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元,其余的5000元全部送给中央。”徐海东毫不犹豫地作出了指示。
徐海东的言行与张国焘形成鲜明对比。毛泽东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指示中央红军派 出专人到红15军团表示感谢。
中央供给部长叶季壮兴奋地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象鼻子湾,中共中央于11月9日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 德怀等领导人都先后到达会场。兴高采烈的毛泽东挥动着双手,对台下欢呼的干部们高声喊 道:“同志们,辛苦了!”
整个会场上一片欢呼声。
毛泽东面对长征路上生死与共的战友,没有开口前对着台下深深鞠了3个躬,他很动感 情地作了精彩的讲话,实际上他是对红军1年来战略大转移作了一次精辟的总结。
毛泽东讲到了江西鼎盛时期的“朱毛红军”,讲到了5个月前夹金山下的红一、四方面 军大会师,10万红军之众是何等的气派。由此,他也讲到了中央红军的现在,讲到了朱 德,说起了张国焘,再次断言“南下是没出路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诵词忆往,惦念着:此时的红四方面军8万之众又 怎么样了呢?朱德总司令呢?还有张国焘,这个提起令人头痛的红军总政委?
六盘山之南,大草地之南,就在毛泽东率部胜利到达吴起镇内、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吴起 镇外的中间一天,10月20日,南下的红军总部发布了《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总的 战役方针是以主力夺取天全、芦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一带为根据地,彻底消灭国民 党川军杨森、刘文辉部,击败刘湘,邓锡侯部的增援。
南下红军分3路纵队进击:以第4军、第32军组成右纵队,由丹巴经金汤攻取天全, 并以一部向汉源、荣经方向警戒;以第30军、第31军之第93师、第9军之第25师组 成中纵队,进占宝兴、芦山后,向名山、雅安地区出击;以第9军之第27师为左纵队,东 进威胁灌县、大邑之敌,并以一部负责巩固抚边、懋功、达维地区。除此之外,以第5军团 为右支队,巩固丹巴地区;以第33军为左支队,驻守马塘、两河口地区,相机威胁理县, 并占领威州。
朱德早在大革命时期,就与川军打过交道,对军阀部队的作战特点,了如指掌。在战役 发起前和战役进行中,他仔细地研究敌情、地形和战况,总结经验,作出战略上的指导,对 各级指挥员说:“川军向来欺软怕硬,惯打滑头仗,我们不打则已,要打就抓住打,狠狠地 打。各级指挥员要讲究战术,发挥运动战的特长,以快以巧制敌,用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 利。”
10月24日,红军迅速翻过夹金山,发起凌厉的攻势。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即攻克宝 兴、金汤、天全等地,占领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龙江以北和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 大地区,击溃川军共17个旅近7万人,其中毙俘敌1万余人,击落敌机1架,造成了进可 横扫川西平原的态势。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初步获胜后,南下的红军稍微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但在战局打 开后,红军是向东进击川西平原,还是向西攻取康定、泸定,红军总部领导人的意见很不一 致。张国焘提议:下一步的行动应该是向西发展,重点夺取康定、泸定,以道孚为战略后 方,在川康边建立根据地。徐向前和陈昌浩则认为:应该向东发展,在天全、芦山一带与敌 决战,这一地区的粮食和人口较多,便于红军的补充和发展,并且能在取胜后继续向川西平 原发展。朱德和刘伯承出于各种原因,在坚持政治上的原则性同时,对军事坚持原则性与灵 活性的相统一,表示对现时的作战指挥不予干预,只要红军能够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就是最 好的决策。
