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卫鞅大帝-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这支部队的,除了自己人,就只有死人了。自己人有多多少,绝大多数都在这里了。难怪,攻击部落营地的战斗结束之后,他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处理后事,不留痕迹。
卫鞅坦白的跟他们说,不希望他们回秦国,回赵国也没有意义,北边的话,他们这一伙人暂时没有战略目标。只问他们一句话,愿不愿意去魏国?两口子满口答应。
然后,东平扭扭捏捏的说了一大通,卫鞅没听懂,江月插嘴也说了一大通,一干人等同样没听懂。
“我们两个尚未能成亲。”东平擦掉了满头的大汉,终于用上人听得懂的语言。
众恍然、愕然、讶然,细雨说道:“你们没成亲,为什么睡在一起了呢?”
不少人连连咳嗽,细雨的小脑袋被雪儿狠狠的敲了一下,雪儿说道:“你这不是当着六哥的脸骂六哥么?”
细雨恍然,道:“六哥,对不起。”
管乙认真的点头,道:“六哥,不够意思了啊。”
卫鞅简直无地自容,忙叫道:“这么多小孩子在呢,不讨论这种话题。东平和江月成亲的事,正好明天无名军休整,就安排在明晚,全营人大吃一顿,闹腾一番。”
管乙原来在公叔痤府,好歹见过人家操办婚事,想得更仔细,不像这帮子人光想着热闹,说道:“咱们一伙人没个年长的,这样子吧。我充当东平的家人,六哥做江月的家人,拜堂的时候,拜天拜地,拜父老的时候用灵位代替。你们八个,明早开始,全去帮他们布置新房。”
看来,管乙也高明不到那里去。
婚宴上,没有太多的规矩,因为谁也不懂那些诸多的礼节。只晓得张灯结彩,喝酒高兴,洞房弄得干净整齐就行。大家伙都是没有家的孩子,一来图个热闹,而来图个家的感觉,搞得整个贺兰山基地,跟炸了营似得。
作为主角的东平和江月,一会被这个叫着这样做,一会被那个提醒该那样做,一个个馊主意乱七八糟的满天飞,弄得晕头转向,心里缺莫名的一阵阵温暖。
卫鞅喝了几碗酒之后,大发仁慈之心,说道:“你们几个,允许你们每人喝一碗酒。”
女孩子反应冷淡,直到咳嗽嘉木提醒,这才突然过分的欢呼起来,一大串“六哥真好”,“托了江月的福”,“你们两个下次再成亲一次,我们就又能喝酒了”。
卫鞅满头黑线,这也太假了吧。
第一轮搜索救援演习,最终演变成局部实战。结束之后休整三天,继续展开下一轮演习。科目没有变,演习的假定背景,科目的侧重点不断变化,难度也不断的提高。一共进行了五轮演习,花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
躲进贺兰山的部落不经不多,再也没有演习演变成实战的情况发生。
东平和江月这对新人兼旧人,每日呆在军营里,帮忙干些后勤工作。其他人有空的时候,就给他们培训。雪儿给他们讲各国商业情况,六大巨商各自做些什么生意,和那些国家朝廷的关系如何,实力如何,做生意的风格、理念。和风有空的时候,就给他们将怎么做生意,怎么管理一个庞大的队伍,怎么将生意推广,怎么介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常氏商书》自然是人手一本,两个人都读过书认得字,方便了许多。更兼吃的了苦,肯拼命,虽然大部分不理解,不妨碍他们背下来,日后在实践中学习。
卫鞅给这伙人灌输学习型的理念,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那些传说中的家伙,在山沟沟里学习几年,一出山就大放异彩为相为将,那都是狗屁。他鼓励的是先占据先进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师傅领进门,修为靠个人。
就连卫鞅自己,但凡脑子空闲的时候,也不断的学习研究,只不过他研究的东西,别人不知晓罢了。一味的吃后世带来的老本,是成不了事的,甚至小命都保不住。
当然,有时候花点时间想想远在大梁的白羽,那是情不自禁的。
卫鞅连续几天几夜的画图,将图画拿给东平和江月,和他们一起讨论。他画的是大型木船的建造图纸,他采用的是元代明代的沙船造型。沙船平底,不怕搁浅,多帆设计,使得沙船的适航性强。
