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克虏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日的塞纳河宁静而宜人,其赭徜徉在河边,回想着阔别多年的故乡,离别祖父已四年了,不知道他身体怎么样。在河边找了一家露天咖啡馆坐下,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巴黎的风光。这时走来了一个东方人,年龄与自己相仿,此人长得细眉长目,一张长脸,一看就象中国的北方人。其赭向他点头示意,他也回示了一下,其赭用汉语问候,那人知道遇到了同胞,便要了一杯咖啡与其赭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交谈得知,那人叫聂荣臻,在法华教育会的组织下,到法国勤工俭学已四年了。其赭说起了自己在德国留学的经历,聂荣臻赞叹道:“朱兄有志于科技救国令人钦佩,只是中国需要的并非只是科技”。说完便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其赭,其赭一看是法文的,法文与德文脱胎于同一种语言,相通之处甚多,其赭也认得,书名是《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德国犹太学者写的。其赭谦虚的说道“兄弟从小在教会学校就读,对政治接触不多,还烦仁兄多多指教”,聂荣臻笑着说“指教谈不上,我们一起来法国的还有很多同学,朱兄如果不弃,我们可以一同前去拜会他们”。一听能见到那么多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胞,其赭甚是高兴,便起身与聂兄去了。来到中国同学住地,共有二十几人,聂荣臻给其赭介绍,那个老持成重的叫蔡和森,这个高大胖胖的叫肖楚女,还有一个小个子的四川人叫邓斌(邓小平)………,留法的学生还有两个女性,一个叫蔡畅,一个叫向警予。与这么多年龄相仿的同胞相聚,其赭这么多年是第一次,真有种回国的感觉。其赭听说他们在这组织了一个旅法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家都想听其赭谈德国的情况,当听其赭说到德国目前的混乱情况时,都打消去德国看看的念头。有人提议“我们去莫斯科吧,那里建了一所以中山先生命名的大学”,大家都表示同意。聂荣臻问其赭:“朱兄去吗?”,其赭答道“当然。”
  几日后在苏俄使馆办好了手续,他们一行便出发了。先从巴黎坐火车到敦科尔克,再坐船前往波兰的但泽,在但泽上船之后,坐火车到华沙,经华沙到莫斯科。一路颠簸风尘好不辛苦。同学均是囊中羞涩,唯有其赭旅资充足,这到反而使他不好意思。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专为中国学生所办,学生来自中国各地,教师由俄国人担任。讲课时由中国人担任翻译。所学课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课程。其赭对社会科学所知甚少,也不太感性趣,但和同学们在一起,况且食宿免费,所以也就乐得优游学习,日子过得不坏。
  翻译中有一人叫瞿秋白,俄文水平很好,俄国教员所说都能准确及时翻译出来,且能传神,与其是听俄国教员讲课,不如是听他讲课。他对人和蔼,学员们都喜欢他。其实学校所讲的马克思的哲学、列宁的政治经济学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懂,和其赭一同来的中国同学也都是听得云里雾里并不真懂。有一俄国女教员叫莎维林夫人,对中国学生特别友善,非常关心中国学生,中国学生也愿意接近她,可惜语言不同,彼此交流大打折扣。一个星期日,莎维林夫人邀请中国同学到她家做客,同学们自是欣然前往。莎维林夫人出身在俄国一个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家庭,丈夫是工程师。莎维林夫人家的别墅在莫斯科郊外,周围绿树掩映景色宜人。俄国人也是热情好客,主人精心准备了俄罗斯大餐。在饭前,莎维林夫人带领同学们参观别墅的各处。夫人的德语很好,所以就用德语给大家介绍,其赭担任翻译。夫人主要是想向大家介绍俄罗斯文化,并非炫耀。这座俄式建筑风格的别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尤其是几幅俄国大师的绘画,夫人滔滔不绝的讲述了半小时。楼上一间宽大的书房是莎维林先生的,在宽大的书桌上摊开着一张设计图纸,其赭一看是一门迫击炮的设计图纸,他的心里悠的一紧,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原来莎维林先生是一位武器设计师,苏联刚刚成立,一切都还未纳入正规,保密的原则尚未进入人们的头脑,是以能在家中看到设计图纸。