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方便集中管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是可以保证市区安全,杜绝隐患。第三就是能够建立隔离区,万一发生疫病……事实上,王一对此根本没抱幻想。南越的气候条件,加之最宝贵的一段救灾时间被浪费掉,一切都在向王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估计用不上几天,各种病例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至于最后能救回多少人,王一没有太乐观的想法。
虽然好处很多,而且手段尽量温柔克制,但是即便如此,西贡市区还是发生了一些冲突,有些还十分激烈。特别是在处理一些路倒尸体的时候,死者的家属坚决拒绝焚化尸体。有些街道已经臭气熏天,尸臭混合着粪便的味道,再加上不时落下的雨水,这些汇集在一起,简直就是大号的细菌培养皿。
“为了保持健康,请民众引用沸水,不要喝生水。注意保持周围居住环境的卫生,家中一旦有人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请立刻联系附近医疗队……”
街头的大喇叭正不间断地用越南语和汉语宣传着政府的政策,不过一切都带着亡羊补牢的意味。
王一在路过一些街道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路倒,不过这些轮不到他去清理,楚原也不会让他这么做。跟着王一这么长时间,楚原对传染病也有了些许了解。所以无论怎样,他都不会让王一接近那些潜在传染源。如果不是王一坚持,他甚至不希望王一出来走动,最好是能尽快接到沈雅芝,然后返回东北。无论是南越,还是柬埔寨,现在都是极度危险的地域。
一天多的时间,难民营终于被建立起来,一排排的帐篷看着很多,不过还是无法满足所有难民的需要,许多家庭都挤在一起,眼神中透着无助。
见到王一,顾铨这时走了过来,道:“先生,您怎么过来了?”
“这是你负责的区块?”
顾铨摇摇头,道:“不是。学生只是过来巡查的,一旦西贡的局势稳定下来后,我就会去省内其他县市。”
王一点点头,顾铨毕竟是一省之长,西贡虽然是省会,可是也轮不到顾铨去直接干预。
“这里情况如何?”
“帐篷有些短缺,有些来得晚的难民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好在天气并不寒冷,雨势也开始减缓。现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储备的食物很好地稳定了人心,只要不出意外,民众的情绪将很快平复下来。”
看着顾铨的乐观表态,王一却没那么好的预期。
“有没有出现疫情?”
顾铨脸上表情一滞,终于不再那般乐观,道:“有,我们在几里外建立的一片隔离区,外围有保险队负责守卫,内中有医生负责。现在里面已经住进了三百多人,许多人情况都不算很好。”
“这么多?”王一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也没想过败坏如此。三百人听着不多,可这只是一个昼夜而已。“带过过去!”
难民区现在居住条件不算太好,但是有了粮食供应,难民的怨气和戾气也会随之消减,即便有人挑拨,但在难民区的建制下,监控被放在了首位。一有风吹草动,能够及时制止。上半年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南越民众,人心疲惫,见到自己的生命有了保障,应该也不太会与给予自己食物和工钱的政府爆发冲突。现在东北自治区政府的救援工作算不上得力,可怎么也比从前的阮氏王朝及时许多。
不过隔离区的情况就不好说了,尸体总是一切的祸根,对民众有着强烈的感官刺激,一旦出现挑拨,就会让人感同身受。
走往隔离区去的过程中,王一问道:“隔离区,现在有人去世么?”
顾铨还真答不上来,他手中的数据都是各地汇总的,单一数据还要具体查找。好在此时隔离区的负责人就在身边,此人名叫王庆,大商医学院出身,目前在北越河内第一医院任职,这次过来,也是自愿报名。
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隔离服,即便有,也是在东北本土,南越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对医生和护士来说,加入医疗队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许多传染病在这个年代能不能治得好,多少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
“死了五个人,虽然没办法做细菌培养,不过从症状上来看,应该是霍乱。”王庆在北越工作了一段时间,所以对这方面很有经验。
“霍乱啊……救治的方法倒是简单,只要能及时补充身体因呕吐和腹泻流失的水分,缓解休克和体内酸碱平衡紊乱,防止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应该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王庆点点头,不该有旋即又叹气道:“先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手中的药物不知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药物的存放地是在什么地方?还能支撑几日?”
