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商在过去几年收入是非常喜人的,靠着旗昌这牌子行走大清大江南北。不过大商真正获利最丰厚的却不是那些产品生产企业,而是大商银炉。
自从1873年美洲西部发现极大规模的银矿之后,各大国陆续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度,对白银的需求量陆续减少,这就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的白银价值大幅走低,而大清的金银比价明显跟不上世界的变化。
李御珍利用大清银钱比价不合理的落后局面,在其中翻江倒海。他利用旗昌洋行这块牌子,在1876年末,开始在全大清逐步干起了与银炉性质类似的铜炉业务。银炉当初就是用来抹平银子成色不同而造成价值不同才建立的,不过现在大清境内各地滥发辅币制钱,弄到最后也成了不同种类铜币之间成色不同,价格不同。
而李御珍所作的事情,就是利用大商本身丰沛的银源,收购各种高价铜币,一般都是乾隆朝之前的铜币,每年但从湖北一地就能收购百万串之多。
其中一部分被运回营口,大商可从每串铜钱中提取白银一两上下,其中的金银被大商保留下来,而剩下的铜块或者卖给大商各个需要铜块的生产厂,或者在卖回各地用于制钱生产。因为这样收购之后,会照成世面上铜钱流通减少,从而使价格上扬。所以大商在把铜块卖回各地的过程中,还能再赚上一笔铜的差价。
而另外一部分铜币,李御珍将他们留在本地,用来从事不同铜币之间的兑换业务,可小额地赚取差价。这个过程中,大商银炉会建议各个商家使用大商自己铸造的银元作为中间交换媒介。简单说,就是向全国商家推荐使用大商银元。不过在最开始阶段,真正选择这种方法的人不是很多。一般都是与东三省有贸易关系,或者跟旗昌有贸易关系的商家才会选择这个办法。不过久而久之,随着大商旗昌在各地业务的渐起,再加上大商银炉开始在全国各大通商口岸城市开办新的分行站点,不时还向各地政府提供小额贷款,来提高自身信誉。老百姓们终于渐渐地发现,大商银元似乎价格比较稳定,远比使用各地政府滥发的劣质铜币强很多。
大商银炉在全国实行的这两种政策,第一条是短期高回报,第二条在于掌控大清的金融控制权。当然,第二条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再加上一堆外国竞争者,可谓任重而道远。
虽说如此,大商银币如今也算有了相当的名号!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外国银行在上海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代理店已达11家,主要业务是给外商办理汇兑,一般中国本土金融机构没有往来,主要依靠低息从社会上收取巨额资金获利。而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本土钱庄为了扩大规模,便需要资金的注入。而其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外国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贷款,两天一结,一般利率是7%。而本土钱庄在转手贷给其他实体商户的时候,利息是10%。中间就有了一个差额,而这就是本土钱庄追求的利润来源。也正因为这个差额的存在,本土钱庄也逐渐被外国银行所控制。
1872年6月的时候,大清茶丝出口进入旺季,不过突然出现外国银行握着八九十万两不肯放出的事情。外国银行对上海本地钱庄信用贷款的规模在300万两左右,如今断了将近三分之一。利率一下上升到了一两5,相当于年息49%。与此同时外商还开始抬高汇价,借此对丝茶出口华商施加压力,在拆息奇重的情况系,不得已开始抛售手中汇票,结果1872年丝茶出口停顿。
1873年初,根据以往的惯例,上海钱庄是春季放银,新丝开盘后归还。结果当年五月的时候,拆息行情再次上升,长时间徘徊在一两4。又因为欧美金融危机,导致丝茶滞销,所以钱庄无法回收贷款。等到9月贷款收回的最紧张时刻,外资银行突然宣布拒绝贷款,并且扬言要收回全部已带出信用贷款。这下拆息一下便飙升到了2两8,合年息90%。于是年终之时,上海一下到了五六十家,亏银200万两,1874年开业数不及1873年的一半。
1872~1873年这一次的外资银行行动,有可能是因为欧美金融危机的自保行动,但是其后他们开始食髓知味。经过几次试探之后,开始找到了上海金融市场的规律。市面上银两超过其所需三十余万两时,日息2钱,合年息8%,可一旦外国银行收回拆票,日息就会立刻增加到一两,合年息33%。
1878年的时候,丝茶再次交易沉闷起来,钱庄受拖累,外资银行收缩放款200万两,市场立刻出现恐慌。到年底时,二三十家中国钱庄倒闭。1879年虽然贸易有所起色,可到了5月的时候,外资银行再次开始重施故技!
