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两人的献忠,绿绮将手头的大部份管家权都交给了墨叔。
见老太太发话,墨婶立刻答到:“我这就是下饺子,姑娘您先回房洗漱一下,待会我给您把饺子和蒜醋送过去。”
说罢要转身进厨房,洛瑜旻忙摆了摆手道:“我在县里吃过宵夜了,墨叔墨婶你们去休息吧,不用管我。”
次日清晨天刚露鱼白,小院外头就有了零零落落的脚步声和拉车的牲口的鸣叫声。
风轻轻的吹过,洛家院墙上早已爬满的各种爬墙类的植物有些已绽开鲜艳的花朵,紫色的牵牛花,白色的金银花,淡黄色的铁线莲,一朵朵竞相争艳。
就连本该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球兰在洛家小院里也是生机勃勃的。
而这些看似洛瑜旻随手洒下的种子,其实多数都是药物。
金银花又名忍冬,它的作用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多用于宣散风热,清解血毒,在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上有显著的疗效。
而铁线莲别名铁线牡丹、番莲、金包银,它可作展览用切花,还可用于攀缘常绿或落叶乔灌木上,而且也能用作地被;
以其根及全草入药,可利尿,理气通便,活血止痛,腹胀,便闭;
外用还可治关节肿痛,虫蛇咬伤。
球兰又名(马骝解、狗舌藤、铁脚板等),全株药用,治肺炎等;球兰还可以用在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乳妇奶少,关节疼痛,以及一些男性生理病症之上。
这几种藤类植物里属球兰的花开得最迷人。花期盛开时每一球花朵是有数十朵小花组成的圆球,花瓣如同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大丫你咋起得这来早,也不多睡一会。”
满腹心思的老村长早早的就起来了,昨个他和洛大强以及另一个村民睡在一个大炕上,只是昨晚他们到洛家的时候,洛瑜旻还没回来。
第二五二章、精明的老头
(感谢淡雨思涵同学打赏平安符)
昨晚洛瑜旻就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所以也知道了村里干涸了几十年的水井又出水的消息,可因为实在太晚了,没办法把年迈的老村长拖起来问话,所以想等白天有空再问问具体的情况。
几年来,洛瑜旻雷打不动的一直保持着早上五点起床,因为早那一缕东来的紫气并不是天天都有的,就是有,也得看有机缘才能完全吸收了。
所以她不敢把这么宝贵的气运因为睡觉给耽误了。
“早啊,魁爷爷。”洛瑜旻笑着打招呼。
她的左手手腕上缠着一条浅蓝色的毛巾,即使是武宗修为,如果气息内敛不动用的话,在这炎热的夏天也是与普通人一样会出汗的。
更何况她一大早的运动量又是那样的大,备一条毛巾用来擦汗也没什么古怪的。
老村长半眯着眼笑呵呵的看着身形比自己还高的大丫,表平上看不出什么其实他的内心早就打起了鼓。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老村长没有来过洛家,到是他的儿子,因为洛家举家搬迁时来帮过忙,回去后也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洛家的院子很大,还有十亩地还带着一条很干净的小溪,以后洛家吃水是不用愁了。
早就知道洛家发达了,来洛家的人回村后无一不是满脸的羡慕,小娃娃们更是把能到洛家来玩当成了过节一般的兴奋。
因为来洛家做客就意味着有他们以前连过年也不一定能吃上的好东西,一年难得一见的高级水果更是任由他们吃。
刚才他溜达到后院,到不是为了打探洛家的情况,而是做为一个与土地打了一生交道的老农民的天性,想看看这后院的庄稼种的如何。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是吓一跳,满园子的瓜果蔬菜飘香,十亩地根本不用人工浇灌,全自动的喷淋系统每隔几小时就会自动喷洒一适量的水。
而这些水全是由后院的那口井提供的。就连自动系统所用的电都是太阳能的。
别看老村长老了,可是这脑子可好使了,这一下就想透了这些绝对不是洛老汉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头能想出来的。
洛瑜亮年纪还小,能够有这些想法的肯定就是洛家的大丫。
直到现在。看到眼面前站着的人,他是真真确确的将这件事就给落在了洛瑜旻头上。
洛瑜旻在等通知书的日子里为了排解心头的烦恼每天会去帮姥爷担水浇菜,出身臭汗之后,再站在喷淋下爽快的洗个澡那心情是绝对的舒畅。
可是她才干了一天,大头就扔给她了一套东西,机器嘴还咧咧着说她是一个大傻子。
傻吗?
