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的b面-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8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由此可见,韩信当时被处死时并没有经过刘邦的同意,但是这样做又大体符合刘邦的心思和要求,由此不难看出吕后的果敢。而她设圈套计赚韩信,又可见她的多谋和狠毒。
如果说吕后杀韩信已见出她的果敢中的残酷,那么她诛杀彭越的事实就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了。彭越类似韩信,也是楚汉之争中的关键人物,他曾以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骚扰楚人后方,断其给养,使项羽疲于奔命,最后在垓下大战中也为刘邦出了大力。刘邦定天下之后,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陈ND768在代地造反,刘邦率军
征讨,彭越只派兵支援,自己因病未能参战,这便引起了刘邦的猜忌。恰值此时彭越的部下密告彭越谋反,刘邦便趁机逮捕了彭越。调查审讯之后,因没有确凿证据,刘邦下令废彭越为庶人,把他贬往蜀中。彭越在去蜀途中,正好遇到吕后要从长安去洛阳。两人碰面,吕后装作完全不知道此事,对彭越又嘘寒又问暖。彭越便以为吕后心慈肠软,向吕后哭诉了自己的冤屈,并请吕后替自己在高祖面前说情,允许他自贬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吕后一口答应下来,并安慰彭越一番,表示她说服刘邦收回成命绝无问题。吕后带着彭越来到洛阳,一见到刘邦的面,就责怪刘邦不应把彭越流放蜀中,而应该立即处死。她说,像彭越这样的人物,留下来必生后患,流放蜀中就等于放虎归山。她马上授意彭越的舍人,令他再次控告彭越谋反。这样一来,可怜的彭越还不知是怎么回事,竟被处以醢刑(剁成肉酱)。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这就是吕后的手段。
与吕后不同,明太祖的马皇后则是以贤德协助明太祖治国的。草创时期,朱元璋曾受到马皇后养父郭子兴的猜忌并遭受囚禁,贤淑的马皇后坚定地站在朱元璋一边,对朱元璋极尽体贴,并想方设法在养父母面前为朱元璋开脱,主动替朱元璋把打仗得到的财物献给郭子兴,最终解除了郭子兴对朱元璋的防范。为了使朱元璋在前方安心打仗,马皇后常常在后方动员人力筹集粮食。她还动员将士家属缝衣制鞋、支援前线,这既使前方将士受到鼓舞,又保证了后方人心的安定,有力地支持了朱元璋的事业。明王朝建立以后,马皇后发现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变得性格怪癖多疑,常因小事狠狠惩罚大臣。马皇后担心这样下去会造成君臣间的冲突,就及时提醒、劝谏朱元璋,特别是从感情上打动朱元璋。朱元璋终于接受了马皇后的意见,在治国安邦方面多有建树,被后代史家视为一代开国明君。
清朝初年的孝庄文皇后的性格以隐忍著称,她协助子孙治国的手段也往往是在韬光养晦中以求一逞。孝庄文皇后的儿子顺治帝即位后,既有政治实力又握有军权的多尔衮却处处刁难、步步进逼。对此,孝庄文皇后忧心如焚,但她仍采取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态度处之。因为她知道一旦激化了儿子和多尔衮的矛盾,顺治的帝位绝难保全。于是,她决定由自己出面,不断给多尔衮加封号、戴高帽,使多尔衮为了名声而不便废帝自立。帮助顺治顺利地度过了艰难的开创时期。
顺治去世后,年仅8岁的儿子玄烨(康熙)继位,由鳌拜等4位大臣辅政。鳌拜欺皇帝年幼,在宫中独揽朝政,专横恣睢,还网罗党羽,排斥异己,闹得上上下下无人敢惹。年幼性急的康熙帝急于除掉鳌拜,求教于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认为操之过急会导致宫廷剧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孝庄文皇后仍然采取后发制人的隐忍态度,让康熙先不要打草惊蛇。于是她以皇帝喜欢布库戏(满语,意为“摔跤”)为名,组织一批少年常在宫中游戏。当时康熙只有十四五岁,所以此举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过了一段时间,少年们的摔跤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这种游戏也习以为常了,孝庄文皇后便授计康熙智擒鳌拜。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鳌拜进宫面帝,见康熙正和孩子们玩耍,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这时康熙一个手势,孩子们一拥而上,一顿拳打脚踢,把鳌拜掀翻在地,七手八脚绑起来。等鳌拜醒过味来,自己已成了阶下囚。孝庄文皇后不费一刀一枪、不损一兵一卒,就制服了鳌拜,为康熙收回了权力。由此可见孝庄文皇后隐忍背后的远见和力量了。