“我们带来的药物如今都存放在码头,还有一部分被运进了市区医疗点。虽然目前药物还算充足,可是我担心接下来几天,患病的人数将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到时能坚持多长时间,可就不好说了。而一旦出现断药的情况,人心难测,恐怕情况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隔离区这时已经出现在王一眼前,这里原本是一所新建的小学,不过目前看起来更像是军事基地。
Ps:这么多天来,第一次一天都没有出现眩晕,这让我觉得有点不真实……




第二百一十四章 参见皇上
隔离区外站着许多人,王一明白,这些人许多都是隔离区内人员的家属。不过看他们并没有太多激动的情绪,想来也是知道了若想活命,这里是唯一的希望。只是看着他们脸上焦急的神色,还是让人有些动容。每隔一个小时,就会有专人出来公布最新的亡者名单,谁都不希望在上面看到自己亲属的名字。
“隔离区分成我们已经按照要求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治疗区,一部分是观察区。治疗区自然是患病之人,而观察区内是可能的感染者,我们会派专人检查他们的身体,而平日里也会让这些人帮助做些简单的工作。”王庆介绍着情况。
王一对此倒是没有太多可以指点的地方,所以只是微微点头。
这时新的亡者名单被公布出来,病亡人员增加了八人,许多家属都痛哭了起来。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想给死者办后事,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亲属只能透过玻璃窗看看死者的遗容,之后尸体将会被焚毁。说不好听点,现在已经顾不上死人了,减少传染,保护生者才是当务之急。虽然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真遇上,谁心里也不好受。别看王一上辈子也是医生,不过非典那个年代他没赶上,这种对抗严重传染病的经历,也是在东北的时候,才偶有经历。不过东北条件要远远好过现在的南越,所以即便有疫情出现,也很快就能被控制,所以并不严重。
王一只是在隔离区远处看看了,在场所有人都不会让自己靠近那里,王一心里明白,因此也没做出格的事情。不过看着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他还是走了过去,心里说不上愧疚,只是有些不忍。
节哀顺变这类话,他也说不出啦,亲人去世,王一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门口众人这时也看到了他们这群人过来,一名老者站了出来,看到王一等人,直接冲了过来,然后不由分说跪在泥泞的地上,一边哭,一边用力地磕着头,道:“诸位大人,求你们把我儿子放回来吧。”
“怎么回事?”王一看着王庆道。
老人说的是越南话,王一听不明白,不过在场的大部分官员对此倒是熟悉。
“先生,他儿子在隔离区里,希望我们能把他儿子放回来。”
听完解释,王一才明白怎么回事,可是老人的要求显然不可能做到。此时他转过头,有些不解道:“你们没向他们解释隔离治疗的原因么?”
王庆摇摇头,道:“隔离区刚刚建立,人也都是保险队医疗兵带来的,虽然我们做了解释,不过这些民众显然文化程度太低,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常识性的医学常识,在他们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效果不是很好。”
这种事情可以想象,当初在东北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即便现在,简单的医学知识在东北已经普及了三四年,可是还是有许多民众对这些医学知识难以理解。
王一此时搀扶起了跪在地上的老人,不过刚搀扶起一个,周围又跪下去一大片。
“大家都先起来,听我一言。”
王庆这位隔离区的负责人自动给王一当起了翻译,大概是认识他的人还有一些,毕竟是在隔离区,因此他刚一开口,奸臣的抗议声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沸腾了起来。
“你个奸佞,就是你害得我们家破人亡!”原本跪着的一个年轻人忽然站起身来,用手点指着王庆,破口大骂道。
他旁边一名穿着破烂的年轻人也豁然而起,不知怎么从背后腰间拉出一柄柴刀,在其他人震惊的眼神中,向着王庆冲了过来,口中哭喊道:“还我妻儿命来!”
