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思绪介绍完火炮和战车两种重要武器,正要往下介绍运输问题时,空军的秦国墉插言道:“那德国空军如何,飞机的性能在以后将有何改进?”
“德国空军的信天翁型战斗机前几个月曾独霸天空,但很快就被英军的se。5压住了下去,。”周思绪道,“这种飞机发动机马力只有一百五十马力,四千米极速为一百六十五公里。单以参数看,这种飞机完全不是我军战机的对手,只是……”
周思绪有些为难的看向林文潜,中国空军的气冷非旋转星形气缸式发动机一直以来都是保密的,对外销售的全是液冷发动机,以致被协约国嘲笑中国人不懂造气冷机。这一次赴欧参战,就不知道林文潜辞陛时有没有获得准许,允许气冷发动机参战。
“不必担心,都好了。”林文潜中将知道周思绪的意思,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那飞机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周思绪听林文潜说不必担心,心中顿时一喜,开始说下面一个问题。
“既然选择了马赛作为吞吐港,那就最好方案是使用连接马赛的双线铁路,只是后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地中海潜艇得到肃清,那么法国的殖民地物资、甚至是美国和英国的物资,都会因为大西洋的潜艇绕路从马赛上岸,等于是整个国家的物资都要从这两条铁路输送入,这会使我们之前定的每日到港一点五万吨物资的目标难以实现。目前能想到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罗纳运河,同时在运河的终点沙隆到南锡之间修一条两百八十公里的单轨铁路、还要在埃皮纳勒再修一条七十多公里的一级公路,如此才能真正解决运输问题。”(未完待续。。)
辛卷 第二十九章 但愿
“……如果是河运,那就需要足够的船只,以罗纳河的水文资料,最为缺水的冬季,两百吨的船也是可以到达沙隆,只是现在运河上的船只都被政府征集以进行海运。我们可以通过换船,也就是将我们的远洋商船和法国政府替换内河船只的方式获得船只,这是最快捷的办法,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缺点则是这些船只不是以二点四乘六米的集装箱为标准设计的,使用它们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并且会造成吨位浪费。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定制,由我们提供设计图纸,交由法国船厂定制。以河运每天运输八千吨计,上行六天、下行三天以及装卸货一天共十天路程,我们只需要造四百艘、共八万吨河运船只便可基本维持我军的作战消耗。
我们在之前的调查中发现,因为德国占领了法国北部,使得法国七成以上的铁矿失于敌手,法国现在很多工厂、船厂因为缺少原料而处于空转状态,法军军火大臣乐秀(louchenr)就曾建议我们采用大规模运入原料,武器弹药在当地生产的这种办法。所以说,河运船只在当地制造业是可行的。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由国内调运。开国之后我们曾大力资助民间制造柴油机船,那些船只都是按照总后的规制制造。如果能从国内调运这些船只,那很多问题都可解决。不过这些河运船只不但小,船型还不耐风浪。并不适合远洋航线,真要调来,沿途护送会非常麻烦。
河运如此。因为全部使用集装箱,这些集装箱是否能与法国铁路火车相配套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法国的铁路敞车车厢长为十二点九五米、宽是三点二三米,平车长为十二米,宽为二点六五米,这两种车厢都能放下两个六米长的集装箱,但这两种货车都只是两轴,载重三十吨。远低于两个集装箱共四十余吨的重量。现在的解决之道是由法国调集一些长仅为八点三米的老式车厢用于解决集装箱铁路运输,数量大概在三万个左右,这就能基本解决了铁路运输问题。不过法国人只负责调集,这些老式车厢的拆卸工作将有我们来完成。
