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判官!”狄仁杰直立起来,高亢地叫出,“皇天后土,可鉴我忠诚,我并不惧死,奈何要仁杰誓诬好人啊!”
  “狄翁!”王德寿被他的声势所震慑,不敢再相迫,期期地说:“兄弟是为狄翁着想,别无其他。”
  “为我着想,我就效死君前。”狄仁杰说时,一头向狱中的墙撞去。
  王德寿手忙脚乱,抢上前去,将狄仁杰抱住,连忙说:
  “狄翁,千万不可如此,兄弟告退,一切静候朝廷旨意吧。”他说完,拱拱手,狼狈地走开了。
  狄仁杰忧郁地看着难友,沉声说:
  “他们想一网打尽满朝正直的官吏哩。”
  “狄翁,照计,你的衣服已回来,令郎必已得到那幅血书,今朝应该上朝告变了。”
  “也许——”狄仁杰在王德寿出现之后,信心忽然动摇了,他思疑诸武与来俊臣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自己的儿子,可能无法入朝告变。
  是的,来俊臣是有权力如此做的,只要他防范在先,狄仁杰的儿子,就没有告变之路。可是,来俊臣的自信心太强了,他以为狄仁杰既已亲供,罪案如山,必无平反的可能,因此,他并未做退一步的布置。
  狄仁杰的长子狄光远,就凭着这一空隙,达到了叩阍告变的目的。
  武曌在感伤中看到一幅汗巾上血书着的冤字。她奇怪,将狄光远召入,温和地问:
  “你这幅血书从何处得来?”
  “臣父自狱中发出,汗巾是藏于棉絮中的,小臣取得之后,思量再四,才敢上闻。”狄光远痛苦地说,“求陛下明鉴,臣父必不会反的。”
  

《武则天》第十五卷(4)
武曌看着狄仁杰的血书,反复沉吟,无法找到一个答案。她已经获知狄仁杰亲自供认谋反,现在,她又看到狄仁杰的血书,两者之间,究竟是哪一个方面对呢?
  “我会公允地审理此案。”
  叩阍告变的狄光远虽然退了出去,可是,女皇帝的思潮,却因此而起伏着,她召来俊臣来询问:
  “俊臣,你对狄仁杰那一伙人是怎样审的?”
  “奏陛下,对他们七人,都不曾用刑,而且尽可能给予优待,他们七人的衣冠,也不曾剥除……”
  武曌以手势阻上来俊臣往下说,然后,再问:
  “他们怎样自供的呢?”
  “是狄仁杰先招供,承认谋反,七人中,只有御史中丞魏元忠不认,侯思止要用刑迫,是我阻止了的,我想,对大臣审讯不宜严刑,必须求得公允,否则,会滋生谗言。”
  武曌同意来俊臣的见解,庄严地嘱咐:
  “你找问官再行审讯,千万不可草率将事。”
  在做此安排之后,女皇帝的心情好了一些,不过,根本的遗憾依然存在,她以自己的心思来忖测狄仁杰的心理,以为正面招供是事实,血书告变,则是私情的请求,她想:“狄仁杰不会不知道我是宠他的啊。”
  于是,回入内宫之后,她不断地拿出狄仁杰的汗巾来看,她研究笔迹,她断定那一个冤字是狄仁杰在仓皇中写成的。
  女皇帝为此而烦恼了,终于,她命张昌宗来吹箫,又命乐班选人来跳柘枝舞。
  ——这是为了排遣时日,这是为着掩饰心底的惶惑。
  可是,她终于意思不属地——
  一天之后,她敕派了通事舍人周到狱中去查看七名要犯的情形。
  特派周的敕书是婉儿执笔的,她窥探出女皇帝的心事,缓和地建议:
  “陛下为何不亲自审讯狄仁杰他们呢?”
  她摇摇头,但没有说出原由,不久,她自大袖中抽出狄仁杰的血书汗巾。
  就在这时,两名新的表演柘枝舞的乐人进来了。
  女皇帝偶然一抬眼,看到进来的是两个孩子,其中的一个眉清目秀,像是好人家子弟。她在意思飘忽中,脱口问:“你是谁?”
  那孩子似乎早有准备,一经询问,就跪下来道:
  “小人为罪官乐思晦之子,先父被诬得罪,小人没入掖庭为奴。”
  “哦,”她又看了手中的血书一眼,联想滋兴了,她想,“狄仁杰的孩子,不久也会没入掖庭为奴的啊。”
  孩子直挺挺地跪着,泪水夺眶而出了。
  武曌看着他的眼泪,终于恻然不忍,挥手说:
  “我赦免你!”
