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作死之旅-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都是最早就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这样的安排没有人有意见,只不过让大家很意外的是李世民居然尽弃前嫌的引魏征为詹事主簿!
  李世民当了太子之后自然是要颁行一系列新政策的,虽然说现在他只是太子,但是谁都知道李渊已经预备退位当太上皇了,连禅位的各种准备都已经开始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庐江王李瑗反了。
  
    
第9章 

  李恪在知道庐江王李瑗谋反的时候,他并没有太意外,却也是松了口气,毕竟历史上李瑗就的确是谋反了,那么证明历史进程没有被更改,或者说就算有穿越者对方也没到能够更改历史的程度。
  而李瑗……李瑗也只能说该他倒霉,历史上不能登基的太子那么多,偏偏就让他摊上了一个,这个人本身性格比较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争夺的最凶残的时候,他思来想去很久还是投靠了李建成。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李渊还是站在李建成那一边的,结果谁都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孤注一掷的弄出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就这么被他给弄死了!
  其实一个无法影响大局的李瑗对于李世民而言,连弄死他都嫌麻烦,只不过这个家伙还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幽州大都督。
  李世民上台肯定要将原本李建成的人都换成自己的人的,不过也不会杀太多人,就算杀也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或者悄悄的杀,毕竟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算李世民把自己洗成一朵白莲花也不能掩盖他杀了亲兄弟的事实,影响实在是太不好了。
  所以他当了太子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仁政,比如说:纵禁苑所养鹰犬 ,并停诸方所进珍异,以及对于他名字的避讳问题也很宽容的表示只要不是两字连续就不必避讳了,这一下倒是省了很多事,上流社会不好说但是百姓们对于这位太子的称赞倒是不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瑗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有事情,顶多是让他先当一阵子闲散宗室或者是闲职之类的,结果在李世民派崔敦礼去召李瑗入京,然后听了王君廓的话把崔敦礼给囚禁了,还把兵马交给了王君廓指挥,最主要的是李瑗手下有明白人觉得他不应该把兵马交给王君廓,李瑗一犹豫,王君廓知道之后转头就把那个建议的人给砍了,然后说李瑗和那人合谋谋反。
  然后王君廓就带着李瑗的兵马进了城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缢杀了李瑗并且上报朝廷,于是平叛有功的王君廓成为了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
  李恪觉得,如果李瑗不是李氏宗亲的话,估计这辈子他都混不到幽州大都督的位置,不过李瑗的经历也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只有赢了的人才有话语权。
  李瑗之后,其他地方的各种官员调动变的越来越频繁,李世民虽然成为了太子却依旧住在王府,王府中人心里都清楚圣人马上就要禅位,所以东宫什么的住不住也就无所谓了。
