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结时刻--美利坚恩仇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德培不远的一个男人趁枪手们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手提电话藏在车厢与座椅之间的一个夹缝里,只交出了他太太的手机。他还把本来敞着的衣服的拉链一直拉到领口,似乎在隐藏什么东西。

  德培注意到了这一切,他认出来了,这个男人就是那个刚才在餐车里过生日的那个人。

  中东,E…3A“望搂”预警机继续在空中盘旋。

  机舱内,一名中尉雷达员报告:“发现两架米格…25。”

  负责指挥的一名空军上校看了一眼雷达屏幕,问雷达员:“‘火石’在哪里?”

  中尉犹犹豫豫地指了指雷达屏幕上的某片地方:“应该在这里的,但是……我现在没有他们的信号。对不起,长官,我……我找不到他们。”

  上校不但没生气,反而笑了:“哼哼,找不到就对了,说明他们隐蔽得很好。这么大规模的空袭,其实只是为了……”话到嘴边,他又咽下去了。

  预警机上的数据链已经自动将两架敌方的米格…25战斗机的信息传送到了军用卫星上,再由卫星转发给设在沙特*苏丹亲王空军基地的美国中央战区空军前进指挥部和前线正在返航的美英混编机群,以及那支神秘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火石”特遣队。

  一名少尉走来向上校报告:“长官,‘渔夫2号’来接替我们了。”

  “渔夫”是在海湾地区执勤的美国空军预警机的代号,序号从1到4,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在空中担任战区的空中预警。

  上校:“返航,6个小时后我们再来。”

  此刻,两架纽沃尔兰空军的米格…25战斗机正在纽沃尔兰南部的一片沙漠上空巡逻,这正是美英混合机群刚才所提到过的5号地区。从空中俯瞰,毒辣的日头下,地面上除了沙丘和山谷,连一点有生命的东西都没有,一片荒芜、死寂。眺望远处,浓烟滚滚,一场大规模的空袭才结束不久,纽沃尔兰军的一个“萨姆”防空导弹营被完全摧毁。自介入纽沃尔兰内战以来,美英就在纽沃尔兰南部设立了禁飞区,北部的制空权也早已落到了美英联军的手里。平时,纽沃尔兰空军的飞机是不敢升空的,只能隐藏在隐蔽的机库里。今天,在遭受了如此大规模的猛烈空袭之后,纽沃尔兰空军反而冒险出动对他们来说极其宝贵的米格…25(北约给这种六、七十年代的苏制高空高速战斗机起了个绰号——“狐蝠”)在禁飞区内进行巡逻,一定是嗅到了什么不寻常的气味。

  美国。

  考克斯走到“阿波罗快车”软座车厢,抡起冲锋枪对着车载公用无线电话就是一梭子。另一个蒙面枪手从行李架上扯下一个旅行袋,“哗……”的一声把里面的东西倒在地板上,然后开始挨个没收人质的手机,把没收来的手机都装进旅行袋。

  马丁还在对着手提电话说:“……照顾好孩子,我爱你们……”被走过来的枪手用枪一指,他只好把手上的电话扔进旅行袋。

  几个枪手抬着他们的军火、设备进到下层车厢。

  纽沃尔兰。

  两架米格…25在5号地区上空盘旋了两圈,没有发现猎物,匆匆离去。

  利平斯基中校坐在“黑鹰”直升机机舱里,看着监视器屏幕上渐渐消失的“狐蝠”,松了口气。一分钟前,当两架“狐蝠”从头顶上呼啸着高速掠过的时候,他似乎已经听到了死神的召唤。

  这片看似荒芜死寂、没有人烟的沙漠其实……杀机密布。利平斯基带领他的“三角洲”“火石”特遣队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就已经潜伏在这里,他们两人一组,身披伪装,静悄悄地四散埋伏在沙丘上或是山谷里。“阿帕奇…长弓”和“黑鹰”直升机也已经各自被一种特制的伪装帐篷覆盖着,从远处乍一看,就像是一座小沙丘,非常逼真。伪装帐篷的迷彩颜色与真的沙丘完全一样,表面还撒上真的沙子,在空中更是无法靠目视从连绵的沙丘中分辨出这些隐藏着钢铁怪物的假“沙丘”。

