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热血美人-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乡,投降吧,江道成都不要你们了,跟着我们大逆王吃喝享乐去!”

    于是城外的唐军全部投降,加入了逆军。

    当晚,贤杰让狄公给他报战果:“俘敌三万五千七百,杀敌一万二千三百,总计歼敌四万八千余;另外缴长枪两万枝、大刀一万八千把,弓一万把,弩三千,箭枝七万、军马一千匹;斩敌将四员、俘虏一员……”

    贤杰皱了皱眉头道:“杀人还是太多了,只要敌人放弃了抵抗就应该不杀,可是我们的士卒只图杀得痛快,不分青红皂白乱杀,这怎么可以呢?象今天这种局面,本应该可以多抓一万俘虏的……”

    狄公苦笑道:“弟兄们一闻到血腥味就精神亢奋,只图多杀敌人,而且一开了杀戒就收不住手,今天这个样子已经算可以的了,我看不必求全责备……”

    贤杰点头不语,下令将俘虏的毛里求推上来。

    几名军校推上了五花大绑的毛里求。毛里求一边挣扎,一边谩骂,极不服气。众将都被激怒了,齐声大吼:“败将毛里求跪下!败将毛里求跪下!”

    毛里求怒目圆睁道:“呸!老子上跪皇上、下跪父母,就是不跪你们这些罪该万死的反贼!”

    贤杰道:“毛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唐王无道,大逆当兴,何不早早归降?”

    “不降,不降!”毛里求的脑袋摇得象个拨浪鼓。

    “太猖狂了,推出去斩了!”众将齐声吼道。

    “大丈夫,要杀就杀,何饶舌也!”毛里求昂挺胸,一副大义凛然、慷慨激昂的样子。

    贤杰见多说无益,乃挥手道:“推下去吧!”几名操刀大汉拖起毛里求便往外走。

    没想到刚刚还挺牛气的毛里求突然软得象一条死狗,拉出两筒硬屎,浑身筛糠不止,上下牙齿磕绊道:“大、大、大王,饶、饶命……”

    贤杰哈哈大笑:“我还以为你真是条硬汉子呢!刚才不过是要把你押往后营羁押,没想到你如此熊包,看来是非杀不可了!”乃令将毛里求推出斩示众,级号令辕门。

    先不表信州的战斗。却说在鄂西北有一座鼋山,山并不是很高,也没有多大名气,不过山顶有一座方圆达数亩的圆形巨石,恰似一只巨龟趴卧在山顶上,巨石下部经岁月剥蚀,已经中空,形同石臼,高达数十丈,猿猴皆不可上。确切地说,这是一座鼋形石峰。石峰顶上仍然郁郁葱葱,长满苍松翠柏,风景奇佳。更令人称奇的是,石峰顶上竟然有一座道观,名唤“祈仙观”,意思是祈祷“神仙”降临。“神仙”没有降临,不过这“祈仙观”里却住有一名神仙般的人物,自号“白云隐者”,非僧非道。不知其年岁高低,也不知其祖籍何方、姓氏名号。只知其是一名绝顶武林高手,一身本领惊世骇俗。传说她能御剑飞空,一日之内能行千里,并擅使一柄飞天神剑,可御剑斩仇敌之于千里之外。

    不过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真面目,也从没有人见过她施展过这些神通,但这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的老人却收了三个美丽绝伦、聪慧异常的年轻女徒。

    这一日,三姐妹正在石峰西北角一处空地上叮叮当当练剑,忽然半空中传来一声苍老而有些凄婉的声音:“三位徒儿,你们下山去吧,不必再来拜辞……你们三个在老身此处也有一些时日,老身一生之绝学也大半托付你等,望你等好自为之,莫辜负老身期望……你们三个之中,我最不放心的便是云娇,你生性倔犟、心气极强,脾气浮躁,又有一段风流夙缘,只恐沾惹红尘、误陷苦妄情劫、万世不得脱也……如雪徒儿生性老实、性情敦厚,我最放心;至于巧儿,尔父乃白龙剌史,身为朝廷命官,肩负辅佐君王、安定天下之重任,你亦有军职在身,此番下山自当投效军前,为国尽一份忠心;只是巧儿,老身送你一句话,尔此番下山,虽持有君王授柄,诛逆擒叛乃是你的职责所在,但也不可大造杀孽,须见好即收、激流勇退,方可保全功名、颐享天年……去吧,此番去后不必再回来,老身亦将离开此地、云游四海,至于以后是否还能再见,缘了。唉,‘天道’二字,可惜你们三人俱非修道之人,始终无法融会贯通,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你们三人一定要心存仁念、多行善举、多遵礼法、知耻辱而无奸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切记、切记!”

