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酒徒]隋乱-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灰仓皇且恍Χ�
稍后;有人带着李旭和刘弘基去军营安置。他们两个是李渊亲自保举的军官;又是所有官吏胯下坐骑的故主;所以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负责掌管旗鼓帐篷的王姓参军还亲自带人腾出了两间大屋;供两位壮士暂时〃歇脚〃。
〃多谢王将军美意;我们两个初来乍到;还是住在帐篷里好。免得坏了这里的规矩;给王将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刘弘基处事老到;一看见房屋的大小结构;赶紧推辞。
〃没关系;大家都是好兄弟。冬天马上就来了;这塞外之地又冷又干;帐篷怎是咱们这些人住的。你们尽管搬进去;缺什么东西就到老齐那去要;他负责大伙的吃穿用度!〃王参军拍了拍刘弘基的肩膀;表现得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般热情。
〃那;多谢王将军!〃刘弘基听参军大人如此说;只好领了这份情谊。转身从行李中抽出了一把抢来的突厥弯刀;双手捧着送到了王姓参军面前。
〃刘兄;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将军一见那镶金嵌玉的刀柄;立刻变了脸色;边向后躲;边质问道。
〃王将军戎马多年;想必喜欢收集些兵器。这是小弟从突厥得来的;使起来不太顺手。不如送给王将军;也好助将军斩将夺旗!〃刘弘基笑着解释。这柄刀是他从被李旭射死的那个突厥将领身上搜检回来的;一直舍不得用。此刻初来乍到迫切需要积累人脉;只好拿出来救急。
〃好兄弟;你的心意我领。但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摸过刀啊!〃王姓参军苦笑着摇摇头;把刀又推回了刘弘基手里。
这一下;不但李旭楞住了;刘弘基也如丈二和尚般摸不到头脑。王姓参军见他们发楞;笑了笑;赶紧低声补充了一句:〃不但是我;咱们这至少有十几个不会使刀的。你要是成心交朋友;晚上关了营门后;大伙一块溜出去喝酒。这虽然是边陲之地;但城里的天香楼…〃
王参军一挑大拇指;满脸陶醉之色。
闻此言;刘弘基立刻收起了刀;色咪咪地笑道:〃王将军可有相好的在那里;不知道来自靺鞨还是契丹?〃
〃去;尽说不着边的!〃提起女人;王姓参军立刻与刘弘基熟络了起来;捶了他一拳;笑骂道:〃那靺鞨妞儿又黑又瘦;摸一下得做半个月恶梦。那契丹大妞更甭提;胖倒是胖了;可那腰比水桶还粗。咱们兄弟怎会那么没品味。咱们要赏花…〃
他抬头看看在外边忙碌着替两位主官收拾行囊的士兵;压低了声音说道:〃那边有几个犯官的女儿;知书达理的;咱们去照顾照顾生意;总好过让她被那些扶犁黑手捏摸…〃
李旭听他说得下流;摇摇头;悄悄地走到了屋子外。刘弘基却和此人很快混熟了;谈了些风花雪月后;逐步弄明白了这里的底细。
按大隋军规;粮草辎重属于重点保护对象;非能员干吏不得担任为大军督粮之职。而督粮官的麾下更需要配备〃精兵强将〃。只要保护好了粮草;〃精兵强将〃们就算为国立功。既没有上战场的风险;又能捞到将来加官进爵的资本。
所以;自从大隋皇帝下了征兵令后;那些家里有些小门路的官宦子弟;就都打破了脑袋往怀远镇里挤。唐公李渊现在的官职虽然小;手底下却是〃藏龙卧虎〃;随便拉出个火长来;弄不好都是县令大人的公子。 (注1)
〃那好;今晚我和仲坚在天香楼摆酒;拜见诸位哥哥!〃刘弘基跟王参军套够了近乎后;大方地许诺。
〃哪用你们两个出钱呢;我们怎也不能白拿了你们的马。今晚你们两个尽管空手出来;我们这些先来的哥哥替二位好兄弟洗尘!〃王姓参军笑了笑;拍着胸脯回答。
刘弘基好歹也是个世家子弟;知道与人交往的重要性;笑着谢过王参军的盛情。到了晚上;则不由李旭推辞;死拉活拽把他扯上了马背。
白天看上去戒备森严的军营;晚上管得却是极其松散。管营门的小校看到刘、李二人;问都不问即搬开了路障。营外巡视的士兵更为慵懒;听见马蹄声;连灯笼都舍不得高举一下。
〃这哪是官军!〃李旭跟在刘弘基身后;愤愤地说道。在他的梦想中;大隋军队不能做到传说中的威武仁义之师;至少也是个令行禁止的地方。没想到晚上关了营门后;他和刘弘基还可以大摇大摆的溜出来。
〃你心中的官军是什么样?〃刘弘基从马上回过头来;低声问。