  “皇帝圣恩!小人请求昭雪我父的冤情。”
  “你父亲?”武曌喟然说,“他自己供认谋反的啊。”
  挺跪着的孩子双目圆睁,一瞬之间,似乎是愤怒上通于天,激昂地说:
  “皇帝陛下,凡是由来俊臣审理的案子,无人敢于不招供的,陛下不信,可选朝右忠贞所著之大臣,交来俊臣讯问,每个都会是叛徒。”
  孩子的激昂,使武曌大感意外,她正肃地问:
  “你几岁?是谁告诉你来俊臣是如此的?”
  “小人九岁!”孩子仍然在激动中,高昂地回答,“陛下明察秋毫,来俊臣的所作所为,难道还需要有人告诉我才能说?陛下,朝右大臣,洛阳百姓,人人都知道来俊臣以峻法陷诬良善啊。”
  “童子不得妄议大臣!”女皇帝为了维持朝廷尊严,正肃地说。
  “皇帝陛下圣明——小人父死家破,今天有机会陈情,纵然万死,还是要说出真相的。”
  孩子的强硬终于使女皇帝心折了,对来俊臣审案的方法,也开始动摇了,于是,她命内侍带这孩子下去,随后,转向婉儿说:
  “你草制提狄仁杰一伙人来,我亲自讯问。”
  就在这时,奉制探狱的通事舍人周,进来回奏复命。
  “让他进来吧!”女皇帝向内侍说,声音微颤——她自然不需要惧怕,但是,她在此时有失意感,狄仁杰是她所宠爱的,竟谋反,来俊臣是她所信任的,而在一个九岁的孩子口中,却如此不堪。这些,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又都使她困惑与烦扰。
  于是,通事舍人周进入内宫女皇帝的起居间。
  “怎样?”女皇帝稍微有些紧张。
  “奏陛下——狄仁杰等有谢死表交臣代呈。”周说着,双手呈上表文。
  内侍接了那份表章,搁在女皇帝案前。这几句话使女皇帝的心房向下沉。她瞥了表文一眼,随问:
  “他们都认罪了?”
  “是的。”周脊定地应着,“谢死表上陈明一切。”
  她垂下头,好像是看表文,实在,她什么都看不见,遗憾着——在私心中,她希望狄仁杰的谋反只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同时,她又希望着来俊臣并非真如那孩子所说的,她设想来俊臣只是执法太严。
  可是狄仁杰的谢死表却破灭了她第一个幻想。
  当周退去之后,女皇帝对着婉儿,惨淡地说:
  “有好多事,使我难过。”
  “狄仁杰等七大臣一案,陛下亲审,可能会发现其他情形的。”婉儿以不着边际的口气劝慰。
  

《武则天》第十五卷(5)
“谢死表已经送来,何必亲审呢?”她神情颓疲地接口,“我对人的好心,换来的却是恶报。”
  “陛下,内侍已奉制书去传召狄仁杰他们了——是不是要差人去追回?”
  照理,谢死表已到,亲审是多余的了,可是,武曌在这一瞬间,感情很软弱。她想,既已传召,就见见他们吧,和自己私心喜悦的人见最后一面。于是,她低说:
  “不必追回了——我再问问也好。”
  不久之后,七大臣被解入内宫,在堂外的长廊候命。
  在起居间内,是不适宜于审案的,婉儿请求皇帝出到殿堂升御座接见。
  她犹豫了一歇,终于,怠忽地说:
  “我懒得移动,就在此地好了。”
  “陛下——”婉儿深知女皇是重视仪式的,因此,她提醒,“在此地,好像轻忽……”
  “不妨事。”女皇帝的口气微带阴森,“要他们准备一下——再要张易之来存证。”
  于是,凤阁鸾台侍郎张易之在御案左侧设了一个小几,八名内侍持了仪钺,站在女皇帝的身后,右边的小几,则坐着婉儿,此外,两边有四名宫廷女官担任录事。
  婉儿等布置就绪,击盘传召。
  起居间外甬道上,相对立着二十四名内侍,在盘声响后,他们逐一传报出去。
  于是,十四名内侍夹送着七大臣,鱼贯而入,在起居间的户外停步。宫闱局承报奏:
  “罪臣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等候召见。”
  门帷揭开了,七大臣鱼贯而入,向女皇帝叩头。
  武曌是在颓丧中的,但是,当七人进入之时,她忽然变得精神抖擞,瞩视着众人,冷静、清朗地问:
  “你们谋逆——”
