。但是,他忘了,眼前这个统治者是黄太吉,他对于军事工业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

    而且清军目前的情况,各旗都在进关劫掠当中收获巨大,尝到了甜头,黄太吉的威望又一次上升到了高峰。编练汉军旗火铳兵的事情也得到了各旗主王爷的支持,对火铳的需求量之庞大,远远超出了马光远的想象。

    “要用多少钻头?何种品质的上等精钢?只管说来!朕还管得起!”

    丁启明正在心中暗自咒骂,马光远在背后给自己放了这支冷箭,不想皇帝却如此摆明车马的支持他。

    “陛下,奴才日前实验过,若是用与明国内地各处军器甲仗局所用之钻头一样,使用堕子钢当以五日出一根铳管,奴才斗胆,曾经用皇上所赐之呲铁钢宝刀制成钻头使用,当四天便出一根。且钻头损耗极小。”

    “哈!哈!你这好奴才!朕赏赐你的宝刀,却被你用了来钻铳管!?”

    听到这样的数字,黄太吉不由得大为惊喜。

    “若是如此,皇上,奴才愿意奉出此次入关缴获的所有呲铁钢宝刀,交给丁大人用了来制造铳管!”

    多尔衮及时的表现了自己对黄太吉事业的一片忠心。

    于是,一场明君与贤臣之间的戏码又一次上演了。

    范文程一面不住的为黄太吉、多尔衮、丁启明、马光远等人捧场,一面脑海之中飞快的计算。

    这种水力机械,和他在书本上看到的早在秦汉时便有出现的水力舂米机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长长的水碓一端连在石臼里,一端连着一个方形水箱,然后用竹子当水管,将水引入水箱之中,当水箱的水注满时,水的重量使箱子往下沉,另一头的水碓就被高高抬起。当箱中的水倒完之后,箱子轻了,往上升起,另一头的水碓就会往下落,重重地捣起米来。如此一上一下,完全不需要人力,只要有水便可,非常方便。

    如果在这浑河边建立二百座水力钻床,以一个工匠照看五座钻床计,二百座水力钻床,只需四十个工匠看管,余者的铳械厂工匠,可以腾出手来打制火铳的其它部件。不但如此,一座水力钻床便以一个月钻取铳管六根的最低数字计算,一百座水力钻床一个月就可以钻取铳管六百根,二百座便是一千二百根。足够编练一个甲喇的火铳手了。

    何况,浑河上下游,皆可以选择合适所在,大举安装这样的水力机械,不仅可以钻取铳管,打制简单的刀枪也是可以。想来到秋季到了之际,数千火铳兵当可练成!

    “回皇上,若铁料充足,年内三十具神威大将军便可铸成。其炮每具四千斤,用药五斤,铁子十斤,载于炮车之上,定能攻摧坚城,壮我国威,比之天聪年天佑助威大将军更为犀利!”

    见丁启明的势头压过了自己,马光远也不甘示弱,立刻禀告自己的铸造火炮功绩。

    黄太吉自然对这样的争宠行为乐见其成,当即便下令赏赐有功人员,丁启明、马光远二人皆赏赐雕鞍良马一匹,银元一百。各有功人等皆获赠马匹与银元。每个工匠赏染色布一匹、花布一匹,一时间匠作坊中人人颂声如潮。

    “十四弟,这铸造火器,编练火铳兵之事,你还要多操心些。朕得知你在济南与李守汉火器对战之事,心中不胜欣喜。”

    回盛京的路上,黄太吉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决定将这干系重大的事情交给多尔衮来办。

    “奴才敢不尽心竭力?!”

    多尔衮跳下马来,跪倒在黄太吉马前叩首不止。

    “范先生,那明国的事情如何了?”

    “回皇上,各处的消息皆说,五月初九日,接受招安的张献忠在谷城重举叛旗,杀谷城知县阮之钿,火焚官署。同时罗汝才率四营起于房县,二人合兵攻克该县,杀知县郝景春,连下郧西、保康等地。屯于均州的惠登相五营也反了。皇上,明国又将陷于流寇四处流窜的局面了!正是我大清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之际!”
正文  第 372 章  君臣谋算(续)
    在这份密报中,这个消息是最令黄台吉等人重视的。

    如果明**队,特别是京师驻军,按照南粤军的标准整理一番,即使达不到南粤军的战斗力和纪律,只要能够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那么以后再想到大明内地去打草谷可就难了。

    “漫说都像南粤军一般死打硬拼,只要有三成明军像卢象升一样,我大清兵就很难再入关了。”

    黄台吉为这件事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皇上大可不必这样忧虑,以奴才看,明国之中,如卢象升、李守汉等辈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多得是高起潜这样的人。比高起潜稍稍强一些的,不过是洪承畴、祖大寿之流尔。”

    “如不是高起潜之流太多,奴才如何能够抢夺到这上好的饮品给皇上享用?”

    多尔衮故意做了一个鬼脸,端起手中玲珑剔透的玻璃杯,杯子里,黄澄澄的果汁煞是好看,引逗的一旁布木布泰格格笑个不停。

    “十四弟,当日你派济尔哈朗押运那些缴获之物回盛京之时,他起初是颇有微词的。认为是你堵住了他的立功之路,是嫉贤妒能之举。”黄台吉云淡风轻的给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之间下了点眼药。

    “不过,朕在查看了那些缴获之物,特别是你送回来的大炮之后,下旨严厉的申斥了他。朕在旨意中说,便是此次入关一无所获,单就这些大炮而言已经足够了。他能够押运这些大炮平安回到盛京,便是大功一件。”

    “多谢皇上体谅奴才!”

