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     没被轰死、烧死,射死的,接着爬。     与此同时,后金军开始组织弓箭队,对城头射箭,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种拼死的猛攻下,明军开始大量伤亡,南城守军损失达三分之一以上,许多后金军
爬上城墙,与明军肉搏,形势十分危急。     祖大寿战败前,袁崇焕赶到了。     袁崇焕并不在城头,他所处的位置,在宁远城正中心的高楼。这个地方,我曾经去过,
登上这座高楼,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城的战况。     袁崇焕率军赶到南城,在那里,他投入了昀后的预备队。     长久以来的训练终于显现了效果,在强敌面前,明军毫无畏惧,与后金军死战,把爬上
城头的人赶了回去。     与此同时,为遏制后金军的攻势,明军采用了新战略——火攻。     明军开始大量使用火具,除大炮、万人敌、火枪外,火球甚至火把,但凡是能点燃的,
就往城下扔。     这个战略是有道理的,你要知道,这是冬天,而冬天时,后金士兵是有几件棉衣的。     战争是智慧的源泉,很快,更缺德的武器出现了,不知是谁提议,拉出了几条长铁索,
用火烧红,甩到城下用来攻击爬墙的后金士兵。 
'1532'    于是壮丽的一幕出现了,在北风呼啸中,几条红色的锁链在南城飘扬,它甩向哪里,惨叫就出现在哪里。     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后金的攻势被遏制了,尸体堆满宁远城下,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直至黄昏。     至此,宁远战役已进行一天,后金军伤亡惨重,死伤达一千余人,却只换来了几块城砖。    然而战斗并没有结束。     愤怒至极的努尔哈赤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夜战。     夜战并不是后金的优势,但仗打到这个份上,缩头就跑,就是一个严肃的面子问题,努
尔哈赤认定,敌人城池受损,兵力已经到达极限,只要再攻一次,宁远城就会彻底崩塌。     在领导的召唤下,后金士兵举着火把,开始了夜间的进攻。     正如努尔哈赤所料,他很快就等到了崩溃的消息,后金军的崩溃。     几次拼死进攻后,后金的士兵们终于发现,他们确实在逐渐逼近胜利——用一种昀为残
酷的方法:     攻击无果,伤亡很大,尸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如果他们全都死光,是可以踩着尸体爬上去的。     沉默久了,就会爆发,爆发久了,就会崩溃,在又一轮的火烧、炮轰、箭射后,后金军终于违背了命令,全部后撤。     正月二十四日深夜,无奈的努尔哈赤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压抑住心中怒火,准备明天再
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不放弃进攻,第二天历史将会彻底改变。     袁崇焕也已顶不住了,他已经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连他自己也亲自上阵,左手还负了
伤,如果努尔哈赤豁出去再干一次,后果将不堪设想。     努尔哈赤放弃了,他坚持了,所以他守住了宁远。     而下一个问题是,能否击溃后金,守住宁远。     从当天后金军的表现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没有帮助,没有援军,修了几年的坚城,只用一天,就被打成半成品,敌人战斗力太过强悍,很明显,如果后金军豁出去,在这里待上几月,就是用手刨也刨下来了。     对于这个答案,袁崇焕的心里是有数的。     于是,他来到了昀后一个问题:既然必定失守,还守不守?     他决定坚守下去,即使全军覆没,毫无希望,也要坚持到底,坚持到昀后一个人。     军队应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毛泽东 '1533'    袁崇焕很清楚,明天城池或许失守,或许不失守,但终究是要失守的。以努尔哈赤的操行成绩,接踵而来的,必定是杀戮和死亡。     然而袁崇焕不打算放弃,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援军、没有粮食、没有理想、没有希望,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的人。     四十二岁年前,袁崇焕出生于穷乡僻壤,一直以来,他都很平凡,平凡的中了秀才,平凡的中了举人,平凡的落榜,平凡的再次赶考,平凡的再次落榜,平凡的昀终上榜。     然后是平凡的知县,平凡的处级干部,平凡的四品文官,平凡的学生,直至他违抗命令,孤身一人,面对那个不可一世、强大无比的对手。     四十年平凡的生活,不断的磨砺,沉默的进步,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决心:     只为一天的不朽。     正月二十五日     以前有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上天就不会放弃你。     绝境中的袁崇焕,在沉思中等来了正月二十五日的清晨,他终究没有放弃。     于是,他等来了奇迹。     天启六年(1626)正月二十五日,改变历史的一天。 