  “皇帝陛下,臣等被诬受冤,叩请皇帝昭雪!”狄仁杰把握了最后的时机,朗朗地说出。
  其余六个人,也相继高呼冤枉。
  武曌的目光在每一个人的面孔上扫过,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她的目光在狄仁杰身上逗留得较为长久。而在这一瞥之间,她觉得自己最初对狄仁杰的印象,依然未变,这个人,绝不会是阴谋叛反的,于是,她庄严,但却平和地问:
  “你们在此呼冤,但是,你们却已自供反状——”她回头顾婉儿,低说,“你念出他们的自供状。”
  “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婉儿从容地念出。
  “这是你们的供词?”女皇帝问。
  狄仁杰朗声应是,随后,沉痛地说:
  “这简单的供状是由臣念出的,当时,在来俊臣的案下,如果不先行招认,亦必受酷刑凌辱至死,来俊臣问案以来,无人不供,请陛下细思——臣等纵然谋反,亦断无一问即供,不求掩饰之理,臣等所以如此,实恐酷刑加身,生死不得,当时,臣等指望有如今日之事。”
  武曌想到乐思晦的儿子所讲的话……
  “皇帝陛下——”魏元忠继续奏道,“臣说一句不会谋反,侯思止即命令将臣倒挂起来。”
  “嗯!”武曌沉闷地应了一声,随问,“自供反状,既为了惧酷刑,那么,朕遣通事舍人周视狱,卿等为何上谢死表?周不会对你们用刑的啊。”
  狄仁杰回视任知古、裴行本等人,讶然回奏:“臣等未曾有谢死表上达。”
  “婉儿,你将表文给他们看。”
  两名内侍手捧着表文,放到狄仁杰的面前,狄仁杰仅看了两行,再招呼任知古同看。
  “陛下,”任知古只一瞥,就大声说,“这是判官王德寿的手笔,陛下可传召王德寿来对证。”
  武曌一怔,回顾张易之。
  “你认一认笔迹。”
  于是,谢死表交到了张易之手中,他看了一遍,直率地说:
  “陛下,这是王德寿手笔无讹。”
  “你们没有请托王德寿代书?”武曌的面色很沉。
  “陛下,我们七人中,任何一人的文才都不在王德寿之下,我们何必要王德寿代笔?”裴行本重重地说。
  “陛下,王德寿曾经命臣攀上平章杨执柔,谓可以减罪免死。”狄仁杰以痛苦的声调接下去说,“臣侍奉陛下,但知奉公守法,忠于本职,素来不曾结党营私,亦未趋奉阿谀,此次受叛逆案牵连,不知何所依据,亦不知有何事实,平地波澜,心所不解,今日得见皇上,但求昭雪诬陷,生死则非所计。”狄仁杰说时,似乎因伤感而老泪纵横了。
  “狄卿——”武曌感慨地叫了一声。
  “陛下,从王德寿擅代臣等上谢死表,就可看到一切了,臣等无辜,迫于来俊臣威胁……”裴行本叩头有声,激越地道出来。
  女皇帝看了张易之一眼,目光再转到婉儿身上,徐说:
  “你再将原来密告读一遍。”
  婉儿翻开案卷,缓缓地念出:
  “臣来俊臣奏——据东园密报……复据南衙金吾执事查明复报……臣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狄仁杰、臣同平章事任知古、裴行本……共同谋逆,证据确凿,附原复查状于后……”
  女皇帝倾听着,不待婉儿读完,就举手制止,然后,感慨地向七人说:
  “这些年来,谋反的人太多了,来俊臣执法,虽然失之过严,不过,有许多重案,皆因他的严而破获的,你们大约还记得有人为徐敬业内应之事吧。我的皇朝新建,基础未固,我是宁枉毋纵的,一纵容,我的江山社稷,会完全崩溃,因此,不论是谁,一有谋叛的倾向,我就从严惩治。”她稍顿,再接下去,“我是愿意与诸公和平相处的,但望诸公尊重我的君权。”
   。 想看书来

《武则天》第十五卷(6)
“陛下,臣等忠其所事,实无二心。”任知古说。
  “现在,你们各自回家。”女皇帝徐徐地道出,再转向张易之,“消案释放,着宫闱局派员护送七人回家。此外,乐思晦之子送出,其家人没为奴者,一并赦免,并发回财产。”
  自从来俊臣着手处理谋逆案以来,这是第一次消案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