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道:“那就不可能有什么癞痢头的和尚了?”
贾玖道:“如果是癞痢头的话,那一定是人贩子。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骗术。一般来说,癞痢头、拐手坡脚,都是非常明显的外在特征。如果有这么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第一时间久会注意他们的残缺,尤其是癞痢头,不但看着另人恶心,如果有脓水的话,那恶臭味儿就足够让人反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常人就不可能注意到他们的其他特征。也就是说,如果哪怕就是苦主,被他欺骗之后也不会准确地描述出他们的模样来。即便是在街道上与那骗子擦肩而过也很难在第一时间里面认出对方。”
史湘云道:“可是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乔装上门,这样的风险不是很大么?”
贾玖道:“这很正常。如果某户人家数代单传,那么只要掌握了对方仅有的骨肉,就等于把对方的家业祖产都掌握在了手里。将来这户人家的大人有个什么意外。按照国法,嫡子继承全部财产、庶子和在室女可得七成的家产,凭着手里的孩子。他们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拿到万贯家私。他们为什么不冒这个险呢?”
史湘云立即拍手笑了:“原来宝姐姐是被人算计了。幸好宝姐姐还有个亲哥哥,不然,只怕就要大祸临头了。我看他们先是盯上了宝姐姐,以为宝姐姐家里只有宝姐姐一个,后来大概是看见了宝姐姐有哥哥,故而改了主意,说是有药。然后给了这么个冷香丸出来。我说宝姐姐,那个冷香丸你还是不要吃了。谁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祸根子呢?”
薛宝钗一愣,继而涨红了脸。
贾玖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他事情的起因和经过。那个癞痢头的和尚本来就是盯上了他们家的,只是后来发现他有哥哥,这才该了主意。
虽然贾玖没有明说。但是相信这种骗子就说明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本来就见识浅薄——连兰若寺这样出名的前朝大案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还不够聪明。
薛宝钗强笑着道:“二妹妹,你该不会弄错儿了吧?我们薛家家大业大,家里有几个孩子更是整个金陵城都知道的事儿。那些骗子怎么可能没有探查清楚就动手了。”
贾玖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方才我说的不过是其中一种可能,当然,还有另外一层可能。就跟当年的王氏女一样,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美人计的妙用。就跟兰若寺的故事里一样,兰若寺之所以屹立千年而不倒、犯下了那么多的人命却依旧香火鼎盛,自然是因为有人罩着他。而兰若寺用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女人和金银财宝。他们搜集有资质的小女孩,从小进行培养,然后把这些女孩子送进权贵的内宅。为他们提供保护伞。但是这个天底下资质超绝的小女孩哪里是那么容易好找的?宝姐姐,你相信那些农妇村姑养出来的孩子会是那种倾国倾城、让无数男人为他们卖命的绝色女子么?”
“你是说……”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经历的人只要看过一眼,就能够知道三岁小女孩长大之后会变成何等的模样。另外,还有句话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以从父母的气度和为人上也可以看出儿女的教养来。薛姨妈本来就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看见薛姨妈。自然也知道宝姐姐将来会是何等的模样。你说,如果能够培养出第二个王氏女,他们又有什么不敢的?”
史湘云道:“也就是说,那些坏蛋瞄准的宝姐姐,希望能够把宝姐姐养成第二个王氏女,结果上门观察之后,发现宝姐姐将来会长成一张大饼脸,这才临时改变了主意,将原来拐骗宝姐姐的计划改成了送药方送药引送金锁?也是,不过是一块金子而已,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如果能够成为后妃的娘家人,这笔买卖自然划算。宝姐姐,你真该庆幸自己长得这么胖!”
