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备战多哈亚运会,国家队重新集合。当王楠拖着行李箱到达房间,看见门虚掩着,突然就钻出一颗毛头来。右手指上的纱布白得刺眼,笑容却总让人想起傻乎乎的兔子(尽管除了王楠没人觉得张怡宁像兔子),“楠姐,你来了;有人擦地了!”
连年世界排名第一?雅典女单冠军?眼前人分明还是个熊孩子么!
在大多数同龄人忙于学习、考试时,对运动员而言,取而代之的是训练和比赛。不一样的方式,度过的是同样的青春。何其幸运,遇上了那么一个引导、守护你的人,让自己去追赶去仰望。流年暗度千帆过尽后,那个人面前的,仍旧是最初的自己。
过了多少个年头,一直被小爱小爱叫着的瓷娃娃也成为了日本女乒的领军人物,迎来了比自己年幼五岁的队友。石川佳纯目睹了福原爱在苏州公开赛的第一天就丢失了出入证从此刷脸吃饭,給自己对她是经验丰富体贴和善的前辈的第一印象贴上了“误很大”的标签,藏进脑海深处;而在集训举办试胆大会的夜晚,当石川一边往前辈身上扑一边哭喊“妖怪、妖怪好可怕”时,由于相似的球风与相貌而令福原爱感觉到的些许某魔王的气息也就云散烟消了。
日本队少女的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
☆、两极
乔红提早来到了退役采访的地点,想着该怎么总结自己的运动生涯。
大概,单打的话,就是不停地为邓亚萍扫清夺冠各种障碍,然后再在决赛中输给她。至于双打,小邓是进攻型自己是稳健型,我负责把球弄上台,由她来进攻。自己的名字,一定是和这个小五岁,矮七公分的队友一起出现呢……
“乔红你们俩一直都是双打配合默契、单打输给邓亚萍,你觉不觉得委屈,想不想赢她?”“我要赢她还得好好练练。 ”“能评价一下这位队友么?”“场上她是绝对的主角,双打她七我三吧……至于场下,我们不是很熟。”
记者先生你眼睛别睁那么大,我和小邓真的不熟啊。什么?我们双打很默契?是,是很默契,但是如果你和你同事工作上很默契也不代表你们下班就很熟嘛。我除了比小邓差,比其他人还好呢。
何况自己和小邓,性格上根本是两个极端。离开了这张乒乓球台,两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了。
乔红的经历,按部就班,平淡如水。小时候被体校教练一眼相中说有打乒乓球的潜力就去练了,实力足够就去了省队,再然后国家二队、一队……1989年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小乔就拿了单打和双打两枚金牌,成为国家队一号种子。紧接着16岁的邓亚萍横空出世,“乔红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就结束了”。结束就结束吧,拿了一堆双打冠军单打亚军后乔红功成身退,被中国乒协公派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队,卸去了责任和压力,在那边她边打球边教球,日子过得十分清闲。人生的每个阶段,乔红都顺势而行,得失从容。
至于邓亚萍,步步争胜,常常出人意料。人人说她的身材在比赛中占尽劣势,那就用十倍百倍的努力去弥补。小小的个子台前搏杀却极度凶狠,在16岁横空出世后的八年中世界排名第一,却又在巅峰时期退役,以英语零基础的起点进入清华大学英语专业……
“诶,小邓退役了?”回国探亲顺便参加八运会的乔红,在输给横空出世的16岁的张怡宁后听到了这个消息,“才24岁……”
听队友说邓亚萍刚入学的时候26个字母都要大小写一起上才写得全,为了补基础每天学习14个小时,连父母都很少联系,乔红拿起的电话又放下了。运动员这样全职学习并没有先例,但如果是那个人的话就一定能做到。好歹,也认识了九年呢。
