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枇杷花开-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玉真观修行呢?

    营州沦陷,京城内人心惶惶,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情况,且田令攸因为突厥人进犯的事,受到朝臣们大力抨击,想来也没有精力再来打玉家的麻烦。杨夫人便亲笔写了信让人送到玉真观,请知观答应女儿多留家中一段时间,知观原就知道玉家之事的,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枇杷便依旧留在家里,只是杨夫人怕惹出事非,一直严格地看住她不许出门,而她亦明白其中的原由,果真深居简出起来。

    但枇杷心里苦闷极了,营州是她的家,是她曾流血流汗保卫过的家,她在京城中最开心最得意的时候也没忘记过自己终究还是要回营州的。听到营州沦陷于突厥人手中,她觉得比自己的心肝被摘下去了还要痛苦。

    可是她又能怎么样呢?父亲每日早出晚归,他本不长于言谈,可他却极力劝说他能见到的每一个官员尽早派兵北上,趁着突厥内部内讧时先将左贤王一支的力量消灭,因为眼下的左贤王将来一定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三哥也是朝廷命官,他在家中虽然经常说些对朝廷不满的话语,但其实也一心想为朝廷收复营州。他除了一直为发兵北上而建言,而且还拖着残疾之身到处联络逃到京城的营州人,以期将他们组成一支北上的队伍。

    杨夫人和周姐姐操持着家事,又将家里每人的行装都打理好,只要一声令下,随时就能出发,其间又一直在准备北上时要用的钱粮物品。

    唯有自己,不能出家门,家事上也帮不上太多的忙,虽然受父兄之托管理着家中军士,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有很多力气使不出来。

    这一天,枇杷与与大家一起操练过后,又特别留下安抚军士们的情绪。毕竟家里的军士们也都来自营州,哪能不惦记家人,痛恨突厥人,不急着打回营州呢?

    王淳从外面过来,便与大家坐在一起,帮着枇杷说些安慰军士们的话。他于大形势较枇杷还清楚,见解亦高,文采又好,大家极信服他的。

    到了午饭时分,枇杷便将他让到内院,“你去见见我娘吧,早上她还念起老夫人,想过去看看又不好过去。”

    自从与王泽说清后,玉家便不与王家来往了,更不会再登王家的门。只求仁堂一支除外,但也只是王家人过来,玉家人并不去王家。王家人正在守孝,本不应该出门,但逢此时刻也不可能再讲究这些没用的礼仪。而且玉家出身边塞,又是武将世家,没有避讳,不在意与正守孝中的人来往。

    王淳便随着枇杷进了屋子,向杨夫人道:“从去年秋天就绵延不愈,最近又有丧事,一直不大好。不过这两日歇了歇,觉得有精神了,早上吩咐我过来向伯母说一声,不要再惦记了呢。”

    杨夫人又细问问老夫人的起居,因正是午饭时分,便笑道:“在这里吃吧,我单给你准备几样素菜,也陪枇杷说说话。”

    王淳说了饭也没有急着回去,他因为守孝今年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到衙里给老大人帮忙,除了侍疾,便时常到玉家来。知枇杷愁闷孤单,每次都来安慰她。

    两人都不如意,正是所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了,谈起时政,同仇敌忾,说起各自小时的经历,也颇合得来,更兼杨夫人一向待王淳与亲儿子一般,从不拿避嫌之类的规矩来管束他们。

    只是枇杷一向心思极简单,根本想不到别处,王淳也因守孝及眼下形势纷乱不欲更添事端而从不流露出其它。所以两人就是单独在一起说话,也与在别人面前是一样的,亦没有什么私话。

    不过,幸亏有王淳陪着说话读书练武,枇杷才不至于觉得日子太难过了,她因此与王淳更熟了。

    到了二月中,形势并没有变好,德州城池被攻破,刺史遇难。京城之内民情汹汹,几成民乱,王老大人每日忙得焦头烂额,而皇上及朝中重臣们不但不能体会他的难处,反而时常苛责。

    老大人偶来玉家,不免流露出颓然之色,“如今之形势,我继续留任京兆府尹,终将死无丧身之地。但身为臣子,又能如何?唯以死报国而已。我死不足惜,只留老妻弱孙,将来还要你们帮忙照顾。”

