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以及由长崎到上海的水程,估计7日早上,可运来一个师团。
抗战烽火的浇铸之一(15)
曹聚仁吃惊不小,因为7号早上,日军的第九师团,果然到了上海,参加作战了。曹先生不由得对蒋百里的高明赞叹不已(2007年四月由三联书店首次刊行的曹聚仁遗稿,《采访外记》222~225页)。
依照一条寻常新闻,推断日本即将出兵,这是判断的第一环节,下此判断,必须对日本战时行政体制有深入了解;他又从运输、交通、运量,推断出发来军队的数量,这是第二环节,这要求对当时军队的后勤补给有深入体察,怪不得曹聚仁要由衷佩服了。蒋百里对部属或参谋常说要增加常识的涵养和保有量,参谋学的根本真意在哪里?也可说卑之无甚高论,就是常识非常重要,它是分析判断的材料库,也是养成识别眼光的大本营。
蒋百里不幸于抗战初发期间病逝,此前他对蒋介石的看法也颇值得参考——因为蒋介石后来的作为天衣无缝地吻合其判断的轨辙。他说,全国的大军人,我几乎无一不认识。论到紧要关头,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我觉得在全国人物中,无有能出蒋(介石)之右者。他有今天的成功,绝非偶然,今后就要看他对全局的规划怎么样了……尤其是成功者容易为自己的成功历史所支配,蒋氏以黄埔建军得到北伐成功的,假使他用黄埔生用到超过了他们的能力,我便很为他担心(曹聚仁《采访外记》223页)。
蒋百里生于浙江海宁,少年时期读《普天忠愤集》,竟痛苦难遏,以致哭出声来。他到桐乡拜访亲友,认识了县令方雨亭,方氏是方声洞、方声涛之父。方先生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蒋百里祖父建有“别下斋”藏书楼,积书达10万余册。1901年,蒋百里东渡扶桑,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蔡锷、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入学第二年创办《浙江潮》,鼓吹*革命。1906年,赵尔巽视蒋百里为特异人才,聘其为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参与筹建新军,那时他才24岁。张作霖等因地方观念对其排挤,蒋百里遂赴德国学习军事,曾在兴登堡将军麾下任连长,受其揄扬而声名大噪。
曹聚仁以为蒋百里本人很像达?芬奇,是那种根本意义上的才华横溢,“百里先生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物,一生既为军事学家,又为政论家,也擅长文史研究,诗词都不错,字也写得很好,说话滔滔不绝,风趣横溢”。
现代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初在北京发起成立,他们认为文学绝非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最早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也有蒋百里在其中。
他因蔡锷之介,结识梁启超,他不但做无数大人物的军事幕僚,也做大文人的幕僚。曾随梁启超访欧,成为梁氏得力助手,号称智囊。梁启超做了段祺瑞的财政总长,1918年底,作欧洲大陆壮游,他带着政、经、军事方面的随员,有蒋百里、丁文江、张君劢、刘崇杰等。这是梁氏初次到欧,仿佛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他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无一不感到惊奇,他懂得日文,但于西文则是门外汉,蒋百里擅长日、德文字,通英法文,梁氏依之如左右手。次年回国,著有《欧洲文艺复兴史》约5万言,由梁启超作序。梁下笔不能自制,一篇序言竟也写了5万字,与原书字数相等。只好单独成书,就是《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又请蒋百里为该书作了序言。这一文坛趣事虽不能说是绝后,却属空前未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抗战烽火的浇铸之一(16)
