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建成开始,长安城便因为极致的磅礴壮丽成为古代东方最伟大的城市,不但建筑规模为后人所倾倒,建筑风格也为后代王朝及邻近国家(如日本)所仿效
这座几近完美的城市,开创了世界都城建设新纪元的城市,被杨坚命名为“大兴城”,因为杨坚曾被北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只是,如此气势轩昂、气象恢宏的城市,隋朝却未能守护得太久,终究未能实现其“大兴”的愿望。一度被认为无比强大的隋朝仅仅存在了三十七年,便如同当年的秦朝一样,历二世而亡。史家对此评论说:“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原始要终,若合符契矣。”
唐朝取隋朝而代之后,仍以隋朝都城为首都,但大兴城却有了一个更加有蕴意的名字——“长安”,意为长治久安。自此,长安迎来了天地间又一个新的纪元。。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盛唐130年…喋血玄武门1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陇西贵族李渊于太原起兵,在短短四个月内,便占领了关中,进驻长安。当时李渊的亲表弟隋炀帝杨广正在游幸江都,李渊便立杨广之孙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隋恭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己为大丞相、唐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江都发生兵变,杨广被杀。同年五月,李渊便要求杨侑禅让,自己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唐朝由此建立。
唐朝立国时,仅据关中一隅,其后经历了相当艰难的征战过程,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统一大业。而其能够得天下,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功不可没。
武德二年(619年)秋冬之季,刘武周攻唐,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率军抵挡,全军覆没。李渊再派裴寂抗击,唐军再次大败,裴寂只身逃脱。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太原。太原为唐朝的发祥地,号称“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极为唐朝所重视。
当时镇守太原的是齐王李元吉,他无心守城,在刘武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竟然携妻妾连夜弃城,逃回长安,于是刘武周在旦夕之间便占据了太原。
太原一失,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所有,唐朝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致命威胁,唐朝举国为之震动。李渊惊慌失措,说:“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准备放弃黄河以东地区,退守关中。唯独李世民坚决反对,并主动要求率军出击河东。李世民善于用兵,与刘武周对峙数月,等刘军军粮耗尽向北撤退之机,突然追击,刘军大败。唐军乘胜追击,一昼夜兼行二百余里。当时刘武周部将寻相和尉迟恭(字敬德)驻守介休,被唐军围困,李世民派人招降,寻相和尉迟恭就此投降了李世民。
尉迟恭面如黑炭,本是铁匠出身,以神武闻名于当世。李世民部将屈突通担心尉迟恭有变,劝说李世民不要重用。李世民善于用人,且用人不疑,不但没有听从,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仍旧统领旧部八千人,配合唐军作战。很快,寻相等投降李世民的人马又开始叛唐逃走。有人怀疑尉迟恭也参与其中,便将他抓了起来,关在军中。屈突通等人力劝李世民杀死尉迟恭。李世民没有答应,反而释放了尉迟恭,并将他引入自己的卧室,亲手赠予黄金作为路费。尉迟恭不肯离去,表示愿为李世民效死力。不久后,李世民率五百骑兵登上北邙山魏宣武帝陵墓观察军情,王世充突然率一万大军将他们包围,王世充部下大将单雄信举槊直奔李世民而来。眼看李世民就要毙命在单雄信槊下,尉迟恭跃马大呼,前来援救,将单雄信刺落马下,救李世民突出重围。李世民对尉迟恭临危舍命相救非常感,赐给金银一箱,从此愈加信任和重用。
刘武周败师后退入突厥境内,后被突厥人杀死,太原等河东州县都被李世民收复。