陈昌浩和徐向前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不同看法,11月7日,致电张国焘,陈述对下 一步进军方向的意见,认为:如果马上进入西康,补给则更困难,减员更大,力量分散,天 气极冷。目前,应仍在此寻机歼敌,先打开左翼局势,然后配合第4军夹击天全。此地决战 得手后,则或东出或西进均易于行动,而西进只是万不得已时的一条后退之路。
张国焘接电后,权衡利弊,便再没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此,徐向前和陈昌浩立即率领部 队开始向名山、邛崃地区进击。
作为总司令的朱德此时思想很矛盾,他对红军总部的争吵始终不便很明确地表示自己的 意见。他站立在绵延起伏的峻岭上,向东远眺,那里是著名的天府之国中心成都平原,再远 一点就是他的家乡仪陇了。
“前途还难卜哟!”朱德对身边因打了胜仗而兴高采烈的参谋人员告诫说。
在这一时期,朱德先后撰写了10多篇关于作战的文章,如《绥崇丹懋战役中我左支队 27师两河口、抚边、达维、夹金山、日隆关、巴郎山一带战斗经过及其模范教训》、《绥 崇丹懋天芦战役山地河川及隘路攻击之注意》、《康泸天芦名雅邛大战役中战术上应注意之 点》、《青龙场的战斗是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天芦战役中追击之模范与不追击之失 败》、《雪山老林的战斗》、《搜获俘虏之疏忽》、《对防空应注意之点》等。
张国焘看到这些文章后,心中很是有些醋意,说:“论军事指挥,还是总司令高明。没 有想到的是,总司令的作战理论还是一套一套的。把他弄到第一线,他反而是如鱼得水,写 出了这么一大堆研究文章来。”
“把他弄回来监视起来算了。”有人建议。
“还是让他在前面打吧,不打胜仗,大家都不能活。”张国焘算是说了句老实话。
“让他长期与部队搅在一起,总不是个好办法,会出事的。”仍有人为张国焘出谋划策。
“成都指日可待,从长计议才是上策。”张国焘打起了另外的算盘。
11月12日,红军占领芦山县城后,脑袋时冷时热的张国焘又趾高气扬起来。
“怎么样?事实说明南下是胜利之途,毛泽东的预言完全是胡扯!”进入芦山县城的张 国焘得意洋洋地说。他立即致电红1、3军团和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夸 大南下所取得的战役上的胜利,电报称:“这一胜利打开了川西门户,奠定了建立川康苏区 胜利的基础,证明了向南不利的胡说……这是进攻路线的胜利。”
本来坚持西进康定的张国焘看到眼前的胜利,也改变了初衷,对向东打成都变得异常积 极。
因此,红军在占领天全、芦山后,没有半天的休整和停顿,又迅速向名山、邛崃进击。
部队的士气也很高昂,一路都是军歌嘹亮:“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反对右倾逃 跑,我们要进攻。”
南下的红军距离川西平原越来越近,也的确吃了几天大米。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国 民党军和地方军阀很快盯上了这里。“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号,渐渐证明若实现是何等的 艰难,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难以如人心愿。
11月13日,也就是张国焘给毛泽东发出“胜利打开了川西门户”电报的第二天,真 正的川西平原“敲门”之战——百丈关大战,方才揭开大幕。
草地龙虎/(陈宇) 第二十三回 川军死守成都大门 百团混战百丈大关
13日,1935年11月中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这一天对张国焘来说,不应是个 寻常的日期,百丈关大战在这天全线打响,也许由此注定了他后半生的命运,为此他刻骨铭 心记了一辈子。时光转过40余年,他移居加拿大后即曾对西方社会尤为忌讳的这个“1 3”数字痛恨地顿足捶首。
“如果红军在百丈关大战获胜,成都是必得无疑。”张国焘作过这样的推论。熟悉川西 地理兵志的兵家早就作过如是说。
“那么,拥重兵坐镇天府之国首府成都的张国焘的结局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后人不 能不对那段历史作一番深思和测想,推论肯定会是多样的。
然而,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张国焘终于没有能够在川西成都建立起毛泽东式的陕北延 安,新中国属于毛泽东,历史在百丈关前拐了个大弯。