回到日本的日子清闲依旧,而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邓亚萍的消息越发像个神话:在清华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她作为交换生前往英国,继而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连续拿下英语专业学士、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经济学博士……而乔红在2000年接到了华南师范的入学通知,回国就读于体育科学学院。
乔红天天套头衫牛仔裤,时不时被老师同学拉去吃饭,在华南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只是偶尔会想想,那个人穿着学士服在康桥会是个什么样子。广州体育局已经向乔红发出邀请,会在她毕业后安排一个乒乓球相关的职务,今后的日子已经可以预见,她将继续云淡风轻地生活下去。
事有意外。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团决赛上王楠爆冷输给朝鲜队,状态一落千丈,体育总局来电话问乔红能否中断学业回去帮师妹走出低谷。乔红放下电话,看着手边的报纸头条“邓亚萍在国际及中国奥委会同时担任职务”捋了捋头发,“何不饶人一世闲呐”。
事实证明,一个世界冠军真不一定是个天生的教练。看着小孩儿们一口一个“乔姐”地叫,自己怎么也不能像当年的教练一样张口就训抬脚就踹。至于认识多年的王楠,看着温柔实际是个暴脾气,一旦她发起火来乔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王楠主动“约法三章”:如果有顶撞,那不是出自内心的。
“那段时间,对王楠而言是最困难的,她身边需要一个能够信赖而且知心的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诉对象,在这方面配合了她一下,努力让她有份好心情,烦心事儿少了,投入到训练中的精力自然就多一些,打球关键还是靠她自己。”乔红先治好了王楠的心病,再在训练和比赛中总结出她的不足,她甚少当面说王楠,而是写在本子上让王楠自己看。这些招数还挺好使,王楠在世乒赛前的队内大循环中以16胜1负名列第一,也重拾了她蝉联世乒赛女单冠军的信心。2003年5月世乒赛上,王楠拿下女单、女双、女团三个冠军,实现了女子乒乓球“大满贯”,回身擦汗的瞬间一把抱住了乔红。
世乒结束,雅典奥运会近在眼前。王楠跑来找乔红发愁,“老张这几天黑眼圈又重了,怕是又失眠了。这孩子有什么事儿都往心里藏,现在不在一个教练组我也不知道她近况怎么样该说什么……”
老张,张怡宁啊……张怡宁因为球风类似小山智丽而被招进国家队充当邓亚萍的陪练时,乔红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末期,对张怡宁的印象除了八运会上那个愣头青之外,再就是去围观曼谷亚运会的时候,看着王楠因为检查胶水错过了饭点儿,一个小孩儿风风火火就闯进来了,手里举个汉堡嚷:“楠姐快吃,我给你抢的,一会儿还比赛呢。”脚下没注意被绊了个大劈叉,手里汉堡还给她举着……原来是个心事很重的孩子么。
大赛前的心理压力不同于王楠的状态低迷,像自己那样缓和的训练总结方法是没用的,需要干脆利落当头棒喝,而这恰是乔红从来不擅长的。
呐,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邓亚萍看看手里的纸张,嘴角抽搐。抬头看看眼前沉着脸的后辈,继续抽搐。
趁着工作间隙去队里看看,就发现这位世界现排名第一一脸的暗无天日。过去拍拍小张的肩膀“你有什么事可以找我。”结果这小孩儿一口气列了十条打法问题交到自己手上,再看着自己面无表情地说“我觉得自己打得不好”。
纸条上写的都是些细枝末节,传说中张怡宁不动声色能把后槽牙都咬碎原来是真的啊……看完纸条折好了递给她,“你现在都打到超一流水平了,怎么可能还有十条问题?这说明你对自己还是不够自信。要我看就两条:一个技术上的,一个心理上的。”
眼前人的眼慢慢亮起来,对聪明人言尽于此。邓亚萍快出门的时身后传来疑问,“邓姐,你当初……为什么退役?”
