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回 淮海王突发重病(6)
“丞相所言有何凭据?”
  赵普早有准备,应声答道:“此事问王继恩便可了然。”他这样说完全是一种赌博:王继恩不可能承认教唆赵元佐篡位,除了王继恩又绝对没有人能证明赵元佐想篡位。而赵光义最怕有人篡位,所以王继恩越是不承认,赵光义就越会怀疑王继恩在抵赖,疑心也就会越重。这种局面一旦形成,赵元佐、王继恩和赵光义都会绕进怪圈里,而自己却能被甩出圈外!
  “丞相忠心可嘉!”赵光义语调平静地称赏道。“不过卫王绝不是那等不仁不义之徒,这一点是丞相过虑了。侯莫陈利用奸赃之事,可令刑部再审,倘若得实,朕将亲惩。”
  “遵旨!”赵普心里两块石头同时落了地:呵呵,赵光义越是强调卫王仁义,越证明他心里在怀疑卫王了,这是最常见的欲盖弥彰法。至于侯莫陈利用,就算赵光义可以容忍他贪赃,也绝对不会容忍他与人勾结对付皇上!既然同意“再审”,说明赵光义对侯莫陈利用也起了疑心,要抛弃他了!
  赵普走后,赵光义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饭便睡去了。直到把钱俶的后事处置完,下旨封钱俶长子钱惟浚为萧国公兼中书令,次子钱惟演为右神武将军之后,才突然命阎承翰把王继恩宣进宫中。这两天侯莫陈利用被刑部囚禁,王继恩也听说了。如今听到皇帝宣他进殿,他猜想一定是为侯莫陈利用的事。没想到赵光义开口便问:
  “卫王的病情又有好转吗?”
  “回陛下,卫王如今情绪甚好,只是一提起赵普,还时常暴怒。”王继恩答道。
  “朕听说你很有办法讨卫王高兴,用木头做了个赵普,还做了个曹彬,卫王一发怒,你就鞭抽二人,有这事儿吧?”
  王继恩得意地谄笑了两声。
  “朕还听说你经常用国家社稷的大道理开导卫王?”
  “是是,臣常对卫王说,太子非卫王莫属,不养好病,日后怎么能像陛下那样威临四海!”王继恩一点儿也不掩饰,直言回禀。
  “果然如此!”赵光义自语了一句,挥挥手道:“没事了,你还回卫王府伺候吧!”
  没事了?问这么两句就没事了?王继恩有点摸不着头脑,又不便多问,疑疑惑惑地出了宫。审理侯莫陈利用和袁廓都很不顺利。面对崔仁冀,侯莫陈利用根本不怕,还讥笑他追随赵普为虎作伥,又大骂张齐贤和赵普通同一气陷害他,直到大板子把他屁股快打烂了,他才承认建造新府超越了规制,雕龙刻凤有僭越之嫌。问到袁廓给他挪用了多少银钱,他一口咬定:一文钱也没从袁廓那里拿。崔仁冀见其所说与袁廓相同,便不再追问,让他开列向他行贿的地方官员名单,他抵死不说。又问到他是否与王继恩勾结谋逆,侯莫陈利用坚决否认,甚至说他与王继恩从无交往。一连审了数日,都是同一腔调,崔仁冀来向赵普汇报。
  “丞相,侯莫陈利用府里的妓妾多操川蜀口音,下官估计,行贿的地方官大概都是蜀中的。”
  “蜀中赃官要查,袁廓也要严审!既然侯莫陈利用拒不交待,那就从袁廓嘴里挖!”赵普死死地定下调门。“与王继恩勾结谋逆的事,本相知道他断断不会承认,那就让他带到棺材里去吧!”