助皇帝一臂之力:4。长发人的长见识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叫作“头发长,见识短”。其实这一对女性的评价是相当迂腐、相当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随便翻一翻历史,你就可以看到不少让七尺须眉咂舌的后妃,也就不能不心悦诚服地赞叹一声“长发人自有长见识”了。
北魏的冯太后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她原本是因罪被官府籍没入宫的罪臣之女,因美貌过人被文成帝封为贵人,后又立为皇后。冯太后本来没有干政野心,但一场变故为她提供了显示政治才干的机会。和平六年,文成帝突然病死,12岁的太子献文帝即位。紧接着朝中发生了乙浑发动的企图颠覆北魏政权的叛乱。此时,身为皇太后的冯氏冷静地观察着朝中大臣的动向。她首先使朝中臣僚造成自己孤儿寡母被欺辱的假象,随后等时机一旦成熟,便即刻调动朝中重臣和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乙浑的叛乱。接着,她总结历史上皇帝年幼、无人扶持朝政的教训,当机立断,临朝称制。她一方面重用拥戴文成帝有功的元老重臣,一方面又起用在乙浑叛乱中对北魏政权忠心耿耿的汉族官吏,从而稳定了时局,使北魏政权度过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承明元年,冯太后又拥立年仅5岁的孝文帝登基,她则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称制。此后她主持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改革,使北魏政权由乱到治,由弱变强。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实行的班禄制、均田法以及推行汉化政策等等,冯太后都是各项政策的实际设计者。
另一个例子是辽国太后萧绰。她虽在“察割之乱”后被拥戴做了皇后,她的本心却不想参与政事。但是,辽景宗的体弱多病又使她不得不从17岁时便承担起治理辽国的重任。她虽然没有什么政治军事经验,但她的精明强干、头脑清醒已经弥补了经验的不足。一切从自己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出发,她首先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整顿改革,特别是在选拔使用人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很快缓和了王朝内部矛盾,政权趋于稳定。在军事外交方面,她主张采用守援结合的战略,于景宗乾亨元年,第一次沉重地挫败北宋的强大进攻。此后,她又几次率军南征,迫使北宋与辽国订立著名的“澶渊之盟”,为辽国赢得了每年数千万的贡银和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和平稳定。
冯太后和萧太后本来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后宫女人,她们凭着自己的才情、天性和责任心,做
出了许多男子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从而也显示出她们长发人的长见识。

