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能说游东方对于周围的同仁是完全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至少他给他工作环境中的几乎所有的女同胞无不是一个典型的纯粹、笔直的正人君子形象。就是对他有非分之想的女同胞也是这样的印象。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女同仁在他面前,不管是听他怎么谈工作也好,拉家常也罢,无不都是正襟危坐,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由于上面领头的正,下面脚底就稳,不管是任何级别的负责人,对于周围哪怕再青春貌美靓丽的女同胞,纵然有望梅止渴之意画饼充饥之情也是不敢逾越雷池一步的。这一点温文静似乎也是感同身受,因为其表现是,决没有任何姿色好的靓女因为凭借姿色,而博得老总的青睐,而获得额外的关照,更没有那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在不审视工作质量如何,而在对待女同仁问题上,只观察容貌上乘与一般,而出现某种倾斜性,或不顾工作业绩平平而使容貌出众者,得到比容貌一般工作却出类拔萃者更多的提拔和升迁的机会。这已经成为杂志社的一种不是制度的制度。就算是季善扬作为主要领导有对于女色过于浓厚的兴趣,那也只是局限于他私生活的隐私范畴,表现在工作当中,也不得不严格遵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与游东方在事业初创时期的恰似针对他制定的“制度”,他自然也是克尽职守地始终坚守着他与游东方既定的承诺。
虽然游东方的事业一个高峰接一个高峰而且又一直都是单身男士,但对于他的洁身自好或是情有独钟,不但温文静,就算是其他了解他内情的女士们,往往只知道他与田润竹有过一段似是而非的关系,却不知道还有个苏醒梦——他的堪称是永不褪色的梦中情人,她们对于游东方只能是仰望之、暗恋之、憧憬之,而最终只能是把对于他的激情也好,情愫也罢无不化作在工作中的热血沸腾、奔涌,对于他追求的理想事业的想往憧憬与精神冲动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博得在对于男女情感的态度上,在众多的女同胞眼里,恰似黑脸包公一样的游东方的信赖和可能得到提升的机会。
游东方接着说:“如果自己在别人的看不起或是在别人对你的冷嘲热讽中打退堂鼓了,你就不配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屹立于你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坐标之上。不但有愧于英雄的事业,更不会成为这个充满追求与进取时代的宠儿。真正的勇士领导的是真正属于英雄的事业,而真正的英雄就应该将别人对你的看不起或冷嘲热讽,作为激励你奋进的鼓手乃至号角。要想成为时代的英雄就必须首先具备适应时代的心理素质,如果具备了可以成为时代英雄的心理素质,你才能做出无愧于英雄时代的英雄壮举,成为影响更多的人投身到追逐英雄足迹的时代。
“心理素质的优劣不但决定你进取意识的强弱,更会影响你在追逐事业中的雄心如何,梦想几多。只要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就会在无形中感到你的对手的任何的轻视与嘲笑,都会在非人所愿中成为你奋进的力量之源。如果自己都不能正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不但会偏离你所追求的既定目标的正确轨道,你本来阳光灿烂的生活也会随之而黯然失色,你不但不能引领时代风骚,就连拥有一份属于你自我认定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也将成为放不响的空炮,随之而来的必将是整个的人的身心,无不堕落到为你的对手所幸灾乐祸的圈套的束缚之中。”
温文静清楚地意识到:游东方多年独立办刊,除了他的理想主义信念,和甘愿充当改革时代革命军中马前卒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但是基于他的才华、胆识,勇气与智慧,更重要的是基于他超越一般人的执着、稳健、和“胜似闲亭信步”的良好心理素质。他独立办刊这些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关键之年。游东方正是在邓小平主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掀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杂志期刊领域改革的大幕。