因为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而且王一的亲卫大部分都听不明白越南话,因此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是看到年轻人挥舞着柴刀,他们一瞬间的反应就是把王一保护了起来。不少人掏出了手枪,王一此时却喝道:“都住手!”
年轻人的柴刀已经向王庆落下,王庆下意识地一闪身,躲了过去。楚原这时冲了过来,几下便制服了失去理智准备行凶的年轻人。周围百姓怕年轻人吃亏,这时候也顾不得太多,许多人都站了起来,满脸怒容。好在楚原的下手很有分寸,只是夺了柴刀,却未伤人,不然很可能引发一场谁都不愿见到的冲突。
一名老年妇女忽然冲出了人群,直接跪在了地上,然后伸手拉住一脸怒容的年轻人。
“你给我跪下!”女人大声道。
年轻人依然不服不忿,但见到老人脸上流淌的眼泪后,终于心中一软,跪在地上,低着头,身体微颤,一言不发。
“大人,您开开恩!我家这孩子死了媳妇和儿子,刚才也是一时冲动,还望大人开人,饶他性命吧。”说完放声痛哭,周围人显然也被她的话语感染,同样求情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
王一看了眼王庆,后者一脸的无奈,他干的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老百姓叫他奸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作自受。王一摆了摆手,见他没有追究的意思,女人死命拉着自己的儿子,喜极而泣地磕着头,千恩万谢。
“我叫王一,相信你们都听过我的名字。”
在场大部分的民众都露出了惊容,王一在东北的范围内,人尽皆知。虽然现在退居幕后,不过地位上,却相当于英国女王和大清慈禧的角色。之前阮氏叛乱,王一被说成了大清叛臣,杀人如麻,人人得而诛之。而洪水暴发后,王一又被某些人传言成了恶魔,而这场洪水也成了他的功劳。
当然无论是恶名昭彰,还是威名远播,但是在场的南越民众,恐怕谁都没想到,经常从广播中听到的王一竟然年轻若此。
“参见皇上!”也不知哪位带的头,跪下去的人数比之前求情的时候,人还多。
ps:昨天没晕,今天全补回来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价高才是硬道理
一声皇上,把王一叫得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旋即笑了起来,道:“我不是皇帝,诸位别误会。不过我王某人虽然不是皇帝,但也是言出必行,吐唾沫是个钉,还请大家相信!”
自然有人把王一的话,翻译成越南话。
东北自治区没皇上这事,其实在场大部分人都知晓,只是王一的身份跟皇帝差多,这也是事实。不知道是不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太过深远,越南的下层民众,其实也包括大清的下层民众都对皇帝充满了期盼和尊重,认为贪*腐和奸佞只能是某些下级官员。而今天的奸佞代表,就是隔离区的负责人王庆。
“在场的诸位都比我岁数大,你们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称我一声董事长什么的也可以。”
在场的百姓你看我,我看你,本来因为失去亲人而痛哭的,这时也止住了悲声,大概也是没想到王一这样的大人物,在南越很多人心中跟恶魔差不多的人,竟然会如此和颜悦色地与他们谈话,并且在言语上的关心和关怀,也并非虚假。
“董事长折杀我等了!”一名老人跪了下来,脸上老泪众横。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董事长到底是个什么官衔,但是态度决定一切,王一的真心虽然不见得真的那么真实,但是南越人也不至于用绝情来回馈他的一番心意。正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况且王一的身份让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余人也跟着跪了下来,多数人都在放声痛哭,就更见了青天大老爷差不多。
“大家都起来,我只问大家一句话,你们相信我王一么?”
民众互相看着,后来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道:“我相信董事长!”
其余人一见,也都稀稀拉拉地回答道:“相信。”
虽然听起来更像是不相信,不过王一并不介意,把王庆拉到自己的身前,道:“我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