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为诸葛家安置的宅院,离将军府并不远,两座宅院彼此相邻,庞统则在街道另一边,遥遥相对。
    这三座宅院并不算大,但也不小,假山庭院一样不缺,装饰得很雅致,诸葛亮等人看过之后,都非常高兴,连连称谢。
    王旭陪着他们大致走了一圈,便任由他们自行熟悉环境,自己则随之返回将军府,寻找在军师曹属忙碌的郭嘉。
    刚刚踏进郭嘉理事之处,他还未说话,郭嘉已是起身迎来,匆忙问道:“主公。今日那绊倒刘祥的青年是何人,才智不俗!”
    “噢?”王旭惊奇:“你为何这么说?”
    “他初入将军府,什么都不了解,却能在那短时间内分析出形势。并知道刘祥不能死在殿内。将其绊倒,当然不凡!”郭嘉道。
    “呵呵!”王旭笑了:“果然英雄相惜。那人是颇有名望的庞统!”
    “难怪难怪,盛名之下无虚士,他在荆州名声倒是不小。”郭嘉出口相赞,毫不吝惜自己的欣赏之意。
    “那他旁边拿羽扇一人。你觉得如何?”王旭问说。
    郭嘉张口便道:“相貌儒雅脱俗,眼含智光,但才能如何还不敢妄自断定!”
    “以后你便知道了,或许,他今后便是我的荀彧!”王旭淡淡笑说。
    “他莫非就是主公曾经提过的诸葛孔明?”郭嘉眼睛一亮。
    “正是!”王旭笑着点头,却也不欲多说,随即皱起眉头。略带责怪地看向郭嘉:“奉孝,今日之事你为何这般安排?为何不提前禀报一声?”
    “主公!”郭嘉笑着指指自己嘴巴:“进位封王虽势在必行,但若主公自领,会给人留下口实。天下人会说主公擅自进王,于声名不利,可如今这般,却会传成群臣进谏,众望所归!”
    王旭恍然大悟,总算解开了心中迷惑:“好你个奉孝,真是谋尽算绝,一点纰漏都不出!可你总该先告知于我,以免猜疑吧!”
    郭嘉眼神精光闪烁,笑着道:“主公,若是串通设局,人多嘴杂,总会有泄露的时候,岂非反而让主公担上奸诈之名?既然群臣皆有心,那就货真价实地来一回,毫不造作,岂不更妙?”
    “你呀!妙是妙了,却吓我一跳,险些误会发生大事!”王旭手指连点,指着郭嘉笑道。
    “可这对主公而言,也是惊喜!”
    “这话倒是不错!”王旭笑笑:“算了,此事便不再多提,我此来有一事相询!”
    “主公请讲!”
    “今日刘祥之事,让我在殿内思虑了一番,觉得帝室余威仍有,进位为王之事还是需要朝廷正式诰命,方才能全然服众,之前诸葛孔明亦是这般建议,但暂时却还未想到迫使曹操同意的对策!”王旭说。
    “原来是为此事!大汉四百年江山,根深蒂固,余威终究还是有的,如今若完全弃帝室于不顾,难保各地不出变故,生些麻烦事,欲彻底摆脱帝室的掣肘,还需要时间,待局势逐渐变化后才行。对此属下也已经想过,欲使曹操答应,不外乎诱之以利,亦或以力相逼,如今最易实现的策略,需一人方可!”郭嘉从容不迫地说。
    “噢?何人?现在何处?”王旭奇道。
    “正在襄阳,软禁于大狱!”郭嘉肯定地说。
    “软禁于大狱?”王旭皱眉片刻,突然灵光闪动,惊喜地一拍大腿:“对啊!当年南阳之战时,曹洪为众将所俘!”
    “不错!”郭嘉毅然接话:“曹洪乃是曹操爱将,且又是其从弟,已软禁在大狱里几年之久,曹操最初之时,几度遣使,意欲以巨量钱粮物资交换,可皆为主公所拒,这才无奈放弃。”
    “如今这曹洪便派上用场,完全可用其为交换条件,只要拿到陛下的诰命,就算他曹操将来反悔,我们有陛下的亲笔诰命在手,已经上位,就大可不惧,反可说其逼迫天子,祸乱朝纲,天下也无人能说什么,因为这本就是事实!因此,陛下的那册封诰命,是主公必须拿到手中,用以轻松稳定各方之物,只要进位,就再没有下来的道理。”
    “单独一个曹洪,曹操会答应吗?”王旭不肯定地说。
    “会答应的!”郭嘉眼中精光闪烁:“主公进位为王已是必然,需要的只是陛下的诰命,他曹操即便不肯,也无力制止主公进位,不让陛下册封,最多让主公多费些心力稳定各方,即便真的发生叛乱,也可挥军平定,如今之局,难道还有人能动摇主公根基?”
