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女-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仍如往常一样操练,武园听得宗亭回来了,连兵也不训,急忙忙地就去见,却忘了宗亭身边还有个难对付的李淳一。
    冤家路窄,武园瞧见李淳一,倏地顿住步子,进退维谷。
    这时姚司马也过来,见武园傻呆呆地杵着,忙从后边拽了他一下,即刻俯身对李淳一及宗亭行礼,武园这才跟着手忙脚乱地拜了个大礼。
    李淳一知道他之前对自己有意见,但该翻篇的没必要揪着不放,遂叫他二人起来。
    一贯话多毛躁的武园这回倒是没了声,全靠姚司马一人汇报情况,无非是伤亡计算与一些善后事宜。到最后了,武园才画蛇添足地补了句“好在关中军来得及时,伤亡不大”,算是讨好李淳一。
    眼下关中军已是支援安西去了,李淳一与长安朝臣们约定的登基吉日也剩不了多少天。她无法在关陇久留,因此将每一日都过得万分紧凑。以前只从账目与旁人叙述中获知关于这片土地的一切,真正走一遭才察觉到山河的广阔与计划推行的难处所在。
    先帝没能完成的事,她得继续做下去。
    这一日天色阴沉,芒草在风里齐齐弯腰,李淳一前去墓地祭拜。随行者除了卫兵,还有宗亭。墓地蔓草恣长,已是许久无人至,宗亭提着祭品与李淳一沿神道前行,碑上所载生平,正是宗亭父母的。
    此时距离桓绣绣与宗如舟去世,已经过去了八年。这些年来宗亭一直惧怕揭开当年往事,怕回顾当年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因此几乎不来墓地,甚至常常在父母忌日到来之际故意逃出关陇。
    他痛恨自己曾经的无能,因此现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力量。李淳一知他心中对此有很深的执念,怕他走得太远回不来,所以与他一起到此地,希望他明白,过去芒刺,再痛恨再懊恼,攥在手里只是伤自己。
    祭拜完,纸灰在风中翻跃挣扎,最终还是沉落。
    宗亭若有所思地起身,握过李淳一的手:“时辰不早,殿下该启程了。”
    肃州往东三十几驿,一程程过去,就能回到长安。
    回京队伍早已候城外,宗亭有诸事缠身,无法送得太远,只取了一支卷筒交给李淳一,故作潇洒地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说着看向李淳一,眼眸仍是那样的明亮,像大漠里的星河,但又带了些狡诈:“卷筒回京再拆。”
    李淳一握紧那带体温的卷筒,只节制说了一声“相公保重”,便牵过侍卫递来的缰绳,翻身骑上白马,飞驰往东去。
    与壮阔粗犷的西北市景比起来,长安的里坊日复一日的拘谨细腻。百姓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朝官们却不习惯宫中无人主政的日子。
    皇城里多的是望眼欲穿,到了登基前夜,这期盼就彻彻底底化成了焦虑。
    “明日一早就是登基大典,回不来怎么办?!这都什么时辰了!”宗正卿收不到驿站传来的信报,在衙署内急得直跳脚,偏偏这时候还有书吏凑上来问“何时才能下直”,宗正卿怒道:“下直下直下什么直!你看哪个衙门不是灯火通明,你还有心情下直?!”
    无辜书吏本来困得不行,被他这一骂,顿时睡意全无,只好战战兢兢回到案后待命。
    与宗正卿一样焦躁不安的还有尚书省一众长官,礼部尚书甚至丧气地询问司天监能不能改日子,司天监却抚须摇头,始终不慌不忙:“会回来的,会回来的。”
    报时的鼓声敲响,夜很快就要过去,整个皇城彻夜等待新君的归来。
    一个礼部书吏忽然指了黑漆漆的夜空道:“看哪,启明星!”
    他这里语声甫落,天门街上就有一匹白马穿过朱雀门,迎着启明星,一路踏进了太极门。
    早已等候多时的宫人悉数迎上去,在天亮前赶着做完大典前最后的准备。李淳一洗去一路尘埃,刚换上沉甸甸的衮服,外边就已经在催了。
    天色将明未明,她起身从旧衣裳里取出宗亭临别赠的卷筒,对着不灭鱼灯展开卷轴——
    上边唯书“谨言慎行”四字也。

