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怪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喜欢你,对你是言听计从,有这回事吗?”
  齐貌辨说:“喜欢我倒是事实;不过,说他对我言听计从,那倒是假的。”
  “为什么?”齐宣王问。
  “我记得国王您当太子的时候,”齐貌辨说,“我曾对田婴说:‘太子相貌不仁,颧骨特高,又长着一对猪一样的眼睛,这种人最反复无常,不如趁早把他给废了,重新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田婴听了后,哭着对我说:‘不行,不行啊!我不忍心这样做。’他如果当初听了我的话,现在也不致于遭到这么大的政治灾难,受到这么不公平的待遇。至于薛那个地方,楚国大将昭阳曾想用数倍于薛的地方来换取,我又竭力劝田婴这样做。可他却说;‘我受命于先王,现在,后王虽对我不好,但我如果那样做了,又如何对得起先王的在天之灵呢?况且,齐国先王的寺庙都在薛,我又怎么忍心将先王之庙交给楚国人呢?’他又不肯听我的。这已经是他两次不听我劝告了。”
  齐宣王听了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面露惭愧之色。但他转而又将信将疑地对齐貌辨说:“靖郭君对于寡人果真如此忠诚吗?寡人年龄尚小,涉世不深,也确实不知道你所说的那些事情。”齐宣王一边在为自己开脱,身旁的一些大臣也连声附和着。
  停顿了一会儿,齐宣王又对齐貌辨说:“先生能去帮我把靖郭君请来吗?”
  “当然可以。”齐貌辨一听齐宣王讲出了这句话,立即作出了响亮回答。
  靖郭君从薛城又回到了齐国国都。只见他身穿齐威王曾穿过的衣服,戴着高冠,佩着宝剑,显得气度不凡。
  齐宣王听说靖郭君要到了,亲自到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当他见到靖郭君如此打扮,顿时伤感地在这位老臣面前哭了起来。还真像个孩子王!
  后来,齐宣王又拜靖郭君为相。靖郭君再三推辞,最后还是接受了国王的要求。从此,君臣共同合作,使齐国出现了兴盛局面。
  人们从靖郭君大起大落的政治变化中,也更加赞赏他的“人弃我取”的用人指导思想。 


  

打疲劳战

  田婴在齐国做相时,有人向齐威王进言说:“现在正是年尾,一年的财政结算,大王您何不抽出几天时间亲自听取下边的汇报呢?要是不这样的话,你也就无法知道官吏的营私舞弊和政事得失了。”
  齐威王说:“好吧。那就让田婴做好准备,寡人明天到他那儿听他的汇报。”
  田婴接到消息后,忙令手下的官员们准备好全年财政收支上大大小小的所有帐目和凭据。当齐威王来听田婴汇报时,田婴开始一笔一笔巨细无遗地汇报,齐威王真是听不胜听,也只好耐着性子听那些单调的数据。好不容易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可刚吃完,田婴又请齐王坐下来听,累得齐王晚饭也吃不下,十分够呛。
  田婴见齐王一副疲惫不堪之态,心中暗自骂道:“活该!”但表面上还是十分诚恳地继续请求齐王听他的汇报,他说:“这些帐目是群臣一年到头、日日夜夜不敢马虎和懈怠而做出来的,大王您再用一个晚上亲自听取汇报,那么,群臣就会从中获得极大的鼓励”。
  齐王咬着牙说:“行!”
  齐王又继续听着那些单调的数字,不一会儿,就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官吏们见齐王已经睡着,趁机抽刀把刻在竹简上结算出来的帐目数字全都削掉了。
  齐王一觉醒来,已是东方发白。他一想到昨天一天的劳累不堪,就决定以后再也不管这号事了,而把这类事统统交给田婴负责。田婴终于达到了打疲劳战的目的。
  像田婴这种跟国君打疲劳战术的,后世也大有人在。
  明代大宦官刘瑾为了专权,就想方设法为明武宗准备了各种杂艺供明武宗赏玩。当武宗玩赏得入了迷时,他就取来很多各衙门的奏章请武宗处理。
  武宗十分不耐烦,生气地说:“我用你是干什么的?难道你要用这些事来一件件地来烦死我不成?你该马上拿走。”
  刘瑾就这样做了几次,明武宗都这么说。这一来,朝中许多事情,只随刘瑾裁决,而不再上报皇上了。 


