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他已经走了。”黄乐东淡淡地说。
“为什么?”田立业很意外,又有些吃惊,问:“怎么回事?他交代了完了?”
“我已经问过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的事情很小,没有立案价值,这事到此为止了。”
“可是,他……”田立业迟疑道:“我们都还没做笔录呢……”
“这个你去写,写好给我看一下……我出去一下。”黄乐东转身要走,田立业隐隐感觉不妥,叫了声:“黄主任……这个不太符合程序吧……”
“怎么?”黄乐东看了他眼,笑笑:“这点小事不算什么……”他在田立业肩上拍了拍,说:“我还有点事,先走了,等小何和老吴回来,告诉他们一下,晚上大家聚聚。”
黄乐东走了几步,把身上的黄大衣脱下,扔给田立业,转身下了楼。田立业愣了一会儿,拿着大衣进了办公室。他看到黄乐东独自一人开着院内的小车出了门,看神情似乎很匆忙。
田立业打开案卷记录,准备些谈话笔录,写了个开头又把笔放下了,感觉实在没什么东西可写。人是黄乐东叫他和老吴带回来的,刚到这儿,老吴和小何就被他打发会委里办事去了。谈话还没正式开始,他就跑出去买盒饭了,等他回来人却被黄乐东给放了。这算咋回事儿啊!田立业无奈的摇摇头,看着桌上的盒饭,心想黄主任到底有啥事,这么匆忙,连午饭都没吃就走了。他的目光落到眼前的监控屏幕上,不觉心里动了动,不由得轻轻打开电脑,调阅出刚才的监控录像皱着眉看了起来。
午饭时间,老吴和小何从委里回来了,田立业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翘着脚靠在椅子上打盹。桌上有一盒吃剩的盒饭,还有几盒没动过的盒饭堆在一边。
小何问:“人呢,我看楼下车不在了,黄主任出去了?”
田立业睁开眼,指了指桌上的盒饭,说:“你们还没吃饭吧,快吃吧,都凉了!”
“小田,”老吴问:“我们上午带回来的谈话对象呢?”
“走了!”
“什么?这么快就谈完了?”
田立业有气无力的点点头,“对呀,谈完了。”
“不会吧?”老吴感到有些奇怪,看到桌上摊着的谈话笔录,上面只有短短的两行字,问:“这是怎么回事?怎没内容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黄主任让我写,可这谈话笔录我实在没法写!”田立业不满地嘟囔着,“人是黄主任放走的,还没怎么谈呢,他就让我去买盒饭,我回来时人已经走了,说没什么立案价值,这事儿结了!”
“哦……”老吴怔了怔,皱起眉。
“不说这个,立业……你知道我们在委里听到了什么消息?”小何打开饭盒,狼吞虎咽扒了几口,突然放下筷子一脸神秘地看着田立业。
田立业问:“什么消息?”
“委里马上要有新的书记来上任了!”
“什么……真的假的?”田立业果然露出吃惊的表情,小何笑了,说:“这消息绝对可靠,听说是市里派下来的,原来是市纪委审理室的主任,人很年轻,没几天就会来委里上班了!”
“不会吧,不是说李书记……”田立业半信半疑,说:“……委里工作一直都是李书记在主持,大家都在说这次市里肯定会正式任命他接替老钱……”
“嗨,你那消息已经过时了!老李这次没轮上,听说是因为年龄问题,他还有两年就退二线了……”
“吃饭吃饭!”老吴打断小何的话,说:“背后议论领导可不是什么好事,你们两个怎么像个婆娘一样,这些事儿唠唠叨叨没个完?”