    苍老的声音终于消失了,三姐妹面面相觑,半晌方才望空拜谢道:“多谢师父教诲,弟子定当谨记于心……”那苍老的声音却没有回答,想是已经飞仙而去。

    吴巧对其余二人道:“二位师妹,师父走了,我们也下山去吧。”

    年纪最小、一袭白衣如梨花般的颜如雪眼中晶泪汪汪:“可是师父好象说要我们不要再来了耶,我们再也见不到师父她老人家了,嘤嘤……”

    一袭红衣、人若桃花的吴巧拍了拍颜如雪的肩膀:“师妹,想开些,你又不是不知道师父她老人家的脾气,师父既然如此安排调理,我等又能怎样?何况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师父她老人家总是要离开我们的。我等身负君父重托,此番下山自然理应干出一番业绩,虽不敢越须眉伟夫、但求报效家国、问心无愧可也。”

    一直沉默不言、头上挽着两个仙女髻的蓝衣女孩柳云娇却眉宇中透出一股怨嗔之色:“你有‘家国’可以报效,我和如雪师妹却不知往何处‘报效’?还有师父对你们都放心,唯独对我不放心,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那是师父最看重你、最挂怀你,你最让她揪心……”吴巧道。

    “是吗?”柳云娇哂笑一声,不置可否。吴巧一手拉了她的手,一手拉了颜如雪,向石峰边上走去:“走吧,我们三姐妹此番下山也将各奔东西,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想起往昔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唉……”

    三人很快便走到了石峰边,看了看脚下的悬崖危壁,红、蓝、白三道身影突然如三只展翅的天鹅,凌空飞去,空中只见划过三道光线——

    好厉害的轻功!

    虽然不是传说中的“御剑飞仙”,却也是差不离了。



………【第十一章 战云滚滚】………

    三姐妹御空飘飞了里许,降落在了一个三岔路口。,尽在所幸这里并无行人,否则见三人从天而降,一定以为是遇见了“神仙”。

    吴巧向柳、颜二人道别道:“我们姐妹三人今日就在此拜别,望二位妹妹多多保重。”颜如雪擦了一把泪花道:“大师姐,你也要多多保重。”柳云娇叹息一声,眼圈略微红,语颇有几分伤感:“师姐,你我此番分别,也不知何日能够再聚?伯父已经接朝廷旨意,不日就要开赴马嘴山剿寇,师姐定然也会报效军前,为国家出一番力,只是此番征战,却不知几时得终?唉……”

    吴巧眼圈也有些红,但她却强作颜笑道:“师妹多虑耳,想那几个贼寇,慑于天兵之威,如何能与天兵久抗?吾料定战事即日可息,那时吾姐妹三人又可重聚、饮酒把欢、驰骋天地间也。”

    柳云娇道:“但愿如你所言……我只是不明白不是说当今圣上勤政爱民、让天下得以修养生息吗?如何又会招来民心激反呢?”

    “天下大事,我等小女子如何能明白得这许多?也罢了,不提这些烦心之事,师妹此番意欲何往?”

    “我又能去哪里?还不是回庐州去做我的都统制?”云娇长叹一声,似乎对这个“都统制”很不屑一顾。“我也去庐州做云娇师姐的副手。”颜如雪忽然嘻嘻笑道。

    老天,莫非这三个女子竟然都是朝廷的“官”?