内河船只、铁路车厢,再有就是卡车。卡车有两种,一是二十五吨的集装箱运输车。它负责将集装箱从铁路终点运输至总兵站。每天一万五千吨物资,七百五十个箱子,七十多公里的路程,大概需要五百到六百辆集装箱运输车,而且对这些运输车的段维护极为重要,因为我们必须确保它的实际出勤率不低于四百辆,一旦低于四百辆,就会造成整个运输通道的堵塞;
除了集装箱运输车。再则是五吨卡车,虽然兵站可以铺设临时铁路运输物资。但保险起见,用于往前线运输物资的卡车不得低于五千辆,而且应当尽量禁止这些后勤卡车被作战部队征用。法国全国都缺少马匹,更缺乏饲料,虽然从圣迪济耶到梅兹这一区域并未遭受剧烈破坏,乡村中或许还有马匹、马车,也还留存着一些饲料,但这是不可靠的,战争是长期的,农村中又普遍缺乏劳力,积存的饲料一旦消耗完毕,我们就会陷入英法军队现在杀马的困境。以上是法国运输问题,下面介绍的是当地物资采购。”
运输问题说完,周思绪清了清嗓子,但神情却未从法国农村衰败景象的回忆中恢复过来。这两个月他不但和法国政府、军队高层协商,还深入过英法军队前线、东北战线附近的农村做详细调查。和每当前线必受法军士兵欢呼的情况不同,大战三年后的法国农村虽未遭炮火破坏,可村庄里绝少男人,有些村庄更是寥无炊烟,基本看不到牲口和农民。战争打到这个份上,难怪全法国都心存绝望,若不是两个大国接连宣战,怕他们早议和投降了吧。
“物资采购以了解的情况看,基本没有独立的可能性。英法本来就有一个物资采购委员会,我们只能通过这个委员会在全欧洲采购物资。只是我们步枪、火炮的口径和英法大多不同,有些相同的,如75mm野炮,炮筒药室的长度也是不同,因此,除非我军采用英法制式武器,基本不存在就地补给的可能——法国人的军火弹药生产线是固定的,他们没有办法根据我们的需要调整生产线;
而手榴弹、爆破筒之类,与我一起的参观的品质人员认为现英法军工厂的质量意识极为淡漠,而且很多工人都使用只经过短期培训的女工,难以保证产品品质。当时在施耐德工厂,他们当场抽验了一百箱手榴弹,得出的次品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一,这种产品品质一定会被我军后勤部的质量参谋拒收。所以说,在这里能采购的只是一些被服,搭建营房所需的木材、还有水泥。美国人已从法国人手里接手了两个水泥厂,我们同样,在运输线附近的水泥厂也做了接管,这段时间工厂已开始扩大生产,以满足战时水泥要求。”
“之前,我和法国人谈当地物资采购时,他们就和我谈商船;而他们谈商船,我就开始强调地中海同盟国的潜艇威胁。在奥匈的波拉港,有一支德国潜艇地中海分队。艇数大约在三十艘左右;而奥匈开始对潜艇并不重视,直到看到德国潜艇的战绩后,才制造武装潜艇。其装备的数量不超过二十艘,但就是这些几十艘潜艇,去年一年就击沉了一百五十万吨商船。
可以说,地中海的反潜形势不必大西洋乐观,而我军的商船队则需要一个安全的地中海航线,特别是第一批远洋船队明日便开始陆续,虽然这上面装的都是俄国人。可我们也不能不把豆包当干粮……”
周思绪如此打趣俄国人,大家都笑了。五十万远征军中,俄国人占了近二十万。此时俄国还没有退出战争,临时政府也好,英法美三国政府也好,都赞成这些俘虏走出俘虏营继续作战,不过不同的是,英法美希望他们前往西线,而俄临时政府希望他们前往东线。不过担心本国缺少武器和食物的俄军官兵。还有掌控这些俘虏命运的中国,都认为西线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所以这些人最终将送往西线。
“从现在到船队到达大概有四十天左右的时间。这四十天里我们必须有效遏制住德奥的潜艇攻势,不然船队将损失惨重。之前总参制定的地中海昼行计划虽然可行,但从亚历山大港岛马赛有近三千海里,只在白天行船那地中海航程将增加至九天。而且。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如此大规模的船队使用这个办法会有效。
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消灭亚得里亚海波拉军港内的德奥潜艇,意大利在这几天对波拉港有一个空袭计划,但在我们的要求下已经取消了。现在协约国各方都希望能尽快听到我军的反潜计划,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希望将这个会议定在明天。”
