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以臣所见,陛下所言,可以用整军纪,拢人心,强军旅,兴商贾,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来概括!”
洪承畴的话,立刻让黄太吉的黑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多尔衮那转的飞快的脑子里,也立刻从洪承畴的话里找到了突破口。
“南朝隐忧有三,税收,流贼,李守汉。税收自不必说,自万历年间以来,三饷加派,民不聊生。流贼现在日趋壮大,且流贼开始不流,据地而守授官抚民,隐隐有列土分疆之势。李守汉此人我倒是看不透,但是其行事大胆刚烈,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南朝现在有其设于天津和上海县两处商贸区,又在山东、登莱等地大兴屯田,与我大清隐约有隔海对峙之势。此等行径,任何一朝皆可认为是曹操在世。因此,不管其忠奸,长久必为明国内患。南朝有此三忧,崇祯皇帝岂能安之若素?势必要左右调和前后维持。皇帝如此想法,则朝堂党争必是难以休止,钱粮度支之事也必然是常年亏空,因此虽有三支强军,也难以拧成一股绳与我大清为敌。陛下只需以议和为手段,不使其一心攻打我国,则天长日久,南朝必生内乱,到那时,我国趁机南下,大事可成。”
“洪先生,南朝还有三支强兵?”别的话,正红旗满洲旗主硕托都没有听懂,但是,洪承畴所说的三支强军之事,却实实在在的吓了他一大跳。
“不错!”洪承畴很是享受这种辽贼头目们惊讶的目光,从他们的神情当中,他似乎又找到身为督师手握重兵时的感觉。
“除了宁远伯麾下的南粤军之外,如今,明国又有两支人马崭露头角。一支便是崇祯的看家部队京营。另一支则是与我们近在咫尺的吴三桂所部宁远军。”(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二十五章 自力更生还是两头在外?(中)
草草的用过晚膳,又命人将永福宫庄妃的儿子福临抱来,同他逗弄了一阵,黄太吉内心的烦闷和身体上的不适才稍有缓解。
“吴拜,你去看看范先生用过晚饭没有,要是用过了,便请范先生到宫中来一趟,朕有话要同他说。”
正黄旗的噶布什贤昂邦章京吴拜领命刚刚出去,便有一份紧急军情送到了黄太吉面前。
这份情报是从京城的细作和晋商几处途径来的消息综合而来。看了之后,不由得黄太吉仰天大笑,脸上的肥肉不住地颤动。
“我大清果然是有国运护佑!李守汉,你妄自号称兵强马壮,却逃不过这个!”略微停顿了一下,黄太吉猛然想起了白天洪承畴所言之事,顿时脸上更是喜笑非凡。
“来人,明日起,将洪先生的饮食用度与朕相同。另外,洪先生孤身在盛京,身边没有人伺候,着有司选拔美女十名,仆人二十,并赐车马服饰!”
“主子,何事令主子如此高兴?”不知道何时,范文程已经悄然出现在了黄太吉面前,对于黄太吉如此重重的赏赐洪承畴,范文程多少有些吃味。同为汉臣,老子可是给你们家出生入死多年,也不曾享受过如此待遇,凭什么他一个新人便能够有这般恩遇?难道当真如宋人说的那样,“陛下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心里腹诽,但是做奴才的却不敢对主子的举动有什么质疑,只是小心翼翼的向黄太吉质询。
“范先生,你看!”黄太吉将放在炕桌上的那份密奏递给了范文程。
“白天洪先生刚刚说李守汉此番北上勤王迁延日久,他国内必定生乱。而且一旦乱起,便是燎原之势。果不其然啊!”