该书导言尝谓:“文艺复兴,实为人类精神界之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综合其繁变纷纭之结果,则有二事可以扼其纲:一曰人之发见,二曰世界之发见……”不管是军事的谋略贡献,还是文艺的参酌见解,均可谓大气郁勃,1938年蒋百里病逝后,章士钊挽诗有云:“……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名近士元身得老,论同景略遇终穷。”以酸腐来概括蒋百里精神事功,这个论调不大沾边。也可见章氏小人作风的根深蒂固了。
蒋百里去世后,国民政府的褒扬令说:“军事委员会顾问兼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蒋方震,精研兵法,著述众富。比年入参戎幕,谟擘画,多所匡扶。方冀培育英才,用纾国难,不幸积劳病逝,轸悼良深。应于特令褒扬,追赠陆军上将。”特别强调他参与戎幕这个关键。他曾先后被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军政首脑聘为参谋长或顾问。被誉为军事思想家和军史学家、军事战略家、兵学泰斗。
帮不了不成器的东西
冯玉祥邀请蒋百里讲课,欲聘其为参谋长,但交浅言深,话不投机。
孙传芳则是他士官生时代的老同学。
吴佩孚盘踞两湖、河南、河北等地,孙传芳保有江南五省。北洋军阀本来就是颠三倒四的滥队伍,但他们因偶然的形势而膨胀,反将国民革命军的历次北伐,视为乌合之众,意甚轻蔑。孰料北伐军兵锋所向,势如破竹,克长沙、过汨罗江、占贺胜桥,直逼武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横扫两湖,武汉形势危急,吴佩孚只得仓皇率直系军南下。
北伐军进攻吴佩孚时,对南京的孙传芳则争取其中立。其时蒋百里正于孙传芳军中任幕僚,孙氏问计于蒋百里。蒋百里提出三策:上策为出兵长沙,腰击北伐军;中策待蒋(介石)、吴两军相争于武汉以南,两败俱伤之际,出兵占武汉;下策将主力向江西布防,以逸待劳,寻机出击。孙传芳取了下策,一面与北伐军讲和,一面将其20万大军分五路布防于江西、福建。第一路以邓如琢为总司令,驻南昌一带;第二路以郑俊彦为总司令,驻防南浔路南段。第三路由卢香亭任总司令,驻南浔路中段的德安、涂家铺、武宁一带;第四路以周荫人为总司令,驻福建;第五路以陈调元为总司令,驻武穴、富池口、石灰窑。到了8月底,国民革命军攻下岳州,孙传芳始感形势严重,遂召集五省联军将领会议,决定兵分四路入赣,协同邓如琢与北伐军在江西决战。并令周荫人陈兵闽、粤边,扰乱北伐军的后方。
蒋百里的思想和趣味
蒋百里在30年代后期,曾说南京市的一切新表现,可谓之建筑,不得谓之建设,诚为影响社会舆情的热点言论。他对社会的观察,真可谓一语中的。当时的交通、铁道等部门,建造钢筋水泥的宫殿式衙门,内外都有科学的设备,东西合璧的美术装饰,很是吸引观瞻,但是耗资甚巨,对国计民生却并无补益。所以,蒋百里的观点,形象而深刻,指出传统行政方式的弊端,以及国民性所造成的不上轨道的行政。
北伐时期,很多有识之士主张蒋百里任国民革命军的总参谋长,学历和名望都很相称。他不以为然。说是刚刚当过吴佩孚的参谋长,又到北伐军任同样职务,外面会有流言蜚语。恰巧在这时,孙传芳也想请他任五省联军总参谋长。蒋百里暗自好笑。心想,这里是参谋长,那里也是参谋长,绕来绕去都是参谋长,好像我生下来就是参谋长的材料。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抗战烽火的浇铸之一(17)
他因为推辞,就推荐了丁文江,丁又推荐了陈陶遗,丁氏自己接受孙传芳的淞沪市政督办。
蒋百里是行动稳健的军事家和学术家。他建立现代化国防的思想始终不移。
他的学生唐生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北伐时投效国民革命军。未几宁汉分裂,唐氏从中作梗,一度失却兵权。30年代初期,唐氏又起兵反蒋,希图坐大,密询于蒋百里,蒋百里电曰“东不如西”,劝其仿照左宗棠,往西北发展,其间有军事地理的考量在内,而唐生智自诩精明,不愿放弃东南膏腴之地,自未能体会百里的用心,联合许多杂牌军将领,通电逼蒋介石下野,蒋先生大怒,命人查抄唐生智驻沪总部,随后又搜查蒋百里住宅,搜获无线电台、密码本及给唐生智电稿。蒋先生以为诸人联手对付他,遂命将蒋百里软禁之。
蒋百里因为唐生智反蒋的关系,短期被软禁在杭州西湖。他就对他的两个女儿,讲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讲到武松打虎那一段,他就趴在地下扮演老虎,教两个女儿怎样扑打和闪避。他说,赤壁之战的借东风是天文学,木牛流马是机械学,后者他自己也会造,是利用四川凸凹不平的地形发明的,利用下坡的力量上拔,木牛流马在平地则不可行。他对八阵图也很有研究。
他阅读伏尔泰、康德的著作,也向两个女儿讲解,但她们听来味同嚼蜡。于是,蒋百里指着他挂在墙上的康德像,说,你们看,他的脑子多么大啊!
