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海军诸将和第十镇同为福建人,是以炮击的很是卖力。
  炮击从五点钟开始,在五点二十三分结束了,摄人的爆炸声没有了之后,剩余就是伤者的叫唤声和医务兵的喊叫声。在这时,最前端的观察哨却看见了江面上一片一片黑压压的渡船,雨幕下虽然不好细数,但大致的估计还是能做到的。哨兵这边估算完,一个电话就传到了前指:“鞑子开始渡江。船超过一百艘!鞑子开始渡江,船超过一百艘!……”
  指挥部里的林文潜闻言起先不动,只待所有的观察哨都这样汇报之后。他才起身道:“一百多艘船,孙道仁这是想两次就把人都运过来啊。”说罢他默想片刻,又对副官道:“接袁浦渡那边,十分钟之后开始放第一批水雷。”
  “十分钟?”周思绪看着他道。
  “水雷飘过来要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清军差不多正好在渡口排队等着卸船。他们人太多了,不炸掉一些……”林文潜说到这,副官已经把袁浦渡那边的电话接通了。林文潜拿过电话,对着话筒喊道:“我是林文潜,我命令十分钟之后马上释放第一批水雷。……另外,定时转置设在七甲闸……。重复一遍我的命令!……好,执行吧!”
  天色越来越亮,百余多艘渡船不一会就过了江面。开始在码头区卸人。雨声不大的清晨,即使隔的很远,堑壕这边都能听到那边的喧哗声。第十镇最先过江的是第三十七标和三十九标,其中三十七标最先上岸,只不过在标统范庆升的指挥下,部队并没有立即往杭州开进,而是就在渡口周边布防,英国人虽然间接的提供了不少情报。但谁知道是真是假。想想昨夜那些扔炸弹的革命党,范庆升心有余悸。
  一百余条船加上辎重其实只载了两个标不到。其实也就只有四个多营两千多的步军,这两千多人的部队分卸七甲闸和塘头街两处,不过只卸到一半的时候,江面上停着船便“轰”的一声炸开了,范庆升心中大骇,赶忙蹲下避炮的时候,又听见另外一声激烈的爆炸,这时候江面上一个破嗓门喊开了,“水雷!水雷!好多……”这人话没有喊完,又是一颗水雷被激发爆炸,此时从烂泥里抬起脑袋的范庆升看到几艘渡船被炸成碎片,水雷激起的巨大的水柱冲上了天。
  有水雷的呼喊声使得整个江面上的渡船都乱作一团,船上的士兵要么使劲拽着被船老大弄的七扭八拐渡船,要不就是指望着能游到岸边,跳下船后立马被滔滔江水所淹没。水雷顺江而放,这对于密集的船队来说完全是灭顶之灾,接连不断的爆炸声里,更多的士兵跳入水中,而惊慌之后的船老大,也不再奢望能避开这些顺江而来的水雷,而是直接划着船,往岸上猛冲,搁浅虽然麻烦,但确实保船的唯一办法——对于他们来说,船是最重要的,命不是关键。
  张生全没有望远镜,但他还是看清了江面上那乱作一团的清军,他心中不由得欢喜,嘴上只叫道:“炸!炸!炸死这帮狗奴才……”然后又是一挥手,对着身后的士兵喊道:“跟上!跟上!快点跟上!”
  一小股清军布防布的太过靠外,连长张南星的意思是敲掉他——堑壕其实一直通道江边,他们可以顺着堑壕挪到离那小股清军八十米不到的地方,一旦清军不防,那么张生全这四十号人就可以扑上去白刃战一把,或是把他们半灭,或是全歼,反正总要捞些战利品什么的回来。
  离那股清军越来越近,张生全握枪的手越来越近,心跳的也越来越快,只待到了出击阵地的时候,他回过身来看向后面,只见喘着粗气的士兵大多都已经伏在堑壕里,便对身边的班长张伯歧说道,“他娘的等下打准点,少了部件我找你赔!”
  张伯歧一把拉住他道:“(还是)我带人冲吧?”
  “你冲的个屁,看那些王八羔子软的拿枪都拿不住,我这个排长不带头,他们能不能(冲出去)都难说!妈拉个巴子的!”越是紧张,张生全之前学的东北话就一个一个的冒出来。他交代完张伯歧,又压低这声音对堑壕里的士兵说道:“杀了那些人就回来!要想保命就要快!”
