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宋朝初年在四川地区也发生了规模浩大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下去,所以从这点来看,宋太祖还是很明智的。 。。
第 二 回 宋徽宗图复燕云地 赵良嗣签订海上盟(4)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在抗日战争年代被国人所诟病的国民党的卖国政策口号(蒋介石也想先把共产党政权收拾了再去对付日本的侵略),最早提出的人实际上就是宋太祖,但是宋太祖的所作所为可没有人说他是汉奸卖国贼。
宋太祖认为,广大南方未定,后方不稳定,不便对辽用兵,就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封桩库”,其职能相当于是个大的储钱罐,就是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盈余存储起来。打算存满了四五百万贯后,就把储钱罐砸碎了,与辽国谈判关于交还燕云的土地和人口的事宜。倘若是辽国同意了,这笔钱就作赎地款用,否则就充作军费,武力夺取,以总数五百万钱,单价二十五贯一个,买辽国二十万精兵的人头。
可惜的是,赵匡胤不到五十岁,正值英年就在历史迷案“烛光斧影”中死掉了,这宗买人家人头的血腥买卖也就没有接着做下去。
二十年后,在刚刚平灭北汉之后,为了永久地消除北方祸患,自我感觉良好的宋太宗赵光义想一鼓作气收复幽州。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宋军数十次战斗,然而,这支刚刚攻占太原(北汉国都)的胜利之师沉湎于歌舞升平的宴庆和美女的温柔,在酒桌上和床第间还很威猛,到了战场上就是一支不堪再战的疲惫之师,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最终惨败于今天北京西直门外的高梁河战役。
赵光义背上中了两箭,但是幸运的是可以坐上了骡车南逃,宋军天下无敌的精茫锐气也被消磨了不少,中原王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发动的对辽国的第二次战争遂告失败。
宋太宗赵光义可不是随便就能认输的主儿,上次吃了亏我下次要找补回来。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女人、小孩当政(辽圣宗以及太后萧燕燕,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又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东出雄州,中路出飞狐口,西路出雁门关,挥师北伐,这次对辽的军事行动史称“雍熙北伐”。
如果说上次的宋辽之战,是因为辽军以逸待劳占得先机而取胜的话,那么这次的两国再次开战则是双方真正实力的一场较量,都是吃饱了饭###膀子干的。
战前宋朝君臣在军事上做了长达七年的准备工作,连占领了辽国土地后要任命的官员都准备好了,而且各路的领军主帅曹彬、田重进、潘美(《杨家将演义》中奸臣潘仁美的原型),都是曾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
三路大军的进展开始都非常顺利,辽军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在歧沟关等地宋军被当时辽国的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全线溃退。东线的惨败最终导致整个战局的不利,宋太宗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
西路军掩护寰、朔、云等州的群众撤往内地,这些群众搬家的时候不仅仅带着猪羊牛马,连锅碗瓢盆都带上了,这样的行军速度能快吗?很快辽军的骑兵就像旋风一样杀到了,宋军伤亡惨重。西路军的副统帅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杨业(杨继业),也在战斗中被俘,先是不降再而绝食殉国。
《杨家将演义》中描写此段的章节叫做“殉国李陵碑”。杨老令公在辽兵重围中杀退了几次进攻后,来到李陵碑前,看到以前的汉朝降将墓前还有立碑,勃然大怒,脱下头盔,以白头撞之而亡,看了令人嗟叹不已。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二 回 宋徽宗图复燕云地 赵良嗣签订海上盟(5)
至此,宋帝国企图以武力收复燕云地区的最后一次努力也宣告失败。幸好这一次宋太宗赵光义没有亲临前线,否则宋军还要准备骡子车供他逃跑之用,不过宋太宗最终的死亡是背上的箭伤复发,而箭是辽国人上一次射的。
在这一次宋辽之间“针尖对麦芒”的军事大决战中,曾经在统一中原战争中百战百胜的宋朝雄师彻底地败在了辽国铁骑之下,成了不折不扣的“熊”师。在这种失败的打击下,宋朝的君臣将士普遍得了“恐辽症”,并且这个病一直持续到辽国灭亡都没有痊愈。从此以后,宋朝已经丧失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勇气,只能够面对现实,考虑如何防范辽国骑兵快速南下的问题。
