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吃的精细了,油水也足了,这连饭带菜啊,一碗就饱了。
到是洛老汉,每天在地里忙个不停,还要推菜出去卖(洛瑜旻让大头给自家姥爷做了一个轻便的三轮推车,推着菜菜去市场就要轻便了许多。)
人老了没有几个真得能闲得住的,而往往闲下来的老人通常很容生病,病着病着就没了,所以哪怕是家里很有钱,老人不愁吃喝,也得给老人找点事情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没被人遗忘,自己老了老了还有些价值。
洛瑜旻曾给过姥爷一张十万元的存折。去北京前她又给了姥娘一张百万的存折,洛周氏差点没晕过去。
因为她一辈子连个万元都没见过几回,更甭提一下就是百万了。
所以她不肯收。
最后还是洛瑜旻给姥娘做了工作,说这钱是给自家弟弟备用的。以后高中,大学,结婚,都得花钱,自己现在有,就提前给预备下来。
洛周氏和洛老汉那个心啊,重重的,心想自己那短命的儿子走了,媳妇也跟人跑了,老俩口硬撑着省吃俭用的想给孩子攒点钱。能不能上大学的没个定数,可是娶媳妇的钱总得给攒出来吧。
这苦日子过了这么久,他们也早已习惯了,这冷不丁的一点预兆也没有的,就举家搬进了小镇。然后又得了百万的现金,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砸得他们几乎透不过气来。
晚上睡觉也都睡不踏实,总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时不时的要把那存折拿出来看上几遍。
即使有了钱,老俩口也是很节省的,这菜地伺候的杠杠的,每天的菜一推到市场就有人抢着收。
每天回来。老汉汉都会把收入和自家老伴报上一遍,洛周氏有一个本子专门用来记帐的。
两口子商量着,这钱啊,孙子和外孙女一家一半,谁也不偏袒。
他们也知道洛瑜旻能拿出百万给自己弟弟,就根本不在乎这点钱。但这是他们的心意,他们必须得做到。
虞姐知道洛家种菜卖时还把洛瑜旻给说了一通,说她的饭店好些菜都需要去县城买,洛家卖菜居然不先卖给她,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洛瑜旻被虞姐训得差点没找个地洞钻进去。这菜地本就是她弄给姥爷玩的,没想到还玩出了一点名堂,只得红着脸和虞姐解释,说这菜地是她姥爷在伺候的,卖菜的也是姥爷,她根本没插手。
如果虞姐那要菜,她可以和姥爷说一下,让他匀出一部份菜留下。
知道洛瑜旻家搬来镇上之后,虞姐到洛家来过两次,一次是恭喜搬迁,第二次则是因为洛瑜旻这个高考状元的身份。
洛瑜旻考出全省最好的成绩,虞姐很是欣慰,她早就看出了这个女孩子不简单,特别能吃苦耐劳,所以她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帮她。
可以说,虞姐是洛瑜旻成长过程中需要她感恩的人。
但是对方却从未想过要让她来报答。
洛瑜旻从hk回来,给虞姐送了一套高级化妆品和几件营养品。只是没人知道,这化妆品内物件已全被洛瑜旻更换成了绿绮亲手制做的美容养颜品。
用了一星期不到,虞姐整个人就有了一些变化,当然,这些变化是很细微的。
虞姐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己脸上的皱纹少了,特别是额头那几道很重的抬头纹,不经意间的淡化了许多。
一个月后,虞姐在一次洗澡时无意间发现自己的皮肤居然恢复了少女时的光泽,而且身体的某一个已有些许下垂的部位已然恢复了挺拔。
说起来虞姐是一个聪明人,细心的她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之后仔细的回想了最近吃过的,用过的物品,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洛瑜旻送来的东西。