    “所以对曹操来说,也不是多大的利处,但赎回曹洪的价值和意义却非同一般,这种交换便将是互利的选择,他以一张对他作用不太大的诰命,换取部下更大的忠心和曹洪这员爱将,他是个精明的人,知道该怎么选。”

第六百六十六章 进位为王(上)
    这一年的春天,对于王旭,对于整个势力来说,都是与众不同的。
    自荆南零陵起兵至今,南征北战,大小战役成百上千,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波折,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如今终于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拓展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许多早年跟随王旭的文武,喜悦中带着感慨,回忆起过往时,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微微湿润。
    还有一部分人,却在感慨的同时,充满了不安,对封王之事保持了沉默。
    当然,也有些人,内心充斥着浓烈的不满和愤慨,三州之地,暗中有不少官员开始发出指责的声音。
    好在群臣对这些事情都早有准备,严厉把控,稍有人路出不轨意图,立刻缉拿,一时半会儿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三州各地有大量官吏辞去职务,这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以行动来使自己脱离势力,与封王之事彻底撇开,虽然比较起总体仍算少数,但规模已然不小。
    此外,寻常百姓中,也有个别地区发生轻微的暴动,有些人妄图借此机会,于乱中谋利,主要集中在蜀中和雍州,至于荆襄九郡、南中、汉中之地则最是稳定,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民众见到榜文公布,得知王旭即将进位封王,那可是欢声雷动,甚至于有的地区还张灯结彩,以作庆贺!
    将军府众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各曹通力协作。派遣令吏、督邮奔往各方。配合各地的官员。对于大力支持的民众,给予鼓励和动员。对于那些出现暴动的地区,则是立刻控制,竭力纠察带头之人,对其余从众之人,则是以力压之,以言安抚,倾尽一切力量让其尽快稳定。
    王旭自己也极为繁忙。如今虽然足以控制大局,但需要他安排和决定的事情却很多,每日都审批着各种奏章。
    这日他正于书房中审阅,却陡然看到两封辞呈,一封来自田曹掾刘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另一封却让他颇为意外,甚至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最终确认。
    因为请辞之人,乃是贼曹掾刘逸,还是以年老体衰为理由。可事实上,他知道刘逸武艺高强。内息雄浑,常年锻炼,远未到所谓年老体衰的地步。
    仅仅思虑片刻,他便立刻命人去请刘逸。
    刘逸并未回避,也没有掩饰什么,很快赶来了将军府,神色决绝。
    两人见面之时,王旭久久没有说话,沉默对视。
    刘逸不仅仅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恩人,其能力和人品更是深得他敬重,那种情感非常复杂,是很特殊的一个人。
    最终,王旭起身,躬身对着刘逸行礼:“刘公乃是我王旭的恩人,我是不会伤害您的,今日唤刘公前来,只想知晓,刘公可是因为封王之事,因而心有芥蒂,送来辞呈?”
    “主公请起!”
    刘逸匆忙起身扶住王旭的臂膊,摇头叹道:“属下并未有芥蒂,这些年效力将军府,对于主公的仁德与爱民极为钦佩,时至如今,也不怕说句不该说的话,即便恒、灵二位先帝也是远远比不上主公的,百姓能有主公这样的王上是福,大汉终究气数已尽,从属下个人心里来说,是支持主公的!”
    “既然如此,那刘公为何要辞去职务?”王旭奇怪地问。
    “唉!”刘逸长长一叹,眼神飘忽,颇有些沧桑。
    过了好久,才声音沙哑地说:“主公,无论大汉如何,可属下生于大汉,长于大汉,先后效力恒、灵二帝,终究是汉臣啊!这些时日属下也曾想了很多,或许唯有这般,才真正可问心无愧,天下之事今后再与属下无关,还望主公成全!”
