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寒儿,你,突破到什么境界了?”
她有些猜测,然而竟是不敢相信。
此时,厉寒的修为,似放未放,反璞归真,她反而有些看不穿。
或许看穿了,是不可置信。
“纳气九层!”
厉寒弯腰,恭恭敬敬地道,不敢有一丝怠慢。
他的双眼中,有一种极淡的光华,一放而出,如蕴金玉,切斩得自己面前的虚空,一阵淡淡地波动。
正是这个师傅,在危难之际,在所有人嘲笑冷落的时候,伸出援手,虽然随后她没有帮自己太多,却领自己进入了幻之大门,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因此,对这个师傅,他是心存感激,毫无虚假。
“纳气九层~”
冷幻的声音拖长,似是有所预料,又似有所意外。
“这么快突破九层,不错,不错,连升三级。”
在她初见厉寒时,厉寒还只是纳气六层,而现在,短短数月时间不到,他不但成功进入内宗,而且,还突破纳气九层。
这个弟子,不声不响间,做到了令自己也吃惊的成就啊。
“也好。”
她点点头,“炼龙窟秘境快要到每年一度的开放时间了,不日我将进入,这些时间,你好好修炼,等待为师,将上古束手环给你带回来。”
“到时候,你应该就可以修炼你梦寐以求的剑术,刀术等攻击之技了!”
“是,谢谢师傅~”
过了这么久,厉寒都差点将其遗忘,不想冷幻忽然又提起,厉寒这才匆匆醒觉,不知不觉间,进入宗门,都快要过去半年时间了。
不知外界,又变得如何了?
他有些神游的想。
另一边,冷幻却打断了他:“趁著我还没离开,正好指点一下你的幻术修为,对了,你的基础幻诀,中级幻诀,又掌握到什么程度了?”
“基础幻诀皆是小成,中级幻诀只掌怕了二十分之一。”
厉寒快速回答道,语声铿然,显然早有心理准备。
“二十分之一,也不错了。”
冷幻没有这个上面多纠缠,显然这个数字,她不认为多出色,但也不算多逊色。
“中级幻诀不过是基础幻诀的延伸,这样,你就先将基础幻诀,各使一遍给我看看吧,我好替你看看弱点。”
“是。”
厉寒不敢怠慢,当即伸手,十指如穿花梭衣,从头到尾,将十大基础幻诀:隐遁,水中分沙……枯木逢春,海上生明月……鹅光幻影,心灵镜像……等,一一使出。
看完之后,冷幻点了点头:“不错,已算大成,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但仍是有几处不足,我细说,你记下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九十四章、再见灰影
昆墟之中,崎岖难行,到处是残桓断壁,碎石横陈。
厉寒行走其中,身形飘忽,恍若一道白色的闪电,所过之处,诞生无数泡沫,又随即飞灰烟灭。
所有遇上他的凶兽,没有一合之敌。
突破纳气九层之后,厉寒自感自身实力大增,再加上引流归元和破穴钢手的突破,他这两个月以来,实力突飞猛进,早已非昨日吴下阿蒙。
昆墟虽然凶险,但其外围,也不过是普通灰阶凶兽而已,早已难不倒他。
直至渐渐深入,终于,灰阶顶级,灰阶极限凶兽渐渐增多,厉寒略感吃力,行走变得缓慢了许多。
这一日,突然之间,他身形一动,停下身来。
在他面前,出现一块黑色的断壁,断壁前,蹲伏著一只巴掌大的银红色凶兽,凶兽状若蛤蟆,口中却生著两对利牙。
“多齿凶兽!”
厉寒脸色一寒,心头转冷,严阵以待。
“多齿凶兽,黄阶一品凶兽,状若幻蛙,能口吐飞剑,吐出唾沫,腐蚀消化一些金铁,伤人于无形,十分难缠,是黄阶一品凶兽里面,都算强大的存在。”
“终于,遇上黄阶以上的凶兽了么,看来,渐渐进入昆墟中心了,不知道,任务中所描述的那头黄阶七品凶兽,三眼兽王,又是如何强大?”
