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胳膊拧不过大腿,更何况几十万百姓不过是乌合之众,任人欺凌罢了比起胳膊恐怕都不如。
有人想逃,算是成功了,可大多数的人却是被捕杀!官兵也好,官吏也罢,对于濮阳这块土地有兴趣,对于百姓却未必有兴趣。既然你跑,那我便杀,你死了,你的东西也就归我了。
比起杀人越货,这勾当来得快速麻利,有钱的人家受尽逼迫也是忍气吞声。即便有了靠山,可这么多的百姓,那靠山哪儿顾得过来?常打交道的还是最下层的兵吏,曾经对汉人言听计从的濮阳人,此时此刻倍感煎熬!
晋人是割让了两郡土地,却是不想将百姓留下来给汉人。这般想法很直接,做起来也是毫不犹豫的,两国盟约已然达成,汉人并没有做相关的准备,晋国这般做虽然有些不厚道,充其量也不过是擦边球罢了。
怨声载道改变不了悲惨的事实,晋军用近乎冷酷的方式维护心中仅有的尊严。只是想不到汉人对此早有准备,大量的汉骑竟然早早的进入了濮阳境内,利用晋军全线撤走的空隙抄路拦下了毫无斗志的晋军。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而今两国刚刚签订盟约,晋人见了汉人怒火丛生,却是不敢有所动作打破两国好不容易勉强建立起的盟约。眼睛里面在喷火,可看到了汉军那趾高气昂的样子,晋人心中又是有不小的失落与自卑。
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压迫感任谁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并不好受,更何况汉家铁骑不在少数!!
黄河岸边等待运输物资百姓的晋国战船无数,然而当视线范围内出现汉家水师后,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和谐了。汉人的态度很是明显,割地的是晋国,求和的是晋国,你若是敢带百姓走,汉人撕毁盟约也不见得就有什么损失。
以仁义之天下,如此做虽然违反道义,然晋国也并非是毫无瑕疵,更何况兵不厌诈,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人蠢得站出来反对这样做如何不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北海的情况与濮阳大同小异,姜维乐于在许昌与向雄谈天说地,可动作是毫不含糊的。各路汉军水陆并进的赶赴濮阳与北海,而忙于撤走的晋人早已撤掉了边境上的人马,两处战略要地便让汉军这般大摇大摆的杀了进来,更荒谬的是晋人直到汉军出现在眼前,方才察觉事情不似自己想的那般容易。
这点小伎俩,如何瞒天过海?
百姓拖家带口的到了这里,见到汉军来了脸上都有了喜悦的神情。虽然不清楚接下来会如何,但汉军不会同意晋人如此蛮干是显而易见的。不想离开故土,不想被人挟持,但百姓也不想在此遭到刀兵之乱。
怀里揣着各样的心情,只能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观察事态的发展……
一番交涉之后晋人垂头丧气的离开了中原,返回河北之地。是迫于无奈,更是迫于强大的压力,汉人掌握了绝对的优势与武力,晋军纵然有一拼的想法,可也不敢动作。
一旦有所动作,晋国便是覆灭!
……
摆平了倭国,又占据了高句丽,汉军大将郑绰,阴缭终于是再次聚首。倭国的百姓,高句丽的百姓都不足以成为战力,唯一能够做的也就是苦工之类的劳役而已。这一点虽然让汉军失望,却也比没有任何收获要好得多。
倭国之地物产稀少,人口也不多,只能是慢慢发展。好在从徐州而来的战船又恢复了正常的供应补给,江南的战船投入战斗之后,海面上的晋军早已是彻底没了踪影。
比起倭国,高句丽虽然相差无几,好在地理位置很好,又足够隐蔽,可以作为日后对辽东下手的据点。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刚刚投降汉人的倭人与高句丽人未必可靠,要教导,引导,还要严加约束,惩罚。
督促这些人建设高句丽这前沿阵地,后方更是逐步的兴起土木修建道路,方便日后人员与物资的运输。
塞外的动静高句丽多少也有所耳闻,若是晋国与塞外异族开战,高句丽的地理位置诚然可以坐山观虎斗,可也有被波及的危险。那匈奴之主刘渊雄心万丈,野心勃勃,眼中的不止是汉人的江山,到高句丽这效果显示威风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好在郑绰与阴缭对外仍是打着高句丽的旗号,除非塞外之人亲自到此一观,否则寻常的外交手段倒是足够应付了。
塞外风云突变,汉朝同样感到不安,否则已大汉的实力,南方的战事调动的兵马几乎与中原不发生冲突,却也要收缩中原的兵马休养生息。塞外异族并非善类,晋国也是敌人,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对汉朝来说没什么不好。
不过晋人也是汉人,大家都是同一族类,在民族大义面前拖晋国的后退不免日后会被有心人振振有词的念叨。汉帝刘禅虽然不在乎这些,但既然有更好的办法,何必被人口舌?