他的举动无疑引发了期刊领域的一次裂变,一次呈几何级数的裂变形态,在中国期刊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但从真正意义上的作为独立办刊的媒体,他恐怕是第一人?如果把中国的期刊改革说成是一场爆炸式的革命变化,那么他无疑是引爆了导火索的第一人;如果把中国的期刊改革改称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裂变,他无疑是导致这场空前裂变的男一号。他所带来的何止是一般的裂变,简直就是对旧体制的彻底反动嘛。她的老总不但是“独立办刊”的第一人,无疑也是既把杂志办得有声有色,而又不失自我追求本色的第一人,更是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杂志人之一。
喜爱文科而且又是期刊科班出身的温文静虽然有这方面的敏感,但也只是让她的这种感觉或想法萌动于心中,因为她不好直接说出口,尤其是当着她所敬佩的领导的面说出口,那无疑违背她一贯的风格。
感同身受的温文静知道:“独立办刊”这决不仅仅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独立办刊”无疑是触及体制的强有力杀手锏,其核心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市场化,而游东方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市场化道路,而首先从人事制度上的反动,无疑是从根本上对旧体制的反动,这一改变无疑是从根本上对旧有人事体制的叛逆,从而导致从整体上打破旧有传统模式和既定的用人格局。
提到用人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曲曲曲折折经历,游东方有些激动地说:“我们正是基于对自我认定信念的坚守,和任何流言蜚语都不能使我们动摇的精神支柱的坚挺。面对杂志业迅速拓展产生的对高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用人制度上采取了完全彻底地打破既往墨守成规的模式,打破了受制于传统用人制度僵死的条框,如果我们当初不是打破僵死的用人制度条条框框的限制,杂志社的事业不但不能实现既定的理想目标,无疑会遭受极大挫折,甚至根本就不能起步。
“为了解决事业发展基石的人才问题,我们在苦苦求索之中架构了具有《企业家》周刊特色的用人模式:在没有‘人才交流中心’这个机构的情况下,将聘用、借调、调动等各种‘招术’都一齐用上,对核心、骨干人员的档案交由主办单位代行管理,对业务人员的档案由杂志社直接管理。当然,还有一般人员和招聘人员档案由他们自行解决。
“不说聘用,就是当时的所谓调动,都是极不保险的。最高层次的由主办单位代管的‘调动’是不是也是仅起到今天的‘人才交流中心’的作用?”
温文静表示认可道:“是呀,从那时开始,杂志社创新的人事制度就诞生了两个新鲜的词汇:内部正式职工和‘刊龄’。凡通过研究同意‘调入’、档案进入杂志社的员工,一律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正式职工应该享受的一切待遇,而不管你的户口是否在原籍。同时杂志社在福利待遇上有了‘刊龄’这个标准而根本不会考虑你过去工龄的长短,‘刊龄’成了衡量你工作长短,贡献与否的一个标尺。说来,我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到杂志社来了,也就成了这种用人制度的受益者。”随即,她又是莞尔一笑。
游东方说:“这两个新鲜词汇,在期刊界其他单位是不可能找到的。这种创造性发明,无疑是对当时人事制度的勇敢挑战并形成了强力冲击。”
温文静最清楚,就是这个关乎每位员工切身利益和前途的重大问题,还是直到杂志社被政府列入事业编制机构、得到编制指标之后,才逐步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作为杂志社首届编委会委员、长期担任杂志社人事部长的温文静,对在改革开放时代里,人们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完善自我人生境界创造性冲动感同身受:就是在杂志社如此高的风险体制下,追逐时代浪潮的人们还是蜂拥而至,来自党政机关、期刊界、科研单位、理论研究和厂矿等各个领域的领导干部、学者、作家、诗人……都不断加入到这个崭新的集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和熟悉期刊工作。
第七章:迁徙忧伤与拥抱希望(上)
游东方离开温文静的办公室之后,使她坠入了沉思之中……
这么多年来,她经手的人事档案差不多有几千人,进进出出者形形色色。有为周刊的发展壮大力下过汗马功劳而不图回报者,也有在创业初始有过滴水功劳后,对涌泉回报的不知足者,更有一些,即无能且又像牛皮糖粘上不放的人物,更有因为一点点的成绩,无非就是因为在事业初创时期跑来争当一回创业者而弄来了千儿八百的广告费,也算是成了创业者,多年来什么也做不来,可却还是在那里卖老资格,白养着,还觉得自己十分了得,当“活老人”被供养着,待遇丰厚有佳不算,随时索要,还是不能满足而动辄还要闹事者。如果是主流不好,大方向不正确,一句话,如果不是因为老总行得正,走得端,《企业家》周刊岂能有今天。