那是当然,不傻能放着系统中那么多高科技的农业浇灌系统不用选择人工操作啊。
于是在大头的指点下,洛瑜旻去省城里买了些管道,并且还请了技术工人,花了三天将自动喷淋系统给安排好了。而主操作系统,就在姥爷和姥娘隔壁那间单独划出来的小房间里。
为此,还配备了一台桌面电脑系统,手把手的浇会了家里的几个人,墨叔。墨婶,甚至连洛周氏都对这个挺感兴趣的。
本来这套设备洛瑜旻可以直接从系统里购买的,可考虑到家里来的人挺多,为了防止被人怀疑,她才从省里请了工人买了材料,自己提供了安装图纸,就算以后有人要学习。她也有个推处。
反正她又不是靠这个来生存的,这十亩地,只不过是她为了让姥爷和姥娘能适应山下的生活,精神有所依托所想来的一种办法而已。
还有后院停着的那辆豪华大车,就是在电视里都没没看到过,这车还不得好几十万啊。
老爷爷。悄悄的和您说一句吧,几十万,切,后头再挂上三个零也没地方买去啊。
“大丫,你姥爷和姥娘可算享着你的福了。就连亮子也跟着你这个姐沾光了。”老村长笑着说,话里话外的想试探着点啥。
村里的人都传着说洛家的房子是洛二丫(他们还不知道二丫已改名为洛柳青了)回来后置办的,老村长有那么点不信,二丫以前是个啥样,大字不识几个,如果真挣下钱了,为什么早几年不回来,那时候孩子可是差点连学校都去不成了。
再则还有墨叔和墨婶,见多识广的老汉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两人有些不平凡,旁敲测击的从洛老汉那里得到了消息,说这对夫妻是自家外孙女带回来的。
就洛二丫那样,能让这两个看着就不简单的人服丛喽?
这农村人起名也怪死了,洛瑜旻的亲妈原来的名字叫洛二丫,可是村里的人偏偏又不知道谁第一个管洛瑜旻叫大丫的,这大丫,二丫的,一听就是两姐妹,谁能成想会是两母女呢。
刚运动完,全身血液沸腾着,洛瑜旻打心眼底想着要快点回屋冲个澡去去这一身“泥”,可是老村长是长辈,又是村里少数几个德高望众的,而且还是头一次登门,她做为主人,总得要招待好对方。
但是小姑娘又不是一个喜欢闲扯家长里短八卦的,心里那个纠结啊,面上还得露出笑容,“都是一家人,姥爷姥娘拉扯我和亮子不容易,我们当然得孝敬着点。”
一句话,就在她自己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底给漏出去了。
精明的老汉眼睛闪了闪,浑浊老迈的双眼中飘过一缕震惊。
“大丫,魁爷爷求你件事成不?”老汉汉果断的开了口。
洛瑜旻心中一跳,可是脸上却丝毫不现,“魁爷爷,瞧您这话说的有多见外,虽然大丫没啥本事,要是有事能帮上您,我也一定尽力去帮。”
她没有一口同意,可是说话也稍稍打了个折扣。
万一人家要求你去杀人放火呢,难不成你也同意了,我帮您,是在自己的量力范围里,超出这个可不成。
老村长心里也因为洛瑜旻这句话在盘算要不要说下去呢。说实话,在看到洛瑜旻之前,老头印象里的大丫还是那个顶着一头长短不齐象个假小子一样黑瘦的小丫头。
不能怪老村长这思维还停留在几年前,谁让洛瑜旻那几年因为忙着打工,除了农忙在家待的时间会长一点,平时的周末也是很晚上到家,第二天忙着运水,洗衣,去地里锄草啥的,从来就不爱窜个门说个闲话啥的。
如果不是挨着近的,关系好的,真的对这丫头的印象模糊的很。
“姑娘,您回来了,洗澡水我给您调好了。”还没等老汉汉再开口,洛依大步过来给她解了围。