“所以皇上便重重的赏赐与他?”范文程一面含笑与黄太吉对话,一面一目十行的将那份密奏看完。
南中境内大乱兴起,头裹红巾起而造反者不下数十万人。南粤军的根本之地河静被一把大火烧为一片废墟。且大乱有蔓延之势,乱民叛军围攻顺化。留守顺化的宁远伯几房夫人与数个子女不幸罹难。因为领内大乱所以宁远伯不得不急匆匆的赶回南中了,京畿、天津等处全部交给朱由检处置,眼下朝中文武勋贵太监们正为了争夺李守汉所留下的这些产业物资而争得不可开交。
“洪先生说宁远伯久在中原,劳而无功,后院必定起火,果不其然!”这份间关万里而来,早已经被夸大变形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军情,却着实令黄太吉君臣二人大为兴奋。只可惜来得迟了些。若是十王亭议事时到了,那朝议的局面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说起日间十王亭的情形,不由得令黄太吉皱起了眉头。
多尔衮与隆盛行就进行红蓝花贸易之事,在八旗内部并不是什么秘密,几乎是件公开的事情。不少王爷贝勒为了属下的奴才兵马能够吃饱穿暖,纷纷奔走于多尔衮门下。对于这点,黄太吉就算是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却不料,今日多尔衮却将此事拿了出来,贡献在他这个大清皇帝面前。
来表忠心?
非也!分明是大奸若忠!
表面上献出了红蓝花贸易。将这个能够每年赚取二百万银子的好生意拱手献与黄太吉,但是,却打乱了黄太吉的整个部署。
黄太吉原本打算将在辽西战役之中投降、俘获的明军当中。选拔老弱之辈凑出数万人来,到辽南地区,将被吴三桂和施郎好一番肆虐之后的大片土地恢复,那些土地都是经过耕种的良田,远非各处的生荒地可以比,只要稍加整理便又是沃野千里。
但是,经过多尔衮这么一折腾,原本打算从那些旗主王爷手中搜罗出的人口,立刻从废物变成了宝贝。那些老弱。不能打仗,上野地里收割挖掘红蓝草总是可以的吧?于是乎。几番争执下来,好不容易才凑够了四万人。这其中。黄太吉父子的两黄旗和正蓝旗便贡献了一万多人。
为了鼓励这些前明军士兵好生在辽南从事生产,给辽贼们屯田,黄太吉甚至下了一道在他看来十分仁义的旨意。令蒙古各部,朝鲜进献妇女四万人。可以分作数年进献,但是每年不得少于八千人。为的便是给这些屯田士兵婚配。
“朕本来打算,这数万人在辽南屯田,再有朝鲜妇人、蒙古妇人与之婚配,不出数年,辽南之地又是人烟稠密钱粮丰足的富庶之地。可恨的多尔衮,眼前只有那些红蓝花!”
除了动员这些俘虏去屯田之外,黄太吉更将主意打到了朝鲜身上。朝鲜也是地狭人稠,且又濒海多山。他本打算在朝鲜国内召集流民,或者是少地的农民,到辽东来开垦,以皇命授田,一人四十亩,新开荒地谁开归谁。但是,这些手段都被多尔衮的一番话给毁掉了。
在十王亭上,声音洪亮的多尔衮对着八旗贵族蒙古王爷们慷慨陈词:“本王是这么打算的,眼前我大清缺少钱粮,咱不妨先卖红蓝花换点钱。等缓过了这个难关,手中有了些钱粮,咱们不妨也想办法自己买布染布,不必再从南朝买布来解决八旗人口的穿衣问题。这一来一去,就是大把的银子。正好本王听说现在南蛮子在山东种棉花,咱们也不要多,一年搞上几万匹白布,染了之后或是自用,或是卖掉换回来咱们要的东西,算一算,这可就比南下抢一回赚的还多。”
听说不用南下去抢,便可以获得暴利,那些旗主王爷们顿时眼前一片金光闪闪。眼下关内的明军越来越不好对付,没看到饶余贝勒阿巴泰,素来便以勇猛见长,却又如何?数千精锐入关劫掠骚扰,结果被打得仅以身免。弄得南下的军功都没有,和儿子一样的爵位。自己丢人现眼不说。部下的兵马人口也损失殆尽,在本旗之中说话底气都没有了。
入关不是一条好路子,那么能够将那些荒草、野草变成粮食布匹和银子。便是一条上佳之选!
入关不是在黄太吉面前,碍于礼仪所限。只怕便有那些与多尔衮关系较为疏远的旗主王爷扑倒在多尔衮的脚下叩头了!
只不过,从黄太吉、范文程、洪承畴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到豪格、阿巴泰这样的一勇之夫,甚至是与多尔衮一奶同胞的阿济格、多铎二人,都不知道多尔衮与李沛霆私下里达成的交易模式。
用红蓝花换粮食、盐和布!直接的易货贸易!