厉寒心头思索,却不敢怠慢,一场惊天战斗随之爆发。
绝招频出,终于,觑准一个契机,厉寒用一记破穴钢手,结束了这场战斗,剥下多齿凶兽肚内的三颗透明圆白色小珠,厉寒继续朝前而行。
三天后。
一身疲惫,浑身血迹斑斑的厉寒,来到一处诡异之地。
此地,似乎是一片平原,四野暗寂,毫无人声,兽声,仿佛是一片死地。
但猛地,厉寒睁大了眼睛。
草原之上,极辽远处,有一个凸起的小山坡。
小山坡之上,隐隐站立著一道身影。
这道身影,初看时只是一个小黑点,但厉寒运转了“破魔瞳”,却看得真真切切,是一个满面风霜的年轻人。
他一袭灰衣,神情缥缈,立在山巅,眺望远方,没有人知道他站在那里干什么,也没有任何一只凶兽,敢靠近他所在的山坡脚下。
忽然,此人轻轻一叹,低下头,伸手拈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画起来。
他画的无规无矩,似乎只是信手涂鸦,然而厉寒看了几眼,却竟看得头眼发晕,脸色一阵苍白,瞬间醒过神来,破魔瞳竟然不散自破。
“这是?”
厉寒脸色大变。
虽然只是短短一眼,但是,他却似乎已经看出,年轻人所画的图案,到底有多深奥,多玄奇。
别说是他现在修炼的一些什么破穴钢手,引流归元,就是他现在身上最为强大的一门功法,轻鸢剪掠,放到这个年轻人随手所画的图案面前,似乎也只是基础。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看上一眼,竟然就有如此后患。”
厉寒明白,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个普通人,然而在他的身上,厉寒竟然感受不到丝毫道气的痕迹,似乎……
对了,似乎,这个身影,自己在哪里见过。
“没有道气!”
一道道身影快速在厉寒脑海中流转,仿若浮光掠影,梦幻碎片,陡然间,一个名词跳入厉寒脑海。
“伦音海阁,外宗,惊云峰,神秘灰影!”
这道年轻人,同样灰衣,同样没有道气痕迹,同样奇特,真像是他?
不对,就是他!
终于,厉寒确定下来,再也难以掩饰自己的震惊。
为什么,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身上竟然看不到道气的痕迹,是真的从来没有踏足过修道之路,还是踏足过,却已经修炼到反璞归真,厉寒看不出来的迹像了?
不过,就算是反璞归真,理应也没有如此可能吧,只看其人全身空荡荡,如同一片空茫,就知道,他真的的确是不会丝毫道气。
可不会道气的人,站在那里,却令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尽成一片死地,无人无凶兽敢于靠近。
这,是一个浑然不会一点道气的人能做到的吗?
就在厉寒疑惑的瞬间,猛然间,那道神秘灰影年轻男子,在远处山坡之上,转过头,看了厉寒所在的这边一眼。
那一刻,厉寒竟然有一种心都被“看透”,浑身发凉的感觉。
他心头一惊,正欲结气防御,就在此时,猛然间,对面那灰衣男子的身形一虚,竟然就在他的眼前,慢慢消失了。
来,如一阵风,去,似一阵雾,竟是不见丝毫踪影。
“这……”
厉寒震惊住了,他虽然站在那里,然而,竟然有一种面对太古洪荒古兽,背脊发凉的错觉。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因为灰衣年轻人的离开,草原上重新恢复了热闹喧嚣,厉寒才醒过神来,这才发现冷汗,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背。
“离开,赶紧离开,不愧是昆墟,这里,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待的地方。”
“随便遇上的一个人,也能厉害到如此一种程度。”
厉寒相信,自己的实力,在对方手下,可能走不过一招。
这,就是差距。
是纳气境与混元境,混元境与气穴境,凡与仙,仙与神一样的天大差距。
……
足足过去半天时间,厉寒才从上午的诡异际遇上醒过神来,这才开始思索,神秘灰衣男出现在那里的原因。
他在小山坡上涂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那里涂画那些奇怪的字符,他在追忆些什么,他在寻找些什么,或者,他在探求些什么?
