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而俄国在战时最少能扩充到一百个师,即便欧洲需要十七个师、中亚需要十五个师、国内需要十三个师,那减去这四十五个师,他能派往远东的兵力也不少于五十个师。日俄双方一百个师,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参战部队,这场战没打中国就输了。
  俄国或许会成为中国的敌人,但这只能在我们打败日本之后,相信殿下在欧洲的时候已经知道日本前内阁首相桂太郎在欧洲四处借钱之事吧。日本到期需要归回的国债只有五亿日元,但是桂太郎却想借十亿甚至是十几亿日元。日本人已经在准备战争了。我之所以希望潜艇建造一事保密,就是希望战争能在16年后爆发,那个时候我们或许能和日本一战。”
  处于杨锐和亨利亲王这个位置。世界上的信息没有多少是不知道的。中国从美国借了两亿美元,向俄国借了一亿卢布,靠这些钱大肆营建造船厂、海军军港,并且还把美国势力引入海军之中,这些做法都让日本起了戒心,特别是在日俄第二次协定之后,日本的假想敌已经从俄国变成美国。现在美国人居然插手中国海军,这已经是中美要联合钳制日本的节奏。对此,任何一个日本人都是不可接受的。中日开战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桂太郎欧洲借款的原因,也是中国要保密订造潜艇的原因。
  亨利想着远东的局势,想劝告杨锐对俄开战以减轻德国在欧洲的压力。但他只觉得无从劝起。中国根本就是弱国。去年战胜日本也是水灾侥幸所致,要不然中国也不必在和谈的时候让出安奉铁路和一个铁矿。他看着神色自若的杨锐,最后一次劝道:“总理阁下,我还是觉得把钱去建造潜艇是一种浪费,那种小船速度只有十五节,根本不可能做有效的机动,即使可以潜入海底,它在水下的活动时间也很有限。只有几个小时,只要有足够驱逐舰。那他们将毫无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订造两百多艘潜艇。”杨锐坚持道,“殿下,我希望能知道,这样数量的潜艇贵国能不能准时交货,并且,这么多数目的潜艇,造价将是多少?”
  感觉到杨锐的坚持,亨利亲王问道,“那贵国将怎么支付这笔费用呢?这么大笔的金额支付很容易泄密。”
  “我希望能用美元支付一部分,再用白银支付一部分,剩余的部分我希望能由贵国提供贷款,然后我们分期偿还。”杨锐说道。德国人什么都明白,就不知道是不是能讨要到一些贷款。
  “总理阁下,请原谅。这么大笔金额的贷款在我国没有先例,特别合同需要保密从而不能向公众发放债券……”亨利亲王不出所料的拒绝贷款,杨锐只好故意的叹气,他闻声最后道:“就我权限范围内,我认为给予贵国货款十分之一的贷款是合适的,但如果超过这个比例,一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十分之一?这实在是太少了,我希望能有十分之三的贷款。”杨锐道。德国人是想打九折。而按他所要的第一阶段一百六十艘潜艇,按照总后的核价,甲型潜艇两百万马克,乙型六百万马克,总价加起来为三亿六千万马克,合九千万美元、一亿两千八百万两银子。“还有造价如何?交期是不是可以满足?”
  “十分之三的贷款不可能。”亨利很是客气的拒绝杨锐的还价,“但我们可以在造价上适当优惠,交货也没有问题,潜艇只是几百吨的小船,德国现在的造船并不繁忙……阁下,我很好奇,这些潜艇你怎么把他们运回中国,它们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认为三十艘一批,第一阶段的订单的一百五十艘,将分为五次交付,每批三十艘。这些潜艇的航程都超过八千海里。他们从德国出发之后,或者走北海,或者直接穿过英吉利海峡,然后在德属殖民地西南非洲(纳米比亚)落脚,舰队休整之后再绕过好望角,再在德属新几内亚休整一次。有这两次休整,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驶回中国。”杨锐说道。
  “哦……上帝。”亨利亲王跟着杨锐的话语环游了一次世界,他现在已经相信眼前中国人没疯,潜艇的航程居然有八千多海里,这真的是近海防御吗?