随后她托人去hk打听了一下,这不打听还不要紧,一打听吓了一跳,那一整套化妆品居然价值近万元,补品也是上层社会里那些有钱人家都不一定舍得经常食用。
这下她无法淡定了,洛家的条件没有比她再不清楚的了,小姑娘来自家饭店打工,为的是攒点钱能继续读书。
可是现在距离她辞职才过了多久啊,这一出手就是过万的东西,她不得不多想了。
就在洛瑜旻去京城的第二天,虞姐拎着礼品再次来到了洛家。
墨氏两口子的出现,让她更加意外了。虞姐是有故事的人,也见过世面,她这个世面可不同于洛柳青被人包养当成金丝雀养起来。
虞姐那可真真实实的是凭自己的实力在打拼的。
洛瑜旻不在家,虞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放下礼物说过几天再来就走了。
墨婶在大厨房忙着做早饭,洛瑜旻冲完澡以后也进了小厨房,她准备做几样小菜拿到前头的客厅招待客人。
第一个就是晋北这一带人最喜欢吃的酸辣油沷杂菜。
杂菜所需要的主打菜是,紫甘蓝,其次就是结实而有q性的豆腐干,香菜,以及少许的蒜头,盐、辣椒粉,花椒粉和二大勺的陈醋。
紫甘蓝还有一个很大众化的名字叫做紫包菜,它富含着丰富的维生素c、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
因为它独有的色泽非常漂亮,西餐中常用它来拌沙拉。
系统农场里种了一分地的紫甘蓝,系统农场无农药,无虫害,出产的所有农作物无论是生吃还是炒着,还是包着烤肉吃那味道都是极美极美的。
摘下一个有如足球般大小的菜球,洛瑜旻习惯性的剥去菜球最外面的一层皮,用刀切了约有三分之一下来,然后把这一部份切成细丝。
如果有人此刻站在洛瑜旻身边,会发现这些菜丝每一根都是一般宽窄,大概在2毫米的样子。
然后她又把系统食堂厨房里的白色酱豆腐干挪出来了几块,同样也是切成了丝,与菜丝一般粗细。
摘下香菜,去根,斩成几段,拍上几个蒜瓣,将切好的菜丝,豆腐干线,香菜,黄瓜笼统的放在一个盆里。
当她准备加调料时,小姑娘是猛的用手拍了自己的脑壳一下,“我怎么会把它给忘了,没有这个,味道可是要差好多啊。”
意念所至,农场中几根碧绿的黄瓜凌空飞起,出现在了洛瑜旻眼前的案台上。
小姑娘的嘴角不禁的微微弯起,用意念隔空取物她早已是练的不能再熟了。
手里的刀一挥,黄瓜直接拍碎,再斩成小段扔进盆里。
调上些许盐,味素,两大勺醋,一勺酱油,拌匀后再洒上一层的辣椒粉和花椒粉。
这个时候炉上已坐起了油锅,说到这里,洛家目前吃的油全是出自系统农场,种植油菜,收获菜籽,压榨出油整体一条龙全都被专业的傀儡菜农给包圆了。就连做豆腐用的黄豆,系统中也种了有一亩地。
除了供应自家发豆芽,做豆制品以外,还榨了一部份的大豆油。
系统出产的油几乎没有多少油烟,就连在即墨家族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墨婶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好奇主家这些食材的来源。
油锅烧热后,直接将滚热的油泼在拌好的杂菜里面,一大份彩色的油沷酸辣拌杂菜就做好了。
紫色的甘蓝,白色的豆腐干,绿色的香菜和青白交夹着的拍黄瓜,单看颜色彩就很有食欲。
更甭提那浓浓的酸香味,吃上一口,又有些许的辣和麻,回味无穷。
第二道菜是洛瑜旻自己独立创作的开花馒头。
开花馒头与普通的馒头不同之处就是发酵用的不是酵母,而是酒酿。
用酒酿汁替代酵母和水揉面,其余方法与做普通馒头的一样。
因为洛瑜旻提前做了准备,在做油沷杂菜前就将面和好放进了系统时间地带,这个时候取出来,刚好可以用。
再看看这取出来的发面,用手指轻轻的一压,一个深深的洞就出现了。
