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官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睿吓得浑身一哆嗦,抬手将丹药放在口边,稍作沉吟,一闭眼,将丹药送入口中,然后将瓶中的无根水一饮而尽。
“张开嘴!”
沈睿摇了摇头。
中年道士目中凶光一闪,一伸手,掐住沈睿的下颚,只需稍微用力,沈睿便张开了口,一颗红彤彤的丹药顺着喉咙滑进腹中。
“咳咳咳……”沈睿剧烈的咳嗽起来,眼泪鼻涕齐出,那颗丹药实在太大,跟鹌鹑蛋一般大小,噎死个人啊,肺都快咳出来了。
“童儿,带他去石室,好生看管。”中年道士交代完事之后,便拂袖而去。
别看道童十分瘦弱,力气着实不小,扛着沈睿去了附近的山洞石室。
……
日落西山,夜幕降临。
沈睿服用丹药之后昏迷了一天,旁晚时分终于醒来。
“睿哥儿,你醒了。奴奴担心你再也不会醒来,呜呜……”名叫婉儿的小娘子伤心的哭泣道。
“是你?你来这里干什么?”沈睿醒来之后,并未感到有何不适之处,反而觉得腹中有一股热流缓缓流淌,竟感到伤势有所好转。
趴在铁栅栏上的婉儿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的遭遇,且话里话外都是感谢沈睿舍身相救,这才避免了自己的身子被人玷污。
原来人牙子见婉儿有几分姿色,便动了色心,谁承想,半路杀出来一个沈三郎,坏了他们的好事,其结果是沈三郎被人牙子打的半死不活,抢去了身上钱财,被卖到道观当药人。
英雄救美?他娘的英雄不好当啊。
“别哭了,哭得我心烦。对了,你怎么来到这里的,你是逃出来的?”
婉儿摇了摇头道:“那妖道让我们伺候小仙姑,呃……还有……”
见她欲言又止,好似有难言之隐,沈睿也不想问这么多,毕竟和他们没什么交情,自己尚且自身难保,哪有心情管他们死活。
“不想说就算了,没什么事儿请回吧,哥最近感到体内有灵气牵引,估计要证道成仙了。”沈睿没心没肺地说道。
“吓!”婉儿瞪大了眼睛,神情激动地望着他道:“公子是有大造化之人,绝非凡夫俗子,奴奴恭喜公子修成正果……”
妹的大造化,我随口一说,你这小妞还真信了?
“好了好了,不要搞个人崇拜,虽然我很帅很优秀,你也很全面。”沈睿说话间,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丫头可以来到这里,就有机会救自己出去,看了一眼铁栅栏上锈迹斑斑的锁头。
心说:只要一根铁锤子就能砸烂锁头,哼!让老子活着出去,一把火烧了这害人性命的道观,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你……你是不是很讨厌我?在柴房里我那样说你,你一定很生气吧?”婉儿咬着嘴唇,楚楚可怜。
沈睿闻言一怔,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没有说出口。
“婉儿并非无情之人,公子舍身相救,就算……有些想法,奴奴也会答应的。只是公子是读书人,莫要妄自菲薄……”
怎么一见面这小妞就喋喋不休的说教?头痛!
他或许不明白读书人在明朝的地位。不夸张的说,那是相当的有地位。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排列的。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有功名的士子的地位极高。寻常老百姓出门百里便需路引,否则寸步难行,种田行商要交税,然而有功名的秀才则无需路引便可畅游天下,免赋税徭役。
明朝对待读书人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也正因此,导致士子兼并大量土地,江南商业繁荣而朝廷却收不上钱来。
喋喋不休半个时辰,总算把婉儿打发走了。沈睿清净下来之后,便开始考虑以后的生计。
逃出升天后我该怎么办?去四川投奔老丈人?发奋读书考取功名,这难度很大,不想也罢。行商?这个可以有,做什么生意呢?这得好好谋划一番。
或者,自荐上门当一府幕僚,凭我对明朝的了解,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嘉奖三十四腊月十二,关中发生大地震,由于地震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直接导致80余万人死亡。
现在正值四月,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关中就会发生大地震,若是我跑去陕西华县告知府衙,会不会被官府以妖言惑众斩首?