  

两边沾光

  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与田忌,一个为文官,一个为武将,共同支撑着齐国大业。
  但是,两个人的关系都相当紧张,矛盾激烈,一个瞧不起一个。齐威王对此也作过不少调解,但终是不见效。
  二忌相争的现象被邹忌身边一个名叫公孙尹的人知道了,为了讨好主子,公孙尹向邹忌献计说:“您何不向国王出谋,让我们齐国去攻伐魏国呢?
  如果攻打魏国取胜了,那这个计谋是你先想出来的,你一定会拥有巨功,受到国王的重赏。如果这一仗打败了,将帅是田忌,他不在战场上战死,回来后也会被杀头。”
  邹忌一听,这果然是除掉心头之患的妙计。于是,邹忌第二天就去劝说齐威王,让他派田忌出兵去攻打魏国,并且讲了一大通攻打魏国的事由。齐威王也就同意了邹忌的计谋。
  田忌领着齐军去攻打魏国。老天有眼,结果是三战三捷,大败魏军,且战场形势对齐国军队是越来越有利。消息传来,齐威王十分高兴,夸邹忌主意出得好,夸田忌领兵打仗有方。
  邹忌见田忌的脑袋不能搬家,仗打得这么漂亮,心里十分着急。因为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沾打胜仗的光,而是要沾田忌打败仗的晦气,这样才能达到除掉田忌的最终目的。
  邹忌计谋未能得逞,便又去找公孙尹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公孙尹也早已听说了田忌三战三捷的消息,心里正在筹划着下一步棋。
  当邹忌来找他密谋时,公孙尹劝道:“丞相千万别急,我自有妙计。”
  于是公孙尹又如此如此这般地向邹忌叙述了一番,喜得邹忌连连称“妙计!妙计!”
  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一个自称是田忌手下的人正在占卜市场上进行问卦。只听那人对卜者说:“我是田忌手下的人,我们的主师领兵攻打魏国,已是三战三胜了,威名扬遍天下。现在,他想反叛国王,自己当上国君,你看能成功吗?”原来这人正是公孙暗中派来假充田忌部下来为田忌占卜,故意说一些田忌准备反上叛君的话,公孙尹并让那人带上200 两黄金,去有意贿赂那个占卜的人,让他说田忌谋反可以成功一类的话。
  当化装成田忌部下的人刚从占卜的铺子里走出来,公孙尹又指使另一批人立即冲进铺子内,把那个负责卜筮的巫师抓走,带到了齐威王面前。
  邹忌和公孙尹都到场,当着齐威王的面审问那位巫师。那巫师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只好如实他讲出了刚才事情的经过。
  齐威王听后,勃然大怒,说道:“大胆田忌,竟敢要谋反,寡人决不会轻饶了他!”
  田忌听说以后,幸亏这时不在国都,而是在齐魏边境的交战处,于是,吓得逃之夭夭,来到楚国避难。
  邹忌终于挤跑了自己的政治对头。 


  

