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后邻居们闻声赶来把他们拉开才算罢了。但刘田被人架着仍回过头来说:“姓周的,我跟你没完,你等着!”
一连十几天,刘田天天到营房里要人,官军要么乱棍把他轰走,要么就是要他把媳妇和最小的孩子交出来。
三个孩子被关在营房一间屋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起初还大喊大叫,后来就没有声音了。一天,刘田再来的时候,几个士兵从营房抬出三个孩子向地上一摔,说:“给你的孩子,领回去吧。”
刘田一看呆了,三个孩子仿佛已经死了。他哭喊道:“你们害死了我的孩子,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一边喊他的邻居把几个孩子抬回家里。
邻居们帮着赶快给孩子们喂水,这时发现刘叔已死,其他两个孩子喝了点水后慢慢缓过气来。
刘田痛不欲生,他哭啊,骂啊,一会骂官军,一会骂周正,一直骂到嗓子嘶哑,两眼发直。
孔氏母子逃到沛县后,先被一个好心的寡妇收留,后靠给人洗衣做饭度日。她出来几个月,很想家里的几个孩子。但丰邑那边的风声一直很紧,她也不敢回去。
官军捉不到刘邦母子,东南方的天子气越来越旺,朝廷不时传来圣旨责问,催促他们加紧搜查,发现新出生的婴儿格杀勿论。
刘叔死后,刘田大病了一场。媳妇带着小儿跑了,存活未知,现在又有一个孩子死了,这不是家破人亡么。他盘算着,这日子还过什么,一定要给孩子报这个仇。
到了这年冬天,他先把两个孩子送到外村的一个亲戚家,趁一天夜里北风大作,滴水成冰,他把周正家的门从外面锁了,又在房子后面堆了一堆柴禾,然后就点着了火。风助火威,火趁风势,很快把半个天空照得彤红。。
离开周正家,刘田又到官军的营房放了一把火。远远地他听见有人喊叫的声音。
这之后刘田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沛县,辗转几个月找到了妻子孔氏。从此他们就在沛县安了家,在县城东的微山湖畔开荒种地,治家兴业。
多少年之后,刘田听说老家中阳里有一年起了大火,把里长一家都烧死了,把屠杀婴儿的官军也烧跑了,百姓都说这是天意。
刘邦本来在同胞兄弟中排行居四,因有一个哥哥很小的时候被官军害死,很多人不知道就以为他是老三了,这是刘邦又被称为刘三的来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智交萧何(1)
刘邦小的时候,正是社会动荡的年代,侠客义士很盛行,社会上流传的都是他们的故事。这在刘邦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埋下了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种子。他最崇拜的是平原君及其养的士,经常照着关于这些人的一些传说行事。
刘邦上学不大用功,在他身边却聚集了一帮小兄弟。这帮人没有多少事干,整天无非是使枪弄棒、东游西逛,把个沛县城几乎都逛烂了。一般的老实百姓见了他们都躲着走。为此,他老爷子刘田没少骂他,说他“游手好闲,不治家人产业,远不及他的两个哥哥”。
刘邦渐大,看到好多人见了他们就躲,自己有一天忽然醒悟过来,嘱咐他的弟兄们说:“我们聚在一起,本来是要学习那些侠客义士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现在好人家见了我们就躲,将来还怎么成大事?”
弟兄们说:“大哥说得对,我们天天在外面混,外人见了烦,到家也遭白眼,今后还是干点正事吧。”
“有啥正事可干呢?”其中一个人嘀咕道。
刘邦说:“想干多得是,比如街上的那些地痞流氓,市场上强买强卖的地头蛇,附近村子里横行乡里的恶霸,还有官府里专门欺负老百姓的衙役爪牙,就看我们敢不敢跟他们斗。若说行侠仗义,见了这些坏人欺负别人,就要过去教训他们,让他们不能无恶不作。”
“这我们能行吗?”其中一个叫邱武的小矮个问。
“你小子就是胆小,大丈夫做事就要不怕狼不怕虎,你胆大了别人就会胆小,我们有十几个人,怕啥?”刘邦拍拍胸脯豪气冲天地说。
一群小青年正在###地筹划他们今后怎么干时,有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到他们跟前,喘着粗气对刘邦说:“刘大哥,不好了,我们饭店被镇东关杨凹给砸了,武老板说快叫你带人去给出气呢!”