沈睿想了想,只觉得脖子冷飕飕的,这太冒险了,不妥不妥。
浑浑噩噩熬了一夜,清晨时分,道童提着一水桶走来,看了看躺在石床上的沈睿,轻轻晃了一下铁栅栏,说道:“身体可有不适之处?”
沈睿翻身下床,走到切近,拱手含笑道:“小仙长,以往那些试丹之人可有活着离开道观的?”
“你问这个作甚?快将这汤药喝下。”小道童显然不愿与沈睿多费口舌,拿出一个木勺从水桶里舀出一大碗黑乎乎的汤药,“一定要喝干净,一滴都不能浪费。”
瞧着他那张死人脸,沈睿掐死他的心情都有了,万般不情愿的接过汤药,看了又看,闻了又闻,最终叹息道:“我若成仙,一定要好好的感谢你们祖宗八辈。”
不喝不行啊,这死人脸的小道童盯着呢。而且从昨天与他们接触之后,发现无论是中年道士还是小道童好像都会功夫,力气不小,估计我拿着刀都拼不赢他们。
喝了汤药,沈睿不死心的想与小道童攀谈几句,奈何小道童报以一声冷笑,眼神中带着一抹戏谑之色,仿佛一眼就看穿了沈睿的心思,就像脱光了衣服在他面前毫无保留一般,随即说了一句让沈睿跳起脚骂娘的话。
“白痴!”丢下这两个字,便扬长而去。
“他妈的,等老子得了势,一定把你送进宫。”




第3章 忽悠
夜已深,道观中忽然响起一阵琴声。
琴声之美时而像彩蝶翩飞,流连花丛。时而像山间小泉,叮咚脆响。时而像晚间彩霞,含羞半边的天。时而像心中的弦,乱了心中的悲伤。
“芯儿,你的琴技又有所增进,不禁让为父想起了你的母亲……”说话间,中年道士神情黯然,仿佛再回首伤心的往事。
“你不是答应芯儿不再提母亲吗?事情过去这么多年,芯儿早已看破。”
六角亭中,一张琴台,一炉香,一盏灯,一杯茶。
一位年方二八的青衣道姑,玉手轻挑银弦,琴声宛然动听,宛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缓缓站起。
这少女容貌秀丽之极;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中年道士见女儿起身欲走,无奈叹息道:“哎!你何时才能原谅为父?”这句话似自言自语,又似询问。
那如同画中走出来的仙子没有任何停留,折纤腰以微步,朝着不远处的阁楼行去。
来到阁楼,忽听见里面有人窃窃私语。
“婉儿姐,你不要命了,敢偷仙姑的糕点,若是被人发现,我们都会被打死的。”
“嘘!琴儿你小声点,我……我不是为自己,睿哥儿为了救我身受重伤,正需要糕点补一补身子。”
“噢,是为了他啊。”琴儿神情一怔,轻声道:“这两天一直听你念叨他,那人长得俊吗?
“你……莫要瞎想,我和他是清白的。”婉儿闻言,满脸羞红地解释道。
琴奴是道芯仙姑的侍女,从未见过沈睿。
因婉儿识字,便被安排伺候仙姑,至于其他人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只能沦落为打杂的奴仆。至于大牛这些少年则被关起来当药人。
“你们在干什么?”