后妃干政的劫数:1.提携娘家人

中国古代后宫中的女人为登上女人生存的峰巅,有的以德行开路,有的用色相架桥,也有的以生育子嗣做最后一搏。不过,不管是走哪条道,指导走路的心计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旦目的达到,坐上后位,参政、干政的手段和结果也是形形色色,辅佐皇帝、安邦定国者有之;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也不在少数。后妃干政有她们的贡献,可也有她们难至的盲区和难逃的劫数。
好像有意要和皇帝争个高下,与皇帝为维护既有统治广封同姓诸侯一样,得势的皇后也常常提携、重用自己的娘家人。从心理学上分析,后妃们提携、重用娘家人是出于一种对血缘关系的认同,它与男权社会的宗法制度异曲而同工。而从政治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看,后妃们的此种举动极有可能造成宫廷中的国中之国。比如汉高祖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年幼软弱的刘盈没办法独掌朝政,吕后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为了巩固现有地位,吕后曾经协助刘邦杀死过许多功臣,更为此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杀掉了有可能与她发生争执的戚夫人和赵王如意。为了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力,她更相信他们吕家人。于是吕后就千方百计抬高吕氏家族的地位,极力扩大吕家的势力范围。比如说,吕太后深知南北军在当时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便收买了一个名叫张辟疆的人前去游说陈平、周勃等元老重臣,对其软硬兼施,终于使自己的兄弟吕产和吕禄分别做上了这两支皇家禁卫军的统帅。此后,她又大封诸吕,其中封王者四人: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吕王吕台,燕王吕通。封侯者八人。其妹妹吕NB06F早嫁樊
哙为妻,也封樊为临光侯。此外,同样出于维护吕氏家族的权利,吕后又分别让诸吕之女嫁给刘姓的王侯。比如刘邦的另一儿子赵幽王刘友,还有赵共王刘恢,都娶了吕氏之女为妻;朱虚侯刘章,营陵侯刘泽也是娶诸吕之女为妻的。表面看起来吕太后是用结亲的方式来联系刘、吕两族,但事实上真正得到好处的则只是吕氏。因为刘家本是皇室,无需借助其他什么人来抬高自己。就这样,一时间大汉江山竟变成了吕氏宗族的天下。
也是在汉代,汉成帝登基践祚,其母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以后,这王太后在某种程度上所效法的也是吕后的作风。汉成帝本来就是个不务正业、喜酒好色之人,他即位后,太后王政君教导儿子做的第一件政事就是封赏王氏家族。汉成帝一声令下,这便有了王太后的同母弟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同母弟王崇被封为安成侯,食邑万户。弟王商、王谭也分别被赐爵关内侯。这样,汉王朝的大权一一落入王氏家族手中。为了达到全面侵吞汉朝权力的目的,王太后甚至不惜以怂恿成帝沉湎声色,换取成帝对王太后提携娘家人的认可。成帝好色之极,王太后便广选天下美女,以满足儿子的淫欲,从而使成帝对自己更加言听计从。河平二年,成帝遵照王太后的主意,仅在一天里就把王太后的五个兄弟全部封侯,王家的其他子弟,也多被封为卿大夫、侍中等。特别是王太后在清除了成帝生母卫姬及卫氏宗族以后,擅自封侄子王莽为宰衡太傅大司马,从而为西汉王朝的变乱和败亡埋下了一颗无法清除的种子。
仅就上述两位后妃而言,吕雉为了吕氏家族,曾大肆分封诸吕,此种行为虽然在她在世期间并未显出明显的弊端,朝廷中也并未因此产生太大的波动,但等吕雉一死,吕氏家族就成了朝野内外、举国上下讨伐的对象,吕后的死亡也同时带来了吕氏家族的灭亡,而且汉代外戚与朝臣间的斗争及其彼涨此消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史记·陈丞相世家》云:“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日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帝,陈平本谋也。”陈平原是那么一个灵活多变、随世俯仰的人,居然早就对诸吕擅权看不顺眼,由此你就不难看出吕太后提携娘家人所造成的负面政治影响了。
与吕太后因提携娘家人给汉初朝廷带来动荡与不安是在吕太后身后有所区别,皇太后王政君因过分提携娘家人,则在她还健康活着的时候就使自己饱尝了由此结出的苦涩之果。她不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提携、一手裁培的王氏家族代表王莽从自己的手中夺走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而且也眼睁睁地看着王莽把刘汉江山更换为新朝。王政君一生经历从宣帝到新莽7个皇朝,寿达84岁,真可谓历尽沧桑,但她身当政位而无政见,只知道一味护持娘家的兄弟子侄,结果致使本枝扶疏、权柄倒持,这是连王政君本人也始料不及的。“经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NC36ANC36A犹握一玺不欲授莽。妇人之仁,悲夫!”班固的这个断语是非常准确的。
中国古代后妃一旦掌权为政,便动物亲子般地重用提携娘家人,这实在是古代后妃的—个为政盲区。盲区所在,漏洞百出。因此,它也就同时成为古代握权女人的一个政治劫数。

后妃干政的劫数:2。以牙还牙

在传统男子主宰天下的时代,女人的干政无一不遭到维护祖制和正统的男性大臣们的反对。正因为如此,捞到机会弄权的女主往往以十倍的力量、百倍的疯狂,不容置疑地铲除一切有碍自己干政的绊脚石。这与其说是矫枉过正,不如说是对男性专制的以牙还牙更接近真实。
唐代的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就急于插手朝政,但资深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朝中重臣仍是她的障碍。对此,武则天首先指使许敬宗调查长孙无忌的隐私,企图伺机陷害长孙无忌。恰在此时,有人告发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暗结私党,许敬宗立即诬陷长孙无忌就是韦、李的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