“哦,我一会就过去。”洛瑜旻点了点头,身子却没动,她还在等老村长发话呢。
老村长象是才发现洛瑜旻满头大汗,心头有有点虚,心想自个老了老了,咋连这点眼界都没了呢,这事要说,可不能在这说,得找个合适的机会,让这丫头没办法拒绝了才行。
恍然大悟般的拍了拍头,老村长笑着说:“就看着你刚从外头进来,都没注意你这身上全是汗,这样吧,大丫你先去冲凉,一会我再和你说事。”
洛瑜旻笑了笑,略弯了弯腰侧过身从老村长身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和洛依不知在低声说些什么。
昨晚知道村里的井出水,而且水量非常大后,洛瑜旻可是一晚上没睡,在系统里恶补了地理知识,以及地质勘探方面的科普。
大头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设来了卫星拍摄的监控进行分析,最后两人有了初步的结论,那就是因为地震,使得崖头沟地底深处的地壳发生了变化,而地底深处的地下水,也因为地壳的某种变化压力剧增,才会有了后面的井里重新出水的现象。
她想弄清楚,这地底下的水源到底能维持多久,这种现象是局部的还是大面积的。
再就是这水源的来头,她必须要弄清楚。
大头还为此加班加点的制做出了一个小型水下探测器,想着今天得回一趟村里,实地看看情况,再趁人不备的时候将探测器放到井里去查看一下。
而且她还想化验一下这井水的成份,看是不是能达到饮用的程度。
其实她最想探查的还是崖头沟那边的地质情况,地底是不是真的象大头分析的那样有可能还有地下河。
对那一片土地,洛瑜旻是熟的不能在熟了,虽然附近没有什么巍峨的高山峻岭,低矮的小山坡却也蛮多的,那些地方,无一不被她所踏足过。
哪有野核桃,哪有野柿子,野沙棘,酸枣,山杏,野山楂,连那苦涩的野山梨树在那片不堪肥沃的土里也活得很是自在。
每每到了收获的时节,她就和弟弟会背着篓子一个山坡一个山坡的去采摘。
象野核桃,沙棘,酸枣拿到小镇上也都能换些钱回来贴补家用。
所以如果有机会能改变这里的现状,洛瑜旻是绝对不会畏缩的。
更何况,现在的她,要钱有钱,要物质有物质,要人也有人(只要她想,大头就能在一夜之间帮她制造出个傀儡人军队出来)。
第二五三章、小厨房
家里来了客人,墨婶早早的就在厨房忙和开了。
她是土生土长的hk人,厨艺有一把子,可因为地理环境和主家的习惯,做出来的菜肴基本上属于粤菜系列,清鲜淡雅,很适合老年人食用。
可是洛富贵老汉却总闲她做的菜太素净(墨婶很少做茄子土豆块炖肉等杂,就连赤酱浓香的大块红烧肉做的次数也少,有肉啥的都偏小炒,或是蒸肉饼,酿肉丸子等等。)
然洛周氏就比较喜欢她炒的菜。
墨婶的厨艺上还有一点欠缺,那就是在面食上的功夫不太足。
好在经过洛周氏指点过几回,又有洛仁打下手,一个多月来也学会了几种面点,比如做手擀面,拌汤、馒头包子和饺子。
洛家的馒头是用酵头做的,如果第二天要吃馒头就得提前几个小时将面和好以备第二天能用上。
洛家四口人,加上墨氏两口子,饭量大的也就是洛瑜旻姐弟俩,洛周氏一直以来饭量就不是很大,以前在崖头沟的时候,两个馒头,一碗小米粥就能吃了个饱。
现在吃的精细了,油水也足了,这连饭带菜啊,一碗就饱了。
到是洛老汉,每天在地里忙个不停,还要推菜出去卖(洛瑜旻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