众人一看这人是武负饭店的小二狗全,就问他:“杨凹为什么砸你们的饭店,砸得怎样?人没事吧?”
“人倒没伤。那杨凹喝多了,对武老板动手动脚的,老板骂了他几句,他们就找碴,说给他们吃的牛肉是坏的,还多收钱,就闹起来了。”狗全看几个人都在,有些不急了,赶着说:“老板叫你们快去收拾那伙人呢。”
听说武老板被人欺负,刘邦马上火了起来,大声喊道:“怎么样弟兄们,我说有事就有事,这就是无赖欺负老实人。武老板平常对我们不错,我们赶快去帮忙,揍那小子!”
刘邦一伙人常到武负饭店吃喝胡闹,多数时候吃完喝完一挘炀妥撸耙簧吧拮牛 本退阃晔隆@习逦涓菏且桓鲋心旯迅荆不墩庑┬∏嗄辏惺币残枰歉谄揭恍┦拢圆⒉桓羌平锨氖拢粢荒臧朐乜瓷薜枚嗔耍桶颜烁槐使戳恕A醢羁次淅习宥运钦饷春茫写笫滦∈乱簿屠忠獍镒虐臁�
不一会他们就到了。杨凹看武负喊了这么一帮小青年,仗着自己有些力气,并不放在眼里,喝动与他一起吃饭的几个无赖:“他们不是来人了吗,给我打!刚才几个娘们不好动手,现在这几个毛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敢跟我镇关东耍硬,叫他们尝尝咱的厉害!”
这镇关东生得人高马大,和几个无赖朋友在城东关一带恃强凌弱,见谁不顺眼就骂谁一通,老百姓恨他都恨得牙痒痒。对他们的情况,刘邦早听说过一些,只是他们没打过交道,所以也就井水不犯河水。这次刘邦刚要求几个兄弟今后要行侠仗义,干点正事,没想就碰到了这样一个硬茬子。让杨凹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一伙小青年武功都了得,他看三下两下不能###他们,便又上了酒劲,叫:“摸家伙,照死地打!”
智交萧何(2)
刘邦一伙看对方发狠了,这都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哪会怕他们,也都操起了家伙,不问头青脸肿地打了起来。本身他们就人多,加之对方又喝多了酒,没几个回合,杨凹四五个人就全被揍倒,血流满地。
事情过了没两天,县衙役找上了刘邦一伙。原来他们那天打过之后,杨凹有一个朋友到家就死了,他们把刘邦告上了县衙。
县令曹德叫衙役把相关的人都拘了来,问明情况属实,当场宣判刘邦一伙有两宗罪:一是拉帮结伙,图谋不轨;二是聚众斗殴,打人致死。二罪并罚,首犯依律处斩,其余各处监禁不等。
县令刚宣布完,站在一旁的幕僚萧何忙说:“老爷,我以为这案子事出有因,不宜急着判决。一是当事人杨凹聚众闹事在先,刘邦一伙是去打抱不平,这多少有点见义勇为。二是死者不是被当场打死的,他是不是有别的病也待查清。三是这几个小青年只是在一起吃喝胡闹,说是图谋不轨,好像帽子有点大。这些,请老爷三思。”
刘邦听衙门里有人替他说话,真意想不到,他很感激地看了萧何一眼。
萧何的话还没说完,和刘邦跪在一起的卢绾抢过话头说:“打死那人的是我,请老爷不要判刘大哥的罪。”
堂上并未理会卢绾的喊叫,县令沉吟半晌,说:“听萧先生所言,也有一定道理,这样吧,为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此案暂不结案,容本县再着人调查后再作处理。案犯一干人等悉押入大牢看管。”
萧何一向在审理堂上很少言语,今天之所以放开胆子给县令提醒,一是此案确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虽然当事人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人,但刘邦一伙明显的是惩恶扬善。二是萧何的夫人和武负是姨表姊妹,牵涉到这点上,他想能帮忙的还是尽量帮忙。那边反正是人死了,向活人不能向死人,不能为此再搭进去一条人命。
果然事后经过萧何的斡旋,县令曹德重新作了判决:杨凹酒后指使伙人寻衅滋事,后几人被打伤,咎由自取,其中一人过后死亡,虽与殴伤相关,但亦与其蓄疾密涉,不宜全责对方;刘邦一伙聚众打架,致使他人殒命,虽系误伤,但干系重大,着打人者卢绾永期监禁;双方斗殴,互不赔偿;武负饭店虽被打砸,但犯有唆使他人群殴之过,着承担死者家属丧葬费用;余者不咎。