这趣味的教育方式中,也可见得他对抽象推理智慧的推崇。
蒋百里手不释卷,偶有无书可读的时候,也要翻阅一下毫不相干的书籍,他以为总比不看书好受。
说到他对本国史的见解,他以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古代未进化到选举制度,就有传贤不传子的作风。所谓国人皆曰贤而用之,就是尊重民意的具体实践。其后君权渐甚,仍有诤友诤臣,战国时期不乏婉言讽谏的辩士。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才进入了君主*的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后,陶菊隐常在南京和他来往。蒋百里感慨说世界的变迁真如电光流火。他说过去是平面战争,今后将迅速演变为立体战争,险要战区将从高山移到平原。他对经济的认识也很精警,他认为仅对内节流而不开其源,将打破收支平衡,引发的经济危机难以弥补。
他是陆军士官出身,但他感于战局的发展,第一建议就是要以迅速有效的方法,必须赶快发展空军,否则就万万赶不及了。此前,大气而睿智的孙中山先生,就有建立空军的思想,发表航空救国的言论,蒋百里考察英、德、法、意四国的空军都是独立的,美国那时还稍落后一步,使陆军指挥空军,就不如德国独立空军行动迅速的强大威力。他又比较了意大利杜黑将军有名的制空论,为德国所用大行其道,这些事例很说明问题。
陶菊隐先生说,当时倡导空军独立的理论,以陆军出身的蒋百里为第一人。他给军事委员会的呈文中,有“勇者受勋,能者在位”之说,陶菊隐极为欣赏,以为乃点睛之笔。他主张以荣誉酬军功,而不以位置为酬庸之典,都是非常高明的见解。他在意大利考察时,受意军参谋总长巴格格里奥的招待,到拿波里观摩大规模的航空演习。他的呈文中对空军补给及现代化也有详尽说明。他的这些思想,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和同学蔡锷交流过且有相当合拍的意见。
抗战烽火的浇铸之一(18)
现代火力与速度
抗战前,提倡精研日本的社会、军事、政治,以期回答中国对日抗战如何打赢这个题目,并完成专业的对日作战方略。蒋百里先生以为,对日作战,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最终底牌就是不要向日寇妥协,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若不相信,可以睁眼看着。我们都会看见的,除非你是个短命鬼。所以他的《抗战的基本观念》等文,驳斥了速胜论和速败论。他说,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拖垮。他说,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讲和!
蒋百里的现代国防心曲确实包含了他锐利的感觉和预测。他的言论发表十余年后,日本坦克、重炮战车狼奔豕突,攻破南京……
1940年5月起,德军A集团军群的坦克师旋风般攻破法国防线,“进军时由四个大型摩托化部队支援、掩护,俯冲轰炸机轮番配合攻击,摧毁文明的铁路线,瘫痪了文明的交通”(戴高乐《战争*》1卷,30页)。并迅速将法军北线部队和中部部队拦腰切断。
在高度机械化的产业工人组成的德军打击下,英法军不堪一击……随后就是军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溃败,德军元帅戈林更说他的空军要将此地变成火海。自北部防线被突破后,德军打到巴黎,仅用了8天时间。
戴高乐认为,法国腐朽高官尔虞我诈,对现代战争全无认识。他们还在墨守一战时期堑壕战的陈腐观念。法国有最庞大的陆军,但经不起立体化的火力强攻。
对日本机械化部队的反攻打击,到了二战末期,尼米兹、麦克阿瑟、李梅的部队以更加强大的火力进行报复。
时至今日的智能机械化、电子机械化、高端电子化,其实也是机械化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