这是战略上的考量,还有实际因素的考量。
匈奴之主刘渊收服了塞外各个部族,手中握有的兵力数目恐怕远远超过汉人的预期,其战力更是不用说。有晋国阻其锋锐再好不过,也是汉人观察对方实力的最佳时刻。
无论是汉帝刘禅自己预测,还是大将军姜维的判断,这一战晋人的胜算只是占四分而已!
刘渊这个人,恐怕是司马昭之后最为可怕的对手了!
……
中原退兵的事情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与汉人达成互不侵犯的盟约总算是免除了晋国双线作战的危机,如今总算是可以静下来全力针对塞外的异族了!
大量的军械与钱粮运往辽东地区,进入了戎国。这些军械并非是晋国如今的趁手兵器,而是当年更换斗具制式时淘汰的物件儿。即便如此,戎国兵将得到了晋人的援助仍是乐得合不拢嘴,爱不释手。
燕王司马机与王戎歃血为盟,在边境处正式的结成攻守同盟!燕王司马机是北方晋军的总指挥,更是代表晋国皇帝坐镇边疆!此番正式的结盟,无疑是宣布抵御二国联手抵御异族的决心!
晋帝司马攸修书一封使人传入塞外之地,向匈奴之主刘渊表示了王戎依附晋国的事实,并且希望化解二人之间的仇恨。匈奴之主刘渊如何应答的无人知晓,这封信确确实实交了上去倒是可以确认。
只是这次之后,燕王司马机在塞外的眼线骤然减少了七八成,仅有二三人幸免于难,却也减少了联系的频率与次数。好在王戎在塞外留下许多耳目,两国分享情报之后晋人更是一身冷汗!
匈奴之主刘渊早已调集了数个部族,共计六七万铁骑潜藏在晋国边境,若非晋国填补了大半的兵力,恐怕早已被刘渊趁虚而入了!王戎当初隐瞒这个消息自然是有所图谋,一旦晋国遭到攻击自己方才安全啊……
而今也不容两国计较那么多了,两国各自部署兵力派遣斥候侦查边境异族之动作。
晋国留下河内王司马伷全权负责黄河岸防,纵然与汉人刚刚结盟,却也要小心防备。在南方留下的兵力或许不多,但只要勤于奔走,加强警备,时刻保持小心,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
宿老卫瓘亲自率领一支人马屯在邺都与平原之间,作为河内王司马伷之后援,这算是晋国在南方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晋国名将胡广,胡奋,马隆,孟观,苟晞等人各引人马屯在北方疆界,或明或暗,各自操练人马,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各种军械储蓄钱粮等待异族来犯!
戎国方面王戎亲自率领六万人马屯与带方城北方,庞大的车阵绵延十余里,这是王戎在塞外赖以生存的手段,更是但年杜预所传授的保命之法!
便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在邺都的何府巨宅内,一名不速之客出现在了何氏之主何曾的面前。
何曾乃是魏明帝时的臣子,如今在晋国位极人臣富可敌国,其实力党羽遍布朝野之间可谓是一时无二!就算是卫瓘在声势上也远不如何曾这一派壮大。如今在书房之内,何曾与两名儿子何遵,何邵父子三人静静的看着眼前之人,神色甚是凝重。
而在书房方圆五十丈内,再没有一个人存在……
“有此胆魄便知非是寻常之辈,可惜有过人之胆魄,却无伶牙俐齿,难以说服老夫!”何曾气色极差,更显的衰老,此时虽然凶巴巴的说着,可言语中却有了动摇之意。
一旁的何遵与何邵兄弟二人见状暗中交换了眼色,皆为来人方才的一套说辞感到惊心动魄。
那人四十几岁的年纪,显然是个汉人,闻言微微一笑毫无惧怕神色道:“何公乃是魏之名宿耆老,论及家世可谓天下之最。司马氏窃取魏之江山社稷,排除异己,早已失了民望人心,如今我家大王扫平河北不过秋风扫落叶而已,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公不可断下结论啊!”
