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资方面、教学规划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如果有李院长鼎力相助,到时候你请李教授好好筹划一下,指点指点,那老胡的培训班一定会成功。”何伟力抬腕看了看表,问王华,“还有多少景点?”
“景点还多,一共还有十多处,比如青花亭、官渡亭、龙潭渡、通天宇、东升宇、回头榭、八大王寺、松涛阁、桂花台、菊苑、听雨亭、徐公亭等等,但有代表性的都差不多了。”王华回答说。
“我们大家都还有别的事,今天再看看徐公亭、桂花台两个地方,以后找机会再到其余的景点去吧。走,我总,你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我们到徐公亭、桂花台去。”何伟力好像是亲临其境的样子。
顺着读往东的青石板路前进三百米,再拾级而上,攀上猴崖峰的顶部,徐公亭就坐落在峰顶上。亭内供奉的汉白玉徐庶坐像高约八尺,美髯长须,头戴竹冠,身披道袍,二目炯炯睨视前方,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亭前是一个铜铸香炉,香烟缭绕。香炉前面是长方形拜台——斜面青石条,可供五人同时跪拜。亭身造型完全是按照当年徐庶隐身之地百堂藏的徐庶庙缩小复制而成,八角朱檐,木椽琉瓦,亭外松涛阵阵,如万马奔腾,亭前香火兴旺,烟雾缭绕。沿亭子左边崎岖小路斜下五十米,到滴水崖底边,崖上掉落的山泉水打在石板上,形成径深约一尺的水潭,宛如一个大碗盛满了清澈透明的纯净水,因此得名“一碗水”,与徐庶隐身的百堂藏“一碗水”颇为相似。
亭左亭右各立一块石碑,右边石碑上镌刻着赞助者的姓名,左边石碑是徐公亭碑记,颜楷刻成:
徐庶,字元直。后汉颖川人。幼好学击剑,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世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为单福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新野得遇刘备,用计奇袭樊城,大败曹仁。曹操挟徐母,造伪书逼庶事之。庶走马荐诸葛于备。入曹营见母,母怒其受骗,自缢而亡,庶大悲葬母,居丧守墓,凡操所赐俱不受。后受庞统脱身之计,向操请三千兵马拒马腾、韩遂,离赤壁一路西行,到松山境内百花山下百堂藏隐身修道。五百年后,山下一樵夫上山打柴,见一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飘然而至,樵夫稽首问曰:“老丈何人?”曰:“吾乃三国徐庶徐元直是也,久居于此。”言罢倏忽不见,樵夫大惊,告与乡人,乡人集资建庙塑身于百花山顶,香客遍布、方圆百里。历经千年,香火不断。公园xxxx年x月x日,经松山市政府同意,海龙公司胡江河等,汇聚社会同仁,接迁徐公坐像于此,建徐公亭重续香火,立此碑以祭先贤。是为记。
看完碑记,何伟力问:“大家有什么看法,请讲。”
邱裼铁说:“可以了,可以了。据我所知,祭祀徐庶的亭宇在全国并不多见,如果徐公亭建成了,是不是松山独有,虽不敢肯定,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李先知说:“邱馆长所言不差,历史上因为出了个诸葛亮,就把徐庶这个人物冲淡了,但恰恰是因为有了徐庶的走马chayexs。。chayexs。推荐,才有后来光照日月的诸葛孔明,我建议,是不是把玄德马上执庶之手、二人涕泣而别、玄德凝泪望庶,被树木遮住视线而发出‘吾欲伐尽此处树木’的感叹,庶去又复回,向备chayexs。。chayexs。推荐卧龙的场景,用某种形式再现出来,如书画、或音像、或雕塑都可以。”
“再配上罗贯中赞徐庶走马荐诸葛的诗,”张敏之接过李先知的话题,“那首诗是这样的:
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
片言却是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温晨军说:“好好好,老胡、王总,你们看呢?能加进去吗?”