目污自毁

  战国末年,随着秦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所谓“战国七雄”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秦国即将成为天下霸主。眼下,唯一尚可与秦抗衡一下的,也只有楚国了。为了消灭这最后一个强敌,秦始皇经过周密的战略部署,命令大将军王剪率领60 万大军,对楚国宣战。
  这一仗至关重要,所以,秦始皇亲自将王剪送到灞上,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希望王剪能旗开得胜,一举成功。王剪对这一仗十分有把握,他并不关心能不能打胜仗,而是十分在乎另一类问题,他对秦始皇说:“现在仗也打得差不多了,我请求大王能给我封赐良田美宅。”
  秦始皇一听,感到王剪怎么在这节骨眼上提这个问题,忙安慰说:“将军去吧,你为什么要担心受贫穷呢?”
  王剪说:“我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封侯,所以,现在趁大王赏我酒饭为我壮行时,我请求大王能赏赐我良田美宅,以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始皇听了后,不禁大笑起来,说:“我将很快满足将军的请求。眼下,你还是抓紧时间,带领队伍出发吧!”
  听秦始皇这么一讲,王剪第二天就率着大军出发了。但他命令部队减速前进,途中,不断派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打听有关封赏一事。待部队到了潼关,王剪已经是第五次派人到长安,请求秦始皇给他封赏良田美宅。秦始皇无奈,亲自写一信给王剪,答应等仗打完后,将某处封赏给王剪。王剪这才带着队伍继续向楚国挺进。
  有人见王剪如此三番五次地向秦始皇邀功请赏,十分纳闷,王剪身边的一个部下对王剪说:“将军要求良田美宅,也未免太性急了吧!”
  王剪说:“你等有所不知,秦王为人狡诈,且不信任别人。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委任给我一个人,我如果不能及时多多请求田产,以作子孙后代的家业,使自己坚实起来。难道我还能白白地等着他对我产生怀疑再来治我?
  我不向他多多地要求封赏,他会以为我另有所图呢!”众将领都觉得王大将军讲得有道理。
  楚汉战争末期,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大事,自己带兵与项羽决战。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京索一带,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就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几次派使者到关中去慰问萧何。
  萧何身边一个名叫鲍生的人对他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却多次派使者慰问您,这并不是为了关心您,而是对您有所怀疑呀!所以常派人来探听情况。为您考虑,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都到军队中去,好让皇上放心。”
  萧何开始还很感激刘邦对自己真是关怀备至,时时都想着他。经鲍生这么一提醒,他方恍然大悟。于是,就采纳了鲍生的计策,把自己的兄弟及儿孙中能扛武器的,都送上了前线。刘邦见此情景,心中大喜,遂放松了对萧何的警戒,一直到彻底消灭了项羽,再也没有派使者前去“慰问”萧何。
  朝建立后,吕后用萧何之计,杀害了韩信。刘邦甚为高兴,就派使者传去命令,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又加封五千户,派500 士兵及一名都尉做为萧相国的侍卫。
  这时,诸位官员都来祝贺,唯有将军召平表示哀叹不安。萧何有一天见到他,有意扯上这个话题,召平说:“相国的祸害也要开始了,我有什么可去庆贺呢?”萧何问他这话怎么讲,召平说:“皇上终日奔波于外,而你守于京城之内,并无冒被弓箭射伤的危险,却又是加官晋级,又是设置卫队。
  这其实并不是为了维护你,而是有意在提防你。淮阴侯韩信起来造反,虽已平息,现在皇上已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能把皇上的封赏辞让掉,不要接受,把全部家产用以资助军队,这样可免祸灾。”
  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向刘邦辞去封赏,并尽其所有资助军队,刘邦见了,赞不绝口,认为萧何真不愧是不计名利的功臣。最后,还是让萧何担任相国要职。
  公元前196 年秋,黯布起兵反叛朝廷,刘邦带病亲自披挂上阵,前去讨伐黥布。就是在这种戎马倥偬的情况下,刘邦仍然数次派使者去慰问萧何,同时问萧相国最近在做什么。萧何对使者说:“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盼皇上早日平息叛贼,凯旋归来。”使者将见到的以及听到的,一一向刘邦作了汇报,刘邦才稍微放下心来。
  刘邦的这些防范萧何的行动措施,早已被萧何的一个门客看在眼里,他对萧何说:“大人,您离灭族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权可以说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各方面已无以复加。自入关以来,十余年间,你一直深得民心爱戴,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安抚百姓的工作。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打听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一带,乃致于整个国家,对皇帝造成威胁。为今之计,你必须多多地购买田宅,以损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就会十分高兴,对您也就放心了。”
  萧何与刘邦共事了这么多年,深知刘邦的为人,一个臣子如果功高盖主,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萧何听从了那位门客的活,命那个门客用低价强行购买了许多民田民宅,干一些违心的事情。在人们的心目中,萧何一下子变成了另一个,议论责骂声充斥于关中一带。萧何只是默默地领受着。
  第二年,刘邦平息了黥布,凯旋归来还京时,老百姓仍纷纷拦路,在刘邦面前控诉萧何的罪行。刘邦听了,三言两语地打发了那些告萧何状的人。
  不但不去怪罪萧何,还暗自为萧何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