    玉将军与杨夫人不由泪下,老大人一生饱经风霜,临到老时又遇到此难,但他们亦知不能劝老大人辞官,不只是老大人不会同意,就是朝廷也不会应允,只得含泪答应,“若有意外,我们夫妻自然会奉养老夫人,照料淳儿。”
第139章 我都知道
    枇杷听得王淳担心祖父,也替他发愁,她自来不懂官场规矩,却有奇思,“既然京城府尹如此难做,又不能致仕,老大人还不如请求任德州刺史呢,也正好将我们都带到德州,重整军队,与突厥人、刘宏印一决死战!”

    “以德州刺史易京兆府尹?可以这样调换吗?若是果真可行,又给了祖父绝处逢生的机会!”王淳眼睛一亮,“枇杷你可真聪明,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枇杷本就是以最简单的思路想到可以如此,竟得到王淳的极力赞扬,不由得兴奋异常,“我们赶紧向老大人和我爹他们说一说。”

    老大人听了,捻须沉思了一番,“枇杷的办法骤听起来不合朝中规矩,但其实却可以试上一试,与其留在京城死路一条,不如去德州与突厥人和刘宏印放手一搏,就是死在敌手,吾亦无憾矣!”

    玉进忠见老大人点头,便也赶紧道:“大人,你若能任德州刺史,便带我前去,既能护卫大人,也可借机收复故土,将来打回营州也方便!”

    枇杷亦道:“老大人,我也去!”

    “大家想一起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怎么不容易,我们早收拾好行装了!”

    到底还是孩子,老大人苦笑一下,“你们想,朝中的人岂能让我们轻松离开?我与你父亲离京城,总要带些兵马,只带兵出征,家眷须留在朝中一项,你就不能去了。”

    “为什么?”枇杷马上便明白过来,朝廷中人可能会担心老大人和父亲背叛投敌,所以要以家眷为质!“他们怎么能这样想!”

    “如果进忠和老大人能离开京城北上,我们就是先留下也不要紧。”杨夫人向枇杷使了个眼色道:“如果我们也跟着去,免不了要碍手碍脚的,还不如在京城等老大人和你父亲收复德州、范阳和营州,再来接我们!”

    枇杷骤然明白了,如果老大人和父亲真能离开京城,总不能让他们满心担忧地离开,于是赶紧又道:“娘说得对,老大人和爹去了德州一定能打胜仗,那时京城里的人还能对我们不恭敬?就连田令攸也不敢捣什么乱了。”

    “这些事情我回去好好想一想。”老大人说着便离开了。到了二月中,王大人果然被任命为新的德州刺史,玉将军被任命为德州兵马都督,玉守义以游击将军之职随行,王大人之子及一干幕僚也同他们一起北上,朝廷另派遣的三千兵马随他们上任。

    玉家原有兵士二百人,王家亦有几百部曲,再加上近些日子三哥收编的营州人,满打满算也不到五千人。枇杷担心地道:“人马太少了,就是沿路招募兵将,也难与突厥人和刘宏印练了多年的精兵相抗衡啊!”

    “不过民心在我们这边,办法自然就会有的。”老大人从容地说:“这一次我过来,就是想将两家的事一同交待好,然后就和进忠北上了。”

    老大人走前早想好如何安置两家女眷:枇杷仍然回到玉真观修行,杨夫人带着家人也住到玉华山,而王家老夫人带着王夫人和王淳也搬出王家,到玉真观借住守孝读书。

    枇杷立即听懂老大人含而未露的意思,这一次求仁堂离开了王家老宅,其实就是正式与王家分家了。而且他对京城里并不放心,又怕田令攸趁着他和父亲不在的时候欺负家人,觉得身为皇家道观的玉真观最为妥当,所以将大家送到那边,即清静,又安全,还能离开京城的是是非非。

    “眼下,我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这个了,”老大人说:“待德州情况好转,我和进忠一定想办法接

    你们过去。”

    玉将军亦叮嘱夫人女儿,“你们只在玉真观里住着,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回来接你们。”

    “爹,我懂得,我们也会时刻警醒,若能离开京城就去德州找你们。”枇杷听懂了他们意思,上前又向老大人道:“我和王淳一定同进同退,相互扶助,保住两家人的安全。”

    老大人一笑,“我就是相信你们,才能放心与进忠去德州啊!”