“怎么不能加呢?当然能哦,王华,你安排吧!”胡江河说。
从徐公亭所在的山峰沿山脊顺梯而下,弯弯拐拐七八百米以后,到了山的鞍部。鞍部较为平缓,这平缓地段一头大一头小,像个葫芦瓢,瓢把朝东。桂花台全景刚好布置在这葫芦瓢上。
胡江河决定在这里建桂花台是因为受到香都莲湖的启发。
上次去岭中、岳阁考察古栈道回来,王华对胡江河说:“老板,要建文化公园,香都那个地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那里历史文化沉积厚重,特别是金光寺和莲湖确实值得一看。”
胡江河说:“这方面你说了算,我连你的学生都算不上,这样子——你当我的导游,我们去莲湖和金光寺逛一圈,你就好好的教教我。”
于是,他们驱车到香都。先去了金光寺。在金光寺从进大门开始一共烧了六柱高香,然后去数罗汉,胡江河数到第三百八十九尊罗汉比罗普湿尊者,在罗汉堂门口抽签,解签和尚高声念其批语:自幼辛苦奋力行,中年做事遇贵人。积得财多尽善举,满船珠宝满船金。他问王华是什么意思,王华说,说你少年时很艰苦,到中年有人提携你你就富贵了,钱多了要多做好事,你就会赚更多的钱,大富大贵。胡江河听王华一说,心里乐滋滋的,兴致更高了,对王华说,走,我们马上去莲湖。
来到莲湖售票处,窗口吊牌上写着:门票每张三十元。胡江河抽出一张百元卷,抢在王华前面去买门票:“两张门票,不补了!”美女售票员说:“那怎么行,我们要按规定办事”,她把门票连同找补的四十元一起递出来,胡江河接过门票,把钱又从窗口丢进去,快步走向公园门口,售票员急忙从售票室侧门跑出来,把那钱塞进胡江河兜里,甜甜地说:“先生,我们可不能做违规的事咯!”胡江河无奈,王华对胡江河说:“老板开始做善事了啊?”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进得过莲湖公园,二人沿古藤架、碑林、荷花池、美娥馆、文物陈列馆、桂园、古城墙转了一圈来到杨升痷词碑前。胡江河说:“王华,这一圈对我来说印象不深,收获不大,你给我仔细说说。”
王华扶了扶近视眼镜,慢条斯理地说:“老板,你不要着急,让我先从这个词碑说起。站在我们面前的这尊塑像是明朝的一位状元,他的名字叫杨慎,字升痷,这碑上的词正是杨慎所作,老板你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吧,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歌词就是这碑上的词,是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的。”中国古代四名著之一的作者罗贯中把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可见这首词的品位之高。有人说过纵观整个明朝,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个人最强,一个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一个是江南怪杰徐文长,还有一个就是杨升庵,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三强中以杨慎的学问最为渊博,他无书不读,多本著作流传后世,足以排名第一。胡老板你说他牛不牛?因为杨升庵是香都人,已经让香都人骄傲了五百多年了。而让香都人更值得骄傲的是,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是香都出生的一个神童,明成化七年即公园1471年第一次参加四川省乡试,就中了举人,这年他刚刚十二岁,六年之后中了进士,解决了工作问题,成了国家高级公务员,二十岁选为翰林,二十一岁翰林院毕业,三十二岁开始给皇帝讲课担任经筵讲官,四十三岁就成为了大学士,那升官的速度之快啊,简直就是坐直升飞机。以后他成为三朝重臣,从年轻的编修官到老练的内阁首辅,这内阁首辅就是今天首相啊!要不要那个统治中国四十多年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当皇帝,这样天大的事情,就是杨廷和决定的,这才真是比牛人还牛,牛人中的牛人咯!”
胡江河说:“照你这么说,这样老先生还真是牛人。你快讲给我听,杨廷和最后结果怎么样?”