但是,多尔衮同八旗贵族们公开说的,可是用红蓝花换银子,之后再用银子购买粮食。这多出来的一个环节。多尔衮不动声色的赚取了大把银子不说,更是将八旗命脉悄悄的握在了手掌之中。
除了这红蓝花的贸易方式之外,多尔衮更悄悄的给自己的两白旗留下了一条生财之道。除了红蓝花之外,那些用来制造蓝色染料的靛蓝;黄色染料的槐花、姜黄、黄檗;紫色染料的紫草、紫苏,黑色染料的五倍子等物收购,咱们的睿亲王是似乎因为一时兴奋,忘记与八旗的旗主王爷们共享了。
至于说私下里与李沛霆进行的粮食、兵器甲胄贸易,多尔衮早已经是磨刀霍霍向猪羊。不把这些旗主王爷身上的肥肉狠狠的割下几块来,他怎么对得起墨尔根台吉的称呼?不但要狠狠宰杀一下这群旗主王爷们,宰完了之后还得落下一个天大的人情来!
“你看。如果不是我,你就是捧着再多十倍的银子,也未必能够买得到这些好东西!”
这些事情。多尔衮便是烂在肚子里了。黄太吉就算是再聪明十倍,又如何能够得知这其中的奥秘?明明知道多尔衮绝对不是那种学雷锋的人物,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是与范文程等亲信推想了半宿也不明就里。眼睁睁的看着多尔衮作为红蓝花贸易活动的经办人,而在八旗之中威望日增。
多尔衮这边威望、实力不断增加,此消彼长,黄太吉那边的情形可是不太妙。
原本打算交给陈板大用于恢复辽阳等处炼铁炉、兵器工场的钱粮,被收割红蓝花的活动挤占了不少。不仅仅是钱粮,本来打算从八旗各部中调拨人口加强到冶炼工场的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浅。
因为各旗旗主们都将这些人口驱赶到荒野之上去收割红蓝草去了。
原本打算通过一系列手段达成强干弱枝的目的,但是却不想。被另外一根树干将这个计划给打乱了。
这根树干,毫无疑问的便是多尔衮为首的两白旗集团。
大战之后的压力骤减。又面临着内部错综复杂的局面,情急之下,黄太吉的身体便吃不消了。这个黑胖子,原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度患者,面对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病倒了。
不过,聊以**的是,从北京城中传来的消息,不仅仅是他这个清国皇帝病倒了,同样是皇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此时已经浮海南下的宁国公李守汉,都因为急火攻心肝气举发而病倒了。
等到黄太吉勉强能够支撑着身体开始为北上征讨索伦人做准备的时候,辽贼内部,关于红蓝花的贸易活动已经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大批的红蓝花被各旗的包衣阿哈们收割来,仔细晒干打捆,运到指定地点与多尔衮手下人进行交割。之后换了大把的亮晶晶光闪闪的银元回来。拿着这些银元,人们可以到各处商人那里购买粮食布匹食盐等物。有些身份体面的,还可以在朋友的穿针引线下,私下里购买到南中出产的上好兵器盔甲等物。
两白旗、两红旗的一些人,奉了主子的命令,呼朋引类的凑在一起,从旗内的包衣人之中寻找那些在关内与染坊打过交道的人物,哪怕只是一个布店的伙计。聚集在一道琢磨如何将白色的棉质坯布染成红色,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式。
“南蛮便是靠了这些,每年从蒙古人手里,从索伦人手里,换走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如今,咱们要是学会了这个。那些好东西便要在咱们手上过一遭了!可以有多少好处,你们自己去想!”
旗主子们都在这样的给自己的奴才们加油打气。让他们努力去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与红火的两头在外贸易相比,辽南的冶炼场和工场恢复生产、调动人口屯田活动就显得冷清多了。
但是。虽然比不上各旗旗主王爷们热火朝天的为自己赚钱的行为,辽阳冶炼厂的恢复。各个军工坊的重建,人口屯田活动,却也是被黄太吉钦定的事情。何况,这些旗主王爷们也都知道,冶炼厂和匠作坊虽然都是大把吞噬钱粮的吞金兽,但是对于辽贼集团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这个,他们的尖牙利爪便会脱落,成为任人宰割的猪羊。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