    军情紧急,德州危急,新上任的王刺史与玉都督没几天便离京北上了,枇杷与王淳送行后便准备第二天就带着两家人离开京城到玉真观,为北上的人祈福。

    而玉家离开京城租赁的房子,就没有再打算回来。不过玉家为离开京城早做了一两个月的准备,尤其现在玉将军北上时将家里的资产大都带去招募兵马,于是要做的并不多。枇杷看着自已屋内捆好的几个箱笼,想到自己可能再不会踏入京城了,心中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杨夫人过来查看了一回,向枇杷勉强笑着,“赶紧睡吧,明早再将行李妆奁收起就可以走了。”

    枇杷亦是一笑,“娘,你也早点睡。”

    看着娘走了,枇杷却重新起身换了一身短衣,从窗子跳出去,她无论如何也要在走前去看看青河。

    永平公主府的布局枇杷很熟悉,因此她轻松地进了青河的院子,见青河平日起居的屋子早已经一片黑暗,便来到窗下轻轻地叩了两个,又轻声叫了几声“青河。”

    过了一会儿,窗子果然打开了,青河从里面伸出头来,抬头看了一眼明月,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枇杷真能来见我有多好!”青河白皙的脸被清冷的月光洒上了一层银光,越发显得如玉般润泽,一双大眼睛似乎也闪着光,只是整个人看起来未免太单薄了。这些日子她竟然又瘦了。。

    枇杷从暗处跳了过来,声音虽小却满是高兴,她就知道青河不会不想见自己,一定是永平公主没有让她看到自己的帖子,“青河,我真的来见你了!”

    “真的是枇杷!”青河叫了一声,然后知道自己的声音未免太大了,赶紧捂住嘴低声道:“你赶紧进来!”

    枇杷跳进屋子,顺着青河的手势一个箭步上了床藏到了床帐里。刚将身子钻到被子中,就听房门打开了,一个老妇人的声音道:“郡主,你在同谁说话?”

    青河这时已经回到了床边,抬手将床帐打开一道缝钻了进来,复将床帐合拢淡然地道:“我做了梦,说了梦话而已,你们出去吧。”

    来人看了一眼屋子里并没有什么异常的,便果然出去了。

    枇杷坐了起来,“青河,我来是想告诉你,不要嫁给魏国公,他……,他其实不想娶你,他只是想利用你母亲的权势!”

    青河也坐了起来,与枇杷并排靠在一只大迎枕上,又将被子拉起来将她们两个人盖住,“这些算不了什么,我都知道,只是真高兴你能来看我。”

    枇杷听了却急得不得了,“那你还为什么要与魏国公订亲?”又再三追问:“是因为皇上赐婚没有办法吗?不过现在魏国公府上有丧事,你可以用这几年的时间想办法把亲事推了!”

    “枇杷,这门亲事是我自己答应的。”

    “你怎么能这样糊涂!魏国公并不喜欢你,他将来真有了权势就会将你抛弃,就像,就像当年光武帝对郭圣通一样!”

    青河反倒笑了,她的声音非常低,但却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似乎一直穿到了枇杷的心里,“那他也要能当上光武帝呀!”

    对啊,王泽并非出身皇族,而青河才是皇家公主的女儿呢。可是,枇杷还是觉得不对,但只再叫了声“青河……”就不知说些什么好了。

    “过去我太不懂事,太任性了,”青河正与她肩靠着肩,头并着头坐在一起,在耳边低声又肯定地说:“你不知道上一次如果我私奔的事被揭开,情况会有多危急,当时我和我娘甚至可能会被圈禁起来。现在魏国公既然愿意离开田令攸,与我娘结成同盟共同对付田令攸,岂不是好事?我们自然一定要结亲的。”

    “你说什么?”枇杷惊呆了,“魏国公原来是田令攸的人?”

    “对呀!如果他不是由田令攸引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