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很多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或者除了考试,其他的一塌糊涂,我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于是就想到重新的兴建一个不一样的教育体系。”
“改变应试教育的体制,这个想法很不错,你们已经开始进行了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钱明昌听到了李云的话,突然的眼前一亮,应试教育的弊端,这样的情况他也知道,也曾经想过解决的办法,不过由于局限性和种种原因,根本没有办法实施,最多在自己带的研究生,博士生班里面,小范围的改变,但是收效不大,李云讲的这个体系的工程,给他推开了一扇窗户,再加上整个物理实验室投资巨大,未来的设备也会非常的先进,对于钱明昌这样一个资深研究人员来说,非常的有吸引力。
“我们已经开始了,他的基础就是前面教育基金在全国各地建设的那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这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同以前的支援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些学校里面,接待的都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免费的教育,在教学中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整个的教学多样化,而这些不过是基础,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必须要进一步的晚上他们。”
“完善它们,你指的是大学么?”
“没错,钱教授,在我们的教学体系的最上层的,还必须兴办一些列的大学和培i学院,大学负责培养专门的研究人员,而培i学院则培养专业性的动手和使用地人才。相辅相成,给现在死气沉沉的教育,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听到了李云的全部创意,钱明昌赞许的点点头,果然是年轻人,冲劲十足,很有想法。说道:“那好吧,小伙子,你的实验室只要开始。我会过去牵头的,至于需要地这些教授我也会帮你邀请。我想他们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一点面子的,我算是把这张老脸给放出来了,不过小云。有一点,你一定是要真心的来做这个,不要只是想玩玩,把这个弄出来做广告效应地。”
“放心吧。钱老,你的担心是不会出现地,我保证。”李云非常郑重的做出了自己的保证,这个项目倾注了李云无数地心血,他自己都不可能让这个项目失败的。
有了资深院士钱明昌的加入,李云他们的实验室计划进行地非常的顺畅,在钱明昌的介绍下,李云接下来接触到了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上面有一定影响力的重量级科学家和教授,这些的教授在各自的领域里面都是泰山北斗之类的人物。等闲之人连见一面都非常的困难,但是在钱明昌的介绍下,纷纷地加入了李云的实验室计划,一时间,李云的这个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几乎达到了世界级的。
更为幸运的是,这些科学家听说了李云的教学体系计划之后,对于这个计划都很感兴趣,纷纷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与了不少的帮助,这些都是老教授们几十年的心血和经验,李云非常的重视,专门的把这些经验汇总起来,按照实验的难易程度,检出来最容易实现的项目,在第一时间发到全国,对于整个基金投入计划进行调整。
教授和资深学者们基本上已经搞定了,这个不过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万万不能的,但是要想这个实验室有活力,更加的有发展的持久性,还必须充实中青年的学者和科研人才,这样才能够持续的发展,这个问题对于别人来说非常的困难,这些中青年的专家,大多数是行业里面的中坚力量,不容易挖过来,但是对于现在的李云他们来说,却是最简单的,钱明昌这些资深科学家的学生满天下,一辈子不知道培养了多少中青年的精英学者,其中不乏在各自领域里面有着非同凡响的建树的中青年学者,通过了自己的老师,在知道了国内会成立这样一大批投入巨大,资金充足的实验室,纷纷表达了要效力的意向。特别是一些国外工作的科研工作着,他们接到了统治之后,几乎都毫不犹豫的答应回国效力,一些已经签署了长约的,甚至不惜毁约,自己赔偿损失,也要回来,把自己的能力贡献给自己的国家。
看到了这个局面,李云不得不感慨万分,在中国出外的这些科学家中间,远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的不堪,只要是有机会,或者有可能,还是会回到国内效力的,关键是有的时候报国无门,或者在国内的简陋的条件和设备,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让自己的专业浪费掉了,科学家最悲哀的地方莫过于此,对于中青年专家来说,是他们最辉煌的时间,谁不想要在这个时间段里面,留下来点什么。现在国内有这样一个非常好多实验室,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并且在全世界范围里面,引进先进的设备,让他可以比美于国外的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好机会,谁都不愿意错过。
大量留学国外的中青年学者,在这个机会中,纷纷的回国,让所在国的政府从最开始的惊奇,到震惊,然后到恐慌,特别y国和m国,纷纷开始叫嚣中国威胁论,声称大量年轻学者的回国,宣布了中国在数个领域将获得史无前例的提高,会让中国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力量。
对于这些国外回国的也好,国内的中坚力量也好,李云都一视同仁,甚至由于学者太多,他的几个实验室的计划一扩再扩,从最开始的12个一般性的实验室,变成了12个综合性的基础实验室,到最后的24个综合实验室,总投入几乎增加了5倍,并且在这些基础实验室的基础上面,追加了部分的实验器材,成立了近百个中小型的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是以基础实验室为基础的,可以最全面的利用这些基础实验室的设备,在添加了一些专业的设备,再投入相当的资金,就可以进行高端的研究,让那些回国的科研工作者们,尽可能全部的发挥作用。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面,李云一直留在北京,负责协调关系,主持出个基础实验室和近百个各种实验室的兴建工作,钱犹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让他都有些肉疼,那些全国铺开的中小学建设,都没有那么的费钱,不过到了后面的一两个月,随着各地的中心学校建设的开展,一些大商家投资中西部地区,回收了部分的资金,这才让李云稍微的缓过来点劲。
特别是在这几个月里面,李云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关系,四处的购置各种精密仪器,检测和实验仪器,充实整个实验室的建设,天堂公司,梦想基金,以及中央政府,该找的全部都找到了,甚至动用了一部分刚刚从那次日本投资中间获得的成果,最终把24个实验室给建设起来了,并且保证了设备居于世界前列的水平。
并且,这24个最最基础的实验室,其中的一半,也就是十二个,位于西部地区,特别是资源矿产吧比较丰富的地方,可以就近的研究,同时更多的贴近实用性,让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实力的优势。而近百个其他类型的实验室,除了和能源矿产密切相关的放在西部地区,其他重视实用性的都放在了比较富庶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这里的工业发达,一旦有了成果,可以迅速的转化为必要的生产力,也算是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 奠基仪式