“就是、就是,反正谁当领导还不是一回事儿!”小何端起饭盒,再次狼吞虎咽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冒雪拜访(1)
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雪花洋洋洒洒地落着,龙清市的楼宇街道被一层厚厚的积雪所笼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下午四时许,通往城西景苑花园的马路上,一辆挂着市政府牌照的丰田凯美瑞正冒着风雪缓缓行驶着。
市纪委审理室主任雷明远安静地坐在后座,头微微后仰,身体紧靠在椅背上,透过车窗向外面看着的目光稍稍有些出神。司机小刘双手稳稳把着方向盘,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着后座的这位四十出头,目光明澈,消瘦的脸颊上微微带着些许倦意的年轻主任,说:“这雪看样子是越下越大了,好多年没见过下过这么大的雪了。你说这天气预报该准的时候不准,不该准的时候怎么就这么准?要是下上一夜,明早一定连路都封了。”
雷明远抬起头,微笑着说:“怎么,你不喜欢下雪吗?你看这雪景多美呀……对了,你是南方人,一定很少见到北方的雪景吧?是不是有些不太适应?”
小刘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那可不,我来这里也快两年了,可一到冬天还是有点哆嗦。不像我们肇庆,常年气温都在二十度以上,现在这会家里人一定还穿着衬衫呢。”
“这倒是,北方零下几十度是常事,现在这雪不算什么。不过,除了广东、海南这些最往南的地方,南方冬天也冷。都说北方人不怕冷,其实去了你们南方也不习惯。冬天没有暖气,空气又潮湿,夜里睡觉冷得直哆嗦。”雷明远哈哈一笑,又将头靠到椅背上。
小刘嘿嘿地笑着,过了一会儿忽然问道:“雷主任,这么冷的天,我们这是去哪儿?”
“去看一个人。”
“哦。”小刘没有多问。
雷明远顿了一下,说:“你应该听说过……他是我们纪委的老书记,家就住在景苑花园里。”
车驶入景苑花园稳稳停住,雷明远打了个呵欠,从车里出来。外面风雪正紧,大半个小时的车程,黑色的车身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雷明远冲小刘挥挥手,迎着纷扬的雪花,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缓步走过小区西侧的健身场,来到小区深处临近湖畔的一幢二层小楼前。
这就是前市纪委副书记曹铁林的家,两年前曹离开纪委去了市政协,现在已经退居二线。
曹家的小楼外形精巧别致,屋前有个院子,被一圈半人来高的铁质篱笆围住,屋左是一丛竹林,面积不小,但因为修葺得很整齐,并不显得占地方。竹枝上落满积雪,竹林下有一圈被石头围起的假山,假山的下半截已经被雪花围住,那里原本应该是一个鱼池。屋右搭着一个面积不大的小花房,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内依稀可以看到里面长满翠绿的花草。
雷明远来过曹家,知道从院门口到内屋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路旁原本长满青草鲜花。曹家的小楼是屋外有树,屋后临湖,屋内院落有花有草,周围环境清幽。在这个都市气息浓厚的商业住宅小区内,倒独显出几分淡淡的田园韵味。
雷明远停步看了一会儿,默默点头,推开虚掩的院门,走上前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章 冒雪拜访(2)
门铃响了两声,很快有人应声出来。身材微胖,头发斑白的曹铁林见到雷明远立刻显出高兴神色,连声说:“呵呵,明远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雷明远拍了拍身上的雪,走进客厅。
屋内宽敞明亮,暖意融融,收拾得十分干净。左右墙壁上分挂着几幅名家书法,两侧屋角的立几上各摆着一盆剑兰,生长得十分旺盛,翠绿的叶子中各生出几支白嫩的花蕊来。
曹铁林端着一杯茶过来,见雷明远正在打量着屋角的兰花,笑着说:“明远,你也喜欢兰花?”
雷明远由衷赞叹说:“老书记,你这两盆兰花长得真好!这么冷的天还能抽出蕊来,可真不容易呀!”
曹铁林哈哈一笑,面有得色,说:“明远,你是知道我的,没有其他什么爱好。兰花我种了十几年了,论打理这玩意儿,我可算有点心得!我外面花房里还有十几盆,要不你走时带上一盆?”
“啊不!”雷明远连连摇手,“这我可种不好,要是拿回家死了,多可惜啊!”