  张生全的话被士兵一个个的传了下去,只感觉全排的人都听到了,他又看些已经端着枪瞄准的张伯歧几个,目光再转到前面七十米外的那二十几个半警戒半看江面乱象的清兵,猛然间,他大喝道:“冲!冲!冲啊!”,边喊边跃出了堑壕。
  张生全喊冲的时候,张伯歧这边几个老兵的枪也是响了,“砰…砰…”的枪声之后,负责警戒的那几个清兵立马中弹倒地,其他的清兵忽遇冷枪,都是全部扑到在烂泥里。张伯歧这边压制,张生全却带着三十个人往前狂冲,刚出堑壕的新兵本还有点抖,但跑起来、喊起来之后却越跑越快。七十多米的距离最多也就是**秒的时间,虽然理论上清兵能开两枪,但这些人是突然遇袭,扑到之后还没有放枪却发现敌人已经端着刺刀冲上来了,不少人又都是没开一枪就站起来迎敌。
  张生全就怕他们一枪不发的就往后逃窜,他这三十个人可不敢冲到江边去,此时见清兵迎敌心中一喜,就要跑到清兵跟前的时候,他一声爆喝“杀!”,短垫步之后一个突刺刺向那个个子最高的清兵,没有骗刺,他的刺刀只是猛的往下,这对于高个子来说极为难防。果然,对方的枪还没有架下来的时候,他的刀尖就刺进了那人的大腿,刀尖入肉的感觉和腿骨的阻碍甚是熟悉,刀不到底,在对方的惨叫声里张生全又收回了刺刀,然后往右大力格挡掉刺来的一枪,再顺势往前一突,又是一个清兵交代在他手里。
  最先冲上去的是几个老兵和两个班长,清兵完全不是对手,正当他们想多打一的时候,后面的士兵又冲了上来,然后这剩余的十几个清军前哨立马就被刺刀淹没了。此时江岸上的清兵也被这边的白刃战所惊动,但是近千米的距离不是说来就能上来的,而要想开枪的却又顾及着自己这边的士兵,只能一边往前跑一边干瞪眼。
  随着剩余那几个清兵的逃跑,白刃战很快就结束了,张生全立马带着所有人都伏下身来,“带上枪,带上自己人,爬回去!”他含糊不清的喊道,一边把清兵的尸体都累起来挡子弹,一边又用短刀割着他们身上的子弹带,他要把这些战利品都带回去。死了的十几个清兵很快就被他们搜索一空,然后二班长马忠老带头,他断后,把所有的兵又带了回去。
  远处的发生小规模白刃战范庆升看的一清二楚,他甚至都能在望远镜里看到那个革命军官长刺杀时扭曲的脸,看着自己的兵就这么的靶子一般被这些浑身带泥的革命军快速格杀,他的心不由得再一次的提了起来。他忽然感觉这绝不是一般的对手,特别是那些革命军杀人的狠劲,不是自己这些人能有的,他更感觉今天太不吉利了,现在渡江中止,江面的渡船和海军的炮艇都被水雷吓的没踪没影,自己这个一个标能守得住阵地吗?
  “快!传话给所有管带,给我把阵地守住了!谁丢了阵地我砍了谁!”危急关头,为了不被革命军赶下钱塘江,范庆升不得不放出了狠话,他只喜欢革命军的水雷只是一阵子的,待过一会被江水飘走就好了。他却不知道,革命军的水雷本都是锚雷,不过这些锚雷都有一个大大的木制浮箱,所以能撞击这些吃水浅的木制渡船,一旦里面的线香设定的时间一到,浮箱就会炸烂,然后整个锚雷就在江水之下扎根了,要想清理,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修书

  有惊无险的吃掉清军突前的小股部队,周肇显正要下令全营冲击敌阵时,炮声又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这不是刚才的那种大炮,从炸出的泥浆来看,应该是75mm口径的炮弹,再看这些炮弹主要落在清军阵地的前侧,而不是己方堑壕附近,周肇显大致猜到了这应该是第十镇的山炮营在开炮。这是早有预料的,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对岸的炮火这么快就打过来了,而且还打的这么准,刚好护住了清军的前沿阵地?
  “解除战斗任务。”有山炮营在,周肇显的打算落空了,不过他还是道:“再让前面的人查一查,看看这股清军是怎么和河对岸联系的,找出来,破坏他!”