就在唐朝经营关中之际,中原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李密的瓦岗军先后被宇文化及、王世充重创,李密不得不投降了唐朝;而窦建德也击杀了宇文化及。这样,王世充和窦建德一跃成为中原最大的两支力量。
王世充为人阴险多诈。当时不少人争相去投奔唐朝,王世充为了禁止民众外流,制订严刑峻法来防范。但他杀人越多,逃亡的人反而越多。秦琼(字叔宝)、程知节(原名程咬金)是瓦岗军著名战将,二人被李密视为可挡百万军,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神勇人物。李密兵败后,秦琼和程知节都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对二人也非常尊重,极尽礼遇,以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但秦琼和程知节不满王世充之为人,决意找机会投降唐朝。王世充与唐军在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激战时,秦琼和程知节各自率领心腹部将几十人向西骑行百余步,翻身下马向王世充行礼告辞,说:“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王世充十分气愤,但又惧怕二人神勇威名,竟然不敢派兵追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二人降唐。李世民久闻秦琼和程知节二人大名,见面后厚加礼待,以秦叔宝为马军总管,以程知节为左三统军。不久,王世充的两员战将李君羡、田留安也因讨厌王世充的为人来降唐。李世民将李君羡(后因“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闻被李世民杀死)留在身边,而以田留安为右四统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盛唐130年…喋血玄武门2
得到了秦琼等大将后,李世民如虎添翼。而王世充一再败于唐军,最后被围困于洛阳,向李世民提出“息兵讲好”,但却被李世民严词拒绝。于是王世充改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同意发并援救洛阳,到时与王世充一起内外夹击唐军。窦建德亲率大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李世民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当时不少人认为窦建德援军气势正盛,唐军应该躲避敌人的锋芒。窦建德也派人送信给李世民,请其退兵到潼关并交回侵夺的王世充土地,修复旧好。经过慎重考虑,李世民采纳了薛收的意见,将军队分分成两部,一部由齐王李元吉统领,继续围攻洛阳;一部由李世民亲自带领,东奔武牢与窦建德周旋。
李世民行动之时,王世充在洛阳城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因为畏惧李世民用兵如神,竟然不敢出击,由此错失了突围的大好良机。
李世民带领三千五百人到达虎牢后,有意只带领四个骑兵去观察敌情。窦建德见到来人是李世民,立即派出五六千人追击。李世民且战且退,将追兵引诱进入伏击圈。事先埋伏的李世勣、程知节、秦琼立即出击,杀死窦建德的兵士三百多人,并俘获了窦建德的大将殷秋、石瓒。李世民马上致书窦建德,陈说利害,劝其回返。
稍一交锋,窦建德就占了下风。此时,窦军的粮道又被唐将王君廓所断,窦军作战不利,战士思归。窦建德部将国子祭酒凌敬建议放弃直接援救洛阳的计划,统大军攻取怀州、河阳,进入汾、晋,夺取关中,使唐朝腹背受敌,如此一来,唐军必然从洛阳撤兵回救。此计极为可行,窦建德的夫人曹氏也赞成凌敬的主张。但王世充告急的使者不断,窦建德的大将们也都说凌敬的主张不可取。窦建德竟然放弃凌敬的主张,率大军贸然进攻武牢。李世民采取诱敌之计,就在窦军列阵之时,唐军趁势袭击,窦军疲惫饥渴治下,难以抵挡。窦建德急忙率军后退,进退之间,唐军主力蜂拥而至,窦军一溃千里,窦建德也被俘虏。
时在洛阳的王世充眼见窦建德被囚车押送城下后,涕泪纵横,深知大势已去,不得不开城投降。李世民在两军夹击之下,取得了“一举两克”的辉煌战绩,就此奠定了唐朝统一中原的基础。
自太原起兵,李世民身经百战,军功显赫,对唐朝更有定鼎之功。就连太子李建成的谋士魏徵都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征战返回长安时,身穿黄金甲,后面是二十五名大将,再之后是万匹精骑,威风不可一世。李渊认为李世民功高望重,前代职官均不足以配赏,特为李世民设“天策上将”一职,位在诸王公之上。李世民由此建立天策府,并自己设置官属,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世民内兄)、虞世南、张亮、阎立本、高士廉(长孙无忌舅,高氏为渤海著名大族,从魏到隋历代均为高官)、张公谨、侯君集、尉迟恭、秦琼、程知节、段志玄等名重一时的文臣武将均是他的幕僚。