各处都转完了之后,莎维林夫人招待大家在客厅休息吃水果,其赭心里惦记着图纸,便乘大家无意中溜上了楼。来到书房,他掏出怀里的微型相机,那是意大利人维斯帕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送给他的,一直以来都没用过,今天鬼使神差他带在了身上。“咔嚓,咔嚓”共有十几张图纸都拍了下来,之后再把图纸摆放恢复原样。他整了整衣服,正要退出,转身正与一人迎面相对。这是一个蓄着胡子的中年人,戴着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露出友善的微笑,其赭忙说“先生,我—我 ,我是来看看你画的图”。其赭一紧张说出了实话。“哼,你德语不错。怎么对武器感兴趣?我是莎维林,欢迎到来”说着伸出了手,其赭受宠若惊的握了握,那是一只温暖的手,其赭的紧张缓释了一些。“请到这边来”莎维林先生走向书桌。他把叠在一起的图纸逐渐摊开“这是一种120毫米的迫击炮设计图,战争时的迫击炮都是82毫米的”其赭说“是的,我见过,是法国的勃兰特”“是的,看来你知道一些武器知识”莎维林赞许的说,“这个设计的口径更大,炮身更重,需要装一个轮子,便于机动。同时炮身加一对减震弹簧”其赭听得入了迷,莎维林接着说“炮身上可以加一个光学瞄准镜,近距离目标可以直接用目视力瞄准射击。根据目标远近,可以发射装有不同剂量发射药的炮弹。射程在30—7000米之间。”其赭问到“迫击炮的制作成本低,那么相同口径的榴弹炮就没有制造的必要了”“未必,迫击炮的飞行路线长,远距离的精度低,相同口径的榴弹炮还是有必要的”。正在这时,莎维林夫人喊用餐了。
  匆匆间到莫斯科已三个多月,苏联经过了四年世界大战,又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经济刚刚开始恢复,物资非常匮乏。生活是比较清苦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这学不到想要学的东西。一日其赭把这想法对瞿秋白说了,征求他的意见。瞿秋白说“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多先进的东西。革命不一定都到苏联来,去把德国先进的东西学来,将来回祖国服务”。
  有了瞿秋白的建议,其赭终于下定了走的决心。
  

十三 阿拉伯军火供应商
依依不舍的与同学们告别,其赭踏上了莫斯科开往华沙的火车。站台上聂荣臻等同学挥手的身影渐渐远去,其赭坐回座位。说心里话,他对莫斯科印象不坏,这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暂时遇到很多困难,物资很缺乏,生活艰苦,但它有着一种蓬勃的朝气,大多数人的身上散发着某种高尚的东西,对年轻人来说,这是最有吸引力的。若不是他们的工业落后,其赭真想在这选一所学校学习。不过莎维林先生设计的大口径迫击炮图纸他已经冲洗出来了,这算是莫斯科之行的一大收获。
  经华沙直接到柏林,其赭转向北方的法兰克福。尉礼贤已回国,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汉学教授。从辛亥年间认识尉礼贤到如今已十几年了,尉礼贤的仁慈宽厚,就象父亲那样对待他。他违背了神甫的初衷没有学习神学,神甫也没有责怪他。内心隐约将尉礼贤当做父亲,觉得有愧于他。
  到了法兰克福很顺利的见到了尉礼贤,此时的尉礼贤已年愈五十,三十几年在东方的传教经历已使他饱经沧桑,现在正潜心研究早年在东方的积累,著述立说。
  “我的孩子,看到你那么有朝气,我心里真高兴”一见面尉礼贤便把其赭拥入怀里。“中国有句古话,叫他乡遇故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尉礼贤说着眼眶不禁湿润了。其赭有点哽咽的说:“神甫,我没有从事你所希望的职业,献身于主。您对我失望了吧。”“不,孩子。只要你秉承主的意志去做人,你从事任何职业都是我所希望的”两人接着坐下促膝畅谈。
  谈了好一会,传来敲门的声音,尉礼贤说:“可能是我的侄子到了”。起身开门,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尉礼贤向其赭介绍说:“这是弗拉克,我的侄子,火炮设计师”
  弗拉克是德国莱因金属公司的火炮设计师,战后德国被解除了武装,政府的军购取消,公司裁员,他失业了。最近瑞典一家公司聘请他前往工作,路过法兰克福顺便看望尉礼贤。