〃至少;至少像罗艺将军麾下的虎贲铁骑!〃李旭想了想;低声回答。入伍第一天的印象对他打击很大;此刻他心中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对比之下;步校尉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则愈发深刻;深刻到他恨不得自己立即就变成了虎贲铁骑中的一员。
〃兄弟;听哥哥一句话!〃刘弘基带住战马;非常郑重地向李旭告诫道:〃现实中的事情;永远不会跟你想得一个样。你没有力量改变;就得想办法适应。只有适应了;才能一步步向上走。否则;永远都会被人踩在脚底下!!〃
说完;一夹马肚子;快速冲进了无尽长夜中。
这就是我想要得到的么?李旭迷茫地看了看。四下里一片漆黑;除了身后的军营外;没有半点人间烟火。晚秋的夜风从北方翻山越岭而来;吹透人的衣服;吹得身上冰凉冰凉。
〃这鬼天气;估计要下雪了!〃唐公李渊听听外边的风声;低声说道。
〃下了雪;爹爹刚好带着我去打猎。我昨天射中了一支鸭子;明天说不定能射一头鹿来给爹爹下酒!〃李元吉猴上来;抱着李渊的脖子叫道。
〃元吉;别胡闹;爹累了一天才回来!〃正在亲手给父亲倒茶的李婉儿板起了面孔低声呵斥。李元吉回头;冲姐姐做了一个鬼脸;一双手非但没有松开;反而搂得更紧。
窦氏夫人笑着上前;将永远长不大的儿子抱了下来。下人们已经都被她打发了出去;此刻房间中只有唐公夫妻和建成兄妹四个;所以屋子内的气氛显得分外温馨。
窦夫人很珍惜这种温馨的感觉;也就是在塞外;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静静地说会儿话。如果是在中原;丈夫有没完没了的应酬;家中还有六七个待妾和十几个别人的孩子。而作为标准的贤妻;自己还不能流露出半点怨言。
〃爹爹也真是;照顾刘家哥哥一个人也罢了。何苦为了一个傻呼呼的农家小子费那么大周章!〃李婉儿见弟弟没得到应有的教训;把被憋住火气立刻转嫁到了别人头上。
〃你们真的认为跟着弘基来的那个李仲坚是傻小子么?〃李渊笑着摇了摇头;向儿女们问道。帮刘弘基和李旭洗白身份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私下里却有很多事情需要运作。特别是这批来历不明的战马;必须尽早抹去一切与突厥有关的痕迹。李渊是个精细人;不愿意中间出什么纰漏;所以亲自忙碌了一整天;梳理清楚了其中所有细节后才放心地安排手下人去执行。
〃那个人分明是个刚出茅庐的傻瓜;什么都不懂;说话也怯怯的;没半点英雄气概!顶多是箭射得好些;准头和力道实足!〃李婉儿放下铜壶;笑着点评。
塞外归来的野小子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像平素常见的那些世家子弟;一个个风流倜傥。而是像一个青涩的山梨;闻起来有些诱人;但一看表面;就知道其中滋味不会太好。
〃刘大哥既然主动带他来投靠我们;此人肯定不是一个俗物!〃李建成摇摇头;不同意妹妹的意见。
〃他心思其实挺细的;可能是见的世面少了些。让我那一箭;几乎把除爹爹外所有人都骗了过去!〃李世民也摇了摇头;站到了哥哥一边。能在比武场上掐拿好分寸;既让对方高兴又不流露出让步痕迹的人;在他眼中绝对不会是二姐所说的傻小子。
〃你爹爹我当年刚入朝为官时;比他的样子好不到哪去。〃李渊深情地看了一眼妻子;笑着对子女说出自己的看法。〃那时候满朝文武论年龄都是我的长辈;论心机都比我深。我吓得腿都哆嗦;硬撑着才把先皇的问话回答完!回到家;你娘接过我换下的朝服;用手一拧;居然拧出了一摊子水来。〃
窦夫人的手悄悄地伸过来;握住了丈夫的大手。的确;那时的丈夫也是个青涩的少年;但人都有长大的时候。再青涩的梨子最后都会成熟;都会沉颠颠地压弯枝头。自己算幸福的;可以目睹其青涩;也可以品尝其成熟。虽然;青涩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感受其青涩;而成熟时却有数个人与自己分享。
〃那人是个农夫;怎能和爹爹比!〃李元吉瞪起眼睛;大声抗议。
李渊回过头;轻轻拍了拍幼子的脑袋;低声指点道:〃其实差不多;你们生在富贵之家;只是比人家多了分阅历而已。阅历可以补;但一个人的天分和骨气却是补不出来的。要我看;这个人是块璞;只缺磨而已。这世道马上要乱了;咱们李家多帮一个人;将来就多一个人帮。若是能把他留下来;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助力!〃