何曾冷哼一声,一双目光好似利刃般的看着说客,心中却是隐隐觉得对方非是危言耸听。
何遵见父亲的神色便知道此事可大可小,冷笑道:“阁下若是只有这般说辞不妨直言,我何氏忠于大晋,岂是口舌能动者?”
那人见状嘿嘿笑道:“既然前来,在下就没打算活着出去,只是不希望见到玉石俱焚罢了!就算你何氏满门忠烈,然这邺都之中难道只有在下一人奔波么?假如在下所言属实,不知到时何氏以何自处!”
“咳咳……好,好!”何曾猛咳了几声,眼中精光暴涨。
一旁的何邵手中短刀早已抹过那人的脖颈,鲜血沾染了衣袖却是不为所动,眼中看的只是那人从容不迫的神情缓缓倒落地上。
“咳咳咳咳咳!!”何曾方才的咳不过是杀人的信号罢了,可如今见这来人视死如归,竟是猛咳不止表情痛苦不已。
“父亲!”何遵与何邵见状连忙上前替父亲捶背顺胸,好不容抚平了气息。
何曾苦笑道:“此乃死士也,有此等人物为刘渊卖命,其人必然不凡。此时不可张扬,待我夜入皇宫。”
第三百二十四章 暗战(下)
深夜本是休息的时候,身在邺都的不少晋国文武大臣,纷纷连夜赶出家门奔赴宫中。有的人步伐沉重,心思满满,有的人脚步急促,脸色仓惶,彼此在半途中相遇,虽是没有多说,却也看得出对方的心思,明白对方遇到了何种状况。
何曾不是第一个到的,早已是垂暮之年的何曾在经过大肆散财之后,无论是身体还是精力都是大大的吃不消了。素来有财有势的何家,在晋国捐献家财的大环境下自然是跑不了的。
从中原转移到河北已然让家族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无论多么有钱的人家,也会心疼。
好不容易到了宫中,晋帝司马攸一脸怒容的高高在上,地上跪着的几位大臣皆是负责邺都守卫的官员。两侧二十余名文武神色各异的分列左右,见到何曾来了,众人眼中都是一亮!
卫瓘去外围布防,眼下晋国朝中可以依靠的唯有何曾罢了。就算何曾年纪大了,各方面都已退化,但仍是群臣的主心骨。
“何公前来甚好,赐座!”晋帝司马攸见何曾憔悴的神色,心中有所感慨忙吩咐左右道。
何曾微微点头,当然不让的坐稳当了方才开口道:“拿上来!”话一出口,爱子何遵提着一个木匣走上前来,呈给了侍从。
晋帝司马攸虽然没张嘴问这是何物,但这一夜自己见过的木匣也有二十几个之多了,那血腥腥的气味不用看也知道当时匈奴说客的项上人头!!
“刘渊老儿甚是可恶!竟然如此藐视我大晋,这口气朕决不能咽!”晋帝司马攸愤声喝道,冰冷的眼神却是扫向伏在地上的几名官员。
那几名官员也知道今夜之事非同小可,堂堂一国首都竟然混入如此多的匈奴死士游说各家大臣。这是大大的失职,更是削了晋国的眉角,陛下雷霆之怒下,几人都有性命之忧。
晋臣段灼出班道:“陛下不宜动怒,满朝文武皆是忠心之辈,绝非说客能够动摇。这般死士都是汉人而非塞外之辈,一时难以察觉也是情有可原。当务之急,乃是说客所言是否如实,若如实我等应早做防备才是。”
阎瓒此时也接着说道:“段大人之言不无道理,臣以为当使人彻查死者之底细,或许可从其生前行踪得到蛛丝马迹。”
晋帝司马攸见状强压火气道:“汝等听好,火速前往勘察死者之来历,三天之内朕要结果!此外帝都之中还有多少匈奴细作,统统给朕查出!”
伏地颤抖的几名官员闻言连忙磕头谢恩,头也不敢抬的退出大殿去做事了。这事情若是调查不明白,几人必然人头落地,唯有查个水落石出方能保住小命。
“匈奴说客扬言一个月内攻破我大晋防线,诸君以为此言如何?”晋帝司马攸对于那匈奴说客所言十分担心,塞外的战斗力日益增强,每每情报送回都是比前次详尽。可越是详尽的情报,越是让晋人坐卧难安,塞外各族加在一起拥有的战斗力远在晋国之上!!
段灼道:“微臣以为刘渊此人深悉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