  亨利亲王带着这样的问题结束了第一次谈判,当他回到公使馆的时候,迅速召集前任驻华公使雷克司、新任驻华公使哈豪森、克虏伯总办德雷克以及东亚分舰队黑乃尔上校商议此事,在把杨锐给的潜艇图样和交期交给德雷克审阅之后,亨利问向雷克司道:“亚瑟,杨竟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现在这个新的国家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如果中日之间发生战争,中国人能胜利吗?”
  亨利亲王的一连串问题让雷克司不知道回答哪一个好,他只好按照他提问的顺序道:“杨竟成一点儿也不像中国以前的官僚,他不追求虚幻的东西,很务实,并且很有实力,所以很强硬,另外,他还有他的政府都很廉洁,在这里,每一个官员都要公布自己的财产,一旦他进行超出其收入的消费,那么‘锦衣卫’就要找上门调查。
  整个国家是一座严密的金字塔,有一种叫农会的组织使政府绕开了以前的士绅,直接对乡村进行管理,农民们被请上了国会,六百个席位里他们的数量最少占了一半,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国会给他们每人配了一名秘书,这些秘书可以把会议的议题传达给他们。但在国会里,不管他们识字不识字,杨竟成的命令就是他们的使命,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有好几次这些农民议员在国会大厦里唱这首歌,声音大的半个北京城能听见。
  杨竟成对于国会、对于政府都有百分之百的控制力,唯一的例外就是广东和广西不是他的势力范围,但这两个省在遥远的南方,他只要牢牢的把控着这个国家的其他二十多个省,就可以打败日本人。是的,我确信这一点!去年他的力量处于最为衰弱的时期,但现在不同了,随着农会的建立,复兴会的势力深入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而且随着土地减租案的施行,那些农民更会信赖复兴会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雷克司实在是对于中国的半年多变化太有感触了,说了半天之后只觉得越说越偏,他立马纠正这种啰嗦,简洁明了的道:“殿下,杨竟成是一个务实并且很有力量的人;这个国家是一个逐渐团结、并且越来越有力量的国家;如果中日之间发生战争,只要战场是在陆地上,那么中国一定胜利,而日本一定失败。”
  雷克司说完亨利又把目光看向哈豪森,他见此也是答道:“是的,我完全赞成亚瑟的发言。中国的情况正在日益好转,这一点可以从北京城的秩序和日益增长的税收中体现出来。杨竟成内阁则是这个国家最有力量的内阁,他能左右这一切而不被民众怀疑。殿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承认他的政府,并且在中日对抗中全面倒向中国这一边,如此才能与之保持一种良好且密切的联系,才能维护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德国有一个极爱惹麻烦的皇帝,这是外交部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的,同时哈豪森还了解到几年复兴会和德国的合作,居然是德国政府率先违约,这不由得让哈豪森很担心皇帝一时兴起又闹什么乱子,复兴会再也不是躲在山沟里的复兴会了,它现在统治着中国。
  见两个驻华公使都对中国当前的执政者表示肯定,亨利亲王道:“我会把你们的建议汇报给陛下,建议他尽快承认中国政府。我也希望德中两国能建立牢固的友谊,但我更希望中国能在德国需要的时候和俄国开战,以减轻我们在东面的压力。现在中国和俄国人很亲近,他们甚至把俄国势力通过蒙古铁路引入长城以内——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长城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标范围——我很担心他们会和俄国人结盟以排斥日本以及我们。”
  感受到亨利亲王的担心,雷克司很确定的道:“殿下,杨竟成不会臣服于任何一个人,在驱赶了日本人之后,他们下一个要驱赶的估计就是俄国人。蒙古铁路不光是让俄国人的实力引入长城以内,也让中国能快速的增兵于蒙古高原。想想去年统一战争吧,占领库伦居然和占领北京同步,这也就是说,进入蒙古的军队好几天以前就开始行动了,从这,我们不难看出杨竟成对于蒙古的重视和对俄国的提防。”(未完待续。。)


己卷 第六章 总价3