第十四章、飘香的桂花酒
王华感觉口干舌燥,他打开保温杯,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老板,你听我说嘛。”
他二人干脆在詞碑前的石凳上坐下来,胡江河请游人帮忙为他俩照了一张以词碑为背景的合影。
王华继续说道:“杨廷和离休后回到香都养老,就在这里修建了莲湖公园,作为私家园林公园,在里面种植桂花树和荷花,夏季,满塘的荷花,红的白的,在磨盘大的荷叶映衬下,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观花,写诗作画。到八月桂花开时,满园的金桂银桂,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整个香都城满城飘香,香都这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的城市也因此得了个‘香城’的美名,全国各地,那些喜欢桂花的才子佳人闻香慕名来到香都,一时让香都客满为患,你说这桂花、荷花还不能让香都人感到骄傲吗?”
“当然,这五百多年来,无论是远远近近的文人墨客,还是大大小小的官宦显要,都十分向往香都的莲湖,但也非常推崇杨廷和杨升庵父子,其实,喜爱莲湖的桂花、荷花,与崇拜杨氏父子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们只要到了香都,务必要来莲湖游玩,一来吸取杨氏父子的灵气、显摆高雅,欣赏桂花、荷花,二来想见识一下杨廷和这个位尊权重、官场不倒翁的为官之道和杨升庵的大才大气、瞻仰他的塑像和这块词碑。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为崇拜杨氏父子有名有堂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他们都是为杨氏父子的才气所倾倒,为欣赏莲湖湖光花色而来,闻香观花,增长自己的才气,捕捉灵感,借此提高提升自我,好为人类做点儿好事。当然也有不少是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之辈,他们来的目的就不一样了,不外是装装样,显显摆,自欺欺人罢了。”
“有哪些名人来过吗?你说些我熟悉的来听听。”胡江河迫不及待地问。
“来的名人可真不少哇!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左宗棠来过,张之洞来过,就连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大名人也来过。这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建立以后,就有好多高级领导人、大文豪来过,那边碑上和馆内的匾上都有记载。他们来莲湖赏花赏景,拜读诗词,不少人还题了诗、词、字、画。”
“看这碑上,字写得太潦草了,我认不到几个,你念一遍,再给我说说是啥意思行不?”胡江河很腼腆地笑了笑说。
王华看着胡江河的表情十分可爱,他觉得胡江河这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他生性耿直,从来不会不懂装懂,而且在有文化的人面前,他总是尊重有加,不像有些土豪那样猪鼻子插葱。于是他很诚恳地说:“好吧,胡老板,我也就不客气了,您听着,这首词呢,它的词牌叫临江仙,啥子叫临江仙呢?这里有个讲究,因为写古词是很讲究的,词有词牌名称,立意要鲜明,这个词牌有好多句,每句有好多字,字的韵律、声调平仄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首词之所以受人热捧,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正是由于它立意新颖,气势奔放,韵律整齐,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我先念给你听听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说穿了,这首词凝聚了作者一生的感悟与智慧,他悟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谛,是非荣辱、你争我夺,历古千年,不过如此。”
“行了行了,我懂了,我那公园里一定要健一个桂花文化景点,并要和两位杨老先生挂上关系,由你去构思。”
就这样定了板。王华回到松山后,立即对这块葫芦瓢形的缓坡地进行丈量、规划,并在周边几个县、市订购了几百棵桂花树。
何伟力听王华简要地介绍了情况后,对李先知等人说:“要说的话,香都莲湖文化沉积确实厚重,杨升庵父子的知名度很高,那里的桂花因二杨而出名。但是,用什么形式把我们这桂花台的桂花和杨氏父子结合起来呢?说个难听的话,你总不能生搬硬套哦!你们大家来出个好主意看看!”
“历史人物是有地理性的,香都人对桂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杨氏父子是香都人,如果我们过于牵强附会,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李先知说,“我看不妨这样,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换一个意境。毛老人家不是有一首词叫《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吗,其内容是: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