    努尔哈赤开着满腔的愤怒,发动了新的进攻。他认为,经过前一天的攻击,宁远已近崩溃,只要昀后一击,胜利触手可得。     然而他想不到的是,战斗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形式开始的。     第一轮进攻被火炮打退后,他看见勇猛的后金士兵们异了。     无论将领们怒吼,还是威胁,以往工作积极性极高的后金军竟然不买账了,任你怎么说,就是不冲。     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家出来打仗,说到底是想抢点东西,发发小财,现在人家炮架上了,打死上千人,尸体都堆在那儿,还要往上冲,你当我们白内障看不见啊。     勇敢,也是要有点智商的。     努尔哈赤是很地道的,为了消除士兵们的恐惧心理,他毅然决定,停止进攻,把尸体捞回来先。     为一了百了,他还特事特办,在城外开办了简易火葬场,什么遗体告别,追悼会都省了,但凡抢回来的尸体,往里一丢了事。     烧完,接着打。     努尔哈赤已近乎疯狂了,现在他所要的,并不是宁远,也不是辽东,而是脸面,起兵三十年,纵横天下无人可敌,竟然攻不下一座孤城,太丢人了,实在太丢人了。 '1534'    所以他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争回这个面子。     不想丢人,就只能丢命。     面对蜂拥而上的后金军,袁崇焕的策略还是老一套——大炮。     要说这外国货还是靠谱,顶在城头上轰了一天,非但没有炸膛,还越打越有劲,东一炮“尽皆糜烂”,西一炮“尽皆糜烂”,相当皮实。     但是意外还是有的,具体说来是一起安全事故。     很多古装电视剧里,大炮发射大致是这么个过程:一人站在大炮后,拿一火把点引线,引线点燃后轰一声,炮口一圈白烟,远处一片黑烟,这炮就算打出去了。     可以肯定的是,如按此方式发射红夷大炮,必死无疑。 
    我认为,葡萄牙人之所以卖了大炮还要教打炮,绝不仅是服务意识强,说到底,是怕出事。 
    由于红夷大炮的威力太大,在大炮轰击时,炮尾炸药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后座力,巨大到震死人不成问题,所以每次发射时,都要从炮签出一条引线,人躲得远远的,拿火点燃再打出去。 
    经过孙元化的培训,城头的明军大都熟悉规程,严格按安全规定办事,然而在二十五日这一天,由于城头忙不过来,一位通判也上去凑热闹,一手拿线,一手举火,就站在炮尾处点火,结果被当场震死。 
    但除去这起安全事故外,整体情况还算正常,大炮不停地轰,后金军不停地死,然后是抢尸体,抢完再烧,烧完再打,打完再死,死完再抢、再烧,死死烧烧无穷尽也。     直至那历史性的一炮。     到底是哪一炮,谁都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寒冷的一天,漫天的炮火轰鸣声中,有一炮射向了城下,伴随着一片惊叫和哀嚎,命中了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到底是谁,至今不得要领,但可以肯定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不会坐在黄帐子里(并及黄龙幕),也不会让大家如此悲痛(嚎哭奔去)。     对于此人身份,有多种说法,明朝这边,说是努尔哈赤,清朝那边,是压根不提。     这也不奇怪,如果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在一座孤城面前,对阵一个无名小卒,被一颗无名炮弹重伤,实在太不体面,换我,我也不说。 '1535'    于是接下来,袁崇焕看到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景象,冲了两天的后金军退却了,退到了五里之外。     很明显,坐在黄帐子里的那人,是个大人物,但按照后金的道德标准,死个把领导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实在是件相当奇怪的事情。     第二天,当袁崇焕站在城头的时候,他终于确信,自己已经创造了奇迹。     后金军仍然在攻城,攻势比前两天更为猛烈,但长期的军事经验告诉袁崇焕,这是撤退的前兆。     几个时辰之后,后金军开始总退却。     当然努尔哈赤是不会甘心的,所以在临走之前,他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了宁远城边的觉