 ☆、第68章【六八】灯如昼

   还没到年节,长安里坊中就有硫磺味迫不及待地溢出来。

    度支郎中府上的孩子们对爆竹惧怕又期待,于是站得远远,捂住耳朵眯了眼睛看家丁燃爆竹,噼里啪啦一阵响,小娃们便是又叫又嚷,待声音歇下去,才纷纷大笑起来,叫家丁接着放。

    家丁见小主人高兴自然十分卖力,可没料到火还没点,管事就从庑廊北边冒了出来,恐吓道:“不要再放了,郎君这会儿快从衙门回来了,万一给逮着又要挨训。”接着又同小娃子们道:“娘子叫小郎君们去温书。”

    小娃被扫了兴,不高兴地嘀咕:“明日都要过年了,不让放爆竹,还叫人读书!”另一娃也道:“就是就是,且阿爷也讲话不算数,都除夕了还在衙门里头待着,说好给我买的小马一点儿影也没有。”

    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职权惊人的管事上前就将两只娃子揪着往西屋去,嘴里还说着:“你们阿爷啊,那是朝廷股肱之臣,这会儿还留在衙门肯定是陛下的意思,这是受器重哪!小郎君得好好读书,将来也同郎君一样才好。”

    不过,被念叨的这个度支郎中,眼下并不在衙署内,而在新宫城的延英殿。

    殿内鱼灯悉数亮着,条案上堆满奏抄与簿子,因李淳一近年来十分惧寒,故炭火生得极旺,穿着厚厚棉服的度支裴郎中额头渗出细密汗珠来,手按在簿子上一页页翻过,纤芥无遗地同李淳一禀报来年的支度国用计划。

    按说这事半个月前就该完成,然今年实在忙得要命,加上户部一摞子的人事变动,死赶着到除夕也才算真正收了尾。

    各衙署夙兴夜寐,李淳一同样早起晏睡,浓茶已用了好几盏子。裴郎中说着话,内侍又送茶来,他顿了一顿,低头抬袖饮了一口润嗓,接着道:“陇右一道岁得二千一百六万,其中屯军二十一万人,支用五百二十万。”1

    殿内只听得到裴郎中不徐不疾的说话声,李淳一有一瞬的走神,好在外边报时的鼓声响了,她才敛回神插话问道:“今年陇右屯田余粟到哪里了?”

    裴郎中回道:“年前已转运至灵州,不日入太原仓,以备关中凶年。”2

    李淳一因为缺觉嗓子有些哑:“你接着说。”

    裴郎中于是接着说了下去,不过他能明显察觉到李淳一对陇右的额外关注。或许是因为陇右数十年来一直是帝王心病,也或许是因为这几年主持陇右局面的是帝王前夫、前中书相公宗亭。

    距关陇内乱已过去了六年,这六年来,一切都似乎按着预期中最好的方向发展。只凉州来说,其俨然成为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因其交通便利贸易极为频繁发达,而大军屯驻带来巨大需求无疑也促进了生产的繁荣,光人口就有五十万之众,已是西北最为富庶的大镇。

    如果说以前的关陇是一团迷雾,现在的关陇则是一汪清水,只要想看,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裴郎中的支度国用计划汇报临近尾声,外面天色也转黑了。他收起度支抄,李淳一突然问:“裴郎中家有两个小儿罢?”裴郎中一愣,忙应道:“是。”

    李淳一转向内侍:“宫里过年的菓子叫裴郎中带回去给孩子们吃吧。”说着起身:“今日除夕还叫你过来,辛苦了。”

    裴郎中连忙起身,俯身低首回:“臣之本分,不敢称辛苦。”

    李淳一没有再说话,等内侍送裴郎中出门口,转向一侧的起居舍人:“如莱,去同先生说,阿瑛晚上的课不用上了,叫她过来。”

    宗如莱得了口谕,躬身正要退出延英殿,李淳一又同他道:“你也早些回去罢,别让国公等久了。”

    “是。”成年的宗如莱已显出合年纪的沉稳,再次行礼,这才离开去往东宫官署。

    天几乎全黑了,宫灯将路照亮,空气虽冷,但蕴着年味。宗如莱独自行走在宫道上,莫名想起某一年的深夜,他又急又慌,独自骑马穿过宫城替身陷危难的李淳一报信,现在回忆起来,突然发现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宫城从旧搬到新,这些年发生了许多事,但他愿意相信,现在是较过去更好的存在,将来较现在也会更好。

    穿过五拱丹凤门,又拐进延喜门,一直往西行,就是东宫官署。这会儿皇城内除了一些留直官,其余人几乎都已经回家守岁,因此连灯光也寂寥。可东宫官署却是个例外,仍然灯火通明,且还传出清朗读书声来。