  “下一个……”雷克司的话亨利亲王明显是听见去了。去年的‘七月奇迹’中,中国一个又一个省被复兴会出其不意的快速占领,十几天之后,整个国家完全变了一个颜色,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六十多年的爱新觉罗王朝顷刻间灰飞烟灭,以前的王公成了囚犯,高官重臣变成了乞丐,这种革命被全世界惊呼为‘七月奇迹’。同时复兴会迅速犀利的进攻使得全世界所有皇朝惴惴不安,深怕哪一条夜里就会有革命者杀入首都,推翻王朝。
  在其他人惊叹于复兴会所创造的奇迹的时候,严谨细密的德国人则在分析复兴会的一切,从复兴会和杨竟成以往的轨迹里,他们往往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可以从占领省份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杨竟成对各个省的重视程度,以此看,全国二十五个省当中,蒙古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满洲,再次是北京等关内省份,最不重要、或者因为距离的原因,两广、云南、西藏、新疆(也就是现在的西域),是最晚占领的,而与北京近在咫尺的天津,则是因为不得进兵的原因,是通过谈判才解决的。
  只要显现,就有踪迹;只要有踪迹,那总能追寻到一些特点。杨竟成今天怎么对付日本,那明天就怎么对付俄国、英国、法国、德国,他的崛起对各文明国来说不是好事,可这在亨利亲王看来已经无所谓了,德国的命运在于两三年之后大战中。如果赢了,那就有半个世界,如果输了。那连德国本土也未必能保存。
  “我们没有耐心等杨竟成打败日本再与俄国为敌,帝国迫切需要一个远东的盟友以减轻帝国西面的压力。”亨利亲王沉默之后如此说道,“每个人都要开始想办法,想着怎么扭转中国这种局面。还有,雷奥。威廉公爵那边你们有没有去拜访过?”
  昔日的被抛弃者居然成了这个新生国家的贵族,据说此人还是中国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这则消息本在德国是严密封锁的。但奈何欧洲不大,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这些地方的消息都会传到德国。是以在大中华开国之后,一个月的功夫全德国都知道有一个德国人成了中国的公爵。他们倒不知道雷奥。威廉以前的经历以及和德皇的恩怨,大部分德国人认为大中华国是德国人扶持起来的帝国,于是。威廉公爵、克里斯蒂安伯爵、沃纳施罗德伯爵、沃纳伯爵……这些人一夜之间居然成了德国的英雄。他们在远东的事业让每个德国人向往。
  德国民众的热情使得皇帝威廉二世很是尴尬,这也是他的隐痛之一,当初热情的支持布尔人,可被英国一收卖却转而抛弃,到最后发现英国的收买完全是个骗局,而德国自愿者和德军军官只能在英国的封锁下孤立作战以至失败。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当初如果抛弃布尔人转而和英国结盟,德国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孤立。当初如果不抛弃布尔人,那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尴尬。真是……
  “殿下……”雷克司忐忑的说道:“我之前也曾经想拜访公爵阁下,但是,但是他对我的拜访表示拒绝……他还有他们那些人,只接近德国商人和普通德国人”
  “拒绝!?”亨利亲王瞳孔收缩着,但想到十多年前的往事,他只好叹气道:“你们帮我准备一下吧,我想我过几天去拜访他。”
  “是的,殿下!”亲王有着比皇帝更好的社交技巧,这是以前就体现过的,他现在要亲自拜访威廉,雷克司和哈豪森并无异议。
  商谈完外交上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潜艇制造的事情了,克虏伯派来的大人物德雷克先生已经对中国定制的潜艇评估完毕,这根本就是中国人在克虏伯船厂租用小船坞自造过的东西,需要什么材质的钢材、要耗费多少人工,中德双方都心知肚明。
  看到亲王殿下的询问的目光,德雷克身躯一挺之后道:“殿下,小潜艇的造价两百万马克左右,大潜艇则在五百三十万马克。我不清楚中国人要造多少这种东西,如果数目不多的话,那么这个造价是合理的……”
  “他们要的数目很多,阿尔弗雷德。”亨利亲王点着了自己的烟斗,长长的吸了一口吐出,使得屋子里充满烟草味之后说道。
  “数目很多?”德雷克看着吞云吐雾的亲王,有点不知所措。
  “上校,这种潜艇……我是说,如果按照这种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