    闻言,王旭的心狠狠一颤。
    他感受到刘逸心中的复杂和矛盾,更感受到其心里的忠贞气节,深受震撼。
    最终他放弃了,深深一礼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刘逸的长子和次子,倒是仍然被王旭挽留在麾下效力。
    其长子刘涛,当年从长沙临湘县的贼曹掾做起,积功不小,如今已是将军府贼曹掾吏,继承了刘逸的本事,现在正当轻壮之时,若闲置,着实可惜。次子刘云当年选择从军,从小小什长起步,随从征战多年,如今亦是青龙军团的偏将军。
    对于二子继续效力之事,刘逸倒没有多做干涉,因为他的孩子与帝室没多大关系,甚至从小就对汉帝没什么好感。
    此后,王旭也找了刘巴,探其想法,毕竟刘巴也是个大才,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放弃。
    可刘巴却颇为无奈,他的情况也很特殊。
    其本人对汉帝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甚至对于王旭进位封王极其支持,更有心辅佐,以成就伟业,与王旭单独见面之时,没说几句,已是哭诉忠心,可如今其父闹成那般模样,令他不得出仕,更以死相逼,他也没有办法。
    这些时日他百般劝说,讲了无数道理,仍然说服不了刘祥,他是个大孝子,最终迫于无奈,只能上表请辞。
    王旭思虑再三后,没有再勉强,只是诚恳相邀,言大门始终为其敞开。
    自此事之后,王旭内心也逐渐忐忑,生怕又来人请辞,那些各地方的官吏,走得再多他都不在乎,可有些贤才却是走一个少一个。
    好在此后再没有臣下这般,即便不太赞成此事,可也保持了沉默,类似伊籍、向朗、张松,甚至三州的部分太守,都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尽好自己的本分,全然当做寻常事情来处理。
    至于事前意料中,本该闹腾的学曹大儒们,却奇迹般的完全没有人管这件事,包括蔡邕、王允、刘表、刘璋,乃至东青院的皇甫嵩、宗员、张超等人,居然也是没有任何生息,让人非常意外。
    直到司马徽、庞德公联名送信前来,王旭才恍然大悟。
    其信上只有简短几十个字,可却道明了真意:
    学曹者,乃大汉之学曹,不干政,不理事,仅掌各方文武院,授艺育人,编修古册,精纂书籍,弘大文治,宣扬武功,传承文明!政事如何,天下如何,尽与学曹无关,将军祭天封王,通报各方时,何不略过学曹之人!
    意思很明显,学曹所有人,都不会参加封王大典,全当此事不知,他们只想做好现在那些传承文明的事,天下如何,已无心去管。
    对此,王旭当然是大为高兴,很快亲手书写一幅大匾,命人送到学曹高挂,总计十六个字。
    “群贤汇集,华夏圣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曹那些主事者,谁不是真正的老狐狸,哪里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他们大多饱经磨难,对天下局势都已经看透了,那些包袱早已卸下,因此才眼不见为尽,开开心心做好现在想做的事,喜欢上了在学曹默默为后人奉献的悠闲日子。
    封王之事自此全在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很快,曹操那边也传来回音,其派遣心腹亲自南下交涉,答应了交换条件,只是并没有书面的承诺,想来也是怕给荆州留下证据。
    王旭当然也不可能给予任何书面的东西,同样命人以口头传信。
    双方约定,不管曹操用什么方法,但必须让朝廷率先颁布榜文,发往天下所有地方,将消息公之于众,然后再遣心腹之人,持陛下的圣旨,在南阳边境交换曹洪。
    这是唯一的办法!
    进位之事,必须由朝廷发榜天下,如此才有意义,但如果王旭没能拿到圣旨,那么朝廷也随时可以收回册封。
    因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彼此不会反悔。
    若朝廷发榜各方后,王旭不肯交换曹洪,那么曹操随时可以迫使天子收回册封,若没有圣旨作为倚仗,他就无从辩驳。
    反之,若曹操反悔,那么他也就换不到曹洪。
    双方都有诚意,这个交易自然水到渠成。
    短短大半月后,王旭进位为王的事,由朝廷遣使,以天子的名义送达各方,天下震动。
    此间,田丰、张靖亲自率众,绑缚着曹洪去往南阳边境,与曹操派来的陈群、乐进交换圣旨。
    双方各带数十随从,秘密交换,并未出现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