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七件事儿谁肯放松一点,你叫我怎生挨得?我这一家性命生生的都要断送在你手里,可不伤心死也!”老鸨说到苦处,竟认真号哭起来。石氏方才开口说道:“我是好人家儿女,岂肯做这污辱之事。你若要偿还身价,只须送我到吴江,寻着文素臣相公,这银子自有着落。若恨我费掉你的银钱,这也是前世孽帐,惟命一条,随你处置的了!”说罢也痛哭不已。老鸨无奈,只得再令众粉头环绕哭跪,百般哀劝,石氏誓死不从,又打了几顿毒棒。石氏甘心受苦,绝不回心,老鸨只得又缓了下去。
到了五月里边,忽然一个粉头通信与石氏道:“娘因劝你不转,只得打发人往吴江请文素臣相公,问你有甚信物带去,方不费口。”石氏好不欢喜,答道:“信物是没有,只消说是刘大郎的妻子石氏,是刘璇姑的嫡亲嫂子,先前住在西湖昭庆寺后,开过糕饼店,文相公曾在我家住过几日,还寄一部算书来给璇姑看的。这便是的确凭信。”粉头去了一会,走来说:“人是起身去了,不知那文相公可有一捧银子哩?”石氏忙问要多少银子,粉头道:“娘是还想要多,姊妹们劝说,才只得讨得一百两整数。”石氏暗忖:文相公相与极多,想还易措。等了十余日,杳无音信,又疑惑起来,问那粉头:“系前日所言莫非谎我,怎这许多时绝无消息?”粉头道:“我谎你则甚,娘不是在那里心焦哩?”石氏因留心察看老鸨颜色,真个像有心事,又常叫粉头们说时辰,起那大安流连的小六壬课儿,卜问行人,石氏愈加信了;但怕素臣不在家中,又甚忧虑。
一日早起,见一个粉头拿着一张纸儿向石氏一扬,说道:“姐姐,恭喜,文相公就到了。”石氏认是素臣的回字,忙招到房中,取过一看,却是一张课帖,上写着“六月初十日占行人”,中间点着卦爻,后面批着道:“白虎文书爻动,行人已在路上,巳午两日必到。”石氏轮算,就在明日了,问那粉头道:“这起课的向来可准?”粉头道:“这是吴铁口,百断百灵的!”口里说着,如飞拿到老鸨房中去了。此时石氏一心一念望着素臣,夜里风吹草动都疑心是吴江人。到次日,整整的盼了一日,焦闷异常,到得一更以后,合家俱睡,石氏在床,兀是侧耳静听,忽闻剥啄之声,心里一惊,听着龟子接应,起去开水墙门,便悄悄坐将起来。同睡的一个粉头失惊条怪的直竖起道:“姐姐又怎么哩?”石氏道:“我不怎么,外面有人叩门,怕是吴江人哩。”那粉头方始放心,扯着石氏一双臂膊,也坐起谛听。只听见龟子进来回头道:“忒也刁难人,那文相公说脸上不好看,不肯上来,要你同刘姐儿到船上去照一照面,问明白了话,明日就兑银子,也是夜里下船。你说叫人不要生气,许多王孙公子成日住在我家,希罕你什么文相公武相公?”那虔婆道:“休得胡说,他与刘姐儿是亲戚,只认他已经接客,不好明到我家,怎把嫖客来比并他?”石氏听到那里,泪如泉涌,暗忖:文相公怎也信我不过?又想道:“这是啥仔所在,却也怪他不得。他是明理之人,我去哭诉,他自能相谅。”一面穿着衣裙,那老鸨已来敲门,隔壁又述了一遍,石氏接应着,连忙开门出来。龟子提灯笼,老鸨搀扶着,从水墙门马头走上船来。船中灯烛辉煌,船头上家人连声请石氏进舱。老鸨打个照会,把手一放,跨下船去,船家在顶蓬上把篙子撑开,用得力猛,船势一侧,恰遇上流一只大船直戗过来,拦腰一撞,这船便直掀过来。石氏正待进舱,立脚不住,一交跌倒,倒撞人河去了。正是:
亡羊自向屠门入,脱兔翻从虎口生。
总评:
单谋数语,俊爽可喜,其计亦直捷省便,不负其名。靳仁抚掌称善,俨若行军者然。且与魏道变色而言,更居然以草窃自处矣。浅率矜躁于此,可决其败。况璇姑以贵摄之不至,而其妻乃不摄自至乎?《左传》纪事每于闲处,冷着一笔,即为终身蓍蔡。书中屡用其意,于此聊以指之。
摄召如验即摄之不至,亦应见有摄之者,于此回特下心安稳,连恶梦也不曾做一个,其破之者至矣,又何疑“青幡”、“皂幡”,“香风”、“乐音”之有声有色乎?