  每一组特遣队员的身边都摆着一台微型战场监视雷达,别看这种雷达很小,一个人就可以背走,功能却非常强劲,正常情况下,只要它一开启,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人员、车辆都将在屏幕上无所遁形。但此刻,它们是关着的,除了接收军用卫星信号的数据链处理机,“火石”特遣队的其它侦察设备都已暂时关闭,保持无线电静默,所以,连美军自己的E…3A“望搂”预警机都找不到他们。刚才,预警机刚一发现两架米格…25,情报就通过数据链经过军用卫星同步传到了利平斯基的监视器屏幕上,他马上下令各个潜伏小组关闭所有侦察设备,“狐蝠”终于无功而返。

  利平斯基暗自庆幸,他知道,“狐蝠”虽然是老掉牙的苏制战斗机,但在六、七十年代,它可是让西方空军胆寒的劲敌,曾经创造过16项世界飞行记录,其中有三项至今未被打破。这种笨重的飞机竟然能以三倍音速的惊人速度飞行,在空战中,连美制AIM…9“响尾蛇”近距空对空导弹都追不上。不带负载的话,“狐蝠”能飞上37;650米的高空,迄今为止仍是绝对的世界纪录!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1976年9月6日,苏联空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一架米格…25叛逃到日本,西方如获至宝,将这只“狐蝠”大卸八块,分析研究,这才发现,这种高空高速性能鹤立鸡群的苏制战机居然用的是沉重的钢材结构,机载电子设备用的竟然还是体积庞大的电子管!俄国熊的东西有时候真令人不可思议。

  “狐蝠”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功率十分强大,搜索距离达到100公里,穿透力特强,据传说,它的雷达如果在地面开启的话,强劲的雷达波足以震死300米外的兔子。“火石”特遣队的八架直升飞机停在光秃秃的沙漠里,虽然有特制的伪装帐篷掩护,能瞒过人的眼睛,却不一定能瞒过雷达。如果刚才被“狐蝠”发现了,这些直升飞机将全成为那两架米格…25的固定靶,“火石”特遣队也免不了要遭受惨重的伤亡。不管怎么说,“狐蝠”走了,自己居然没被发现,利平斯基心里既庆幸,又后怕,百思不得其解。

  他哪里知道,在他下令关闭“火石”特遣队的所有侦察设备,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时候,那两架“狐蝠”战斗机上的搜索雷达也是关着的。纽沃尔兰人当然清楚,美军的预警机在盯着他们,美英混合机群刚刚才离去,如果开启机载雷达,那就意味着战斗,无异于引火烧身。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敢在没有制空权的空域开启雷达,主动向占尽绝对空中优势的美英空军挑战的,唯恐遭到美英空军的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攻击。他们只是奉命利用米格…25的高空高速性能优异的特点,对这片沙漠进行突击侦察,只靠目视进行搜索。处于绝对劣势的纽沃尔兰空军之所以如此冒险,是因为这片5号地区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喋血游戏…3
利平斯基中校年仅36岁,但已是个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了,在危机和压力下很快恢复了平静,脑海中迅速形成了几套应变方案。在美国陆军中,36岁当上中校并不出奇,但在众多校官当中,能像利平斯基这样获得过两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两枚“优异服务”勋章、三枚“银星”勋章、三枚“铜星”勋章和两枚“紫心”勋章的军官可谓凤毛麟角,那可是执行了多少次九死一生的特种作战任务才换来的。别的不说,光那两枚“紫心”勋章就说明他至少在战场上两次挂过彩,这种勋章的等级虽然不高,但历史最悠久,只有在战场上负伤或阵亡的将士才有资格获此奖励,在美国军人和民众的心目中,能获得一枚这种紫色的心形勋章就足以被尊为英雄了。作为美国陆军精锐中的精锐——“三角洲”特种部队的一名特遣队指挥官,光不怕死、会打仗、能冲能杀可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当的智慧,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头脑清醒。不但要能利用本方的优势将战果扩展到最大,更要能在不利的局面下随机应变,将损失减到最小。也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他才能多次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下完成特种作战任务,虽然两次负伤,但总能全身而退,获得那么多勋章。而跟他同期入伍的战友们,大部分默默无闻,升迁缓慢,甚至有的早早就躺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最著名的、专门安葬有功勋的或为国捐躯的军人的墓地,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里了。