实验室的事情,耗费了李云太多的精力、设备、人员、资金,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的牵头,虽然有诸位资深学者的帮助,但是也把李云累了个够呛,即便是在国外的几次重要的投资都没有这么的累。不过对于这个,李云并不叫苦,这个项目是未来中国腾飞的关键,成为了世界首富,富可敌国又能如何,自己的国家不强盛,怎么可能直起腰杆子。
24个项目,可以说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每一个都重要,每一个都对相关的行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能偏向,只能全部重视。唯一庆幸的一点就是,资金比较的充足,让他们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大,即便这样,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了。
算算时间,差不多一年多都没有回到总公司那边了,把所有的事情交给林清雅一个人,肯定要把她累个够呛。李云本来想要回到总公司,帮助林清雅减轻负担,但是接下来的请柬,却让他的行程更改了。
请柬是刘享雨亲自送过来的,总理邀请的,这样的情况下,李云怎么敢怠慢立刻改变了自己的行程。更何况这个项目也是李云非常支持的,如果不是有了教育基金这个项目,他肯定要支持的项目。
这段时间太忙,他忙,刘享雨也不闲,跟着总理也是东跑西点的,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同样的一个城市,见面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这次的见面,也是时间有限,趁着这个时间,俩哥俩倒是好好地聊了一下,相互介绍了一些情况。
李云虽然支持,不过这一年来,他的心思都被教育基金的事情牵扯去了,特别是后面的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简直是竭尽心机的,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别的情况。在刘享雨的介绍下,对于目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请柬上面,被邀请的日子是2003年的12月19日,这个日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对未来来说,确实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高速铁路开始全线开工的日子,自从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里面铺设高速铁路干线之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铁道部会同国务院各部委,一起做了差不多一年的准备工作。到了这一天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准备完毕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中国的高速铁路事业发展最快速的时间,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里面。
巨大的资金投入,各方面的政策倾斜,让以SY机车厂、宝山钢铁厂等高速铁路相关行业得到了很大的促进。特别是SY机车厂,更是研究出来了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机车。本来SY机车厂的技术实力比起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获得了日本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之后,SY机床厂的技术实力大增,再加上资金和人才的大量投入,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面,SY机床厂就笑话了从日本获得的先进技术,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适合中国需要的机车。
2003年7月,SY机车厂研制的DF-5号机车顺利地通过了测试,标志着沈阳机车厂正式地步入了国际先进机车生产厂家的行列。这款高速的轨道铁路机车,设计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70公里,稳定的平均时速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基本上达到了国务院和铁道部的要求。
在DF-5型机车研发完成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到了2003年的9月,在DF-5号的基础上面,SY机车厂又推出了性能更加优秀的DF-6号,这个DF-6号,整体的稳定性和性能比DF-5号要高出2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也成为了世界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高速铁路机车的国家之一。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和能耗较DF-5下降了10%,能耗比更高,性价比更高。并且按照成本核算人员的估计,如果DF-6型机车正式的投入生产,达到1000辆以上的话,成本会进一步的降低,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的这些高速铁路对于机车的要求,相比于国外同类关品,其下降60%以上,而且性能方面更加适合。
机车方面,沈阳机车厂提供了优秀的机车,而在铁轨方面,宝山钢铁厂也是捷报频传。为了获得这次高速铁路的铁轨订单,宝山钢铁厂集中了80%以上的技术力量,全力攻关这个铁轨的项目,到了2003年的11月份,终于拿出来了符合需要的无缝铁轨样品,这个样品达到并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耐磨、耐酸、耐碱、耐腐蚀等诸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铁道部的要求。
经过了这些大型企业的共同努力,在2003年年底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了高速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机车、铁轨、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基础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次的高速铁路投资项目,是中国数十年来,最大的一项铁路方面的投入了,总投资数千亿美元,横跨的范围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这项工程更加地深入人心,铁道部和国务院各部委通过协商,并且报请国务院批准,于2003年的12月19日,举行这个高速铁路的奠基仪式,宣告中国的这个高速铁路的工程,正式地开工建设。当然了,北京不过是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工程中心,这个铁路毕竟是全国范围的高速铁路,在其他的几个重要的城市,诸如SH、GZ、HEB、XA、ZZ等几个城市,也一样举行了高速铁路的奠基仪式。
一个项目,同时开工12条线路,这也是一个创举了,当然了,这些还只不过是第一期的工程,这次的高速铁路计划是横跨全国各地。这12条作为一期工程,全部的通车里程是6000公里,目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连接了中国几个比较重要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