柴房之火,明修栈道也;钱塘之差,暗度陈仓也。手飏之票,所由一张纸也,单谋真属可儿!璇姑虽属灵巧,何能勘破机关、不落圈套乎?然事变无常,吾心有主,惟有一死而已,虽百单谋其奈璇姑何?
或问石氏非本传吃紧人,何必特费笔墨、不惜覼见缕,俨为立传者然。余曰:此亦画家衬托之法耳。如神手画上帝,近侍者必有天尊,随从者必有真君真人,护卫者必有天神天将,踏白者必有风伯雨师,朝拱者必有神龙水族。其画真君真人也,已如名手所画之天尊;则其画天尊也,必如名手画之上帝;然后其画上帝也,乃迥非名手之所几及。若画真君等不佳,又安望天尊之佳?画天尊不佳,又安望上帝之不可几及乎?璇姑,天尊类也;石氏,真君类也。写石氏至此,是以写天尊者,画真君真人也。不然何以为天下第一奇书也。
或曰:素臣之眷属如石氏者多矣,安得人人而传之。余曰:素臣子二十四人,而特传止六人;孙百数十人,而特传止二人。举一人以侧即余者皆可知,宁必每人而传之哉。
非水手瞅眼数语,则石氏不知有出银救之之人。惟知有出银之人而后得闻匡生之名,迨匡生寻来,盘驳确实顾人相送,此时石氏只盼吴江。深感水手一言得离险地而就康庄矣,孰知其事之大谬不然乎。文之奇变真令人捉搦不住。
石氏欲投河即投河,欲投江即投江,却更有欲投而不得投之时,不欲投而撞落之时,可谓穷极其变。
读老鸨哀告石氏一段,方知衏衙中支撑之难,作者心孔七穿八漏,方是真能格物致知之人。
石氏自粉头通信后,—心只盼素臣,更无别念矣。读者意中亦复如是。而孰知其大谬不然乎?此奇中之奇,变外之变。
。。。
 ;。。。 ; ;
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谒金门 谢红豆一朝天子
船舱里人见石氏落水,口中大喊“救人”,船上水手乱奔着,与大船上厮打,白不听见。老鸨合龟子连忙吹灭灯笼,悄悄的关门进去。这石氏流去有半里路,被一根桩格住肩膀,一家水墙门首,打着灯笼火把,簇着些人,齐发一声喊道:“好了,在这里了!”一个人就伸手下去把裙幅扯住,一个人便拦腰捞住了衣服,拖上马头。石氏落水未久,拉着那人一只臂膊,便坐将起来,睁眼一看,见有三四个女人,却都不认得。内中一人抢过一根火把,把石氏一照,道:“我说那衣服颜色不对,那里是我家姐姐呢?”众女人正待照看,只听里面有人喊道:“姐姐有了,你们进来罢!”众女人转身就跑,捞起的这女子却不进去,问石氏何人,因何投水?石氏答以并非投水,把备细向他说明。这女子道:“原来是刘姐,可敬可伶!那里是文相公的船?你同我进去,见了妈妈就明白了。”石氏暗想:“怎这女子知我姓名?他说是妈妈,想也门户中人了。怎又说不是文相公的船,且进去问一个明白。”因把头发合衣边上略绞掉些水儿。这女子拾起地上火把,搀扶石氏进水墙门来。石氏道:“蒙姐姐捞救,感恩不浅。请问姐姐姓名,以图报答。”这女子道:“奴家姓贺,名唤锦云,误落烟花,己经五载。”说罢流下泪来。石氏在火光中细看,只见:
淡白梨花,比红杏碧桃多些幽雅;轻盈杨柳,傍晓风残月越是娇柔。也学内家妆梳,看去全无脂粉气;不似平庸兰房,闻来饶有芰荷香。只几点微麻,略减千金身价;却两窝深靥,平添一段风流。蹙蹙眉梢,锁不尽若干心事;盈盈眼角,流不完几许啼痕。多半因失节青楼,怨着那红颜薄命。
石氏暗思:此女全不是烟花身分,将来定有出头。直走进堂屋,只见许多女人簇着一个少年美女,在那里劝说。这女子上前说知,那美貌女子忙走下来,扯着石氏两手,说道:“姐姐,叫妹子想杀了也!”石氏茫然答道:“奴与姐姐素无一面,怎敢劳姐姐垂念?”一个白发女人接说道:“刘姐,这是我亲生女儿,他也与你一样贞节,一般苦命。平日闻你受苦,屡次要来看你,都是我阻住了,因是各家门户,怕赵婶子见怪。你今日定为那西商逼迫,情急投河的了,我女儿早已料着。如今且宿在我家,同我女儿进房去脱换衣服,我叫人取壶热酒来,替你冲掉些寒气,且到明日,再作计较。”复向那美貌女子劝说一遍。那女子含泪应承,挽着石氏到他房里,拿出衣衫裙裤,给石氏通身脱换,连鞋脚一齐换过,又替石氏把头发拧干,将木梳通好,挽起髻来。石氏问他备细,才知道他姓许,名鹣鹣,扬州知府奉靳司礼之命,挑选他去蛊惑东宫,早晚就要进京,因与吴江水梁公有终身之订,不肯负约,所以屡次寻死,夜里悄悄起身,到一间破屋里上吊。家中认是投河,故此许多姊妹跑出马头寻找,恰好凑着石氏囗来,刚刚救起。石氏复问西商之事,歉歉道:“原来姐姐还在不知,这西商是五月里边来的,挟有万金资本,要在扬州讨几个绝色女子,不惜重价,便哄传了扬州一府,凡是养瘦马的都领他去相看,他总不中意,才看到我们门户人家。先要来讨妹子,妹子因与水郎订约,回绝了他。后来晓得属意于姐姐,出了五百金,讨回作妾,择定六月十一日吉期,在船中结亲。妹子知姐姐贞节,料有不测之事。岂知姐姐转不为此,却是为着何事?”