24岁,经验与体能平衡得刚刚好,运动员的黄金时期,你,为什么退役?伤病、学业、婚姻?大概都是答案,也都不是。
“再过一段时间,你自己就明白了。”那个一直在身边的人离开后,早已习惯了的万人之上突然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你自然会明白。有些人就像站在北极遥望赤道,明明遥不可及,却可以感受到那份热度。
2008年,邓亚萍完成在剑桥的学业回到北京投身政界。同年乔红离开国家队,担任广东省乒乓球训练中心主任。
乔红偶尔会梦到比赛时的场景,包括43届天津世乒赛。当时的乔红已经伤病缠身,考虑过退役,却为这次比赛留了下来,只因为当时的男友老家在天津,自己希望能在那个地方拿下一枚金牌,之后退役去日本见他。
其实自己和小邓几乎不会讨论私事,那次却不知道为什么说了出来。两个人会师决赛,小邓平时又快又狠的前三板在那一天却没能打出来,竟然被自己给控制住了。中场休息的时候自己走过去,难得地用身高优势揉了揉她的头发,“怎么了,状态不好么?”她没回答自己,比赛就又开始了。
那场比赛打得相当精彩,双方比分咬得很紧,虽然最后乔红还是输给了邓亚萍,但她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就像自己去了日本但最后还是和男友分手时的感觉一样,有些不甘却又莫名心安。
夜半醒转,北京尚且处于春雨贵如油的旱季,广州窗外淅沥的雨声已经宣告了岭南漫长雨季的到来。
☆、流年
如果你想了解孔令辉,你该去找谁呢?当然是刘国梁。
如果你想了解邓亚萍,你该去找谁呢?当然是乔红。
反过来也是一样。
但王楠与张怡宁的关系,和上面的两对还不完全一样,她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微妙,而且要考验两个人的境界。
实际上,不在球技上和为人方面达到她们两个那样的境界,要想钩织成这种关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她们两个的境界,打出了她们两个那样的球,也创造出她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节选自《乒乓世界》05年5月刊卷首语
2000
《乒乓世界》去国家队采访,问张怡宁和王楠对彼此的感觉。王楠的回答很简单:“张怡宁挺单纯的,是个好人!”同样的问题问起张怡宁,她却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张怡宁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对王楠是个什么感觉。
2000年,王楠最辉煌的时期,张怡宁最点儿背的时期。王楠是女乒绝对主力,第一单打,连续两年世界排名第一,悉尼奥运会一号种子。
同时,张怡宁为参加悉尼奥运会女单比赛做好了各种准备。然而在吉隆坡举行的世乒赛女团决赛中意外输给对手的一场球改变了她的前进轨迹。受这场球的影响,张怡宁在随后的奥运会预选赛中也没能调整好状态,错失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怡宁真是“一黑到底”,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两负白杨,与团体、单打两项冠军无缘。
如今天之骄子去了澳大利亚,倒霉蛋终于开始思考,楠姐对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想要超越想要击败的人,毫无疑问。
世纪之交,王楠连年世界排名第一,张怡宁由于在各类公开赛上的出色表现排名攀升至第三,两个室友有了直接的利害冲突。1999年,45届世乒赛,张怡宁来到决赛赛场,隔着球网看过去,此前一直站在场边給自己加油指导的楠姐就在对面粘球拍。尽管赛后跑去对楠姐念叨与其先2:0后2:3被削回来还不如一上来就3:0被削下去,可张怡宁自己也承认,战术上心理上都是自己输,楠姐连续压制反手那招得好好学。
后来……后来王楠就成了张怡宁的心魔,训练和比赛上都是。张怡宁和王楠同由李準教练指导,老张想找楠姐的时候发现她和李指在对拉,想找李指的时候发现他在給楠姐喂球,总觉得挺孤单的。再后来大大小小的比赛,一路杀进决赛后看着对面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就觉得冠军也好什么也好,可望而不可即。
看到楠姐就会辜负了父母选名字的美意,张怡宁的心会变得躁动而毫不怡宁啊……
“老张老张~”对人生的思考被打断,张怡宁抬头看见李晓东教练。“王楠悉尼回来调到我们组,你先帮她把东西收拾下?”“好。”“呃……你能行?”“她衣服都是我帮她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好么!自己早就不是当年生活自理不能的愣头青了,都和楠姐一起住了五年了。楠姐从替自己收拾衣服打扫房间,到手把手教会自己擦地归置冰箱,再到懒病发作把衣服乱堆洗衣机再被自己忍无可忍清洗掉,自己逐渐学会做家务照顾人还真是她教(逼)出来的。
这种生活中的关系,大概会让我们不仅仅是对手……吧?
张怡宁刚进国家一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