〃世道马上要乱了!〃这种话从李渊嘴中说出来;与普通人嘴中说出来有着截然不同的分量。李氏兄妹都沉默了下去;思考了好一会儿;长子建成才再度把话头提起来。
〃依我之见;我们李家可以厚待之;以恩义结之。他是个讲义气的人;否则也不会主动把放火的责任跟弘基兄分担!〃
〃就怕他不知道感恩;昨天爹爹答应举荐他当队正;他连谢字都没说!〃已经过了一整天;李婉儿对昨日傻小子的失礼行为依旧耿耿于怀。
〃他当时不是怕拖累咱们么;刘大哥已经解释过了!〃李建成宽厚地笑了笑;替李旭说了句好话。既然父亲想拉拢此人;自己少不得也要费些心思。如果将来真是个乱世;那小子箭法超群;武艺据说也不错;留在李家至少可以当个悍卒来用。
〃要不感恩;就杀了他。人不为我用;必杀之!〃李元吉从母亲膝盖上跳下来;故作凶恶地说道。也许是因为年龄太小;不知道杀戮为何物的缘故。〃杀〃字被他说得像玩耍般;格外轻松。
〃谁教你的这话!〃李渊却板了脸;厉声质问。
李元吉见父亲生气;吓得立刻躲到了母亲的身后;边藏;边小声嘀咕:〃《后汉书》上说的;爹爹如果觉得不对;孩儿改好了!〃
〃老爷;他还是个孩子!〃窦氏夫人笑着替儿子打圆场;伸手将元吉从身后拉出;再度放在了膝盖上。〃有什么不对;你一点点教好了;何必动不动就瞪眼睛!〃
妻子在身边;李渊知道自己教训不了孩子。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被你惯的;动不动就提杀字。自己又没什么本事;将来难免会给家族招惹祸端!〃
〃才十岁的孩子;有什么祸端。再说了;他不是在替你出主意么?〃窦氏爱怜的摸着元吉的脑袋;低声替儿子辩解。
她亲自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建成老成宽厚;是个守业之才。二子世民气度恢宏;也是个能在世间立足的俊杰。三子玄霸体弱多病;留在老家没带出来。所以;窦氏把应该给两个儿子的爱都给了最小的儿子。虽然这个小儿子性子差了些;但聪明好学;武艺上进步也快。
〃世民;你怎么认为!〃李渊不再理睬元吉;把目光转向了话不多;但行事分寸感极强的李世民。
〃这个人性子很质朴;阅历浅;头脑却不简单!〃一直没说话的李世民缓缓地分析道。〃有句话说得好;君子直;可欺之以方…〃
他笑了笑;不再继续说下去。目光看向自己的父亲;明亮的眼睛中充满了得意。
注1:大隋军制;十人为火;火有火长。


第二卷 功名误 第二章 出仕 (四 下)
天渐渐转冷;李旭的心也一天比一天变凉。在他心中;真正的官军应该是罗将军、步校尉那样叱咤风云的铁血男儿;绝对不该是身边这些混吃等死的家伙。这些人非但没有马上取功名的雄心;甚至学一学怎么握刀的心思都没有。
但失望的心情并不影响他每天带队巡仓;也不影响他与上司和同僚们打成一片。刘弘基那天教导得好;如果你没有力量改变现实;只能强迫自己去适应。怀远镇这里虽然不理想;总好过了去别的行军中做小杂兵。况且身边这些同僚虽然懒了些;色了些;心肠却都不坏。至少他们从来不做强买强卖;欺压良善的勾当。
‘行军和虎贲铁骑不一样!’经过了近半个月的琢磨;并与王参军等老油子请教;李旭终于弄明白了大隋军制的概况。依照建国以来的传统;全国兵马分为禁军、府军、边军和行军四大类。其中禁军也称内府;是二到五品官员的后代才能加入的地方。而府军和边军是大隋的常备兵马;加入后全家可以免除课役。至于行军;则属于朝廷对外大规模作战才拉起来的临时队伍;通常由府军老兵担任队正、火长一类军官;普通士兵全是强征来的百姓;铠甲、兵器和战马都需要临时征来的士兵们自己准备。
此番东征;皇帝陛下一共征召了一百三十万人;以府军为骨干组建了十二个行军;每军人马从五万到三十万不等。唐公李渊负责在怀远镇替所有兵马准备粮草;不隶属于任何行军。皇帝陛下专门给了他一个从五品司库督尉的职务;辖一千二百人;分为四个团十二个旅。能当上火长、队正、旅率、校尉的;几乎每个人身后都有各自的背景。
〃实话实说;咱们这帮兄弟就是来混几天日子;顺便捞点功劳回去给父母长脸的。你别那么看不开;整天没个笑模样。虎贲铁骑是厉害;咱大隋倾国之力不过养活了五千来人。连皇上东征高丽这么大的事儿都舍不得带上;你算算有多娇贵。老弟你在这是个队正;到那里去;估计连火长都没的做;别想不开;干!〃王参军一边安慰着李旭;一边劝酒。他出身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