石氏听罢,如梦方觉,兀是惊出一身冷汗,暗想:“一入船中,必然行强,倘被奸污,死已晚矣。我深恨那只大船,岂知竟是我绝大的救星,真是怪事!”因把要投奔素臣及鸨儿设计之事述了一遍。鹣鹣大喜道:“原来令姑是文相公尊亲,文相公与水郎是至交,妹子与姐姐又是一重亲故了。”石氏道:“文相公也曾说与水相公是好友,原来就是姐姐订约的水梁公相公,将来奴家姑娘与姐姐倘得邀天之幸,完璧归赵,则亲故往来,奴家亦常得相会,永傍妆台,时聆玉麈矣。”因执着鹣鹣手儿,定睛细看,但见:
脸泛桃花,似新剥瓜仁,浸酿着穰中鲜水;眉分柳叶,如初开山影,虚含着峰顶灵光。目秀而清,识英雄肯输红拂?腰纤似约,宜偎抱那数小蛮?瘦生生弱不胜衣,只恐风吹欲堕;碧油油发长委地,真令我见犹怜。
鹣鹣也握着石氏手儿,注目而视,但见:
目秀而威,未许浪垂青眼;眉清而朗,那须频点青螺。身如萏菡支风,别有风流,不解妆梳临水殿;面似笑蓉映水,绝无水性,肯随脂粉落风尘?旧恨新愁,重叠叠尽多幽怨;乱头粗服,悄罗罗越显精神。
两人四臂交持,四目相视,你怜我爱,各不胜情。丫鬟捧着果盒,送上酒来,大家才放手坐下。鹣鹣陪着石氏,一面吃酒,一面说道:“妹子为靳太监势逼,明日便要起身。本拟一死以谢水郎,方才母亲苦苦劝说,恐有连累。如今想来,只得且到京中,若选不中尚可发还,即使选中,亦当以苦情上达,倘得怜悯放回,固可重续前缘,如或不能,亦即以死自持,挤得怒触东宫,凌迟碎剐,所不辞也。请问姐姐,如今计将焉往?”石氏垂泪道:“奴家此时进退无门,竟不知所往,望姐姐有以教之。”鹣鹣道:“水郎前日曾说,文相公去岁到杭,寻人不遇,回家即往江西,至今无信。姐姐若到吴江,亦不甚妥。我有一结义姊妹卫飞霞,嫁与天津尹公子,家道富足,为人豪侠。我慕姐姐贞操,久思亲炙,今蒙光降,不忍遽高,可否屈姐姐伴送下船,少作盘桓,以慰渴怀。船到天津,即送姐姐至尹家,托其寻访刘姐夫并令姑消息。他夫妻俱是异人,断能不负所托。不识姐姐意下如何?”石氏暗想:“文相公既不在家,我更投奔何人?赵家固是火坑,此处亦非善地,且一有泄漏,便重投罗网,悔无及矣。蒙此女一片深情,且有同心守节,同病相怜,伴送一程,亦足少酬其意。我拚着一死,何地不可往乎?”因说道:“既承姐姐盛意,当与姐姐结为姊妹,将来生死患难,此志不渝。一面伴送下船,到天津分手便了。”鹣鹣大喜道:“妹因平日渴想,见面时即有结拜之意,恐姐姐以平康见弃,未敢吐露衷曲,今蒙慨许,实惬鄙怀。自然姐姐年长,就此拜为亲姊了。”石氏也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