她们二人正值少女怀春的年纪,男人是最吸引她们的话题,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仙姑的怒斥声,吓得二人双腿发软,一屁股瘫坐在地,惊慌地跪在地上磕头认错。
“奴婢错了,奴婢该死……”
“哼!没有一点规矩,管那药人死活作甚,若有下次,休怪本仙姑不讲情面!”仙姑冰冷的声音充满杀意。吓得婉儿与琴儿娇躯一颤,犹如身陷冰窟一般万念俱灰。
待仙姑离去,婉儿满头冷汗,惶恐不安的从地上爬起来,俏脸发白,毫无血色,泪水在眼眶中转来转去,忍住不让泪水落下,扶起身边的琴奴,说道:“琴儿妹妹,我差点害了你……”
“婉儿姐,你不用害怕,仙姑虽然喜欢使小性子,但是对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还是挺不错的。”
“那你刚才……”
“只是南山道长的脾气就……”话说一半,琴儿不敢再言,紧张的望了望四周,沉吟道:“千万不要惹南山道长生气,否则后果很严重,你要记住哦。”
南山道长正是中年道士的号,他姓关名海,字清之,浙江宁波人,因科考失意,又与花魁顾盼儿爱恨缠绵,最终放弃功名,隐居和县,又因早年丧妻,以至于性情大变,脾气十分古怪,因一些小事被下人惹怒,便要打要杀,道观里的奴仆见了他就躲着走。
此时,南山道长正晃晃悠悠的去了关押药人的石室,道童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南山道长跟在后面,一路走来,听见石室中隐隐有鼾声传来。随即想起沈睿服用丹药前的一番嘲讽,不禁一笑道:“这小子还真是一个有趣家伙。生死未卜之时,还能睡得如此香甜?真是奇了。”
走进一看,果不其然,沈睿撅着腚沟子,鼾是鼾屁是屁的,睡得那叫个香啊。
“叫醒他。”
“快醒来,我师父有话问你。”
沈睿伸了一个懒腰,随口吟道:“大觉谁先醒,平生我自知。”
这两句诗配上他随意而洒脱的动作,颇有几分高人风范。只是下一句话却道出了他装逼的心态。
“凡夫此来,意欲何求?”
瞧见他那副故作高深的样儿,南山道士面色一凝,心中感叹道:这小子故弄玄虚的本事不小,不当神棍可惜了。
“凡夫所求无非问道,什么是道?请小哥指点迷津。”南山道士心中暗笑不已,觉得沈睿这家伙甚是有趣,是个妙人儿,于是顺着他的话问道。
沈睿见他上钩,立刻打起精神,起身来到铁栅栏,负手仰望夜穹,静静地沐浴在月光中,沉吟片刻,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是……李翱的问道诗。
哼,装的还真像,拿李翱的问道诗糊弄我,若是一般不学无术的山野道人,还真让他蒙混过去了。
这小子果然有几分真本事,看来是个读书人,只是不知他是否进学?
南山道长乃浙江宁波关家子弟,关家在宁波也算得上名门望族,诗书传家,族中出过几个进士,在当地颇有威望。
他更是有功名的秀才,岂会不知这首流传百世的问道诗。
哎妈呀!脖子都酸了,这样一直仰着头,只怕会落枕啊。
为了装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沈睿是豁出去了,能不能忽悠南山道长就看此时了。
南山道长平时在道观中除了炼丹就是看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见此时的沈睿着实有趣的紧,便动了心思,摇头含笑道:“人小鬼大,欺贫道没读过书吗?
《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小子,贫道可有说错?哈哈哈……”望着沈睿有苦难言的表情,南山道长扬声大笑,好不快活。
沈睿低下了头,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撇嘴道:“这妖道竟能说典故?得换一个方式忽悠他。”
“你说什么?”南山道士眉头一皱。
“我说道长才高八斗,古往今来无所不知,简直就是人间的活神仙。”沈睿渐渐适应了如今的身份,满脸崇拜道:“小子虽读过几年书,但是悟性不佳,本性疏懒,哎,不提也罢。论起当今第一才子,世人只知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但是在小子看来,张居正不如道长远甚。”
“哦,你倒是说说张叔大为何不如贫道?”南山道士笑意更浓了,自古文人相轻,基本上都是互相看不起对方,有道是文无第一,凭什么你作两首歪诗就能博一个才子的名头,不服,就是不服。
“道长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其才情不在张居正之下,此其一。”
南山道士抚须含笑,微微点头,算是赞同了他的说法。
“道长看破世间名利,跳出三界之外,悟天地至理,为天下人解惑,其志之高,圣贤亦不过如此,其境界更是令摸爬滚打于红尘之中的张居正,望尘莫及……此其二”
“其三……”
老张,对不住啊,小沈也是身不由己啊,见谅见谅。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虚与委蛇也好,胡言乱语也罢,总的来说沈睿说的如牛黄清心,似木香顺气。讲的人热情如麻黄发汗,听的人如点了白内停,鼻涕倒流,老泪纵横……
这番言论将南山道士抬到了圣人的高度,揭开了读书人不甘于人后的自傲心态。
“呃……其志虽我所欲也,但与圣人的境界还有所差距。”南山道士老脸一红,谦虚地说道。看他红光满面,须发无风自动,显然激动莫名,十分受用。
若不是他与沈睿之间有隔阂,此时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