卢绾代人受过,刘邦很为他的义气感动,认为这个朋友没白交。过了不到两年,刘邦就花钱把他赎了出来,成为至交。从这件事后,刘邦深感官府有个人是多么重要,关键时候“死的能变成活的,活的能变成死的”。同时也感到萧何这个人办事沉稳,虑事周全,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
刘邦有了这个心思,就告诉武负说要请萧何吃饭,表示感谢。武负因为自己的事让刘邦差点没了命,自然对刘邦的话言听计从。她很快就通过表妹把这个意思转达给了萧何,但萧何未置可否。萧何是一个文人,通过这件事对刘邦也了解一些,无非是打打闹闹,他不想和这些人搅在一起。另外,他还大刘邦几岁,觉得和他们没有多少话说。
一等不行二等不行,刘邦有些着了魔似的非要和萧何成为朋友,就急着问武负:“萧先生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武负这一段时间没有少到萧何家去,表姊妹的情分越发浓了些。她想了想说:“他家最近要翻拆房子,正要找人帮忙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智交萧何(3)
刘邦一听,感到这就是很好的机会,马上接口道:“你去告诉萧先生,不要找别人了,包在你身上,到时我带一帮弟兄去干。”
“你会吗?”武负有点怀疑地问。
“到时我再找两个懂行的就是了,工钱我来出,你放心吧,保证让萧先生满意。”刘邦打着保票说。
得了刘邦这话,凑一天晚上,武负看看店里活不多,就又拿点厨房加工好的酥菜到萧何家去了。姊妹俩扯了一会子,武负才如梦初醒似的问:“妹妹,你们家不要翻拆房子吗?不要找人了,我那里有的是经常吃蹭饭的劳力,叫他们给干好了。”
萧何晚上有应酬没有回来,萧夫人虽然不便答应,但也不好回绝表姐,只得答:“怎么能叫人家白干。”
“谁跟谁呢还这么外气。”又叙了些别的,武负就回去了。
等萧何回来,夫人就把表姐的意思向他说了,并说:“叫谁干都是干,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看就答应她吧。”
萧何回答:“可以,不过咱们工钱照付,虽然是亲戚,也不要占人家的便宜。”
一切确定之后,瞅个好日子,刘邦带领十几个人就浩浩荡荡开进了萧何家,又找了两个专业的泥瓦匠,拆的拆,建的建,用了不到三天的工夫,原来的旧房子就换了一个样。萧何原打算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想不到刘邦带的这伙人个个都是身强力壮,干起活来就像干自己的活似的,特别卖力,所以工程进展很快。再看看质量,真是无可挑剔。整个过程萧何都是看着的,他对这帮人干的活很满意。
到了该结账的时候,萧何坚持按事先和武负商定的价格付钱,刘邦说什么也不要,并说:“上次吃官司,你对我们帮助那么大,现在给你干点活,怎么好收你的钱呢。”
萧何说:“我那是公事公办,和这不牵扯。直说吧,我那时也不认得你。你这不要钱,我这成啥了?”
“妹夫别这么认真了,这是我给你找的人,要说欠人情,也是我欠。你要非要给,就给个喝茶的钱吧,减半。”武负从旁打圆场说。
“那怎么行。”萧何坚持不同意。
“都是一个城的人,有什么不行的。你要觉得过意不去,哪天请我们喝场酒吧。”刘邦是个好喝酒的人,他觉得要和哪个人成为朋友,几场酒下来就能搞定。
“那样也行,就这么定了。”萧何看拗不过他们,想请一场酒也不少花钱,到时办好点就是了。他不想欠这帮人的人情。
过了几天,萧何把家里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在武负饭店摆了一场。刘邦嘱咐大家不要表现得太粗俗,不要喝多了,都要给先生敬酒。萧何因为做东,酒喝得不少,凡是别人给他敬的酒都一一喝了。刘邦为了表示自己对先生的尊敬,也怕萧何以为他们有意灌他,萧何喝一个自己陪一个,看萧何喝得差不多了,就让大家别敬了。这场酒下来,萧何感到刘邦这个人比较讲义气,他的一帮朋友也不像想象的那么野蛮。
萧何请完酒,翻拆房子的事也就算了结了,从此按