  格兰·利平斯基是一名俄罗斯贵族后裔,祖上世代行伍,利平斯基家族在沙俄时代出过不下十名将军,中下级军官不计其数。到了“十月革命”爆发,他的高祖父——俄军的一位骑兵上将才流亡到美国,过起了平民的日子。几十年过去了,利平斯基家族已经完全美国化了,但流淌在他们身上的军人的血质似乎并没有泯灭,沉寂了几代人之后,又出了格兰·利平斯基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军官。只不过,他是一名忠诚的美军职业军官,除了姓氏和精通俄语之外,跟俄国几乎再无任何关系,相反,他的第一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是八十年代末在阿富汗获得的,敌人恰恰就是苏联红军。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绿色贝雷帽”突击队队员、陆军少尉。在偷袭喀布尔附近的一个阿富汗政府军基地、配合“三角洲”特遣队盗取苏军顶级密码的特种行动中,“绿色贝雷帽”突击队落入了苏军的陷阱,主官阵亡,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危机时刻,是利平斯基少尉急中生智,利用自己一口地道的俄语,乔装改扮成苏军,带领幸存的同伴杀出一条血路,在当地的阿富汗游击队的接应下安然脱险,力挽狂澜。在突出重围的过程中,他第一次负伤,后来因此得了一枚“紫心”勋章。从此,利平斯基在军中一战成名,不仅立功受奖,而且立即被点名招入了“三角洲”这支王牌特种部队,同时晋升为中尉。

  与其他大多数美军军官不同的是,利平斯基并非军校科班出身,只是在民间大学里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接受过短期的军训,他的军事才能除了来源于实战的锻炼,大概就是来源于他的家族的血统和天赋了。他的指挥才能和谋略,与其说得益于“后备军官训练团”的教官,还不如说得益于他的父亲更多一点,老利平斯基是一位著名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多次获得过世界各地的国际象棋大赛的冠军,而格兰·利平斯基本人也拥有国际象棋大师的头衔,他的棋艺在军中无人可以匹敌。对这位职业军官来说,跟谁打仗根本没有关系,在美军那绝对的技术、信息、武器和火力优势下,打仗、杀人,这不但是军人的职责,更能从中享受到一种……*。当然了,最好不要碰上像红军那样的强大的对手。至于政客们怎么宣传,不厌其烦地找出“保卫*、自由、*”等等理由开战,他总是置之一笑,美国人谁不清楚,只有国家利益才是开战的唯一理由。国家有国家的利益,政客有政客的利益,而军人也有军人的利益,拿勋章、晋军衔、挣高薪,这就是军人的利益,也是他的人生乐趣。利平斯基心里清楚,对他这样一位半路出家的军官来说,只有通过战功,才能享受英雄的荣耀,才能压倒那些出身于西点军校、牛气冲天的嫡系同僚。

  等两架米格…25彻底从监视器屏幕上消失之后,利平斯基中校下令各潜伏小组重新开启微型战场监视雷达,继续执行此行的任务。这次任务是如此的重要和机密,以至于美英联军不仅要派出这支“火石”特遣队——王牌军中的王牌来执行,还要不惜血本,为他们设下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骗局作掩护。刚才24架美英空军战机连同海军发动的大空袭,就是这个骗局的一部分。整个计划真正的目标,并不是沃尔兰城的那些雷达站、核工厂和导弹阵地,而是一群隐藏得极其隐秘的“超级杀手”——美国以至整个西方的心头大患。根据DIA(美国军事情报局)破获的绝密情报,纽沃尔兰的那些“超级杀手”就隐藏在这片荒凉的沙漠里。

  “火石”才是这次行动的真正的主角,当美英空军的混编机群在空中耀武扬威时,“火石”特遣队的特种兵们却静悄悄地潜伏在这片广袤的沙漠里,遥相呼应,就像是一群猎人,无声无息地等待着他们的猎物。

  奥斯汀是德克萨斯州的州府,夜深了,街上没什么行人,但夜总会里可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长方形的台子上,几个妙龄女郎正在跳*舞,台下众人大呼小叫,人人都处在极度的亢奋之中。*舞女郎不住地搔首弄姿,朝台下那些饥渴的男人们大抛媚眼,扯动着身上那窄窄的、薄薄的、聊胜于无的乳罩和丁字*,暴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