打造大型船队,是卫鞅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不但能够赚钱,还可以拥有一股半军事力量。到时候被秦国人追赶,跑到山东六国万一也没法混的时候,大不了杨帆出海,不愁找不到一块落脚之地。因而造船厂和船队最好从常氏商社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原先,卫鞅打算拉拢段冷,让段冷担此重任,实在不行就让采薇牵头,大不了不从常氏商社分利出来。如今有东平和江月二人,简直是天赐良机,经过一番观察和考试之后,更是惊喜不已,也是两个可培养的人才。决定将船厂和船队交由这一对夫妻。
搜索救援演习之后,仍然是骑兵训练,所有的战马钉好马蹄铁,装好马鞍。士兵们骑在马上来回,练习各种砍、劈、削、架挡、冲刺等动作。还有就是投掷标枪的训练,每名士兵每天起码要完成一百次。投标枪,是女孩子们和来自魏国军营的女兵们,唯一一个不用参与的项目。毕竟男女膂力又别,天生如此,别人的标枪击倒敌人的前锋的时候,她们扔的标枪说不定会落到自己人的头上。
待到雪化了,卫鞅和管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骑兵集团攻击里的训练。
六百多人骑在马上,列成整齐的阵势。
“进。”在队伍最前列的管乙,高举绑着红布作为号令标志的长枪,长枪空刺,大声喝令。马蹄起步,迅速的加速。
“奔。”一个将速度提升的全速的命令,原先整齐的队伍出现错乱。
观战的高台上,嘉木摇动着旗子,向管乙传达她所看到的情形。
“齐。”管乙见了信号,下令。他在训练中的耐性不差,要想骑兵在高速奔跑中维持整齐的阵型,的确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
可这是必须达到的目标,由无名军组成的骑兵队伍,不是草原上的写散兵游骑,达到骑射的水平就沾沾自喜,自以为天下无敌。无名军拥有马鞍马镫,骑射、甚至马上投掷标枪都不成问题。无名军的骑兵,必须拥有强大的震撼力,轰击力量,和摧枯拉朽的破坏力。
“举枪。”管乙的长枪直直竖起。
“满弓”
“投。”管乙猛地将长枪前指,形成三十度夹角。
几百支标枪,在空中形成浓密的枪阵,密密麻麻的钉在前方的地面上。队伍继续往前冲击,士兵弯腰,伸手下捞,一把拾起钉在地面的标枪。
“止。”
队伍缓缓停下来,再次维持整齐的队形。
“拾到标枪的举起。”管乙回过马来,面对队伍,喝道,扫了一眼,道:“做得好,过了三成。王八蛋,我们的目标是八成。”
只有在练习中达到八成,真正的战斗中才能够达到五成标枪回收率。
他们给骑兵设定的标准配备是,每名骑兵马刀一柄,标枪五杆,长枪一杆,连弩一把,轻盾一面。原先作为特战士兵的装备,随身携带,一样不少。至于人和马的装甲,还在研究当中。只有最终中训练完毕,得出各种数据,才能根据人力马力,以及可能面对战斗,确定人、马战甲的形式和重量。
按照卫鞅的提议,管乙将骑兵训练的命令,简化为十几个简单的字、词。等达到战斗效果的时候,十几个命令中,齐、满弓等过渡性的词语,也将取消,一气呵成。最终目标,要在第一次拾取标枪之前,完成五轮标枪投射攻击。唯有这样,才能将标枪阵的杀伤力最大化,以及保留足够的后续战斗力。




第九十章 回程
三月初,卫鞅和管乙带着四个女孩子,和风、相濡、以沫、细雨,东平江月夫妻,还有十名老无名军士兵,启程返回中原。
临行之前,他们十个核心人员聚在一起。卫鞅终于宣布了,他和管乙在今年即将入秦寻求任职,帮助秦国强大起来,实现重大人生理想的战略。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这个重大战略目标做铺垫或者留后路。现在,围绕这个战略,进行了新一轮的布局。
和风回赵国邯郸,细雨也去帮手,理顺常氏商社在赵国的生意,尽快完成扶持代理人,常氏商社虚无化的步骤。从新郑这边,抽调四十到五十万金到邯郸,帮助和风加快步伐,完成布局。