史湘云真是神补刀。
更狠的是,贾宝玉居然一脸庆幸地符合道:“还好还好,还好宝姐姐长得这么胖,不然我可就见不到宝姐姐了。”
薛宝钗自认自己也是脂粉堆里面数得上号儿的了,可是这体态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没错,很多人家都喜欢新媳妇身体健壮,这样才有可能生下健康的子嗣。但是身体康健跟胖是两回事情。薛宝钗的体型,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健康的健壮,而是胖。就跟他的脸一样。他跟贾玖一样,都属于圆润型的美人,可是贾玖的脸是鹅蛋型的,而薛宝钗的脸就是一张饼!给人的感觉就是薛宝钗很胖。
胖也是一种病。容易目眩、容易头疼,还容易得心悸之症,这些毛病都容易遗传给子嗣,这比瘦弱更要命。
瘦弱有可能是消化不好,有可能是环境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最后导致吃不好睡不香,从而使得人显得消瘦。
可胖呢?
大唐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可是历史告诉我们,胖的美人中有相当的人心脏有问题,而且生下的孩子中很多都是带着胎里的病症。看到薛宝钗就会让人想起杨贵妃,再想起困扰了整个初唐的心脏病。谁家会给自家的孩子娶一个可能带着遗传病的媳妇?
冷香丸可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这是用来治疗薛宝钗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的。如果这毛病是有可能遗传的,那根本就是拿自家的子嗣在赌!
所以所,薛宝钗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别人恨不得藏着掖着的事儿,他非要拿来炫耀。好在现在在这里的都是贾史王薛四家的人。如果让外人知道了,那薛宝钗这辈子就不用嫁人了。
当然,史湘云也不是一个嘴紧的。他会不会到处乱说,或者当成新闻拿到簪花会上说,别人就不知道了。
没有人注意到贾母听了贾玖的解释之后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15冷香丸
看着贾玖身上多了名贵的首饰,薛宝钗心里不是没有念头。可是来到京里也有些日子了,就是他再不愿意,他也必须遵守京师里面的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薛宝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跟规则对着干对自己绝对没有好处,所以他遵循规则。薛宝钗也是一个对自己很狠的人,他知道遵循规则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比方说身份、比方说周围的人的认可和尊重,甚至是一段可以为他带来荣耀的婚姻。所以他虔诚地信奉着现有的规则,并且真心实意地维护着这些规则,以致于最后被这些规则束缚、吞噬。
他跟林黛玉不一样,林黛玉是已经很清楚遵循某些规则只会让他死得更快更悲惨,而薛宝钗一直都很相信,遵循固有的规则会给他带来好的改变。林黛玉是一直很清醒地面对着将要降临的灾难和死亡,他从自己第一次进贾家的时候、从母孝开始就知道贾家上上下下从贾母开始就没有把他当一回事情。而薛宝钗,也许他最后醒悟了,可在一开始的时候,在原著的前八十回的时候,他并没有林黛玉那么深刻的认识,还在虔诚地信奉着固有的规则,完全看不到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薛宝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待贾玖的态度上尤其明显。
在家里、在金陵的时候,薛宝钗就已经听说过贾玖了。那个时候这位爷不过是姨母心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一个没有存在感、在下人仆妇们面前完全没有主子的尊严的国公府邸的千金小姐。
在进京之前,薛宝钗认为贾玖是可有可无、无关大局的,自己也不用讨好他。只要将对方当成路人面子上过得去就成。
可是到了京里,住进了贾家,薛宝钗才知道自己错了。也许自己的姨妈可以不把对方当一回事情,可自己却没有这个资格。横在这中间的就是身份这个巨大的沟壑。所以刚来到贾家的薛宝钗敬着贾玖远着贾玖。