话说红军在天全、芦山取胜后,即直趋川西平原而来。国民党川军总司令刘湘最精锐的 郭勋祺第144师、杨国桢第147师被红军打得稀里哗啦,溃退向川西平原。成都这个川 中政治、经济中心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始终坚信“得四川就可控中国,稳巴蜀就可平天 下”的蒋介石在重庆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他唯恐如果红军进入川西平原后,成都难保,急 忙飞到成都亲自督阵。
“娘希匹!不是说川军很能打吗?吹牛!”蒋介石骂人了。
“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济,誓死保卫成都平原!”刘湘向四川大小军阀发出紧急号令。整 个川西的地主豪绅也都万分震惊,感到危机存亡迫在眉睫,决心倾全力保住各霸一方的统治 地位和既得利益。
蒋介石命令中央军薛岳部的两个军由南向北推进立即加入战斗,川军主力必须倾全力在 川西平原组成防御阵线。刘湘急调唐式遵第21军、王瓒绪第44军、范绍增第146师等 部队到川西一线,命令赶赴西昌途径名山的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所率4个混成旅,停止 前进就地布防。时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的兵力,在红军进攻的名山、邛崃一线已经集结了多 达80多个团,计20多万人。一些当地的地主、土匪、袍哥武装在刘湘的号令和组织下, 为了自身利益的驱使,也组成民团队伍,抗击红军进入成都平原。
刘湘见蒋介石到了成都,他也就不好再在城中呆下去了,只好大着胆子赶到邛崃县城督 战。他的眼睛死盯着一张挂满墙的川西地图,目光停留在邛崃县城以南仅30公里的百丈关。
“就把赌注押在这里!”刘湘下了最大决心。
百丈关,西北倚莲花、天台二山,东南靠总岗山脉,西南屏自古陈兵之地的金鸡关。就 在这西北、东南山脉的夹沟中,岷江支流临溪河即发源于百丈关西南方圆不到10公里的群 山中,向东北方向流去。沟底临溪河西北侧,一条公路蜿蜒于其间,百丈关就位于公路隘口 上。这条公路是由雅安、名山通往邛崃、成都的必经之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里仍是 川藏公路的咽喉地段。
如果从空中鸟瞰这川西盆沿,邛崃至百丈关一带狭长的地形恰似一个巨人的右脚印窝。 邛崃是“脚跟”,百丈关就是“大脚拇指”,与百丈关相邻斜向西北的月儿山、夹关、三角 堰、天车坡,就分别依次是这巨脚的各个脚拇指。这个长达30多公里,宽10多公里的脚 印窝,使人联想到造物主从成都到西藏即将踏出川西盆地时踌躇的一瞬间:他的背后是沃野 千里的天府之国,面前是险峻的康藏高原,一个深浅有度的脚印,就这样形成了如今百丈关 至邛崃一带的特殊地形地貌。
从百丈关到邛崃这段公路呈西南、东北走向,公路两侧5公里左右基本上都是小丘陵地 区,海拔多在600米左右,近公路旁多为耕地,沟渠交错,岗坪纵横。当年红军在这里鏖 战时,正值初冬,这里的田地绝大多数刚种上小春作物,仅有少数的冬水田。这一带由于地 势开阔,无险可守。红军就在这样一片方圆10多公里的“脚拇指”弧形地段上,由各个 “脚拇指”分路展开进攻,与四川各路军阀进行了一次殊死恶战。史载的百丈关大战,即主 要指的是这一排“脚拇指”百丈关到月儿山、天车坡一带纵横数十公里的激烈争夺战,其次 是从百丈关沿公路向东北到治安场近10公里一线的争夺战。“大脚拇指甲盖”上的百丈关 是主战场。
“坚决把共匪堵在百丈关外!”国民党军大员顾祝同拍打着地图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他 们明白,如果红军上了“脚背”,“脚跟”邛崃也就随之晃动,红军兵锋就可长驱直入“膝 盖”成都,一旦时机成熟就可折断国民党政府的一条腿。
在蒋介石、刘湘的督战下,国民党中央军、川军像洪水泄入这个“脚窝”。布防在最前 沿各个“脚拇指”百丈关、夹关、天车坡弧形线上的国民党守军,是川军李家钰部的4个混 成旅,共12个团。并在沿公路两侧的顺“大脚拇指”向北的大坡顶、关斗山、燕子沟、栖 霞寺、曹公庙、挖断山、熊店子、胥冲头、鳝鱼桥、黑竹关等地,修筑了道档碉堡封锁线。
与此同时,漫山遍野的红军高唱着“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的战歌,挺举着树林般 的大刀,排山倒海正向这“脚掌”一路砍杀而来。
红军综合各个方面的敌情,兵分南、北两线:由芦山以北70余公里的盐井、大川向东 进击的红军为北线,直攻“脚跟”邛崃县城;由芦山以东20余公里的名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