造船厂和船队的计划,由东平和江月夫妻主持,相濡、以沫姐妹俩暗地里扶持,直到一应工作走上正轨,就完全交给夫妻二人。造船厂和船队计划投资一百万金,从采薇手里支取。地点定在大梁,等鸿沟挖通之后,在寿春也设一个点。
无名军正式的划分编制,按照成立的时间顺序,依次命名。最先的一批无名军,称为无名军一营,嘉木训练的魏国军营士兵为二营,邯郸军营的为三营,颖水军营的为四营。目前拥有的几个军营,魏国军营命名为老营,颖水军营取名为颖营,邯郸军营取名东营。如此,则避开了由名称泄露所在地的可能,也避免了因各自称呼习惯不同,导致误会。
嘉木、南山、冰儿、雪儿四人,带着大队无名军留在贺兰山军营。将骑兵训练的时间,延长一个月,由嘉木负责。一个月之后,冰儿带领,二营全部和一营部分人马,分批秘密潜入秦国,在商於山区建立商於军营,命名为西营。雪儿带四营回颖营,接替南山担任总教官,继续四营士兵未完成的规定训练项目。南山接替管乙,带三营人马回邯郸,负责邯郸那边东营的训练。嘉木带十名一营的精锐,回老营,再组建无名军第五营两百人,展开训练。无名军的扩建暂时到此为止,保持在八百五十人的规模。
管乙傲然叫嚣,道:“小嘉木,就看你了。有这八百五十人,八哥敢和一万大军叫板。”
众皆大笑,他们是最熟悉无名军实力的人,有这个信心。诚然,八百五十人无名军,与一万大军死磕的话,结果是一万大军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无名军全军覆没。可要是无名军充分发挥他的特种作战优势,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卫鞅说道:“我和八哥回大梁,等机会入秦,说服秦公任命我主政,八哥做大将。用不了多久,大家完成手头上的事,负责训练的南山、雪儿,等完成所有项目之后,将军营交由士兵中能干的人主持,比如无名、苍鹰、苍狼等人,我们就可以一起在栎阳了。”
却见嘉木在数手指头。
卫鞅笑道:“嘉木,你打仗的时候,不会也是靠数手指头的吧。”
嘉木颇为沮丧,说道:“算来算去,我还是最后一个。”她算的是大家最终相聚的时间。
卫鞅说道:“采薇要等鸿沟工程完成呢,也许比你还要晚。”、
和风笑道:“六哥,有你这么安慰人的么。”
最先回中原的卫鞅等人,一路无话,到了平阳,和风和细雨领着十名无名军折道往邯郸方向。告别之时,小细雨情不自禁委委屈屈的,众人人安慰了好一阵,卫鞅还不顾形象,摆了个加油的动作,说道:“为了我们的将来,加把劲。”
相濡道:“六哥,你这话听了不对头。小细雨,听我说,你要是让和风姐等急了,当心她打你屁股,我告诉你,和风姐下起手来,可使劲了。”
细雨忍不住笑出来,道:“你怎么知道,你又没被打过。”
送走了和风她们,卫鞅安顿好其他人,才和管乙去常氏商社在平阳的据点。曾经的据点,已经变成了一个包括仓库,房舍,骡马棚等,五脏俱全的大院。
“哈哈,段兄,别来无恙。”卫鞅在一群正忙碌着卸货的奴工中找到段冷,“这个是我的弟弟,管乙,兵法无双,我俩胜过亲兄弟。”这句话水分太大,管乙研究的是孙子兵法,齐国那边的孙膑也是孙子兵法,人家孙膑的师傅是一代奇人鬼谷子,管乙的师傅是卫鞅这个半桶水不到的家伙。
“管乙见过段先生。”管乙脸不改色心不跳的承受了这个兵法无双。
段冷放下手中的活,招呼奴工们继续干,说道:“常公子打算出仕,还是管公子准备出山?欲往那国?为何说与我听?”
卫鞅哈哈大笑,做了几个月的奴工,这家伙的老本行一点没丢,闻弦音而知雅意。拉着段冷的手,说道:“走,我们喝一杯去。”
段冷也不推脱,跟着他到一处路边饭店。
要了几碗村寮薄酒,一边默不作声,一边乱吹一气,胡乱得喝着。
终于,段冷开口说道:“常公子当初从韩候手中救下我,又可以磨砺我,定是有所用处。你到底有何打算,说来便是。”
卫鞅敛起笑容,道:“你不记恨我,帮助韩候他们打垮你们段氏?”
段冷摇头,道:“韩候素有击垮世族之心,段氏败在他们三家联手之下,韩候不敢表现过分,刺激侠氏、公厘氏,出手所留余地甚大。如此,段氏只是损失十余位当权者而已。若是等到韩候一举覆灭三大世族的时候,段氏才遭受重击,必然是灭族之祸。早败,幸事也。”
卫鞅道:“倘若我说与你知,段氏的失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