今天,他敏锐地发现了自己的舅母疏离的态度下对贾玖的隐隐讨好,甚至公然说出了结善缘这样的话,而史家两位侯爷夫人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一观念的看法。
薛宝钗不明白这里面的具体原因。但是不妨碍他顺应三位夫人对贾玖更加恭敬一点。
当然,为了不让人看轻了他。这种讨好必须更隐晦一点,最好是只有天知地知两个人知其他人统统不知道。
心中这么想着,薛宝钗就顺着长辈们的话,道:“说起二妹妹。可不仅仅是厨艺好,就是酿酒也有一番心得呢。我母亲每日晚上必须用一杯葡萄酒才能够睡得安稳,可这西洋葡萄酒的味道不比二妹妹酿的来得香甜。只可惜,二妹妹酿的葡萄酒要先保证祭祖,还要孝敬长辈,人情往来更是不能少,最后能够留给自己的也不多。即便明知道二妹妹的酒酿得好,我也不好意思跟二妹妹开这个口呢。”
薛宝钗这番话虽然还没有达到面面俱到却也差不离了。
世人重孝道不假,可是这祭祀大事犹在孝道之上。薛宝钗这样说固然是抬举了自己、变相地夸奖自己是个孝顺女儿。可同时也夸了贾玖,不但厨艺好,还会酿酒。在祭祀之事上更是克勤克俭、从不应付了事。
尤其是突出了贾玖在祭祀上的慎重,比用其他形容词夸奖他还要来得得人心。
贾母听了,笑呵呵地道:“可不是。当初老大分宗出去,我还在好奇者祭祀的事儿老大打算怎么整呢,谁想到二丫头这么一点点大的孩子就能够准备齐全?我还以为老大要破例自己动手了呢。”
虽然说也有那心疼孩子的父母舍不得女儿吃苦刻意的,但是更多的人家则是对宗妇这个位置趋之若鹜。
在一个大家族里面。如果说族长管着田产和族里的男人们,那宗妇管着的就是家族里面的琐事儿和宗族里面的女人们。就拿贾家来说。如果不是贾珍自己太过混乱以致于尤氏得不到贾氏一族的族人们的正式认可,贾家的内宅也不会这么乱。
换而言之,如果原著里面贾氏一族有个正儿八经的宗妇,贾母和王夫人根本就不敢那么嚣张。即便贾元春是皇帝的宠妃又如何?只要宗妇拿出了证据和理由,将贾母和王夫人驱逐出贾氏一族、不许他们葬在贾氏一族的坟地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只要宗妇秉公处理,就是皇帝出来说情也没有用。因为这是人家家族里面的私事,皇帝根本就管不着。
也正是因为宗妇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利,所以无论大小,每个家族对宗妇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从出身到教养再到为人处事,小到生活情趣大到政治眼光,必须一样不差。话说原著里面大观园里面的女孩子给一般人家家里的次子幼子做正妻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做什么宗妇了。
一个家庭里面要是出了一个宗妇,就等于说这个人家的姑娘的水平绝对是过硬的,不止姑娘自己本身,就是这姑娘的姐妹、侄女儿,都会被人竞相求娶。
贾母夸奖贾玖很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在里头,可是贾玖能够在八岁之龄就把祭祀的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本来就是一件让人惊叹的事儿。
别的不说,这一年四季大节小节,虽然各家祭祀的规矩略有差异,可大体上是相同的。祭祀用的酒、醋,时鲜瓜果,还有时令小菜、点心茶果,光这些东西,就要花费掉宗妇绝大多数的时间。只有不那么讲究的人家会用下人准备或者干脆去商铺里面采买,但是家族历史略略长久一点的人家都会亲自准备。
奉上亲手准备的供品才是祭祀最重要的内容。
而作为一个家族的宗妇。光准备祭祀之物就会花费掉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别人家里至少是老少三代宗妇才能够准备齐全,就是宁国府,尤氏还有个秦可卿帮他。可是贾赦这边也只有贾玖一个人有这个资格碰这些东西。
虽然王子腾也出身于王家嫡支。但是他并不是宗族嫡支。按照传统,宗族嫡支,尤其是族长,在绝大数的情况下都必须看守祖业,也只有次子幼子才需要外出打拼。就跟王家这样,王子腾是弟弟,他上面还有个同胞哥哥。所以王子腾的哥哥是王家那一辈的族长。必须留在金陵老家看守祖业,而王子腾则有机会去外面打拼、成为皇帝的臣子。如果王子腾是长子。那么他也只有守着王家的祖业和祭田在乡间呆一辈子的命。
就跟贾家一样,贾氏一族分为京师八房和金陵十二房。贾家原来是在金陵的,因为要离开金陵进京谋求更大的富贵,所以才分了宗。金陵十二房算是一支,京中八房算是另外一支,这也是为什么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