而此时大商银炉瞧准机会,突然大规模入市,以大商银元为支付手段,联手旗昌洋行,不但低价收购各地生丝,而且还贷款给上海本地商家,以及与大商关系友好的十多家大钱庄。不过几日功夫,大商银元就从原本的辅从地位,一跃成为上海当地重要的支付货币媒介。而那些被收购来的低价生丝被运往大商联合价格联盟在奉天安东(丹东)新成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其后他们的低端纺织品开始在朝鲜,东南亚和大清国内销售,中段纺织品开始被运往日本进行倾销,挤迫他们的本土生产企业,而高档纺织品则进入欧美等地。除了生丝之外,旗昌还收购了部分上等新茶,加工之后,一部分留在东北,一部分被从伯都讷通过商队运往蒙古各地,与日薄西山的大盛魁展开竞争。
经过此次大商对上海金融市场的突然干预,不但抢占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有力地保证了上海金融市场的稳定。不过几天的时间,初来乍到的大商银行,便赢得了上海各界的好感。而大商银行在上海分行的行长丁晓雨,也成了本地的知名人物,经常会出席一些筹款慈善晚宴,受到富家千金们和交际名媛们的热烈追捧。
王一现在拿着裘嫣儿提交上来的大商1881年第三季度财报,看着各个厂的运营情况,心中很欣慰。不过看到后边的开销情况……他又很痛心,打仗实在是太花钱了!
说来现在外东北战场正处于一个奇怪的状态中,斯科别列夫将手下的三个军从南向北,面东依次展开,部署在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西岸。这里是当年尼布楚条约划定的清俄两国国界。格尔必齐河以东是外东北地区,格尔古纳河以东是黑龙江境内。
正当这位中亚屠夫准备在清国的土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连月的降雨,硬是让两条界河河水泛滥。他的三路大军,面对如此情况也无能为力。而趁此机会郑海涛甚至让人在格尔必齐河东岸拉上了铁丝网,不断加建碉堡战壕,气得斯科别列夫也能徒呼奈何,无能为力。
而相比之下,拉杰茨则更为顺利,他已经来到外兴安岭北侧,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条,是1649~1658年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沿乌勒克马河穿外兴安岭,不过走此线的话,出外兴安岭就到了格尔必齐河的西侧,除非拉杰茨想遇斯科别列夫兵合一处,不然不会选择这边。而第二条就是1643~1646年波雅科夫选择从中路南穿外兴安岭。
根据越境进入外兴安岭北侧的侦查小队传回来的电报看,拉杰茨是选择了第二条通路,与吴晓等人的判断一致。
为了给建立阻截阵地赢得时间,吴晓派出五百人,携带保1卡宾枪,保1通用机枪,保1狙击枪,60mm迫击炮,炸药,地雷,分成五个连小队,开始对进入外兴安岭的拉杰茨大军展开袭扰游击战。
而从进入外兴安林之后,拉杰茨的大军就开始倒了霉,五支小队都由武校毕业的中级军官负责,弄得俄国军是频于应付,焦头烂额。
就在刚刚,不知从哪里射来的一颗子弹,差点要了拉杰茨的命,若不是突然想要解手而下了战马。在慢上三五秒……看着那名被打碎脑袋的年轻参谋,拉杰茨自己都不敢想象。
“这帮胆小而卑鄙的蚊子,真可恶!”拉杰茨故作镇定道,安慰着周围有些慌乱的军心。不过话虽这样说,他也不敢再明晃晃地骑在马上,徜徉在步兵之间。这显然是作死!
“大家放心,那帮土匪只敢使用这种偷袭的龌蹉伎俩,只要我们出了山区,他们就会变成舔*我们鞋底狗屎的懦夫。大家加速前进!”