  江岸边炮声隆隆,杭州将军府内的蔡元培却没有被惊动,他一手压着孙汶昨夜和今晨发来的两份电报,另一只手悬在半空中,正要写回电,不过他实在是写出来——孙汶这两份电报说的都是好消息,昨天半夜,其实也就是洛杉矶当地时间九点到十一点钟左右,孙汶见到了从纽约前往洛杉矶的w。w。艾伦,双方都谈的非常愉快。孙汶在电报里称,艾伦对于中国革命非常同情,他和他背后的大人物都很想为中国革命尽一份力,为此,艾伦准备借贷一千万美元给革命党,同时他还将说服米国总统以及米国诸多议员,并促使米国派遣兵舰十艘前往中国,而且考虑到革命军枪械弹药补给困难。所以特别从米国陆军的军火库中调拨十万支步枪、一千门火炮,以及相应的弹药,这些军火将随米国舰队抵达杭州。
  孙汶热情洋溢的电报让因为局势愁苦的蔡元培阅后一震。他在房间里走了三圈之后才把这种喜悦压了下去,钱并不是复兴会想要的,军火和外交支持才是现在军政府最为迫切的东西,特别是现在杭州危在旦夕,即使说降了第九镇,也不能改变杭州几面皆敌的处境。
  蔡元培激动之后,再读电报的下文。孙汶称艾伦除了要求适当的回报之外,还有两件事情是最为要紧急需处理的:其一为两会之合并。
  虽然为形势所迫,孙汶谎称复兴会和同盟会是一个组织。但是艾伦只希望和一个革命组织谈判,为此,复兴会和同盟会的合并就势在必行了。考虑到“同盟”二字有团结所有的革命者的意思,孙汶建议合并之后的组织还是应该叫同盟会为好。同时“同盟”二字也是孙汶向艾伦介绍复兴会和同盟会是同一个组织的关键。所以为了不在艾伦面前出尔反尔,避免不必要的解释,孙汶认为合并之后新组织的名称仍叫做同盟会最为合适。
  两会合并的话,名称是一,首脑是二,组织是三。名称定了之后便是总理的人选,考虑到复兴会的首义之功,孙汶认为新同盟会的总理应该由蔡元培来担任为宜。而他则为副总理;至于新同盟会的内部组织,孙汶建议还是参照老同盟会的三权分立的架构。设立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各部互相制衡,执行部的总理为蔡元培,而评议部和司法部的负责人则另行商议公举。
  除了两会合并,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杭州城了。从实际看,米国舰队从米国出发到杭州最少也需要二十天左右,如果在这二十天之内杭州有失,那么美国的军火即使到了杭州,也无法接济革命军,因此,不光从革命的声势上考虑,就是从军火援助上考虑,革命军也应该确保杭州在米国舰队达到之间不会丢失。
  两会合并和守住杭州,这是获得米国人支持所必须的前提,总结下来孙汶的两份电报就是这个意思。鉴于复兴会的七人委员会制,蔡元培并不一定能独自决定复兴会的命运,孙汶似乎也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他加发的第二封电报建议蔡元培事急从权,先把宣布两会合并,然后再搭建新同盟会的组织,不然两会合并在短时间无法实现;同时也考虑守住杭州不易,孙汶建议蔡元培和军政府诸人还是先行撤出杭州为要,这样才能使革命首脑不至于以身赴险,可以说孙汶基本把一切能考虑的因素都考虑到了,并且最关键的是他心甘情愿的让蔡元培,也就是复兴会这边的人成为新同盟会的总理。这样的举措不由得的让蔡元培想起《大革命家孙逸仙》作者日本人宫崎滔天对孙汶的评价:“志趣清洁,心地光明,现今东西洋殆无其人焉。”
  是先事急从权还是报诸委员会讨论合并之事呢?赵声那边到底能不能说降徐绍桢,如果不能,那杭州怎么守?蔡元培提着笔半天都落不下,好半响他才让邵力子去找钟枚询问战况,但邵力子出去却说钟枚出去了。
  钟枚其实并没有出去,而是被谢缵泰拉走了,谢缵泰本负责外务,算是外务部部长,在列强都不支持革命的前提下,他这个外部部长其实也就只能陪陪洋人记者罢了。不过杭州城内挂着的不少“蔡会长与杭州城共存亡”的横幅和杭报上的大幅坚守到底的文章,这让他很是不解,作为外务部部长他是知道军政府的计划的,可现在宣传上却和总体计划不相互配合,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同盟会的人做的,既是同盟会的人那就是孙大炮的人了,他为此专门的找钟枚谈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