“哈哈……”曹铁林朗声大笑,“兰草这东西,冻不得、晒不得,喜欢潮湿,又不能浇太多水,就跟人一样,细心打理才能生长得好,心浮气躁之人确实长不好。你若是有我这么些闲工夫,一定也能摆弄好。”
“那可不一定,我哪有老书记你的这份镇定功夫。”
“哈哈,明远,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嘴上工夫了!”
二人随意闲聊了几句,曹铁林招呼雷明远在沙发上坐下,问:“怎么,今天有空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雷明远歉然道:“真不好意思,本来早应该来拜访您……”
“呵呵,没事、没事……”曹铁林连连摆手,笑道:“我就是开个玩笑,纪委的工作不简单,一年到头就是个穷忙的命,你能有心来看我就已经很好了!”
雷明远喝了口茶,放下杯子,说:“老书记,我马上要走了。”
“哦……”曹铁林双眉扬了扬,看着雷明远,“你是说……”
“我被调往德宁区工作,过几天就要离开市里了。”
“嗯嗯,我听说了……你是要到德宁区任纪委书记对吧?”曹铁林神情并不显得意外,点点头笑道:“恭喜你呀,明远!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啊,老书记,想不到你的消息……”雷明远微微有些惊异。
“瞧你说的!”曹铁林瞪起眼,随即笑道:“……我虽然不在纪委了,可也是纪委的人,总有一份牵挂嘛。”
“老书记,”雷明远坐直身体,看着曹铁林,“德宁区的情况我不太熟,你是我的老上级,又在德宁当过区委书记,我是真心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能有什么意见?”曹铁林摇摇头,呵呵笑道:“老喽,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头子,也就在家摆弄摆弄花草,这些事嘛……”
“老书记……”雷明远恳切地说:“您是纪委的老前辈,也是我的老师,论经验阅历,我还有很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德宁的情况我确实不太了解,以前和他们打交道不多,人也不熟。工作如何开展,我真是心里没底。”
“明远啊!”曹铁林收起笑容,深深看了雷明远一眼,说:“如果是别人问,我不会说什么。可你不一样,说句托大的话,你是我在纪检业务上一手带出来的,我一直把你当子侄看待。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曹铁林顿了顿,说:“你可曾想过,为什么要派你到德宁工作吗?”
“这……”雷明远愣了一下,沉吟道:“我知道自己可能不是最佳人选,不过组织上的安排……”
“明远……”曹铁林摇摇头,“我对组织上的安排没什么意见,老唐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年轻有魄力,是纪委的业务骨干,又是省选调干部,派你去自然没什么不妥。不过德宁区的情况很复杂,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冒雪拜访(3)
雷明远认真地说:“愿闻其详。”
“德宁区是老工业区,在龙清市下辖的八大区县中不算是最差的,全区综合排名在省内也能挤入中流。不过算起来德宁也只能是个农业大区,耕地多,农民也多,全区百分之七十都是农村。这几年德宁的城镇化速度可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个区县了。区内有几个大型的国企,只局限在城区和几个有限的乡镇。工业本是德宁的传统优势,可正因为如此,历史遗留的问题可也不少啊!”
曹铁林看到雷明远专注的神情,微微点头,接着说:“……德宁这几年的工业发展有些滞后,原因就在于原有工业基础已经老化,前几年的企业转型改制处理不好,伤了元气。不少困难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补偿,再就业问题很令人头疼啊。总的说来,德宁的工业发展有‘三多两少’……”
“哦……”
“困难企业多、下岗工人多、污染企业多……这是‘三多’,‘两少’嘛,一是高新企业少、二是可利用资源少。德宁的一批工厂企业都是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工业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区县的发展要求了。我在德宁那几年,这些问题就已经比较突出了。遇到的问题也真不少,三天两头就有人到区里来上访,经常被这些琐事弄得焦头烂额。论德宁的区域位置,在周围区县中并不占优,处于西南角,交通状况也不尽人意。那里的常驻人口不多,不过外来人口倒不少。当年区里工业布局调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