  袁廓这里,崔仁冀没有用刑。这个人嘴也很硬,不但不承认与侯莫陈利用结党谋逆,甚至连向侯莫陈利用行贿之事也矢口否认,以至无法定罪。这两天赵普一直在考虑一件事:侯莫陈利用身为枢密之官,与地方官吏和各部并没有辖制与被辖制的关系,甚至连荐举和监察的权力都没有,他哪儿来那么多银钱?人家凭什么要贿赂他?尽管从袁廓那里查不出来,可赵普认定侯莫陈利用的赃贿一定和袁廓有关。这个狡猾的袁廓,一定是用了什么特别的手段!崔仁冀说行贿者大概都是蜀中官员,这种判断有些道理,然而蜀中数十州郡,幅员千里,怎么去查?正在他还没想出好办法时,同平章事吕蒙正开始对此案质疑,甚至连崔仁冀也怀疑此案有冤了。吕蒙正对赵普说过几次,劝赵普将袁廓释放,赵普坚决不同意,此案就这么搁置下来,一搁就是两个月。赵普必欲置二人于死地,不停地在赵光义面前反复论说,赵光义终于同意将侯莫陈利用的府第充公,妓妾遣散,侯莫陈利用本人除籍为民,送商州编管。赵普得旨,立即将赵赞叫到府中,命他押解侯莫陈利用赴商州,在路上将他杀死。不想赵普命崔仁冀将侯莫陈利用交给赵赞时,崔仁冀却告诉他:皇上特命宦官周怀政将侯莫陈利用押解出京了。周怀政原来只是个一般的太监,近两
  赵光义刚从开宝皇后宫中出来,因为宋偓病重,宋氏回家探望刚刚回宫,哭得像个泪人儿。赵光义念着旧情去她宫里安慰了一番,回到暖阁,便宣赵普晋见。赵普将那个漆匣呈给赵光义。赵光义不看则已,一行行一页页看下去,再也坐不住了,破口大骂道:
  “果然是个奸贼!果然是个奸贼!”
  原来那纸上记的都是侯莫陈利用做过的事,如:某年某月某日逼赵德昭自尽,某年某月某日逼赵德芳自尽,某年某月某日谗曹彬,某年某月某日行刺赵元佐未遂。还有一些蜀中官吏给他送银子的账目。
  “陛下,此奸不除,国无宁日啊!”赵普再添一把火说道。
  赵光义把那卷纸狠狠往地上一摔,问道: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回 淮海王突发重病(7)
“丞相意欲如何?”
  “杀了他!”
  “阎承翰!”赵光义对正蹲在地上捡纸的阎承翰喊了一声。“快马追上周怀政,要做得利索些!”侯莫陈利用被诛,下面着力要办的就是袁廓了。已被拘押了几个月的袁廓再次被提出刑部大牢,押到堂上。堂前坐的是赵普、崔仁冀和刚刚从淮南亳州调任大理寺丞的王钦若。
  “袁廓,你好大气派啊,居然请得当朝宰相和刑部总判亲自问案!还不快快从实招供!”王钦若率先发话。此人二十大几,个子和侯莫陈利用差不多高,但看上去非常机灵。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征河东时,王钦若正在汴京太学里读书,那一年他才十八岁。为了预祝河东大捷,他曾写了一篇《平晋赋》献给赵光义,赵光义看罢大喜。不久中了进士,做了两任地方小官,便被调到京师担任大理寺丞。
  “下官没有什么可招!”袁廓还是那句话,这句话他不知重复过多少遍了。
  赵普瞅了袁廓半天,冷冷说道:“本相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侯莫陈利用已经被皇上杀了!”
  “那是他罪有应得,与下官没有任何关系!”袁廓并无畏惧。
  赵普从怀里掏出几封侯莫陈利用写给袁廓的信,让王钦若拿给袁廓看。
  “还记得这些东西吗?”
  袁廓看了几眼,答道:“下官与侯莫陈利用确有来往,但绝无谋逆之事。”
  “大胆贼徒!”赵普狠狠地骂道。“铁证面前尚敢抵赖!本相告诉你:侯莫陈利用死以前已经招了供,他那些赃银,都是你授意川蜀官吏向他行的贿。你与侯莫陈利用通同受赃,惹得龙颜大怒,你还不知罪吗?”
  袁廓听罢,突然呵呵大笑了几声,说道:“下官早就明白了,因为下官无意间得罪了丞相,故而丞相必欲置下官于死地而后快。下官活到今日,惟一后悔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该一脚踏进这尔虞我诈的肮脏官场!侯莫陈利用死得值,因为他本来就是个流浪汉,享尽富贵送了命,不亏呀!下官祖上在川中富甲一方,想要银子根本用不着贪赃枉法。可怜下官一生清廉,在朝廷里做了十几年穷官,却因为贪赃送了命,不值啊!”
  “一派胡言!”赵普厉声喝道。“本相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究竟招认不招认?”
  “招也是死,不招也是死,丞相还是送下官回大牢去吧!”
  崔仁冀伏在赵普耳边嘀咕了几句,赵普点了点头。王钦若会意,连忙招呼吏卒:
  “把袁廓押回牢里去!”