    小公主独自坐在案后,默背的正是汉书中的某段。她机灵又卖力,很会讨好老师,知道将书背完,老师就会早早地放她回宫里去见家家(李淳一)。

    这位严厉的老师正是贺兰钦。他原打算李淳一继位后就回淮南去度余生,然总有人挽留他,送了雪莲还不说,之后更是名贵稀奇的药材不断,像是完全收起了“嫉妒”,铁了心要给他续命似的。

    因此在京城一留就又是六年。

    眼下他听小公主一字一句背完,却一句夸赞的话也没有。倒是来凑热闹的孤家寡人宗正卿抢着赞道:“公主好记性,真是不输陛下与宗都护哪!”

    小公主难得听一句夸奖,自然很高兴,但想起平日里先生教导的戒骄戒躁,便不敢太得意。她好奇问宗正卿道:“家家记性比常人厉害这个我知道,宗都护也很厉害吗?”

    “那是自然。”宗正卿夸张地说,“厉害得可怕哪!”

    他的夸张神色将小娃逗笑了。小公主问:“我听他们说,我与宗都护长得很像,是真的吗?”

    “可不是!公主的眉眼与宗都护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太像了,像得可怕。”

    小公主听完忽然敛起笑,故作老成地感慨道:“听乳母讲我小时候见过他的,可那时我还不记事,因此我如今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随后又惆怅地说:“我想阿爷了。”

    “有三年未见了罢?”宗正卿刚说完,忽觉气氛有些不对,连忙换了话题说:“今年自除夕到元宵都不禁夜,数十年头一遭,外边可热闹了,灯轮啊——”他不遗余力向小娃描述皇城外的世界,伸手比了一下:“比这屋子还大。”

    小娃顿时被吸引住了,要知道她平日里虽然能够出入宫城,可也只能到承天门为止,再远就不允许去了。天门街上什么光景,她还没瞧过呢。

    宗正卿接着“挑唆”:“殿下今晚求一求陛下,趁着不禁夜出去看看。小小年纪总在这皇城里待着,会闷坏的。

    小娃支了脑袋想想,又迅速瞥一眼贺兰钦,有些气馁地说:“家家不会允的。”

    宗正卿一脸幸灾乐祸,起身道:“哎呀,那可惜了,那么大的灯轮——”又啧啧两声:“殿下没有眼福了,某这就会儿啊就出去看看。”说着一拱手,言一声“下官告退”就要推门出去。

    没料他甫开门,就见宗如莱在外边,他道:“宗舍人哪!还不回去有什么事吗?”

    宗如莱拱手行礼:“某来传陛下口谕。”

    “喔喔,那进去说罢。”

    于是宗如莱推门而入,俯身行完礼,道:“陛下的意思,说今晚的课不必上了,请公主回去。”

    小娃一听,心想也好,虽不能出去玩,但至少不必念书了。可贺兰钦却说:“今日事今日毕,殿下功课没有结束,还是要做完了再走。”他转向宗如莱:“请转告陛下,到时辰会将公主送回去的。”

    宗如莱犹豫片刻,突然一拱手:“是。”竟十分干脆地出去了。

    小娃悄悄耷拉了脸,没想到贺兰钦却起身取了件小斗篷,递给她道:“请公主穿上。”小娃两眼顿时一亮,讶异问道:“先生要带学生去哪里?”

    “殿下方才不是想看灯轮吗?”贺兰钦理所应当地说,“那就去看罢。”

    “可是瞒着家家,不太好吧。”她手捧斗篷垂着脑袋犹豫道。

    “她会知道的。”贺兰钦说着兀自披上暖软斗篷,拢了暖抄手往外去。小娃听了这话,麻利将斗篷一系,三步并作两步跟出门:“老师等等学生。”

    果不其然,这边往外去,那边宗如莱就差人去回禀李淳一。李淳一本打算叫人将他们追回来,可转念一想,突然说了声“罢了,让她去看”,最后只差人暗中跟着,保证他们安全。

    由是今年除夕不禁夜,许多人也不满足于在家守岁,纷纷涌出来凑热闹。有人看戏法,有人赏胡旋舞,有人踏歌,有人聚在一块儿看新奇的焰火,爆竹声更是不绝于耳。小公主捂住耳朵,跟着贺兰钦飞快穿梭在人群里,在喧嚣中,她大声同老师说:“先生哪,外边真的好热闹好热闹啊。可是我——”她大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