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侠之大者”萧峰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让中原的所有英雄好汉都相形见绌,可能也是当时留下来的心理阴影。
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结果,极大地刺激了从来都骄傲自大的汉族人。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就利用手中的笔,通过一个个的演义故事来塑造战无不胜的英雄人物,以弥补宋军在战场上的“窝囊废”表现。宋朝后世在处理这段历史事实时,采用的是“抹稀泥”的做法,竟然十分厚脸皮地编造出了《杨家将演义》,杨家的男人全部战死了,但是以佘太君为首的“寡妇集团”担当起了抗辽的重任,在最后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彻底打败了辽国,逼得辽国奉上了降表才善罢甘休。
这也反映出了汉民族心理阴暗的一方面,我们男人不是打不过你们吗?没有关系,最后我们的女人却打败了你们男人,你们还牛什么呀!历史上许多汉族的英雄人物,如卫青、霍去病、李靖、高仙芝、袁崇焕等,都没有留下什么英雄的演义故事,大家认为这是应该取得的,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但是唯独对外十分懦弱可欺的北宋,却留下了杨家将的英雄故事,想来十分可悲也可笑,这是典型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至今,在北京的居庸关长城还在讲述着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延昭)镇守居庸关抗敌的故事,殊不知北宋的边界从来没有——哪怕只有一两天的时间——都没有到过居庸关,哪里有什么杨家将的故事,这些都是对辽战争的失败造成的。
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可没有祖上那样威猛,公元1004年,上面提到的萧太后派遣辽军大举南侵宋朝,很快打到了黄河岸边。宋真宗在寇准的压力下“御驾亲征”,宋军精神大振,绝地反击,杀死了辽军的先锋萧达凛,艰难地取得了初步胜利。
胆小的宋真宗没有伯父宋太祖、父亲宋太宗的火爆脾气,看到形势变好马上见好就收,签订了宋辽澶渊之盟。萧太后也看到辽国根本也战胜不了宋朝,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自从宋太宗时代北伐失败后,得上了“恐辽症”的宋朝最终以岁银十万两、岁帛二十万匹的代价,买回了辽人不再侵略宋朝的一句承诺,双方签下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盟约。
最为可笑的是,北宋的统治者认为是自己取得了巨大胜利。当双方协议签订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宋真宗误听使者的话,以为要给人家三百万的银绢,也是吓了一跳。当最后知道是三十万时,立即沾沾自喜起来,还厚脸皮地写了一首诗来庆贺。这样的事情在以前的朝代中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表明统治者的无能和毫无进取之心。
第 二 回 宋徽宗图复燕云地 赵良嗣签订海上盟(6)
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朝没有辉煌的记录,不仅仅秦、汉、隋、唐等统一的大帝国在对外战争中连战连捷,即使只占有半壁江山的曹魏也能击败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单单是可怜的宋朝留下的是耻辱的记录,令人愤恨不已。
宋金双方的皇帝都是对天发誓保证今后互不侵略,这个是宋朝皇帝求之不得的。建国刚刚四十四年的北宋王朝,采取了“以土地换和平”的策略,被迫以相对屈辱的姿态,即同意了燕云十六州的汉族政权失地归属于辽国,换得了这份得之不易的和平。关于这个宋朝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最终缔结,脸皮比较厚的宋真宗赵桓对臣民大致是这样解释的:官家(宋朝皇帝的自称)宁可忍受纳币的屈辱,也不愿看到天下遭受战乱,子民横受荼毒。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闹了半天敢情皇帝是为了老百姓好才签署投降条约的,要不是皇帝自己说的话,普通人就把皇帝官家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不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西太后慈禧、李鸿章之类的根本不能说是卖国贼,而应该是功勋政治家才对,而西太后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可以解释为热情好客了,真是厚颜无耻呀。