  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
  空置了一段时间的东宫到底是派上了用场,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继位,而后派遣司空、魏国公裴寂告于南郊同时大赦天下。
  李世民的登基大典李恪是参加了,不止他,凡在六岁以上的皇孙……哦,现在应该说是皇子了,都去参加了。
  其中李愔因为年纪还小刚四岁,不让他去前面还小闹过一场,因为他觉得李恪的衣服好看。
  自从那次被掳回来之后,李恪跟李承乾基本上就没有见过面,据说以前李恪是要跟李承乾、李泰一起上课的,毕竟是他们年岁相差不大,年纪越大这差的一两岁就越是不明显。
  不过李恪因为受惊受伤,再加上西席被砍了,李世民还要有大前程也不适合随便找西席,所以他们兄弟就各找各妈了。
  这一次在大典之上按序齿排队站列给他们亲爹恭贺,李恪这才见到了李承乾。李承乾的气色并不是很好,这让李恪想起当年听说的李承乾幼年时期经常生病的传言。
  李承乾此时还是个美正太,看到李恪之后也十分有兄弟情的嘘寒问暖,只不过给他们兄弟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他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甚至走几步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李世民命不错他登基但是他亲爹还没死,所以李恪他们要先拜过李渊才行,对于李渊,李恪的感觉也挺复杂的。
  说李渊没本事吧,那绝对是睁眼说瞎话,但是他明显缺少一种决断能力,而李世民大概是遗传自窦皇后,听说当年窦皇后也是个牛人。
  之前李恪从来没见过李渊,上一次来的时候也没有,这一次见到发现李渊看上去十分苍老,或许是之前的打击太大了吧,毕竟本来老人家好好的还在宫里的海池里划船,结果转头就发生了一个儿子干掉了另外两个儿子的惨案,不衰老才怪呢。
  只不过大概是隔辈亲,李渊在面对李承乾他们的时候倒是非常和蔼,还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
  站在李恪身后的李泰眼睛里透露出些许的羡慕,他此时已经是个小胖子了,不过虽然胖却并不讨厌,看上去很富态,遗传自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好长相真是帮了他大忙了。
  李承乾他们只是在大典上露个面就被带下去了,让李恪没想到的是李渊居然也是露个面就退居太极宫还让人将李承乾他们带了过去。
  兄弟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过去了,李恪觉得李渊大概是寂寞吧,没有皇帝愿意在意识清醒的时候退位让贤的,只可惜他已经没有能力压制住这个儿子了,为了避免儿子将来弑父……
  李渊在看到李承乾的时候明显很开心,李承乾的名字还是李渊给起的,所有兄弟之中只有李承乾的名字是三字,也代表着李渊对他的期望。
  李渊先是询问了一下他们兄弟最近的生活,这才又问了几句书上的知识点,李承乾严肃着一张包子脸回答,大多都能答上来,偶尔有不会的李泰就会补充上。
  而李恪从头到尾都鼻观眼眼观心在一旁听着,只要李渊不问起他,他就不说话,因为他需要观察,他从来不知道原主幼年时期到底是怎么生活的,每次穿越过来都要重新学习好多东西真是太虐了。
  只不过……李泰大概从小就对李承乾羡慕嫉妒恨吧,否则为什么一直卯足了劲在表现自己?倒是李承乾的表现不太对,就李恪所知,李承乾本人的性格极其霸道凶残,李泰这样跟他较劲如果是李恪印象中的李承乾,肯定当场就要给李泰一个没脸,毕竟其实按照文化课的学习来说李承乾比李泰还是要好一点的,武力值方面就更是甩了八条街。
  只是今天李承乾居然没有变现出任何的不满,任由李泰插话还微笑纵容的看着弟弟?
  李恪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问题了,要么就是李承乾出了问题!
  