  两天之后,袁廓撞死于刑部大牢。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一回 元戎太原忆往事(1)
一个敢于污蔑赵普的侯莫陈利用,一个敢于轻视赵普的袁廓相继被铲除,下一个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卫王赵元佐。然而元佐毕竟不同于其他人,他是赵光义的长子,想搬掉他,谈何容易?几个月前赵普就对赵光义说过王继恩等调唆元佐谋逆,以求耸动圣听。可是这么久过去,赵光义并没有弄出一点儿动静。近几天才传出消息,赵光义把王继恩打发到河北去当钤辖了。河北总帅柴禹锡羞与宦官为伍,上了一道奏本请求移镇,赵光义只得命柴禹锡到潞州去做知州。钤鎋是个什么官呢?简单说是个武职。太监能带兵吗?这在宋朝很普遍。宋朝前期各州郡的钤辖一般都由知州兼任,算不得什么,可要是一路的钤辖,那就厉害了。比如王继恩这一回担任的是镇定钤辖,管辖着河北沿线十来个州的军队,细论起来,比一个将军权力还要大。为什么柴禹锡非要离开河北?还不是不服王继恩!赵普心里明白:赵光义之所以给王继恩安这么个差事,说明并不想动他。不过把王继恩和赵元佐拆开,这里本身也有文章,很显然赵光义是想削弱元佐的势力。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赵光义又把守护卫王府的差事交给了孙全照。孙全照是个武将,让他看守卫王府,元佐当然大为不满,又开始犯病了。元佐犯病,赵普很高兴,因为他病得越厉害*
  赵普重任宰相这一年多里,剪除了佞臣侯莫陈利用,查出了川中、广南大小受贿官员三四十个,清理了三司账目,又建立了秘阁,充实了大量图书,由秘书监统一管理,所谓文治,至今可谓盛矣。总体来说,赵光义对赵普为政还算满意。他希望赵普能再干几年。至于吕蒙正,虽然肚量比赵普大,但不像赵普那样事必躬亲,件件落到实处。这两个人搭配起来倒是十分完美。如今赵普一病,他亲自来到赵普府第视疾。赵普本身就不胖,这一病,更显得瘦骨嶙峋。
  “陛下!”见皇上亲来探望,赵普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赵光义示意他不必起身,让他躺在榻上。
  “太平兴国末年,朕就后悔用老丞相用得太苦,想让丞相在邓州好好养养生。可是朝廷乏人,不得不让丞相回来,一回京又把丞相累成了这样,朕心有愧呀!”赵光义深情地说。
  “陛下万不可有自责之心,为大臣者鞠躬尽瘁,乃是应尽的职分。陛下还有什么心愿,但凭宣示!”
  “朕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丞相尽快地康复!”
  “多谢陛下!”赵普应声说道。“不管臣能否康复,作为陛下的重臣,臣还是要给陛下再建上一言。”
  “丞相请讲!”
  “几年前臣就说过,希望陛下能尽快地确立太子,今天臣仍旧认为此事乃当务之急。国家的储君不定下来,皇子们必然个个觊觎,不安其分,甚至闹出大事儿来。为了大宋的社稷,陛下实在该着手办理此事了!王继恩勾结一些朝臣妄图谋篡,陛下还不警觉吗?”
  赵光义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道:
  “丞相操心社稷安危,朕甚欣慰。不过据朕所知,卫王并没有篡位之想,丞相不必为此事多虑!”
  “陛下,武功郡王谋逆启奏过吗?齐王廷美谋逆启奏过吗?卫王数年以来骄横跋扈,早已有了先兆,再加上王继恩等人助其势焰,老臣真为陛下忧虑啊!”
  元佐的事让赵光义大费了脑筋,他本不想再和赵普讨论这件事。不过赵普三番五次提到元佐有谋逆之想,他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元佐生性凶暴,脾气褊急,再加上时时发病,把天下交给他掌管已经不大可能。可他是长子,也的确有不少大臣都围在他的身边,没有特殊的理由,怎么能立次子为储君?他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症结就在这里。而赵普恰恰是摸清了自己的脉搏,才故意给元佐加上个谋逆的罪名,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元佐排除,就可以在其他皇子中选立太子了。作为生身之父,赵光义并不想对元佐如此无情,这一点赵普还没有理解。再说潘美来到镇州数月,契丹大将耶律斜轸从山后举兵攻打代州,杀掠甚众。潘美想戴罪立功,写了一封急奏请求赴晋北截击契丹。赵光义判断耶律斜轸只是侵扰报复而已,不可能大举南下,迟了许久,才下旨命潘美移知太原府,兼河东兵马都指挥使。六月初,潘美携萼娘来到了太原。大概是路上受了些风寒,这几天潘美一直浑身发热,咳嗽也十分厉害,萼娘心里焦急,刚到太原,便叫府吏请来郎中为潘美诊治。用了两剂药,热度退了些,但咳嗽依旧。初时潘美还能坐衙处分府事,进了八月,到了病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