    多尔衮很是入戏的配合黄台吉的演出,跪在地上,眼泪汪汪的。

    “起来说话吧!”

    黄台吉看了一眼地上的多尔衮。

    当初济尔哈朗押运抢掠来的金银物资,掠夺来的十余万人口和数量庞大的火炮回到盛京之时。便让黄台吉大喜过望。

    他没有想到这一次入关竟然能够杀掉一个明国总督,击溃、俘虏数万明军,然后攻克巡抚驻节的省城一座。

    更加令他惊讶的,便是那些缴获的大小火炮。

    对于火炮的铸造和使用。自从黄台吉登基掌权以来便开始了。天聪年间便制造了所谓天佑助威大将军火炮,用于四方征伐。自从孔有德等人投降以来。铸造火炮更是作为满清政权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对于此时辽东的汉人而言,铸造火器,倒是一件不错的工作,可以成为摆脱奴隶命运的通道。

    清军对优秀的工匠。特别对铸炮铜匠来说更是不吝赏赐,技艺精湛者可给于官位。不愿作官者,每月赏给粮银二两,每季领米五石三斗,还会恩赐房屋、地亩,更赏给世代金火拜唐阿。

    天聪四年时,由于后金凯旋而归。就特诏铁官范巨炮加以优赏。天聪五年,铸炮匠人王天相便从奴隶擢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天聪七年三月,再以创铸之功升授备御。

    缴获了这许多的火炮。自然令黄台吉欣喜,特别是其中还有不少南中制造的火炮,对于这些大炮,早已经在他的心中梦寐以求久矣,奈何一直无法办得到,今天终于有机会见到了。

    当下便责令汉官马光远、丁启明、季世昌,备御祝世廕,王天相,还有大小一干铁官,重要铸匠,召集忠顺王孔有德一道前往浑河岸边进行试炮。

    虽然缴获的南中火炮大抵是些佛郎机之类的,但是,制造之精良考究,着实令马光远、丁启明、王天相这些行家们大吃一惊。

    丁启明负责清国一干红夷大炮及鸟铳的打制,彼本为京营戎政副协理、兵部右侍郎刘之纶之标将,副将职务,在大明就有“善铸红衣炮”的名声。

    归降后,在天聪年时,他负责监造一系列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红夷大炮,指挥匠人金世祥、王天相等,成功铸炮一批,受到了皇太极的赞赏。

    但是在他的眼中,这些大炮,铸造的件件得法,且内壁光滑圆润,炮口一致。最令他惊叹的是,子铳在各炮之间可以通用互换。

    不过,不止他一个人惊讶。

    被孔有德带到浑河岸边操演这些缴获火炮的炮手们,包括十几个葡萄牙炮手,对于这些火炮也是叹为观止。

    各炮口径基本相同,轮架一致,如此一来,炮手们习惯的每一组炮兵专门操演一门火炮,这样近乎于金科玉律的观念便被打破了。

    经过几轮射击,孔有德兴冲冲的向黄台吉禀告,“此辈南蛮火炮,奴才属下炮兵,可一队人操演全部火炮,亦可各队人操演一门火炮,炮击效果基本一致。”

    这样的试验结果立刻引起了黄台吉、丁启明等人的兴趣。

    须知这个时代的铸造火炮工艺流行的都是一炮一范,每门炮之间的参数差别极大,所以基本是每门火炮都对应了一组炮手,甲位火炮的炮手如果去了乙位火炮必须要花一段时间熟悉乙位火炮的性能和参数后才能作战。而如今却被人告知,火炮还可以这样玩?这如何不令黄台吉等人兴奋、惊讶?

    “往日匠作坊用失蜡之法铸炮,天气若一炎热,蜡料便不易凝结,往往受季节所限。臣思之易泥型铸造之法,号铳泥范四月便可干透,铸成将模泥打去便可,不受天气限制。此法虽不受季节所限,然泥范无法重复使用。若铳管内壁出现漏眼诸多瑕疵,也得毁坏重铸。然此辈南蛮,不知有何秘技,竟然能够令百炮如一炮,可令百人操演一门火炮,亦可令一人操练百门火炮,不知此间奥秘何在。”

    说起当日试炮带给自己和手下文武大臣们的冲击,黄台吉还是记忆犹新。

    “尝闻西洋本处铸炮,十得二、三者,便称国手,从未有铸百而得百者。朕每每思之,不知李某手下有何等人物。竟能够巧夺天工至此!当日恭顺王操演火炮之后,对各炮之精良赞不绝口,声称便是葡萄牙人所铸造之火炮也无法做到如此细微之处。朕已下旨,令匠作坊小心仿制。此辈大炮。乃国之利器。只要能够制造成功。当不必顾忌工料,然也不得虚加耗费。”

    “而十四弟你今日所献之物。更是令朕眼界大开。若是我八旗之中火铳手可以装配此类火铳,那,那。”

    黄台吉一时竟然想不起合适的词汇来描述自己对日后八旗火器部队的憧憬了。

    “皇上,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