赵家皇帝的破财消灾、软弱无能的表现被自己巧妙地掩饰为心系天下、关爱百姓的菩萨心肠,真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好皇帝呀。不过中国如果这样的皇帝出多了,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国了,真是“国将不国”。“土地换和平”的屈辱事情,既然连大当家的赵皇帝都想通了,老百姓就更没有发言权了,就只有掏钱包的份了。
实际上,若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年十万两的岁币,对于当时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辽国来说,还真的是雪中送炭的东西。但是对北宋这个经济大国而言,根本也不算什么负担。
十万两银子,如果平摊到北宋五千万老百姓的头上,也就是区区两文左右(约合人民币四毛钱),相当于东京夜市上的一个“武大郎牌”挂炉烧饼钱。大宋人民一年少吃一个烧饼,天下就不用打仗死人了,不必再为北方大国的频频入侵而烦恼了。
北宋的君臣们认为花这点钱能够买回太平日子真的是很便宜,因为在宋朝这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里,没有什么不能用钱来买,官位可以买,文章可以买,老婆也可以买。只要你出得了价儿,我就掏得起钱。如果辽国人把整个辽国卖给我,我也敢买下来,至少宋朝君臣是这样认为的。
几十年的打打闹闹结束了,双方还得继续交往呀,在澶渊之盟(相当于宋辽互不侵犯条约)中,两国还达成边境贸易协定,这个是穷困的辽国最为需要的。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政权一直把与游牧民族的贸易作为政治手段打击对方,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把你要吃的盐巴卖给你,让你天天吃白水煮肉。你们天天吃牛羊肉,要想喝茶我就不卖给你,让你们全部得上“三高”,不战自败。
辽宋两国因为战争而一度停止的边境贸易又恢复了,这下宋朝的才子们可有了用武之地,战场上我打不过你,在做买卖方面你们这帮北方的傻老爷们肯定不行,把你们卖到山东去说不准你还帮助我点钱呢。
两国贸易开始后就出现了宋朝出口一边倒的局面,各种制造精良、品种齐全的“宋货”压倒了以马匹牛羊皮毛等“傻大黑粗”的土特产为主的“辽货”,在长期的对外贸易中形成了以瓷器、茶叶、日用品、纺织品、文化产品与出版物为龙头的五大类拳头型出口商品,这些产品在当时可是技术附加值最高的产品,是经济落后的辽国没有办法比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二 回 宋徽宗图复燕云地 赵良嗣签订海上盟(7)
出口产品中最为辽国人喜欢的就是化妆品,宋朝的女人很会打扮自己,所以当时的化妆品水平远远超过辽国。爱美之心人皆有,胭脂往辽国女人惯常具有的黑脸上一涂,效果确实也不错。所以当时辽国的女人一看到有人要去白沟,也就是当时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就要求必须带回来胭脂,就好像现在的人去香港买化妆品(现在还有奶粉)一样趋之若鹜。
宋朝凭借着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聪明才智,出口贸易根本不需要政府的出口退税的政策就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换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出口创汇”形势一片大好,不仅将每年的岁币给挣了回来,还狠狠地赚了辽人一把,把在战场上的损失都夺回来了。
把这笔账仔细一算,宋朝“地内损失堤外补”,如何也看不出澶渊之盟使北宋在经济上吃了亏,但这个盟约在国家利益与外交实践中却是北宋建国之初在外交领域上的最大败笔,把宋朝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送朝”,开了“花钱买平安”的头。
“澶渊之盟”的签订在法律上使北宋政府实际上承认了契丹人对燕云十六州的合法统治,把那些地区的同胞彻底地送给了敌人,原来的亲戚朋友变成了“华侨”了,这样的局面肯定是全国人民不可容忍的,但是在当时宋真宗政府就能够忍了。这标志着北宋不仅在军事上放弃了收复失地的企图,而且在政治上也将燕云地区彻底划为境外了,这样真是对不起在这些地区苦盼王师的老百姓。
最可耻的是,澶渊之盟不仅违背了石敬瑭献敌以来汉族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愿,也将自后周以来,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厉兵秣###攻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