周思绪是接到林文潜发去的电报才断然要求意大利取消空袭波拉军港计划的,但在没有和林文潜回合之前,他并不知道复兴军的计划内容和密级,所以明天的会议他需要林文潜的批准。
“可以。将把会议定在明天下午吧。”林文潜一路上也在想着袭击波拉军港,以遏制德奥潜艇的计划。该计划需要各国的协作,最少需要意大利不要打草惊蛇。
“好。”周思绪一边记下一边说下一个问题。“如果地中海的潜艇威胁得到解决,那么支持我军的商船队吨位可以缩减到一百五十万,甚至一百二十万吨。这能最大程度的节约军费,或者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军费转到其他项目上,比如可增加各师卡车的配置,增加战车师的配置,增加防弹衣的配置……”
周思绪提到的防弹衣让在林文潜有些皱眉,总后装备实验局真的把刀枪不入的防弹衣发明出来了,这种衣服重八斤,可抵御手枪子弹和战场上的各种破片和流弹。虽然英国人法国人也研制了钢制防弹衣,但问题那种衣服重达二十斤,且因为是硬质的,所以士兵穿上后行动极为不便,而总后开发出来的防弹衣只是一个丝质的防弹背心,除了重些,并不阻碍行动。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防弹衣价格极为昂贵,每件三百华元,刚好是抚恤金的三分之一,整个远征军要配齐防弹衣需一亿五千万华元。对于军官、士官、技术兵种来说,三百元是小事,但总政很担心防弹衣会削弱部队的战斗意志——穿了防弹衣敢拼命,不穿防弹衣就会畏缩不前。总理曾说战争的胜利来自于科学和艺术,但现在正处于大规模换装事情的复兴军,有一种唯技术论的倾向,毕竟几次战争都是靠技术打赢的。
除了对士气的影响外,昂贵的价格也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根据总后预估的数据,防弹衣只是工部实验室某项研究的副产品,根本就不是像报纸上吹嘘的那样,是什么天山雪蚕的丝编织而成,生产它的工厂和合成氨炸药厂没有什么太大分别,都是钢罐反应出来的。以投入成本、人工成本计算,这种衣服卖一百华元都应该枪毙,可因为有稽疑院撑腰,居然卖到了三百华元。真要是这个价格,那装备远征军还好说,毕竟这一次出兵军费国内一点都没省,可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动用上千万士兵呢,这三十多亿防弹衣的钱谁掏得起?
除了防弹衣这种会引起普通士兵不安的东西,小规模试制的青霉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药物实验室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从几百公里外送来的烂橘子上获得了高产青霉菌种,可这只是前几个月的事情,这种高产菌种实际生产中到底有多高产还未可知,如果产量还是不高,那林文潜很担心会像上次上次中日战争那样:有些伤者能用,有些伤者不能用。徒增烦恼。
“光庭,防弹衣的消息就暂时不要往下公布吧。”林文潜中将迟疑了好久,才开口提到这件事情。
“啊……”周思绪此时已经介绍到‘要注意士兵和当地留守妇女的关系’了。不想几分钟前的问题又被林文潜提了出来。他想了一下才道:“这恐怕很难啊,铠甲公司为了打广告,已经赠送了几百套防弹衣给协约国各军,这事情怎么能瞒得了?”
周思绪一说打广告,林文潜心里都暗叹了一声,先生什么都好,可就是太相信市场化。不说对外销售防弹衣会提升别国士兵的战斗力,还会引得他们破解尼龙丝的秘密,真要是那样。这市场化就太亏了。林文潜这边暗叹,却不知道实验室那边已经开始制定新的实验计划——研发芳纶,那才是杨锐心中的防弹衣材料,而不是现在所用的十二双尼龙袜。
复兴军这边开会的时候。隔了几条大街的美军临时司令部内。司令官潘兴正拔出手枪,对准挂在房间一角的中国造防弹衣怒射,七发子弹打光,军械处的威廉士上校让人把那件衣服取了下来,翻过衣服的背面看了后道:“将军,完好无损。”
他这么说,潘兴近侧一个穿西装中国人满脸堆笑,“将军阁下。只要不是步枪在近距离内射击,或遇上更倒霉的炮弹。您的士兵将完好无损,带着胜利安全回家。”
没搭理中国人,潘兴亲自接过防弹衣,摸了摸衣服里侧,发现确实是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