至此,她由衷地感到,当一个老总实在是太难了。需要怎样的韧性才能承受如此沉重的内外压力;需要怎样的容忍精神和耐力才能支撑起这个事业的平台。感慨至此,她越发地觉得,孟子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又什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她的老总不仅堪称配之而实则无愧。当然,自己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不仅没有男人“动心忍性”的城府,更无从感受:宰相肚里能撑船般的肚量。因此,她反倒觉得自己虽然这么多年平平淡淡,比起当一个老总的艰难程度,未免还是真的是有些小资了。
正因为自从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就一直从事人事管理工作,使温文静切肤感受到:有了完全不同与一般的用人制度,才使所有的人员都处于一种交流的危机感中,每一个人无不是奋勇争先,将个人的智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正是因为个人力量的整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从而使杂志社的事业呈现生机盎然,经久不衰的景象。
这无不都是基于游东方在选人用人上的一反陈规,不铺摊子,不设冗员,没有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使基本骨干保持相对稳定,使一般人员始终处于竞争味十足的流动状态。
创新的用人体制给杂志社带来了朝气和活力。快节奏的工作、高标准的要求,就像永久的浪潮对人才进行着永久的冲击和筛选,在大浪淘沙般无情冲刷下,磨砺出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留下来的,成为杂志社的业务骨干,离开的,开创出了个人的另一番事业天地。
用人是一种法度。杂志社在解决了编制之后,将独创的用人机制的作用更是发挥得酣畅淋漓,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完善,阶梯状的结构形成了几大群落:正式调入的员工,档案进入省社会主义教育学院管理系列:因进城指标限制等原因暂时无法正式调入的,档案由杂志社人事部管理并视同为正式职工:聘用员工的档案,由杂志社直接管理,一旦确认调入,就会立即将档案转入到高一层等待指标;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和借调的其他人员,则按国家政策规定,由原单位负责……
无论哪个梯级上的人员,杂志社都一视同仁地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地上缴了养老金,彻底地解除了所有员工的后顾之忧。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夕,一批已到退休年龄的老同志,都经温文静之手,为他们顺利地办理了退休手续,成为杂志社首批按月领取养老金、安享晚年的职工。
进入新世纪后,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的建议与要求,《企业家》周刊编委会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后,又推出了一项新的人事制度:年满五十五岁男职工,年满五十岁的女职工,在工作岗位走得开的前提下,可以自愿申请提前内部退休,杂志社负责按时发放工资、缴纳养老金到正式退休为止。
这项政策,既有照顾在杂志社打拼多年已身心疲惫想早一点休养的老同志的良好愿望,更有“腾笼换鸟”、补充新鲜血液的战略安排。政策刚一出台,符合条件的数位同仁马上递交了申请,成为杂志社首批内退人员。
对于主编室副主任张开德递交的内退申请,杂志社领导经研究后,同意了这位早在《城市美容》杂志就与游东方一同共事,后来又加入到《企业家》周刊、始终在编采第一线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同志的自愿选择。
在温文静的眼里,张开德为人忠厚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字,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钻研书法篆刻艺术,先后出版多部具有教学价值的专著。接受游东方的加盟邀请进入杂志社后,张开德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编辑部副主任、夜编部主任、主编室主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