李世民有如此声势,自然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恨,尤其是太子李建成,感受到深重的危机和威胁。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两股势力勾结起来,联合唐高祖李渊宠爱的妃子张婕妤、尹德妃等人,在李渊面前大进谗言。李世民确实有功高盖主之嫌,李渊自此开始猜忌李世民。李世民的心腹兼至交好友刘文静时任民部尚书,最先成为牺牲品。
刘文静是辅佐李渊太原起兵的重要人物。最初,李世民和刘文静暗自谋划起兵,但二人担心李渊沉溺酒色,不思进取,因此托与李渊亲密无间的裴寂前去游说。裴寂与李渊是酒肉朋友,私交极好,二人常常通宵连日地宴语博弈,裴寂甚至违禁把隋朝宫女私送给李渊。裴寂开始尚且首鼠两端,但刘文静拿裴寂私送隋朝宫女待客的事来威胁,裴寂惧怕之下,果然劝说李渊起兵。刘文静一直不大看得起裴寂,但唐朝立国后,裴寂却位在其上,得任宰相。刘文静自然十分不满,每逢朝臣集议,裴寂一有阐论,刘文静便有意顶撞,两人也因此产生严重分歧。有一次,刘文静与刘文起喝酒,刘文静醉酒后拔刀砍击木柱,咬牙切齿地说:“有朝一日,一定将裴寂杀死。”裴寂得知后深为忌惮。刘文静是秦王李世民一派,裴寂则是太子李建成一派,两派的明争暗斗也反映到个人的命运上。刚好刘文静妾揭发刘文静兴妖作怪,召用巫人。李渊派裴寂、萧瑀审问刘文静,刘文静明言无反心,只是对裴寂位居其上有所不满。李世民百般求情,且言当年太原起兵乃是刘文静所定之策。裴寂尽管知道刘文静与秦王李世民关系非同一般,但他历来是太子一派,因此力劝李渊铲除后患,说:“文静多权诡,面性猜险,愤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险,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李渊一直非常重视裴寂,唐初统一货币,新铸开元通宝,李渊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三炉铸钱,裴寂一炉铸钱,由此可见李渊与裴寂私人关系何等密切。因此在思忖许久后,李渊还是采纳了裴寂的意见,将刘文静和其弟刘文起处死,籍没全家。。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盛唐130年…喋血玄武门3
刘文静事件,被认为是太子派占了上风,而宰相裴寂更是公然支持太子派。李渊晚年,安于享乐,内为嫔妃所包围,外政则全部委托给了裴寂。当时有太子、齐王联合内宫、外廷“共倾世民”的说法。
李世民为人深谋远虑,为了防备不测,打算先派人占有洛阳,以作为基地。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派工部尚书温大雅、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一千多人前去镇守洛阳,并命他们广散金帛财物,结交各路豪杰,罗致亲信。李元吉大为恐慌,上书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张亮因此被逮捕下狱。但审讯时张亮一言不发,未牵连出任何人,李元吉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张亮不得不被释放,重新回到洛阳。
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有所察觉后,深为苦恼。他不愿意看到骨肉相残,既不愿意让李世民谋夺太子位,也不愿意太子和齐王谋害李世民,最后决定让李世民出居洛阳,建天子旌旗,想以此来调解李世民兄弟的猜忌。李建成与李元吉担心李世民到洛阳后,独霸一方,“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便暗中唆使近臣向李渊陈说利害。李渊昏庸不堪,于是改变主意,不让李世民前往洛阳。李世民一度发出“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的感慨。
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了铲除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还大肆拉拢秦王府的骁将。李建成先派人赠给尉迟恭一车金银器具。尉迟恭不但没有接受李建成的礼物,还将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李元吉便派杀手前来刺杀尉迟恭。尉迟恭事先得知消息,便故意将家门大开,自己安卧在床上不动。杀手多次来到庭院,却始终不敢走进寝室。李元吉见行刺不行,又在唐高祖李渊的面前谮毁尉迟恭。李渊下诏擒拿尉迟恭,准备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