将面全数挖到案板上,加了少许的生面柔搓到位,再搓成婴儿小腿粗细的长条,揪下一个剂子,搓成小山包状就可以了。
不一会功夫,洛瑜旻就将一整锅,上下五屉,每屉有十个馒并,给做好了。
第二五四章、冷汗
(感谢淡寸思涵同学打赏平安符)
用酒酿替代水和酵母做出来的馒头,蒸好之后是非常宣软的,还带有淡淡的酒香,馒头的顶部还会开裂,形状如同被豁开的十字口一样,非常的漂亮。
当然这开裂的程度取决于酒酿的比例,如果想蒸好的馒头裂程度浅一些,那么可以换掉一部份酒酿汁,掺兑上一部份白水即可。
(题外话,这开花馒头是叶子家饭桌上常见的,时不时的,叶子还会蒸上一些送人,曾有朋友说,这样的馒头,就是没有菜,他一口气也能吃下五个,可见这好吃程度了吧,嘻嘻)
之后洛瑜旻又从系统里取出一份卤牛肉切好,拿了一只用京城烤鸭方子改良过的鸭肉剁成件装盘。
等洛依来喊洛瑜旻吃早饭时,洛瑜旻将一个直径20cm,深16cm的搪瓷盆装着的拌杂菜抱在怀里,并将一个大号不锈钢盆装的馒头递给洛依,空出一只手端着一个托盘,内装了牛肉和烤鸭。
两人一前一后的向前院的饭厅走去。
晋北人多习惯在炕上摆个小炕桌用餐,而洛家二老也不例外,就算是搬来了镇上,这个习惯依旧没有改掉。
只是现在用饭时可以边吃饭边瞅电视,两个孩子在家时,也会和他们一起用饭。
墨叔和墨婶从来洛家的第一天起,就是在厨房里用饭的。
刚开始,这俩人很奇怪,因为他们从未看到过洛仁有吃过一口饭,或是喝过一口水。
抱着这个疑问,墨婶还很八卦的问了一下洛仁,结果洛仁说自己是和姐姐一起在后院与绿绮大管家一起用饭的。
她很聪明的知道,墨婶绝对不敢去和绿绮对质。
为了接待村里络绎不绝的村民,也因为有些村民实在是太不自觉,每每在里屋炕上吃过饭后就象是打过仗的战场一样。非常的狼藉。
就算那几间屋里全都铺着木质地板,收拾得窗明几净的,这些人也照样我行我素。
其中不乏那些喜欢占便宜的,看到一些东西好。厚着脸皮讨要。
洛周氏脸皮薄,再加上有些东西还真不知价钱,看着小小的,其实那价值都不便宜。
洛瑜旻看不下去了,这才和姥爷提了个建议,将进门靠近倒座房后头的那一间约有30平米的杂物房收拾出来改成了饭厅。
也用做接待来客所用。
这一个决策证明了洛瑜旻的英明,再来客人时,带到这里,和内院有一点距离,客人如果不打招呼乱跑。就会有人跟着。
洛仁和墨婶两个就象是护家神一样,那些口碑不好的客人来时,总有一个会一步不离的盯着。
当洛瑜旻赶到饭厅时时,一张直径二米的大圆桌旁早已坐了好几个人。
老村长和洛富贵老汉坐在上首,洛周氏坐在洛老汉右侧。洛大强和另一个村民则依次排在老村长身旁。
洛瑜亮坐在洛周氏下首,中间隔了一个空位,一看就是留给洛瑜旻的。
洛周氏看到外孙女抱了一盆菜,洛依抱了一盆馒头时,眉头有些夹起,
“咋又在小厨房里做活计了?那么晚回来,也不知道多睡会。”看似责怪。实则心疼孙女。
洛瑜旻满脸微笑的冲着老村长等人点了点头,将菜盆放下之后,嬉皮笑脸的坐在姥娘身边,头挨在洛周氏肩上蹭了蹭道,“墨婶不太会做面食,我这不就是顺把手嘛。累不着的。”
洛周氏假装生气,“来了也不知道叫人,自小学的规矩呢?”
老村长等人也都满脸带笑,“不打紧的,大早我在院门口就碰到大丫了。还和小时候一样,嘴可甜咧。”
洛瑜旻知道不能让姥娘失了面子,站起身笑着喊道:“魁爷爷,强子叔,牛叔。”
然后又指着烤鸭道:“你们这来得可巧了,这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远近驰名的京城烤鸭,还有这牛肉,也是百年老店买的,你们尝尝这味道咋样。”
桌上一共七人,五男二女,洛瑜旻已知道烤鸭是啥滋味了,所以没多大的表情,另外六人那眼睛都是同时一亮。
特别是老村长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