    是的,她们都是朝廷的“官”,而且都是武将,只不过,她们的官衔多半是承袭父职或者只是个虚衔而已。她们三个跟随白云隐者从艺已有十年,但这十年间并不是日日在此,而是间或至此一聚而已。

    三姐妹在跟随隐者学艺期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人也都有一番抱负,也想象须眉那样率领千军万马、驰骋于广袤天地之间。

    最先得以付诸理想的当然是白龙剌史之女吴巧。柳云娇、颜如雪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师父对她们说的那一番话她们并没有记住多少,却记住了最后一句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她们没有过多考虑个人的事,却考虑的是“家国”大事。这也算是三个奇女子吧。可惜她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柳云娇更是应了师父的那句话“沾惹红尘、误陷苦妄情劫”……

    其实要说“误陷苦妄情劫”,三个人都一样,只是各自的结局不一样而已。

    却说白天的一场战斗,信州兵马折损大半,目前城中兵力已不足三万。江道成不敢出战,只是和江化平紧守城池,等待援军。

    这日晚上,贤杰在中军帐又召集众弟兄议事。贤杰道:“据探子报告,宇文虎部十万人马将于明日傍晚到达信州;吴忠孝部也将于后天赶到。敌人两路大军即将对我形成包围之势,形势逼人啊!敌人是十五万,加上城内的兵马,共是十八万人,我军不过三万,加上新投降的唐军,也只有六万人,明显敌强我弱!咱们必须争取主动,打好即将到来的大战。诸位兄弟有什么好计,尽可献上来!”

    众将各抒己见,但大都主张尽早攻破信州,站稳脚跟,再同唐军主力决战。此外,也有人主张回撤马嘴山,凭险而拒唐军。

    贤杰见狄公摸着下巴上的胡子,一直沉默不语,忙问道:“狄公有何高见?”

    狄公眼睛放光道:“狄某以为,众兄弟主张尽早攻破信州的话不无道理;不过我军若全力攻打信州,虽然有可能在短期内得手,但这种可能性却不高,盖因信州城墙高厚,我等并无攻坚经验;而信州城也绝非小石城可比,无论兵力、防御都要比小石城强得多,我军很有可能久攻不下,而那时敌军援军又至,我军精疲力竭,必将陷于两面作战,我军如何能敌?所以狄某有一计,叫做‘围城打援’,就是以一部兵力继续牵制住信州的敌人,围而不攻,而以主力转移到外线,在敌军援军到来之处设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的援军有两路,一是宇文虎,一是吴忠孝。宇文虎兵力为十万,但他缺勇少谋,实不足为虑;吴忠孝则老谋深算、阴险奸诈、深谙兵法谋略,虽然只有五万人马,但实则胜过宇文虎的十万大军,是我们的头号劲敌,我们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过此人的弱点却是多虑多疑,在某些事情上常常过于小心,没有绝对的把握不敢轻举妄动。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他的这一弱点来对付他!”

    狄公喝了一口水,继续道:“我的具体设想是这样:先集中兵力收拾了宇文虎,再对付吴忠孝,最后回头拿下信州!逆王可分兵一部在吴忠孝到来的路上设伏,故布疑阵,以为疑兵,务要设法将吴忠孝挡住,狄某已经看好了,在信州东北方四十里有一个大青谷,地势非常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只须在此放上少量兵力,敌人纵有百万雄兵也难以通过;逆王可亲率主力在宇文虎前进之路设伏……如此……如此,定能大获全胜!”

    逆王大喜,即升帐点将:“普济、闲空、高应龙、高应虎,我分兵二万与你四人,拖住信州敌军,不得放敌军一兵一卒出城!郑啸天、归田虎、万长山,你三人领五千兵马,前往大青谷设伏,务要将敌军阻住,不让敌军靠近信州一步!其余众将,随本王行动!”

    大道上,烟尘滚滚,千军万马正在奔腾,“唐”字大旗呼啦啦迎风招展。

    身披大红袍的宇文虎骑着高头大马,奔驰在队列的前面。忽然哨马来报:“报大帅,前面已近信州,离信州北门只有三十里地了!”

    宇文虎在马上神气地摇晃道:“传我令,加快度,务必要在天黑前赶到信州!”

    又前行了七、八里,忽然探子又报:“报大帅,前方有一队反贼阻路!”

    “哦?”宇文虎身子一颤,差点跌下马来,幸亏他及时抓住了马缰,才没有当众出丑。他定了定神,问道:“可看清有多少人马?”

    “大约有二千人左右,扛着破布做的旗,拿的都是一些锄头棍棒,估计没有什么战斗力。”

    宇文虎催马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