厉寒十分好奇,然而,他不敢多问。
忽然间,他心中冒起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吓了他一跳,让他直骂自己是疯子。
然而,随著不断的否定,这个念头反而更像疯长的野草,不可抑制起来。
最后,目光犹豫了半晌,终于坚定,厉寒下定了决心,心中一沉,身形一展,又朝原路纵去。
片刻之后,历经磨难,沿途击杀四五头黄阶初级凶兽,厉寒终于潜回草原,潜到了那处神秘小山坡附近。
小心翼翼,四处打量了一番,没有再看到那名神秘灰衣男子的身影,厉寒心中一松,这才不由微微喘了两口气,纵身上前,来到那处神秘小山坡上。
只看了一眼,厉寒就晕了。
山坡之上,原来神秘灰衣男子站的地方,已经一片空空如也,什么也不剩下了,原有的痕迹,似乎是被一阵风抚平,再也不见丝毫痕迹。
“这,看来,是他看出我的窥视,所以临走前,又将所画的痕迹抹去了?”
“只是为什么呢,如果很重要,他为什么会在这样一方土地上刻画?如果不重要,他又为什么要在自己离开后,刻意抹去呢?”
厉寒思绪百转,猛然间,他醒过神来,闭上眼睛,开始全力去回想之前那匆匆一瞥间,在地上看到的神秘灰衣男子所画的痕迹。
片刻之后,猛然之间,他伸手一招,那枚被神秘灰衣男子扔到远处的枯枝,陡然一动,而后自行飞入厉寒手中。
他闭上眼睛,不看地面,就凭著记忆中那细碎的几个片断,在地上开始不断涂抹刻画起来。
有时候,遇到阻碍的地方,厉寒就眉头紧皱,若有所得,必欣喜若狂。
就这样,足足过了一刻钟,厉寒扔下枯枝,睁开眼睛,看向足下的地面,却不由猛然一愣,整个人彻底呆住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九十四章 ;李七七
第九十四章、再见灰影
“好。”
如此难得的机会,厉寒自然不会放弃,求之不得,于是自然便点头答应下来。
于是,接下来,两人一个教,一个听,冷幻在说,厉寒在听,两者相得益彰,倒是第一次真像一对师徒。
时光飞逝,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
转眼,已是半个时辰之后,这场特殊的教习宣布结束。
冷幻夸奖了一番厉寒,又鼓励劝勉了一番,这才转身再次纵身离去。
原地,又仅剩厉寒一人。
……
两天之后,天道山脉外围。
细碎的阳光,穿林破叶,照射在地面之上,散射出星星点点的金芒。
猛然间,一道笨重的身影跃出,身形有些跄踉,却是一只六足豪猪。
这只六足豪猪鬃毛发亮,漆黑深沉,一对眼睛,亮如血玉,充满了嗜血的光芒,然而,此时,却只剩惊慌。
只见它一边逃,一边不时回头朝后望去。
忽然,轻风一动,一道仿佛虚幻透明的人影,陡然从它正面出现,一心只顾着逃走着的六足豪猪没有发现丝毫的异样,过了片刻,到了一处空阔之地,四周并无人影。
它心头一喜,以为终于逃出生天,心中正自庆幸不已。
就在此时,猛然间,一道银白透明的掌影划过,“哗啦”一声,这只六足豪猪,整个从上到下,分为两半,鲜血淋漓。
原地,一道身影猛然划下,一道轻笑:“第十五只!”
……
三天后。
东离山,灰茫白峰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