  中午由尉礼贤作东请其赭和弗拉克吃饭,席间其赭谈起了莫斯科之行,弗拉克说道:“俄国有着非常杰出的武器设计人才,战前有一个莫欣大尉设计出了非常好的重机枪”。其赭有点忍不住的说:“有一个叫莎维林的设计师设计了120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莎维林,我听说过他,我看过他写的关于火炮方面的论文”。俩人谈起武器甚是投机,倒把尉礼贤给冷漠了。
  在法兰克福盘桓了几日,弗拉克去斯德哥尔莫,其赭也告别尉礼贤回慕尼黑。
  一回到沃尔特家,已有人在等候,是温州商人吴贵银等人。他们已来慕尼黑好几天了,其赭从莫斯科写信回来说已起程回德国,吴等人来到正好收到,不想其赭又在法兰克福盘桓了几日。进得屋来,吴贵银迫不急待的说:“兄弟你可回来了,我们正有大生意要等你帮着做呢”“什么大生意?”“是这样”吴贵银坐下,给其赭慢慢说了起来。
  原来吴贵银等温州商人这几年把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扩展到了北非等地,北非等地均是英、法的殖民地,一战中英、法的元气大伤,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及对过去的殖民地统治,加之此时的阿拉伯民族意识觉醒,反殖民统治的起义此起彼伏。北非各地的阿拉伯部落迫切需要军火武装自己。
  吴贵银说他们都和那些部落的酋长联系好了,他们需要枪支和子弹,都用黄金支付。其赭说:“走私军火是要坐牢的”吴贵银等人大言不惭的说:“赚大钱的生意哪有不冒风险的。我们不是来找你商量的吗”。其赭站起来思索了一会,“我们可以在瑞典设立一个公司”
  瑞典国坐落在北欧,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中立。但其国的军火工业甚是发达,出口军火大赚别国钞票。加之该国行政管理闲散、宽松,只要不触及该国利益,民间干什么政府是不过问的。尉礼贤的侄子弗拉克在瑞典一家军火公司工作,找他可以帮忙。
  计划定下来之后,其赭起身前往斯德哥尔莫。先找到了弗拉克,他在一家名叫博福斯的公司工作,这是瑞典最大的军火公司。弗拉克帮忙在市内租了办公场地,挂起了牌子,公司就开业了。瑞典的环境比其赭想象的还要宽松,政府只对银行进行管理,你只要按章纳税,政府对你做什么根本不管。
  吴贵银等人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建立了枪枝、弹药装配厂。意大利国一向与英、法不睦,从这里向英、法的北非殖民地运输枪支弹药,意大利政府是不过问的。加之该岛主要由黑手党控制,只要买通了他们也就不用担心被查了。
  向阿拉伯人提供的枪支是毛瑟kar98,此枪性能优良,是一战中德军的制式装备,中国的汉阳造就是仿造此枪。其赭对此枪甚是熟悉,在研制半自动步枪时曾仔细研究过此枪的设计,对其制造的工艺流程也甚为熟悉。其赭带着温州商人们到德国各地寻找能够生产枪支各种零件的生产商,其时德国经济萧条,处于半停产状态下的机械、冶金加工厂所在皆是,很容易选择了二十几家小型的加工企业,分别生产毛瑟98的零件和弹药,产品分别运往瑞典再转运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在那里集中装配成品,再从海上运往北非各地。选中的这些企业缺乏启动资金,吴贵银、蒋贤芳、吴志泽、虞文品等人注入少量资金成为股东。其赭对每一个零件的生产都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德国人生性严谨,做不到的绝不硬充能做好,只要他们签定了合同便不用担心质量会出问题。枪支中唯一在瑞典生产的部件是木制枪托,瑞典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上好的木料随意选用。为掩人耳目,在瑞典注册的这家企业以生产阿拉伯人日常使用的木制器具为主,转运枪支部件时将部件藏在一大堆木器中,是以从未有人发觉这家中国人开的公司实际上是在做军火生意。
  仿制的毛瑟98枪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转运到北非各地,阿拉伯人给的价格极其优惠,并用黄金、钻石支付。一枝枪的价格相当于三头骆驼,一弹夹五发子弹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然后再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阿拉伯人的牲畜的生皮运往意大利各地鞣制,再制成皮衣销往欧洲各地。恢恢呼几年间温州商人们大发其财,购买名车、豪宅之外,又在欧洲各地大肆参股各种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