向前没走出三里地,先行部队刚刚穿过一道两山之间的狭窄山路,后续的火炮部队走入其中,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拉杰茨就听到远处的群山上,传来数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山路旁的半座小山被炸得垮塌下来,几秒前还生龙活虎的一支火炮部队,顷刻间,就被铺天盖地而下的巨石所淹没。除了飞扬的尘土外,已经是杳无踪迹,声息全无。
而远处的群山间再次传来了激烈的枪响,那是通过山路的探路先头部队方向,现在看来他们也是凶多吉少!
第五野战小队的队长,名叫:彭长今,身材魁梧,脸上涂着迷彩。他身边跟着的是一位同乡,叫印天,身材瘦高。其余战士都隐匿在山林之间,他们与王一一样,没留辫子。
印天此时道:“第二小队的炸药刚刚埋了俄国人七八门山炮,第三,四小队也完成了对前路残兵的围杀,目前已经向南方撤离。第一小队在监视俄军的动向。我们现在在敌军后方,做什么?”
“在北方刚进入外兴安林的地方,是天河滩,俄军建了一座临时粮库。”
“可那里有五百俄国陆军驻守啊!里面配有俄国从法国购买的哈奇开斯机关炮……”印天皱眉道。“最主要的是周围空旷,没有任何掩护!凭我们这一百人,怎么冲进那边呢?”
“我没说谁打那里……”
“打你的意思是?”




第九十三章 猛犸与蝮蛇
当看到天河上的浮桥被人炸得支离破碎之后,当看到俄国押粮队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天河之后,当看到一整队的粮草被人焚毁之后,俄国营长多罗申科疯狂的咆哮起来,拿出自己的手枪对着附近的树林,连打了数枪之后,总算是稍微发泄了一下心中的怒火,冷静了下来。
“向附近所有的押粮队传递消息,要求他们两队合一,每次守卫的人数不得少于两百人。”
“是!”传令兵离去。
接下来几天,周围非常平静,中国人的队伍没有再袭击粮队。不知道他们是撤退了,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图谋。多罗申科派出小队的侦察兵,四处侦探着中国人的踪迹,可惜却一无所获。
“莫非他们真的走了?”多罗申科犹豫着,不过并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以目前的军力,真的不该打这场战争!我们连所面对的敌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人数,不知道装备情况……哎,话说回来,沙皇陛下是不会放弃尼布楚的,那里是帝国少数的银矿产地,就连附近的赤塔也有着无数的煤矿!”
躺在营房床上的多罗申科既是闭上眼睛也睡不着,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王一带着沈雅芝和童千佳,进入了一处外人都以为是监狱的高墙大院,没想到里面确是别有洞天……
“这里是什么地方?”沈雅芝抱着王一的胳膊好奇道。
“大商的航空航天研究院……”
“航空航天研究院?”沈雅芝皱眉头,纳闷道:“大商还有这样的地方么?为什么财报上没有列项啊?”
童千佳笑道:“有的,每年的财报中不都是有几项被称为机密的巨额款项么?”
沈雅芝听完一笑道:“我还以为是这小子在外边养小媳妇的呢!”
“得了吧!”王一一脸清白道:“养你们我都要建一家灯泡厂了,我还敢养别人……?”
沈雅芝小下巴一抬,道:“人家的灯泡厂没赚钱么?”
王一听完旋即贱笑道:“这还用问啊,要不我咋就看上你俩了呢?我这不也算是榜上大款了!……其实吧,我还真没和别人说过我的人生理想!”
“你想什么呀?”
“兄弟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一名出色的小白脸,出门要做女人轮子,吃喝要花女人票子,上床要扒女人裙子,最好再给我生个儿子!”
“呸!”两个丫头笑骂。
大商研究航空航天器也有五个年头了。三年前,终于研制出了第一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不过性能极度不靠谱,基本上运动个一刻钟左右,也就彻底的报废了。
大概1880年中的时候,大商制造出了第一架双翼木质单引擎飞机。飞行速度极慢,滞空时间极短,前后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来降落的时候,还出了事故,左侧起落架折断,飞机滑出去五十多米,断了一半的机翼。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飞机没爆炸,飞行员活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整个航空航天研究院的人在一阵惊呼后,还是沸腾地欢呼起来……王一在人群中,脸上虽然勉强挂着笑容,但多半还是在装相。
不过这次来航空航天院到不是来看飞机的,而是来看另一种飞行器……飞艇!
大商的第一艘飞艇是在1878年被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