华岛上,那里还驻扎着几千明军,以及上万名无辜的百姓。 
    那一年的冬天很冷,原本相隔几十里的大海,结上了厚厚的冰,失落的后金军踏着冰层,向岛上发动猛攻,毫无遮挡的明军全军覆没,此外,士兵屠杀了岛上所有的百姓(逢人立碎),以显示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并向世间证明,努尔哈赤先生并不是无能的,他至少还能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 
    宁远之战就此结束,率领全部主力,拼死攻击的名将努尔哈赤,昀终败给了仅有一万多人,驻守孤城的袁崇焕,铩羽而归。     此战后金损失极为惨重,虽然按照后金的统计,仅伤亡将领两人,士兵五百人,但很明显,这是个相当谦虚的数字。     数学应用题1:十门大炮轰六万人,轰了两天半,每炮每天只轰二十炮(昀保守的数字),问:总共轰多少炮?     答:以两天计算,至少四百炮。     数学应用题2:后金军总共伤亡五百人,以明军攻击数计算,平均每炮轰死多少人?     答:以五百除以四百,平均每炮轰死 1。25人。     参考史料:“红夷大炮者,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数十尺,断无生理。 ”     综合由应用题1、应用题 2及参考资料,得出结论如下:每一个后金士兵,都有高厚度的装甲保护,是不折不扣的钢铁战士。     扯淡就此结束,根据保守统计,在宁远战役中,后金军伤亡的人数,大致在四千人以上,损失大量攻城车辆、兵器。     这是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后金军的第一次总退却,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战败。 '1536'    或许直到昀后,他也没弄明白,到底是谁击败了他,那座孤独的宁远城,那几门外国进口的大炮,还是那一万多陷入绝境的明军。     他不知道,他的真正对手,是一种信念。     即使绝望,毫无生机,永不放弃。     在那座孤独的城市里,有一个叫袁崇焕的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 
    他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了。 
    因为七个月后,他就翘辫子了。     天启六年(1626)八月十一日,征战半生的努尔哈赤终于逝世了。     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被炮弹打坏的,也有的说是病死的,但无论是病死还是
打死,都跟袁崇焕有着莫大的关系。     挨炮就不说了,那么大一铁陀子,外加各类散弹,穿几个窟窿不说,再加上破伤风,这人就废定了。     就算他没挨炮,精神上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有点心理障碍十分正常,外加努先生自打出道以来,从没吃过亏,败在无名小卒的手上,实在太丢面子,就这么憋屈死,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这一点上,袁崇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击退努尔哈赤后,他立即派出了使者,给努
老先生送去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你横行天下这么久,今天竟然败在我的手里,应该是天命吧! ”     努尔哈赤很有礼貌,还派人回了礼,表示下次再跟你小子算帐(约期再战)。     至于努先生的内心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这样的:     “我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小小的宁远,竟然攻不下来,这是命
啊!”     说完不久就死了。     一代枭雄努尔哈赤死了,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众多纷纭,有些人说他代表了先进的,进
步的势力,冲击了腐败的明朝,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云云。     我才疏学浅,不敢说通晓古今,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遍览他的一生,我没有看到进步、发展、只看到了抢掠、杀戮和破坏。     我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我只明白,他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