    
第10章 

  李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疑神疑鬼所以觉得李承乾也有问题,但是李承乾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也的确是跟李恪认知中的不一样。
  李恪决定认真观察一下,只是李世民虽然顺利登基,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更加麻烦的事情。
  甲戌 ,突厥颉利、突利寇泾州。乙亥,突厥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到了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大唐在中原内部的敌人基本上已经都消灭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不过是突厥,而当初在打天下的时候,大唐已经跟突厥定下盟约。
  然而盟约这种东西对于突厥来说大概有跟没有是一样的,更何况之前多年群雄割据的情况让突厥也得到了许多好处,而等天下大定之后,突厥想要再像之前那样几方获利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在很早之前突厥就已经将大唐视为对手,甚至还扶植过其他势力对抗大唐,只不过李世民太凶残了,天命之子没有人能扛得住。
  突厥失败了之后,在大唐建立之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连年进犯,经常掠夺人口和财物,这一次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更是率兵十五万由泾州攻入,掳走了大约五千口人,
  整个长安城瞬间人心浮动,武功距离长安已经很近了,几乎可以说是突厥随时可能会攻打长安城,而之前长安城内刚发生过流血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长安城内的气氛,李世民依旧按照之前卜算好的日子给自己的后宫升职加薪。
  在史书之中只记载了八月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实际上在长孙氏之后的第三天,李世民的其他后宫就开始分封了,李世民刚刚登基为帝的时候女人并不是很多,毕竟亲王的侧室是有数量限制的。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分封的也只有六个人而已,比起李世民后期那庞大的后宫群这可以说是比较少的了。
  杨氏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封号,但是李恪知道她会被封为淑妃,正经排序仅次于贵妃之后,而贵妃则是韦珪,此时的韦贵妃还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是之后的临川公主。
  而四妃之中其他两位则是燕德妃和郑贤妃。
  按照常理来说,封后封妃应该是大喜的事情,尤其是杨氏变成了杨淑妃,虽然上面还有一个皇后却比当初在王府之时自在了不知道多少,所住的宫室也是不错的。
  只是在突厥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就算是喜事都填上了些许的紧张,整个宫中都有一种风声鹤唳的感觉,就连小孩子都受了影响。
  杨淑妃在后宫之中得到的消息很少,只好每天往长孙皇后哪里跑想要知道点设么事情,只不过如今宫中维稳最重要,就算长孙皇后知道什么也不可能透露出太多的消息。
  一次两次之后,杨淑妃也冷静了下来。李恪这个时候才问道:“阿姨之前何必那么惊慌?突厥固然勇猛,但是大唐也不是没有抵抗之力。”
  杨淑妃摸了摸李恪的头叹了口气:“你不知道,突厥人……都太狠了。”杨淑妃眼睛里稍稍透露出些许的恐惧,当年萧皇后曾经带着女儿们去突厥住过一阵子,也算是体验了一下突厥生活,不过想来那个时候在突厥的日子并不十分开心,所以杨淑妃对于突厥的观感很不好。
  李恪不知道杨淑妃经历过什么,只好轻声安慰道:“阿姨,都已经过去了,如今在大兴宫之中很安全的。”
  杨淑妃表情有些冷:“当年在江都的时候也是觉得在行宫之中无比安全,结果呢?阿爹还不是被……”杨淑妃深深吸了口气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说道:“若是真的京城不保,我就想办法把你送走!”
  李恪顿时吓了一跳:“您先冷静一下,不至于的,阿爹……我是说圣人是有大才干,更何况如今大唐良将无数,亦有良兵,怎么会任由突厥打到长安来?”
  杨淑妃将决定说出口之后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她摸了摸李恪的头说道:“所以那是最坏的打算,过两天,我将你送到你外祖母那里去。”说到这里,杨淑妃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她所说的外祖母其实就是萧皇后,比起她那些短命的儿子,萧皇后虽然经历过大风大浪,如今也算是能够平安度日。
  如今萧皇后已经不能被称为萧皇后了,她如今跟着孙子住在兴道里,而那个孙子就是杨政道。杨政道如今已经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依靠着俸禄倒也能活得下去个,更何况还有杨淑妃帮衬。
  杨淑妃并不是萧氏的亲生女儿,只不过当年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她们也算是相依为命过来的,她们之间的感情比起亲生母女也差不了多少了。
  杨淑妃并不经常去看萧氏,只不过李恪算是萧氏的外孙,杨政道的表弟,所以带他过去看看也算是正常的,最主要的是……杨淑妃觉得应该让萧氏和杨政道知道李恪的身世。
  李恪眼见杨淑妃主意坚定只好无奈答应了,他自己是知道突厥肯定打不进来的,只是杨淑妃如此有危机意识,想来当年宇文家江都谋乱给她留下的心里阴影实在是太深刻了。
  只是杨淑妃的提议让李恪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唐朝时期的后宫想要出宫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情,毕竟民风开放,而且最近为了表现皇室对突厥的不屑,李世民一直在竭力营造出一种皇室根本不畏惧突厥的意思,皇妃出宫也正好能够表现出皇室的淡定。
  总而言之,李恪就这么被带着到了兴道里,而等他们进了杨政道的府邸之后,李恪才突然想起来:不对啊,史书上记载,萧皇后贞观四年才南返长安被唐太宗礼遇,然后杨政道才被封官的,现在刚武德九年好吗?萧氏怎么会已经到了长安?
  
    
第11章 

  李恪在见到萧氏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上一次他穿过来的时候萧氏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过气质很好并不显老。
  而现在掐指算算萧氏应该已经四十多岁快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